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國藩故里的阿蓮姑娘
-
2 # 廣西容縣自良鎮沙田柚
引起馬鈴薯瘡痂病的主要病原為Sterptomycesscabies,稱瘡痂鏈黴菌,後壁菌門鏈絲菌屬放線菌瘡痂鏈黴菌,有分枝的菌體呈細絲狀,菌絲尖端和孢子絲常呈螺旋狀,連續分割生成大量表面光滑的分生孢子。
病菌在土壤中腐生或在病薯上越冬,帶菌肥料和病薯是主要最初原始侵染源。病菌主要侵染塊莖,從皮孔和傷口侵入、染病。
馬鈴薯為什麼會得瘡痂病
馬鈴薯瘡痂病的防治方法
1.選用抗瘡痂病品種,或無病種薯,不從病區調種。黃麻子、豫薯1號、榆薯1號、魯引1號等高抗瘡痂病。
2.多施有機肥或綠肥,施用酸性肥料以提高土壤酸度。保持土壤pH在5至5.2之間,可抑制發病。
3.與葫蘆科、豆科、百合科蔬菜進行5年以上輪作。在易感瘡痂病的紅甜菜葉、甜菜、蘿蔔、甘藍、胡蘿蔔、歐洲蘿蔔等塊根作物地塊上不種植馬鈴薯。
4.選擇保水好的土地種植,在塊莖生長期間,保持土壤溼度,結薯期遇乾旱應及時澆水。收穫後及時清除田間病殘體,並集中銷燬。
5.瘡痂病的藥劑防治,可用0.2%福爾馬林溶液在播種前浸種2小時,或用對苯二酚100克,加水100升配成0.1%的溶液,於播種前浸種30分鐘,爾後取出晾乾播種。
在發病初期使用65%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或使用72%農用鏈黴素2000倍液,或新植黴素(100萬單位)5000倍液,或DT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DTM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或50%加瑞農可溼性粉劑600倍液,77%可殺得可溼性粉劑600倍液等,每隔7-10天一次,連續噴2-3次。
6.秋收後攤曬塊莖,剔除病爛薯,噴灑72%農用硫酸鏈黴素2000倍液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晾乾入窖,可防爛窖;春季要曬種催芽,淘汰病、爛薯,可有效減少病害的發生。
-
3 # 校長愛撒網
春茬馬鈴薯瘡痂病防治方案:(一年一茬的種植區域參照此方案)
春茬種植時無論設施、露天都具有種植時氣溫偏低,生長期氣溫逐漸升高的特徵。具體防治方案如下:
A、在播種前,用《細截》100倍液對切開的種塊進行噴霧,也可直接噴施壟溝中的種塊。
B、苗期5-6片葉時,使用《青枯立克》500倍液加《沃豐素》600倍噴霧一次,其中上年發病地塊稀釋濃度提高至300倍。間隔10天再噴一次。
嚴重的地塊用300倍液進行澆灌或噴霧。
C、花後幼果期,使用《青枯立克》500倍液加《沃豐素》600倍液噴霧一次,其中上年發病地塊稀釋濃度提高至300倍液噴霧並灌根一次。
-
4 # 磊哥的快樂影片
馬鈴薯瘡痂病由瘡痂病鏈黴菌引起病菌潛伏在大多數馬鈴薯生長的土壤裡。最初症狀,是塊莖表面發生褐色模糊的大如針尖的凸起,進一步發展增大,淡褐色消失,患病組織硬結。病斑之下栓皮細胞大量產生,最後產生圓形或不規則形的瘡痂狀硬斑。瘡痂病菌可以在腐生性土壤中存活,一旦遇到適宜發病的條件,病菌孢子或菌絲就會從塊莖的皮孔、傷口、氣孔進入塊莖為害。
防治要點:①輪作倒茬,連作可加重病害發生,和非茄科、蘿蔔等作物輪作,可減輕病害發生;②選用抗病品種;③增施酸性肥料;④施用消毒劑:40%五氯硝基苯22.5~37.5千克/畝,或帶病種薯用1∶20040%的福爾馬林溶液浸泡;⑤生長期間噴施1000倍液65%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或2000倍72%農用鏈黴素。
