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黃山茶農偽文藝

    我想問下樓主,是哪個著名詩人告訴你“詩貴在含蓄朦朧”?對這個觀點個人不敢苟同。我覺得古代的唐詩宋詞比較側重於“含蓄”,但不是朦朧。

    含蓄不同於朦朧。所謂含蓄,雖然字面上不直接說破,但讀起雅俗共賞,能使人思而得之。它好似嚼橄欖,越嚼越有滋味。所謂朦朧,則指含糊不清。儘管表面看也句句可理解,但合起來卻使人猜不透其旨意何在?像細節形象鮮明,整體情緒朦朧,這樣的詩究竟美不美?

    我看樓上很多人說詩詞朦朧讓人猜不透,若隱若現一樣。這就是美?我覺得朦朧美作為描述一個自然景物的美是可以的,哪怕是一個性感美女穿著若隱若現,讓人誘惑神往,都可以說是朦朧美。而如果說一首詩朦朧美,我覺得是這首詩沒有靈魂,只是單純湊數字,作者無法準確用精煉的語言含蓄的表達一個完整的思想。

    詩貴在含蓄,切忌朦朧。當然我還是熱忱地希望青年詩友們能寫得更明朗和更昂揚一些,也希望青年詩友們的詩能更多一點含蓄和少一點西方的朦朧。

  • 2 # 靜話詩詞

    我很負責的告訴你詩貴在含蓄,但是不是讓人看不懂。好像前面幾位大神已經說了太多理由,我這裡就不廢話了。因為見仁見智自有公論。舉幾個例子,先拿李白開刀,李白有兩首詠廬山瀑布的詩。其中一個就是大家都知道的,疑是銀河落九天那個。另一首我個人覺得比這首不差,全詩背不下來,小編不喜歡去百度貼來糊弄大家,只是記得什麼就說什麼。但是詩其中有兩句,海風吹不斷,明月照還空。你覺得他不朦朧嗎。你覺得他不好嗎。還有徐凝也有一首廬山瀑布詩,一條界破青山色,萬古長疑白練飛。你覺得這是直接說麼。老杜有一首詠梅花的詩,其中兩句個人覺得無論從境界還是氣魄應該推為詩第一。其中兩句,幸不折來傷歲暮,若為看去亂鄉愁。類似此等句子比比皆是。唐詩有此。我在說幾個宋詞的例子,蘇東坡,竹外一枝斜更好。尙餘孤瘦雪霜姿。周邦彥,葉上初陽幹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李清照,應是綠肥紅瘦。當然說這些不是一個絕對情況,如果你自覺的能寫出,明月照積雪,落日照大旗。峽束滄江起,風排石樹圓。月湧大江流,蝴蝶飛南園,池塘生春草之類的句子。你可以不用寫的朦朧。如果不能我個人覺得還是應該從朦朧一點悟入比較好。當然這個朦朧並不是無止境。如果朦朧的不夠或太近會顯得蒼白,太遠則不知所云了。如果能有李義山那兩下子還可以,但是依然不能保證今天會不會被認可。李義山的藥轉詩到現在寫的是什麼還沒個確定的結論,《起碼小編認為的與百度不同》錦瑟詩更是千古迷案。個人不建議學習李義山。以上僅是小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歡迎交流關注。

  • 3 # 一往文學

    現代人常常發出感慨,為什麼現在的詩,越來越讀不懂了?有人甚至覺得,“現代詩好像不讓人讀不懂不罷休似的。”明明是用白話寫的詩,卻好似不可解。

    其實,現代詩很早就進入了可解不可解的範疇。

    20年代:李金髮

    李金髮在20年代留學期間,詩歌創作已取得了輝煌成就。他的詩歌,深受法國象徵派詩人波特萊爾和魏爾倫等人的影響,慣用新奇晦澀的意象表現對人生命運的感嘆,也因此難以讀懂,被人稱為“詩怪”。

