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綠竹蔓蔓
-
2 # 明日邊緣2
要把魔智搞清楚,禁止使用,不然賊模式越來越多,交給新人的首先都是賊模式,去掉賊模式再說是哪一方的問題。要把魔智和人智分開,否則文明人不是不文明人的對手,人族的東西也要滯後幾十年別人才懂。比如一刀切,一刀切好懂,但是一刀切的兜著就不好懂。破了處的要回處,才能正常,正常才能做事。不然成日本國。為難別人是為難自己,戲弄別人是戲弄自己。
-
3 # 顧隴桃園廣
孔乙己、阿Q、祥林嫂比較熟悉,分別說說看。孔乙己是一位平生不得志的窮書生,名言:“多乎者,不多也”;阿Q:慣於自我安慰,精神勝利,名言:兒子打老子;祥林嫂是一位守舊的農村老太婆,名言:今年的蠶豆比比去年硬。人物個性鮮明,躍然紙上;抨擊時弊,淋漓盡致。
-
4 # 請叫我社會主義接班人
都是在舊社會環境中異化了的人,表面上並沒有人虐待他們,但他們就是生活的很悲慘。永遠無法逃脫限制他們的無形的枷鎖。只有參與革命,打破舊世界,才能解放枷鎖。
-
5 # 李建軍
這些人都有通性,就是有善沒惡,最後成為社會的弱勢群體,不敵現狀,慘生而自滅。當時社會這樣的人很多,倖存者是共產黨救了他們,也許他們的後代也過上了正常的生活。
-
6 # 信手
魯迅筆下的人物眾多,家喻戶曉者也不乏其人。現在我們就來聊聊幾個很有特點的人物。
《阿Q正傳》在魯迅的小說中具有突出地位,而阿Q也成了世界小說之林中的經典人物形象。阿Q是魯迅小說中著墨最多,人物介紹最全面,最有傳奇色彩,也最令人難忘的一個。他沒有產業,沒有家庭,沒有知識,沒有才能,自然是沒有地位的,作為人的記號,他連姓氏都被剝奪了,只有模糊不清的音。在很多人看來,他是可有可無的,這就是最下層的人民,這樣的人多嗎?肯定不多,因為這是藝術形象,源於生活且高於生活。可是在當時,比阿Q僅僅好一點的人太多了。儘管好一點,可是他們的思想,他們的追求,他們的命運又比阿Q好多少呢?結局又能好到哪裡呢?可是作為人,尊嚴還是會像春草一樣,春風吹又生。可惜阿Q的血氣在小D面前並未滿血復活。作為人,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在阿Q‘’發達‘’以後,居然有了要結束單身狗的生活的渴望。在阿Q看來,都是自然而然的,事實也是,這就是人該有的正常反應。可是在大家看來,這些行為顯得非常可笑。阿Q因為自己底層身份,在大家看來幾乎都是可笑的。難道我們的一些行為,在上層人物看來就沒有可笑之處嗎?
-
7 # 逍遙款款
孔乙己
1.知識分子.以讀書為榮,但他好吃懶做.是可以同情的小人物.2.自命清高、自欺欺人、好喝成性,他是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犧牲者3.迂腐,善良.4.一個熱衷功名,科舉失敗、死要面子、自欺欺人、好喝懶做、窮困潦倒、麻木不仁、至死不悟、自命不凡、孤芳自賞的清末下層知識分子
阿Q
阿Q是辛亥革命時期的農民典型.他是赤貧的僱農,社會地位低下,受壓迫受剝削,被侮辱被損害,活的十分悲慘,阿Q的性格十分豐富、複雜.他有農民的優點:“真能做”,割麥便割麥,舂米便舂米,撐船便撐船.他身上又有農民的弱點:主觀、保守、狹隘、愚蠢.他還受封建思想的種種影響,嚴於“男女之大防”及排斥異端等等.