-
5 # 遇見洛邑
馬鈴薯瘡痂病主要侵染塊莖,先是在表皮產生淺棕色的小突起,幾天後形成直徑0.5釐米左右的圓斑,病斑表面形成硬痂,瘡痂內含有成熟的黃褐色病菌孢子球,一旦表皮破裂、剝落,便露出粉狀孢子團。根據病斑形態可分為突起型瘡痂病和凹陷型瘡痂病。
病原
馬鈴薯瘡痂病為細菌性病害,病原菌是鏈黴菌,在適宜土壤中可永久存活。病菌侵入植株後,地上部分看不到症狀,但薯塊表面會出現瘡痂。土壤乾燥、通氣性好、中性或鹼性的地塊易發病,發病後病菌能在土中長期殘存。
發病規律
塊莖膨大期連續陰雨,土壤溼度大易引起發病。
病菌在病薯和土壤中越冬。病菌從薯塊皮孔及傷口侵入,開始在薯塊表面生褐色小斑點,以後擴大或合併成褐色病斑。病斑中央凹入,邊緣凸起,表面顯著粗糙.呈瘡痂狀。在中性或微鹼性砂土中容易發病。一般在高溫乾旱條件下發病較重。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1、選用無病種薯,建立無病留種田。
2、重病區與穀類作物實行4~5年輪作。
3、避免施用鹼性肥料,多施酸性肥料和有機肥,不要用帶病薯塊和植株漚肥。
4、加強田間管理,塊莖形成期及膨大期應注意澆水,保持土壤溼潤,注意排出田間積水。
5、為防止種薯帶菌,可在催芽前用0.2%甲醛溶液(40%甲醛50毫升兌水1000毫升)浸種10~15分鐘,或用0.1%對苯酚溶液浸種15分鐘進行種薯消毒。
藥劑防治:
預防用藥:方案一:奧力克細截30ml,兌水15公斤,每7—10天1次
方案二:奧力克細截30ml+金貝40ml兌水15公斤,每7—10天1次
發病初期:方案一:奧力克細截50ml+金貝40ml,兌水15公斤水,5—7天用藥1次,連用2-3次;
方案二:奧力克細截50ml+奧力克青枯立克30ml,兌水15公斤,每5—7天用藥1次;
方案三:奧力克細截50ml+奧力克速淨30ml,兌水15公斤, 5—7天用藥1次,連用2-3次。
發病中後期:奧力克細截50ml+ 25%葉枯唑20—25g, 兌水15公斤,3—5天用藥1次。
-
6 # 大嶺老謝
馬鈴薯瘡痂病防治的幾點建議:
1、進行輪作
選微酸性土壤,既能排水防澇,又能抗旱保溼的崗坡地為佳。
2、選用無病種薯
建立無病留種田,防止種薯帶菌入田,一定不要從病田區調種。提倡整薯播種,減少因傷而感染機會。
3、土壤消毒
創造無菌環境。土豆種植田要進行秋天深翻殺菌,翻深35-40 釐米。翻前噴灑廣譜性殺菌劑進行土壤殺菌 ,也可以播種時進行溝施噴灑滅菌。
4、種子消毒
5、調節土囊PH值。
鹼性強的土地,在進行打土壤封閉除草劑時候可以加入多元生物調酸劑 進行土壤調酸。
6、注意有機肥、生物菌肥的使用。
土豆瘡痂病不能用藥物很好的治療,根本原因是大量化學肥料殘留造成氮、鈣比不平 衡,土壤PH值大大低於正常範圍(5.5—7.0)。因此除了大量元素外,一定要配用中量元 素肥料和有機肥、生物菌肥,葉面噴施要增加使用鈣鎂硼等中量元素及微量元素,確保養 份齊全合理,使秧苗健壯抗逆性強,不缺素。要避免施用鹼性肥料,多施酸性肥料和有機肥,不要用帶病薯塊和植株漚肥。也可以 選用現成的營養齊全的微生物菌肥。
7、化學防治。
抓好防治關鍵時期與時機,用專業性藥物減輕瘡痂病危害。馬鈴薯瘡痂 病在土豆幼果形成時候就開始侵染,並隨著土豆長大而發展,所以我們需要從坐果開始就 進行用藥。尤金一般在8葉期,株高15-20釐米就開始結果,於現蕾期、盛花期膨大加速, 在這三個時期可以結合病蟲害防治“藥肥一體化”,裡面在加入硼鈣鎂微肥同時加入專治 瘡痂病藥劑以遏制瘡痂病菌的繁殖,同時還能預防疫病、炭疽病、黑脛病等其他病害。