    李金髮

    著名學者朱自清則把他譽為“把法國象徵派詩人的手法介紹到中國詩壇的第一個人”。他於1925年至1927年出版的《微雨》,《為幸福而歌》,《食客與凶年》,是中國早期象徵詩派的代表作,為中國新詩藝術的發展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

    《棄婦》 李金髮

    長髮披遍我兩眼之前,

    遂隔斷了一切羞惡之疾視,

    與鮮血之急流,枯骨之沉睡。

    他的詩歌主題常充滿了醜惡、死亡、夢幻、恐怖、畸形甚至絕望等因素,意象包括汙血、殘陽、死屍、枯骨、荒野、寒夜……這些灰色的主題和荒誕的意象構成了他詩歌的主要特質。

    難怪朱自清要說:"他的詩沒有尋常的章法,一部分一部分可以懂,合起來卻沒有意思。他要表現的不是意思而是感覺或情感;彷彿大大小小紅紅綠綠一串珠子,他卻藏起那串兒,你得自己穿著瞧。"

    李金髮的詩接近哲學意味的居多,因此難解。

    30年代:廢名、卞之琳

    廢名原名馮文炳,20世紀中國文學史上最有影響力的文學家之一,曾為語絲社成員,師從周作人,在文學史上被視為“京派文學”的鼻祖。

    廢名

    廢名一生只寫了三十多首詩,可早在1936年,劉半農就說過:“廢名即馮文炳,有短詩數首,無一首可解。”

    廢名最具特色的還是將禪宗引入現代詩歌,可以說是現代文學史上與禪宗結緣最深的詩人。1947年黃伯思在《關於廢名》中指出:“我感興趣的還是廢名在中國新詩上的功績,他開闢了一條新路……這是中國新詩近於禪的一路。”

    《燈》廢名

    “魚乃水之花。”

    燈光好象寫了一首詩,

    他寂寞我不讀他。

    我笑曰,我敬重你的光明。

    我的燈又叫我聽街上敲梆人。

    廢名一生只寫了三十多首詩,可早在1936年,劉半農就說過:“廢名即馮文炳,有短詩數首,無一首可解。”

    卞之琳被公認為新文化運動中重要的詩歌流派新月派和現代派的代表詩人,他的詩追求思辨美和哲理性,也被認為很難讀懂。

    卞之琳

    魚化石(一條魚或一個女子說)

    卞之琳

    我要有你的懷抱的形狀,

    我往往溶於水的線條。

    你真象鏡子一樣的愛我呢,

    你我都遠了乃有了魚化石。

    在半個多世紀中,卞之琳堅持不懈地進行詩歌創作和理論研究,成功地實驗和引進了西方多種現代詩歌形式,對中國象徵主義、現代主義詩歌的發展開拓了新的景觀,有著很大的啟蒙意義和重要的貢獻,並取得了相當的藝術成就。

    40年代:穆旦

    穆旦於40年代出版了《探險隊》、《穆旦詩集( 1939~1945)》、《旗》三部詩集,將西歐現代主義和中國詩歌傳統結合起來,詩風富於象徵寓意和心靈思辨,是“九葉詩派”的代表性詩人。20世紀80年代之後,許多現代文學專家推其為現代詩歌第一人。

    穆旦

    《讚美》穆旦

    走不盡的山巒和起伏,河流和草原,數不盡的密密的村莊,雞鳴和狗吠,

    接連在原是荒涼的亞洲的土地上,

    在野草的茫茫中呼嘯著乾燥的風,

    在低壓的暗雲下唱著單調的東流的水,

    在憂鬱的森林裡有無數埋藏的年代。

    它們靜靜地和我擁抱:

    說不盡的故事是說不盡的災難,沉默的

    是愛情,是在天空飛翔的鷹群,

    是乾枯的眼睛期待著泉湧的熱淚,

    當不移的灰色的行列在遙遠的天際爬行;