阿Q的主要性格特徵是精神勝利法.所謂精神勝利法,就是在現實生活中處於失敗者的地位,但不正視現實,用盲目的自尊自大、自輕自賤、畏強凌弱、健忘、忌諱缺點、以醜為榮等種種手法來自欺自慰,自我陶醉於虛偽的精神勝利之中.精神勝利法是一種麻醉劑,它使得阿Q不能正視自己的現實處境,不能清醒地認識自己的悲慘命運,雖然受盡欺凌,卻並無真正的不平.
但儘管如此,阿Q作為一個勞動人民,還是表現出自發的革命要求.當辛亥革命爆發的訊息傳來時,他就想“投降革命黨”,希望從此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不過他的“革命觀”是與落後農民的私慾和許多糊塗觀念聯絡著的,他並沒有真正地覺醒.
阿Q的精神勝利法,概括了極其深廣的社會歷史內容,是普遍存在於中華民族各階層的一種國民性的弱點.所以,阿Q又是一個“現代的我們中國人的魂靈”.
同時,由於人類各民族都程度不同地存在著類似的病態心理,因此,阿Q的精神勝利法也是對人類的一種普遍的精神弱點的形象概括.另一方面,通過阿Q這一典型新形象與革命的關係,也深刻地總結了辛亥革命失敗的歷史教訓,通過阿Q的悲慘結局,魯迅深刻地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總結了辛亥革命沒有發動和依靠農民而終於失敗的歷史教訓,提出了農民問題在中國民族革命中的重要性.
祥林嫂
祥林嫂是舊中國勞動婦女的典型形象,她勤勞善良,樸實頑強,但在封建禮教和封建思想佔統治地位的舊社會,她被踐踏、被迫害、被摧殘,以至被舊社會所吞噬。
封建禮教對她的種種迫害,她曾不斷地掙扎與反抗,但並不是為了自由而反抗,而是為了順從封建禮教而反抗,祥林嫂從始至終都選擇了對封建禮教的屈服,最後還是被社會壓垮了。
祥林嫂的悲劇深刻揭示了舊社會封建禮教對勞動婦女的摧殘和迫害,控訴了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
阿長
阿長是一個不拘小節的人,從睡相成大字型可以看出;阿長是一個好事的人,從她常喜歡切切察察,向人們低聲絮說些什麼事.還豎起第二個手指,在空中 上下搖動,或者點著對手或自己的鼻尖可以看出;阿長是一個有許多繁瑣規矩的人,從6至11段可以看出,也可以看出她渴求平安的心態;從阿長給我講長毛的故事來看,她是一個粗俗的人,也是一個笨的可愛的人;從他給作者買來山海經來看,可以看出她是一個善解人意的人.
-
8 # 不與物遊
阿Q是一個性格及其豐富複雜的人物。他性格主要特徵是“精神勝利法”,在第二章“優勝記略”中對此作了生動的描寫。
歸納起來阿Q的這一性格特徵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妄自尊大,自欺自慰。阿Q常常把自己內心的不滿和反抗轉化為一種沒有實際意義的精神上的妄自尊大,當他被別人凌辱而無力反抗時,常以“我們先前比你鬧得多啦,你算是什麼東西”來自我誇耀。被趙太爺打了嘴巴後,心裡想這是“兒子打老子”,“我總算是被兒子打了”。這樣便又得意了起來。
只要精神上得到了勝利,面子上有了光彩。他就自滿自足。實際上的屈辱他倒不去計較了。
二是自輕自賤。麻木健忘。當阿Q被別人揪住黃辮子,要他承認不是兒子打老於,而是“人打畜生”時他便說:
“打蟲豸,好不好,我是蟲豸還不放麼?”過後想到“自己是第一個能夠自輕自賤的人,除了‘自輕自賤’不算外,餘下的就是‘第一個’,狀元不也是‘第一個’麼,你算是什麼東西?”於是又心滿意足地走了。
同時阿Q還會用健忘的辦法來安慰自己。這是他常處於優勝的一個法寶。他被假洋鬼子打了一頓後,一轉身就忘了,反而覺得輕鬆;在趙老太爺家裡向吳媽求愛捱了秀才一頓竹槓,不一會。他覺得“似乎一件事也已經結束”,而把別人對他的汙辱和迫害幾乎全部忘掉了。
三是欺軟怕硬,欺負弱小。阿Q在強者面前“自輕自賤”不敢抗爭。於是向弱者發洩自己的憤怒,當他被假洋鬼子和王胡打了以後,便去欺負小尼姑,去打小D等等。
阿Q的“精神勝利法”本質上是不敢也不願證實現實,是從欺騙中滋長出來的主觀唯心主義的東西,其特點是將客觀世界中的一切屈辱化為主觀世界裡的光榮,這是一種病態心理。
-
9 # 道學故里
孔乙己阿Q祥林嫂都是魯迅筆下極具代表性的形彖。孔乙己代表了當時社會底層讀書人的形象。阿Q則代表了那些一無所有的農民形象。祥林嫂則代表了當時社會底層婦女形象。
說到孔乙己我還真有那麼一位讀書人極象孔夫子後人。此人也是一位讀書人,在十七八歲就寫了一部長篇小說。我們是在一次某市小說業餘作者培訓班上認識的。該班上有位小青年居然將宣傳部的藏書偷了三分之一,他也參與偷了幾本,令組織這次會議的領導哭笑不得。後來在一個市管電機廠上班,因為會寫會畫,什麼宣傳欄典型材料都是他的事。還找關係給他們的女廠長寫了篇報告文學。文章我看過真不乍地。後來妻子得了病,自已也成了下崗工人。開始還能到大一點的企業打工寫寫畫畫什麼的,後來當起了搬運工,自已有個糖尿病。我見其可憐,弄到我的一家企業上班,其實是有事沒事給他發點工資維持生活。後來指指點點被我說了兩句不幹了,到一家物業公司當了保安,便再也不與我們聯絡了。這不正是魯迅筆下當代的孔乙己嗎。自持有點文化清高且又不安於現狀,卻又無法改變也無力攺變自已命運,連日常生活卻無法維持。
說到阿Q,令我想起了我的一位叫崔然的初一學生寫的一篇關於當今農村賭博佬的形象。賭博佬種著一畝三分地,養著三隻雞,只要政府給的低保錢拿到手,就去麻將館裡坐上了,贏了點錢喝酒吃肉醉的不知東南西北。輸了就靠三隻雞下蛋過日子。雞窩挨著床頭,窗戶是用破蔑籃子擋住的。早上睡的十點起床,晚上天一黑上床。活脫脫一個現代版阿Q。
祥林嫂這個形象我二媽特象。年青吋還算漂亮,嫁給我叔父,叔父當兵後一人在家既種田又操持家務,還要撫養三個兒子,逆來順受。叔父去世後,兒子雖已成人,卻一個人獨居。先前還有叔父留下的幾萬元撫卹金,不幾年就用完了。每年靠三個兒子給點錢生活,有時還打上幾圈麻將。住在原叔父單位廁所搭建的二間小屋裡生活。雖受盡欺辱但卻頑強的活著。活脫脫一個當今的祥林嫂。
魯迅文章我最喜歡其小說了。他筆下人物可能永遠都不會消逝。這也是魯迅文學形象魅力所在。
-
10 # 立雪閣
總結起來說,每一個都是可憐的底層之人。都是可憐又有其可憐之處的人。屬於魯迅先生筆下典型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之人。
孔乙己是在咸亨酒店“唯一一個站著而穿長衫的人”。他的一生都陷於科舉而無法自拔,但是無奈的是他讀書也沒有讀出個名堂,而其他的工作又無法放下身段去堅持去做。最可悲的就是他明明是一個知識分子,卻無法意識到是什麼讓自己變得如此落魄。