8、灌水是防治馬鈴薯瘡痂病的有效措施。
土壤乾燥、通氣性好的地塊易發病。所以要 加強田間管理,在塊莖形成期及膨大期注意合理澆水,保持土壤溼潤,注意排出田間積水 ,可以有效地防止馬鈴薯瘡痂病害。
-
7 # 鄉下小農女
1、病原的存在:
土壤自身帶菌和種薯帶菌傳入土壤,繼而繁殖。在防治得當的情況下當年當季不會形成危害;在防治不當的情況下,當年當季就會形成危害。馬鈴薯收穫後,透過病殘體及土壤存活,有的細菌透過不斷繁殖存活長達十年難以根除。
2、土壤的酸鹼度:
細菌在PH值為6-7時是存活繁殖最好的環境,而馬鈴薯適宜高產的PH值為5.5-7.0。因為使用化肥追求高產,連年種植條件下土壤鹼性增大,有利於細菌繁殖,同時也使得與之有拮抗關係的有益菌減少。
3、品種改良之後皮層較薄,早期生長較快,易於被細菌侵染。
4、中微量元素失衡,主要是鈣肥、硼肥用量不足。導致馬鈴薯生長不良、免疫力低下。人工澆水或集中降雨,細菌病原會因為有充足水源而快速繁殖或轉移,低窪地塊積水較多往往發病較重。下水頭往往容易成為危害蔓延的重點。細菌菌源具有好氧特徵在透氣良好的沙壤土、沙質土中繁殖快,因此往往沙壤土、沙質土危害重。
-
8 # 新三農王哥哥
土豆瘡痂病的主要防治方法,有以下四點
1.輪作:瘡痂病的發生與輪作關係密切,因此儘可能與葫蘆科、豆科、百合科等非塊莖類蔬菜進行輪作,且每4年輪作。
2.使用抗病品種:使用高抗馬鈴薯瘡痂病的品種效果更佳
3.農業防治:土壤pH5.0以下瘡痂病就很少發生,栽培馬鈴薯應選擇偏酸性土壤。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少水多次澆灌。
4.化學防治:種薯可用0.1%對苯二酚浸種30分鐘,或0.2%福爾馬林溶液浸種10~15分鐘。
馬鈴薯的發病症狀是什麼呢?主要危害馬鈴薯塊莖,最初在塊莖表面產生淺褐色小點,逐漸擴大成褐色近圓形至不定形大斑,以後病部細胞組織木栓化,使病部表皮粗糙,開裂後病斑邊緣隆起,中央凹陷,呈瘡痂狀,病斑僅限於皮部,不深入薯內;匍匐莖也可受害,多呈近圓形或圓形的病斑。
病菌如何傳染病菌在土壤中腐生或在病薯上越冬。塊莖生長的早期表皮木栓化之前,病菌從皮孔或傷口侵入後染病,當塊莖表面木栓化後,侵入則較困難。病薯長出的植株極易發病,健薯播入帶菌土壤中也能發病。
-
9 # 老男孩在農村
馬鈴薯瘡痂病病因分析:
1、病原的存在:
土壤自身帶菌和種薯帶菌傳入土壤,繼而繁殖。在防治得當的情況下當年當季不會形成危害;在防治不當的情況下,當年當季就會形成危害。馬鈴薯收穫後,透過病殘體及土壤存活,有的細菌透過不斷繁殖存活長達十年難以根除。
2、土壤的酸鹼度:
細菌在PH值為6-7時是存活繁殖最好的環境,而馬鈴薯適宜高產的PH值為5.5-7.0。因為使用化肥追求高產,連年種植條件下土壤鹼性增大,有利於細菌繁殖,同時也使得與之有拮抗關係的有益菌減少。
3、品種改良之後皮層較薄,早期生長較快,易於被細菌侵染。
4、中微量元素失衡,主要是鈣肥、硼肥用量不足。導致馬鈴薯生長不良、免疫力低下。
人工澆水或集中降雨,細菌病原會因為有充足水源而快速繁殖或轉移,低窪地塊積水較多往往發病較重。下水頭往往容易成為危害蔓延的重點。細菌菌源具有好氧特徵在透氣良好的沙壤土、沙質土中繁殖快,因此往往沙壤土、沙質土危害重。
春茬馬鈴薯瘡痂病防治方案:(一年一茬的種植區域參照此方案)
春茬種植時無論設施、露天都具有種植時氣溫偏低,生長期氣溫逐漸升高的特徵。具體防治方案如下:
A、在播種前,用《細截》100倍液對切開的種塊進行噴霧,也可直接噴施壟溝中的種塊。