    我有太多的話語,太悠久的感情,

    我要以荒涼的沙漠,坎坷的小路,騾子車,

    我要以槽子船,漫山的野花,陰雨的天氣,

    我要以一切擁抱你,你,

    我到處看見的人民呵,

    在恥辱裡生活的人民,佝僂的人民,

    我要以帶血的手和你們一一擁抱。

    袁可嘉認為“穆旦是是站在40年代新詩潮的前列,他是名副其實的旗手之一。在抒情方式和語言藝術‘現代化’的問題上,他比誰都做得徹底”。

    穆旦的難解,主要在他的詩歌中涉及很多基督教因素。

    朦朧詩人:北島

    北島(1949年8月2日—),原名趙振開,“北島”是詩人芒克給他取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出生於北京,祖籍浙江湖州。中國當代詩人、作家,為朦朧詩代表人物之一,是民間詩歌刊物《今天》的創辦者。

    他最著名的詩歌如《回答》、《一切》、《宣告》、《結局或開始》等,曾經震撼了無數華人,表達了在文革中成長的一代人信仰失落後的批判與否定、懷疑與茫然。

    《青燈》北島

    故國殘月

    沉入深潭中

    重如那些石頭

    你把詞語壘進歷史

    讓河道轉彎

    花開幾度

    催動朝代盛衰

    烏鴉即鼓聲

    帝王們如蠶吐絲

    為你織成長卷

    北島的詩歌冷峻、思辨,有很強的批判性和思想能量,總是在悖論與斷裂中探尋乃至拷問著人類、時代乃至自我的真理與價值。北島曾說過:“詩人應該透過作品建立自己的世界,這是一個真誠獨特的世界,正直的世界,正義和人性的世界。”

    現代詩難讀,要怎麼讀?

    說了這麼多,新詩讀不懂是由其淵源的,不是近些年的詩歌才讓人覺得難讀懂。

    現代社會人與人個體的獨立,使得每個人的知識範疇、視野都存在著侷限性,無法完全理解另一個人所涉及的東西。除此之外,雖然新詩是以白話文來表達現代情感,但新詩的語言和日常口語也不是完全一樣,所以難以完全理解。

    而我們讀以前卞之琳、穆旦這些大詩人的作品,更因為歷史、時代的思維差異性而難以讀懂。

    但其實想要理解新詩,還是有一些方法的。

    第一,從意象把握新詩。

    每個詩人都有一些固定的意向群,比如說燈之於廢名,橋之於卞之琳,理解好這些意象,就能把握詩人借意象傳達的思想和情感。

    馮至

    我的寂寞是一條長蛇,

    冰冷地沒有言語──

    姑娘,你萬一夢到它時

    千萬啊,莫要悚懼!

    第二,從特殊語言把握新詩。

    詩人的語言往往和常規語言不同,好的詩人的語言會突破用詞、語法、修辭上的規範,給人陌生化的審美體驗。有另一派詩人則完全揚棄了佶屈聱牙的詞語,採用平白的口語,那麼這又是另一種讀法。

    給小杏的詩

    于堅

    小杏 當那一天

    你輕輕對我說

    休息一下 休息一下

    我唱只歌給你聽聽

    我忽然低下頭去

    許多年過去了

    你看 我的眼眶裡充滿了淚水

    第三,以自己的情感經歷創造性地讀詩。

    一首現代詩,一百個人有一百種讀法。現代詩的美麗,就在於它與你之間情感的流動。每個字詞都能讀懂,也就沒有了詩味,而可解不可解的部分,就是屬於你得獨特的詩歌體會。

    關於讀詩,施蟄存有一句話實在是太精闢了,“對新詩既要求解,又要不求甚解,彷彿得之即可。”

  • 4 # 秋石水

    許多古人的詩直抒胸意,老百姓喜愛有加,才流芳百世。倒是有些所謂‘’含蓄‘’的、“朦朧”的,讓人避之不及,才銷聲匿跡。

  • 5 # 杏林帥哥

    李白的詩多麼浪漫,一看能懂,白居易的詩,老太太都能聽明白,毛主席的詞讀來朗朗上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這話聽著多明白,多有氣事。

