《論語·子路篇》中所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不過其實空子並非是”和而不同”之說的首創者.孔子是個謙謙君子,這從“三人行,必有我師”、“多學而識之”、“博學以文”、“一以貫之”等等箴言都可證實。“和而不同”也不是他的“專利”,是他上承前輩、下啟弟子的立人立德的教誨。 細細考辨,“和而不同”的概念最早是出現在西周末年,約公元前7世紀,早於孔子差不多兩個世紀。當時的伯陽父(史伯)在和鄭桓公議論西周末年衰敗的弊病時,最先提出了“和實生物,同則不繼”的思想。史伯指出西周將滅,其根源是因為周王“去和而取同”,也就是說,周王喜歡將直言進諫的正人君子“去”之,而對與自己苟同的媚官小人“取”之。史伯還第一次形象地區別了“和”與“同”的概念,“以他平他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歸之。若以同禆同,盡乃棄矣。”用今天的話來說,史伯的“以他平他”,就是相異的事物協調並進,達到“和”的境地,則年豐物富;反之,“以同禆同”,相同的事物類同疊加,無差別,無競爭,其後果就是生機蕩然。伯陽父還陳述了“聲一無聽,物一無文,味一無果,物一不講”的道理,並進言鄭桓公,要“以和五味以調口,剛四支以衛體,和六律以聰耳,正七體以役心,平八索以成人,建九紀以立純德,合十數以訓百體”,從政務到事務,都應貫徹“和而不同”。 伯陽父的思想也為後人解讀和傳播。有一位早於孔子的齊國大臣晏嬰(晏子),據《左傳》記載,在一次拜見齊侯的談話中,用許多比喻把“和”與“同”作了區別。例如,他說“和”就像烹調魚肉,光是白水去煮就成清湯一鍋,必須加上鹽醬醋梅汁等不同的配料,才能成為美味菜餚;“和”也得像好的音樂那樣,必須有“清濁、小大、短長、疾徐、哀樂、剛柔、遲速、高下、出入、周疏”等等的不同“相濟”而成,才能和諧美妙,悅耳動聽,“心平德和”。幾乎同一時期,管子也有“和而不同”的類似說法:“五音不同聲而能調,五味不同物而能和”。“和”在中國是一個古字,見於金文和簡文。“和”在古漢語中,既可做名詞、又可做動詞。作為名詞,順也,諧也,得適也;作為動詞,並非“整齊劃一”的意思,而是表示協調不同的人、事、物,並使之均衡和諧。 孔子正是為前人智慧所沾溉,從做人的根本原則出發,強調了以人為本,以和為貴,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里仁之道、處事之道。作為儒家學說的創始人,孔子立論的基礎是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君子之“和”,“和”的起點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因此要以善相應。不過,此一“和”的前提是“不同”,不是曲己從人,而是能相容“不同”,不僅要證同,還要能求異;此一“和”的目標是集眾芳以為美,協調“不同”而達到新的和諧。堅持了“和而不同”,就能像孔子那樣“君子坦蕩蕩”。
《論語·子路篇》中所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不過其實空子並非是”和而不同”之說的首創者.孔子是個謙謙君子,這從“三人行,必有我師”、“多學而識之”、“博學以文”、“一以貫之”等等箴言都可證實。“和而不同”也不是他的“專利”,是他上承前輩、下啟弟子的立人立德的教誨。 細細考辨,“和而不同”的概念最早是出現在西周末年,約公元前7世紀,早於孔子差不多兩個世紀。當時的伯陽父(史伯)在和鄭桓公議論西周末年衰敗的弊病時,最先提出了“和實生物,同則不繼”的思想。史伯指出西周將滅,其根源是因為周王“去和而取同”,也就是說,周王喜歡將直言進諫的正人君子“去”之,而對與自己苟同的媚官小人“取”之。史伯還第一次形象地區別了“和”與“同”的概念,“以他平他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歸之。若以同禆同,盡乃棄矣。”用今天的話來說,史伯的“以他平他”,就是相異的事物協調並進,達到“和”的境地,則年豐物富;反之,“以同禆同”,相同的事物類同疊加,無差別,無競爭,其後果就是生機蕩然。伯陽父還陳述了“聲一無聽,物一無文,味一無果,物一不講”的道理,並進言鄭桓公,要“以和五味以調口,剛四支以衛體,和六律以聰耳,正七體以役心,平八索以成人,建九紀以立純德,合十數以訓百體”,從政務到事務,都應貫徹“和而不同”。 伯陽父的思想也為後人解讀和傳播。有一位早於孔子的齊國大臣晏嬰(晏子),據《左傳》記載,在一次拜見齊侯的談話中,用許多比喻把“和”與“同”作了區別。例如,他說“和”就像烹調魚肉,光是白水去煮就成清湯一鍋,必須加上鹽醬醋梅汁等不同的配料,才能成為美味菜餚;“和”也得像好的音樂那樣,必須有“清濁、小大、短長、疾徐、哀樂、剛柔、遲速、高下、出入、周疏”等等的不同“相濟”而成,才能和諧美妙,悅耳動聽,“心平德和”。幾乎同一時期,管子也有“和而不同”的類似說法:“五音不同聲而能調,五味不同物而能和”。“和”在中國是一個古字,見於金文和簡文。“和”在古漢語中,既可做名詞、又可做動詞。作為名詞,順也,諧也,得適也;作為動詞,並非“整齊劃一”的意思,而是表示協調不同的人、事、物,並使之均衡和諧。 孔子正是為前人智慧所沾溉,從做人的根本原則出發,強調了以人為本,以和為貴,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里仁之道、處事之道。作為儒家學說的創始人,孔子立論的基礎是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君子之“和”,“和”的起點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因此要以善相應。不過,此一“和”的前提是“不同”,不是曲己從人,而是能相容“不同”,不僅要證同,還要能求異;此一“和”的目標是集眾芳以為美,協調“不同”而達到新的和諧。堅持了“和而不同”,就能像孔子那樣“君子坦蕩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