B、苗期5-6片葉時,使用《青枯立克》500倍液加《沃豐素》600倍噴霧一次,其中上年發病地塊稀釋濃度提高至300倍。間隔10天再噴一次。
嚴重的地塊用300倍液進行澆灌或噴霧。
C、花後幼果期,使用《青枯立克》500倍液加《沃豐素》600倍液噴霧一次,其中上年發病地塊稀釋濃度提高至300倍液噴霧並灌根一次。
3/3
防治經驗
1、抓好防治關鍵時期與時機:
A、定植前浸種,殺滅種薯攜帶的菌源,杜絕外部傳染,防止土傳菌源侵入種薯,使病原進一步繁殖造成潛在危害。對於秋茬上年發病地塊採用穴灌或澆灌的方式,有效地殺滅菌源避免侵入種塊或觸生根系,構成寄主關係予以繁殖造成潛在危害。
B、幼苗期葉片噴施藥液,幼苗吸收後其殺菌成分及營養成分傳導至整個株體,既殺滅病菌又復壯株體,這也是中藥殺菌與化學藥劑殺菌的不同之處。在防治案例中植株提苗快,葉片厚、大、亮、綠,葉綠素含量高,株體免疫力強的原因所在。
C、花果期葉片噴施,上年或上季發病地塊穴灌,是為了幼果期和膨大期殺滅菌原,避免在快速膨大期病原侵入塊莖,此時期直至塊莖表皮木栓化。
2、用藥方案多樣化:
中草藥製劑具有無藥害、無殘留、不抑制生長的特點,這為用藥方案多樣化提供了可能,也就是說可以結合病害情況根據不同發病環境(溫度、溼度),採用不同的配方、不同的劑量、不同的間隔期用藥。
-
10 # 在廈門漂泊的四口之家
馬鈴薯瘡痂病一般發生在鹼性土壤上。沙壤土,連作4年以上的地塊發病尤為嚴重。防治馬鈴薯瘡痂病多數採取噴施農用鏈黴素、新植黴素、春雷黴素、可殺得(氫氧化銅)等藥劑,這些藥劑對病菌有一定的殺滅作用,但從防治效果看並不理想。
馬鈴薯瘡痂病病菌在土壤中腐生或在病薯上越冬。適宜該病發生的溫度為 25℃-30℃。採取冬季深翻土壤的辦法,破壞病菌滋生的環境,具體做法是:抓住當前冬季土壤閒置的時間,用深耕犁進行土壤深翻,最好耕地深度達到35-40釐米,深翻後不要耙平,讓土壤進行長期裸露凍曬,這樣經過一段時間,基本上可以殺滅土壤中的病菌。直到種植前10天再進行一次性旋耕耙平。
另外,偏鹼性土壤容易發生馬鈴薯瘡痂病,pH值在5.2以下時很少發病。而馬鈴薯適宜生長的pH值為5.5-7.0。根據這個特點,可以結合冬季深翻土地每畝撒施石膏粉50公斤。石膏粉能夠改良土壤,調節土壤酸鹼度,適用於鹽鹼地、紅土地等土壤的改良。
除此之外,在選擇馬鈴薯品種時還應選用無病種薯,不要從病區調種。播前用40%福爾馬林120倍液浸種4分鐘。在施肥上注意多施有機肥或綠肥,注意不要使用未經腐熟的人畜糞。種植馬鈴薯的地塊宜選擇保水好的菜地種植,結薯期遇乾旱應及時澆水,做到旱能澆,澇能排。只要做到以上幾點即可減少瘡痂病的發生。
回覆列表
防治經驗如下:
1、抓好防治關鍵時期與時機:
A、定植前浸種,殺滅種薯攜帶的菌源,杜絕外部傳染,防止土傳菌源侵入種薯,使病原進一步繁殖造成潛在危害。對於秋茬上年發病地塊採用穴灌或澆灌的方式,有效地殺滅菌源避免侵入種塊或觸生根系,構成寄主關係予以繁殖造成潛在危害。
B、幼苗期葉片噴施藥液,幼苗吸收後其殺菌成分及營養成分傳導至整個株體,既殺滅病菌又復壯株體,這也是中藥殺菌與化學藥劑殺菌的不同之處。在防治案例中植株提苗快,葉片厚、大、亮、綠,葉綠素含量高,株體免疫力強的原因所在。
C、花果期葉片噴施,上年或上季發病地塊穴灌,是為了幼果期和膨大期殺滅菌原,避免在快速膨大期病原侵入塊莖,此時期直至塊莖表皮木栓化。
2、用藥方案多樣化:
中草藥製劑具有無藥害、無殘留、不抑制生長的特點,這為用藥方案多樣化提供了可能,也就是說可以結合病害情況根據不同發病環境(溫度、溼度),採用不同的配方、不同的劑量、不同的間隔期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