    為什麼非要寫得讓人看不懂呢?跟霧霾似的。

  • 6 # 文明的羊

    詩就相當於女人一樣要含蓄,要男人捉摸不透他才會對你感興趣,如果把自己全部暴露了,慢慢就會對她失去興趣,下面是本人做的兩首詩,請各位老師指導,我是一個廚師,在一個叫老管家食堂的餐廳上班,首先我以老管家食堂為名寫了一首詩。

    老管家食堂

    開啟熊熊烈火

    激情燃燒你我

    烹出縷縷清香

    朋友,請聽我訴說

    這裡是老管家食堂

    我一個人的廚房

    曾經經歷了孤寂和彷徨

    做出了菜和湯

    美酒就在桌上

    要我們舉杯互訴衷腸

    何時才能進入你的夢鄉

    夢醒不要忘記我的模樣

    緊緊地看著你的吃相

    此時此刻我終身難忘

    這就是老管家食堂

    你夢中的故鄉。

    下面我再以廚師為名寫一首詩

    廚師

    窮人不知衣食香

    託媒尋緣自愈傷

    俱愛多情富貴男

    誰戀當今潔白妝

    寧願十指出美味

    不喜雙面白如霜

    可嘆年年爐邊轉

    為他人做嫁娶湯

    寫的不好,希望大家批評指點

  • 7 # 驛路10

    朦朧,貴在人生閱歷,文化層面,情景交融,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有一定的景界,或山水或世事,或哲言,或抒懷,不拘一格,文化底蘊豐在,為就地環境,時代而嘔歌,抒情達意,它是一種即小見大的特寫,是一種激人上的文化精神食糧。

  • 8 # 海納百川143454600

    詩起於興,李白斗酒詩百篇。詩源於歷,毛主席《長征》,經歷生活,自然成詩。詩煉於詞,王維“春風又綠江南岸”改到為綠,為語言昇華作錘鍊。詩言其志,“唯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詩重於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詩要修辭,“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詩有警句,海記憶體知已,天涯若比鄰。詩有借鑑,熟讀唐詩三百篇,不會吟詩也會吟。互勉。

  • 9 # 奈何難得糊塗

    詩的含蓄朦朧,就是一種境,即“詩境”,是給人可展開豐富想向的意境。詩為什麼叫詩,而是濃縮了語言和境像的精華!猶如卞之琳的“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如果成“你站在邊裡整哪?有個人在那邊樓上望著你……”這是白話不是詩!而詩眼“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更讓我們展開不盡的想象:樓上的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是舊識邂逅,還是陌路偶遇?……這就是詩的朦朧,含蓄,猶如朦紗美女,遠山晨霧!

  • 10 # 敏一

    詩歌本身就是情感的抒發,自古以來就有很多的流派,詩經作為中國詩歌的發始,敘述的也無非是生活種種,因為只有生活才會讓人感同身受,也才有詩歌的魂。到後來盛唐,無論是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還是低吟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或者杜甫三吏三別,都是平平到來,說著生活說著情感。再往後近代新詩,能讓人記住的也無非是能讓人產生情感共鳴的。朦朧確實會讓詩歌更有意境,但絕不是為了朦朧而朦朧到不知所以,朦朧只是一種表達,情感才是最真實的。

  • 11 # 淡靜108749866

    我看如何理解含蓄蒙朧,它是指詩的意境,整體詩寫完後,讓讀者想象作者要表達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境。而不是語言的含蓄蒙朧。好的詩,相反物象簡單明白,文字簡練易懂。如白居易,艾青,聞一多等,老少皆知,喜聞樂見。

  • 12 # 冰痕之握乁

    朦朧詩人麼。詩,還是以古詩為好,既簡潔有力,又婉約豐潤,意境情致韻味無不恰到好處;現代詩也值得大力弘揚,畢竟時代呼喚新時期的文學,觀點倒是可以商榷。應該廣泛運用古代詩歌優良傳統,借鑑西方詩書精華,相信以後會有更為優秀優質的新詩作品和新星出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閱讀有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