相比於孔乙己,阿Q則是一個思想上完全麻木的人。對比自己有錢的老爺他是害怕其權威的,而對比自己更弱勢的尼姑吳媽等人他是欺侮恐嚇的。他所有的行動都是本能的驅動,而不是作為人的思考。就像革命,參加革命只是因為從中可以使自己獲得自己認為的好處,完全沒有對革命本身有一個自己的判斷。阿Q的可悲之處就在於他完全意識不到自己的可悲,即使挽救也無從下手。
最讓人感覺到難過悲憤的就是祥林嫂。她身上所有的悲憤用捐門檻事件的六個字可以非常有力的概括出來:千人踏,萬人跨。祥林嫂無非就是嫁了幾次人而已,中間還經歷了喪夫喪子的痛苦,被人利用踐踏到頭來,還要去捐門檻讓自己“千人踏,萬人跨”,她何錯之有?而讓她徹底死心就是即便她捐了門檻,讓自己被“千人踏,萬人跨”了,魯老爺還是不讓她參加祭祀。封建道德的虛偽讓祥林嫂最後一點惦念都沒有了。
比起前面三個人,阿長是一個很溫情的人。或許因為前面三個都是小說裡面用來批判的形象,而阿長是魯迅回憶性散文中的真實形象吧。回憶就像剪輯,會自動篩選出其中自己想要記住的東西。長媽媽大字不識,但是對“我”喜歡的《三海經》就算叫不對名字也要為我買來。
魯迅先生筆下的每個人物讀起來都讓人很有感動和心痛的的點,他總是一筆就可以戳中痛點,犀利到一針見血的同時又飽含慈悲。
-
11 # 刺破朗讀
魯迅先生筆下頗具代表的五位人物
孔乙己:是魯迅筆下受科舉制度毒害的一心一意追求功名利祿的封建文人,孔乙己一心只求以科舉成名的方式踏上仕途,飛黃騰達,但最終落得悲涼之極的下場,實質上,他正是被封建制度腐蝕掉的靈魂,為之“吃掉”的無辜的犧牲者。
一 孔乙己的形象特徵
孔乙己是魯迅筆下知識群體中不幸的典型人物之一。他有以下幾個方面的鮮明形象特徵:
(一) 孔乙己又窮又酸、迂腐不堪,盲目自尊,死要面子。 這個特徵,最能表現這個出身下層社會的老童生的形象特徵。他讀過書,但沒有爬上去,不能依靠所學的知識來過活,那就必須用勞動來謀生。可是封建教育不但與勞動相脫離,弄得人四體不勤,五穀不分,而且還教育人們輕視勞動,所謂“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孔乙己頭腦中就充滿這樣的理念。不勞動,不能生活,自然就越過越窮。孔乙己自然崇奉“君子固窮”的德行,但活著是第一要義,哪怕落到將要討飯的地步,也得活下去。但討飯拋頭露臉,太不光彩,孔乙己自然不願意幹,所以就只好偷。這種人在社會上己淪落到非常可憐的地步,可是他還是不願意放下讀書人的架子,還覺得讀書人無論如何應比普通人高一等,處處要顯示自己的身份,賣弄“學問”。他誠然是善良的,卻又迂腐而卑瑣。他的關於“茴”字四種寫法的學理,自然可以說明自己是知識裡手,卻也是裝腔作勢聊以自慰。這就成為又窮又酸、迂腐不堪。孔乙己在魯鎮咸亨酒店的人際關係中,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惟一的人”。這一句話就形象地說明了人物的身份。這長衫的衣著和“滿口之乎者也”,使他和短衣幫的做工的人,界分開來,標誌著他是聖人門徒;而現實的境況,卻是“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鬍子。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髒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這又使他和讀書進學的人遠遠地區別開來。於是“站著喝酒”而又“穿長衫”這種不和諧的狀態在孔乙己這個特殊人物身上統一起來。既是穿長衫的,理應踱進屋裡,慢慢地坐喝。可孔乙己卻不能夠,他只能跟短衣幫一樣,在櫃檯外站著喝,既然窮到這個地步,理應把那件又髒又破的長衫脫下來,走進短衣幫的群裡,可孔乙己又不承認自己的沒落,還覺得自己高人一等,處處要擺讀書人的架子。這種又窮又酸的性格,正是人物的內在矛盾、本質特徵的表現。孔乙己己窮到毫無辦法、便經常偷,也經常捱打。他甚至連書也偷了。當人們揭發他,譏笑他時,他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 :“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麼?”接著便是難懂的話,什麼“君子固窮”之類。孔乙己連偷東西也要分等級,讀書人偷東西,就與凡夫俗子不同,就不能算偷,這有多麼迂腐可笑!還說什麼“君子固窮”,明明是偷東西,被揭發,丟了臉,他還死不承認,還要冒充君子,大言不慚,說什麼自己固守窮困,決不因窮困而改變操守,這個細節描寫,生動而深刻地刻畫出孔乙己窮酸、迂腐、死要面子的性格特徵。
(二)孔乙己品行端正,被迫為盜,窮困潦倒。小說概括地寫了孔乙己一生的經歷,寫他淪落的過程,真實地揭示了人物性格和命運的必然性。“但他在我們店裡,品行卻比別人好,就是從不拖欠”,這些描寫顯示出作者對身處下層社會的人物的同情。孔乙己不是因為品質惡劣而去偷東西,而是為生活所迫,“偶然”去幹這種事,萬不得己而為之的。作者對於孔乙己的淪落,是既有批判,又有同情的。
(三)孔乙己驕傲自負,深受毒害,死不覺悟。孔乙己深受封建教育的毒害,養成了盲目自負的毛病。小說中寫道,人家故意跟他開玩笑,詰問他:“你當真認識字麼?”孔乙己便“顯出不屑置辯的神氣”,讀書人那種驕傲自負、鶴立雞群的神態又流露出來,“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思想,在這個己經走上窮途未路的讀書人身上打下深刻的烙印。但是,孔乙己越顯出看不起人家的樣子,人家就越要譏笑他,說:“你怎的連半個秀才也撈不到呢?”於是“孔乙己立刻顯出頹唐不安模樣,臉上籠上了一層灰色,嘴裡說些話;這回可全是之乎者也之類,一些不懂了。”孔乙己雖然淪落到了這樣的地步,但他對於封建文化教育的毒害,還是沒有任何認識,仍然不能忘情於科舉,把自己的考不上秀才,當成生平最遺憾、最丟人的事。人家譏笑他偷東西,他還能漲紅了臉,想法辯解。可當人家譏笑他“怎的連半個秀才也撈不到”時,他連爭辯也沒有力氣,臉上立刻失了神色,話也說不清了。但是把考不上秀才,看得比偷東西被揭發還要難受。他對封建教育的毒害是連一點認識,一點覺悟也沒有的。這正是他的可悲之處。
孔乙己是個窮苦知識分子,他的性格除了窮酸之外,還有孤獨、善良、懇切、赤誠的一面。作品通過他熱心教小夥計認字,以及分茴香豆給小孩子吃,一人一顆的描寫,有力地表現了孔乙己讓的孤獨。他在周圍人們的譏笑聲中,百無聊賴,只好到孩子們中去找朋友,求安慰;他的認真、懇切的態度,又顯示出他的一片赤誠。他教小夥計,“回字有四樣寫法……”,孩子們要茴香豆時,他說: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這種不看物件,賣弄學問,隨口引用古書成文的描寫,又進一步表現了孔乙己處處要顯示自己的極其窮酸、迂腐的性格。
孔乙己是舊制度下的犧牲品,是一個多餘的人。“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惟一的人”。這是含意極深的一筆。孔乙己站著喝,表示窮困潦倒,地位卑下,而他不肯脫掉那件長衫,因為他不肯忘記讀書清高的身份。他既爬不上去又不肯承認現實,與勞動人民認同,他既被人隔離起來又自我放逐,因此成為一個“多餘的人”。孔乙己是這樣使人快活,可是沒有他,別人也便這麼過。此言表面上看極為普通平淡,細想卻包含著非常沉重的思想感情。孔乙己活著沒有別的用處,別的意義,只是作為別人取笑和歡樂的材料;沒有他,生活還是照樣過,誰也不會記起他,因為孔乙己完全是當時社會上的一塊廢料。統治階級厭惡他,把他踩在腳下;勞動人民也不需要他,因為孔乙己與他們之間,己經隔了一條人為的鴻溝。
孔乙己的悲慘命運是無法避免的,社會吞噬了他。他偷了丁舉人的東西,被打斷了腿。他最後一次在酒店門中出現,是坐著用手走來又離去的。這場面慘不忍睹。在封建社會,有窮秀才,沒有窮舉人。只要中了舉人,就有資格作官,就會有人來巴結他,給他送錢財禮物。可連秀才也沒考上的人,如果再加上出身貧寒,那就連一條狗都不如。孔乙己就是這樣,作者特別寫道孔乙己是被丁舉人打折了腿,而不是被其他地主闊人打斷的,用意十分深刻。打斷了腿,就是致孔乙己於死命;劊子手不是別人,而是丁舉人,是封建文化教育、科舉制度的代表人物。在這個制度下,爬不上去,就活該倒黴;爬上去的,就作威作福,可以隨便置人於死地。這的確是一種殘酷的制度。
孔乙己被打成這樣,有誰同情他呢?掌櫃的第一句話是:“你還欠十九個錢呢!”這種人的殘酷,是跟錢字緊緊聯絡著的。接著兩句話是:“你又偷了東西了”、“要是不偷,怎麼會打斷腿?”周圍的人發出的,也還是一片譏笑聲。這完全是一個吃人的世界。封建社會不僅毒害了孔乙己,把他造成一個十足的廢物,而且還戕害他的身體,吃他的肉,喝他的肉,周圍的人們還要摧殘他,凌辱他,把他的痛苦當作取樂的材料。
可是,孔乙己又是怎樣回答、對待這一切呢?他說:“不要取笑”,“跌斷,跌,跌……”他只有懇求,沒有憤怒,自然更談不上反抗,他所關心和念念不忘的仍然是自己的身份。封建教育己毒化了他的每一個細胞,他至死也沒有任何覺悟的表現。孔乙己是即將崩潰的封建社會的一個典型人物,他的窮酸、迂腐的性格,完全是封建教育制度造成的。作品正是通過他的性格、命運,來揭露封建教育 極端腐朽性,控訴這個制度毒害人,戕害人的罪惡。
二、孔乙己形象的社會現實意義
(一)封建制度和思想對知識分子的殘酷毒害。孔乙己的悲劇是一個善良的讀書人被他自己所虔誠信奉的封建思想和衷心擁護的科舉制度愚弄以至毀滅的悲劇。在中國封建社會史上,統治階級為了籠絡廣大知識分子,總是意圖向他們灌輸“讀書至上”,因此,封建社會裡許多讀書人都以“學而優則仕”作為人生奮鬥的目標,視科舉為進身的階梯,他們把自己的命運 一年又一年地押到科舉考試的賭博上,在封建統治階級劃定的死衚衕裡不顧一切地奔走。然而在這些人中間,有些是爬上去了,光宗耀祖,成為人上人,但對於絕大多數的知識分子來說,他們幾經奮鬥,犧牲了大量的人生的美好時光,換來得卻只是滿頭白髮,兩袖清風,低下的地位,生活的貧寒。孔乙己就屬於後一種知識分子。小說描寫的是這類知識分子的悲劇命運和心理狀態。魯迅以這種描寫,宣佈按封建科舉模式培養出來的知識分子在時代的變動中必然沒落的命運,勾攝了科舉時代沒落的知識分子腐朽、空虛迂執的靈魂,孔乙己是科舉試場中人物夢幻破滅的傳神寫照。作為封建社會裡的一個讀書人,他對於統治者所宣揚的那套“惟有讀書高”的理論深信不疑,甚至還表現出一種宗教式的虔誠的態度。這就不能不使孔乙己這個人物的整個靈魂浸透了這類思想理論的影響,並時時從自己的言行中表露出來。孔乙己有善良清高的品性,但不懂事務,不善謀生,還不願放下舊家子弟的臭架子,他善良的迂腐,儒雅的可憐。正是這樣,他才相信“讀書高”,因此講話總是處處從古人書本中引經據典。顯示自己是一個讀書人,因而他的言語越發散發出迂腐的氣味。同時,正是這種“讀書高”的思想,使他無論如何也不願意脫下身上破爛不堪的長衫,因為他認為這是他與勞動者的區別,但這長衫卻無情地襯托出他的卑賤和潦倒。他以長衫為自豪,經常表現出作為讀書人的矜持和驕傲,時常在別人面前賣弄自己的資本,這也是他認為無論生活多麼貧困,境況怎樣狼狽,讀書人是高人一等的,因而不願放下讀書人的架子,不肯拋棄他對“惟有讀書高”的理論的衷心信奉。
同時,像孔乙己這樣一個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知識分子,毫無疑問他必然是選擇“學而優則仕”的生活道路的。他對小夥計也是這樣的思想,而別人對他的試舉落第進行挖苦、諷刺,卻強烈地刺痛著他“學而優則仕”的內心,使他難堪。
在封建社會裡,真正能爬上統治階級地位的知識分子畢竟是少數,孔乙己和更多的知識分子的命運一樣,什麼高官厚祿,朱服紫袍,對於他們都只不過是牆上畫餅,鏡裡的鮮花,夢裡的幻想而己,他始終未能如願,未能擠進真正長衫顧客的行列。而封建制度卻仍然帶給這個它的衷心擁護者和虔誠信奉者的是精神上和肉體上的累累傷痕。也正是這種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摧殘和毀滅了孔乙己的肉體和生命,由於這個,讀書人對“惟有讀書高”的理論保持著一種宗教式的迷信,而又不可能認識到在封建社會裡知識分子是附屬於各個不同的階級的,所以他盲目地認為,只要是讀書人,便都是高人一等的,有學問有道德的。他從這一認識出發,當生計發生問題時,他就不是像阿Q那樣 去偷幾個蘿蔔,而是專找讀書人家去偷書,在他看來,不管偷者或是被偷者,都只是讀書人之間的雅事,是不同於一般的偷竊的。可實際上這只是孔乙己自己心造的Phantom。就拿知識分子的丁舉人來說,他並不是這樣看的,對待偷他東西的人,不管是不是讀書人,他毫無例外都是面目猙獰凶惡。這樣情節本身就構成鮮明的對照。這樣看來,封建科舉制度和教育制度不是造就丁舉人那樣殘忍狠毒的爬上去的吃人者,就是培養孔乙 己那樣迂腐無能,百無一用的廢物。可見,孔乙己的殘廢和死,也完全是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的欺騙和迫害造成的。
(二)現實社會對於苦人的涼薄。孔乙 己讀了一輩子書未能中舉,落到十分可憐的境地,可酒 客們偏好戳他的忌諱:“你怎的連半個秀才也撈不到呢?”這取笑 的言語很顯然是對孔乙 己這個弱小者的精神上的一種冷酷 蹂躪,它與社會對孔乙己的物質剝奪一道促進了這個不幸者的悲劇。孔乙己是一個封建社會的犧牲品,是一個多餘的人,然而 在魯鎮的人際間所投訴的悲涼和譏笑,卻愈加強化 了這種冷漠,麻木,可怖的氛圍……
魯迅在作品裡十分沉痛地揭示出這樣一個事實,賞玩孔乙己的不幸的人並不是個別的,少數的,而是非常廣泛而普遍的。“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著他笑。”咸亨酒店的顧客中似乎還是等級森嚴的,既有闊綽的長衫顧客,也有窮苦的短衣幫勞動者。他們平時是並不在一起喝酒的,但對待孔乙己的態度上,他們卻又是基本一致的。他們把孔乙己當作尋開心的笑料,,孔乙己來到咸亨酒店,他們就進入一種放肆的高聲嚎叫,來逗這個穿著又髒又破的長衫的知識分子,像戲耍某一種令人開心的玩物一樣。這時,所有人都會沉浸在一種狂熱的酒醉似的鬨笑中,所有的人都得到了暫時的滿足和快感。同樣,在咸亨酒店裡,掌櫃與夥計之間關係本來並不融洽,掌櫃平時對小夥計總是擺出一幅凶臉孔,教人活潑不得。然而,孔乙己到店,這種僵冷的局面也就改變了,不但掌櫃會不斷提 問題逗弄孔乙己,而且 小夥計也可以 在此時附和一下,笑一笑。還有鄰舍的孩子們雖然不是灑客,有時卻也會來湊熱鬧,圍住孔乙己。當然,孔乙己也就在孩子們的心目中形成了一個引人開心的笑料。整個魯鎮的人,對孔乙己的不幸卻不曾寄予同情,而是鬨笑,尋開心。魯迅在此悲憤地指出這種冷漠和涼薄就像嚴冬裡的空氣,是如此之廣泛,普遍地充溢於整個社會的角落。
人們的譏笑,對於孔乙 己的迂腐自然是一種否定,同時也凝結著社會的冷漠和世態的麻木,如果聯想到《藥》中殺人場上“頸項都伸得很長,彷彿許多鴨,被無形的手捏住了,向上提著”的看,想到 阿Q在刑場上所看到的“又鈍又鋒利”的“可怕的眼睛”,《孔乙己》中所出現的訕笑的人群,便構成冷漠的人際社會。對於 愚弱的國民性的展示,對於 傳統文化的心理和歷史積澱中所造成的精神創傷的揭示,始終是魯迅創作追索的中心。
魯迅在《孔乙己》裡還著重表現了社會對苦人的涼薄的殘酷性質。他集中描寫了三次咸亨酒店眾人對孔乙己的鬨笑:第一次是由於孔乙己偷了何家的書被吊著打,因而臉上又添了新的傷疤,人們揭發了這件事後孔乙己還以“竊書不能算偷”來辯解,從而引起人們的鬨笑;第二次是酒客們提出刺痛孔乙己的那個“你怎的連半個秀才也撈不到呢?”的問題,引起孔乙己的頹唐不安,並說了一些全是之乎者也的令人不懂的話,於是眾人又鬨笑。起來;第三次,那己經是孔乙己被丁舉人打斷了腿,他再來咸亨酒店時,穿一件破夾襖,盤著兩腿,坐在一個蒲包上,臉上黑而且瘦,己經不成樣子,對於人們的取笑,他時時露出懇求的眼色。但就是在這樣的時候,眾人仍然還是一次一次地戲弄他,鬨笑他。從這三次鬨笑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人們是拿孔乙己的不幸作為取笑的材料的。孔乙己肉體上被打傷,人們以此來戲弄、逗樂;孔乙己屢試不第的絕望的心靈創痛,也成為人們取笑的材料;即使在孔乙己的精神肉體受到極大摧殘,己經成為廢人生命即將熄滅的時候,人們仍然不放鬆他,依舊將命運悲慘的他作為尋開心的物件。孔乙己的任何痛苦,都可以使看客們得到愉快和滿足。以身世不幸者作為自己戲弄的物件,把別人的痛苦變成自己取樂的材料,這種人間的涼薄具有多麼殘酷的性質啊!
孔乙己在科舉道路上奔走了一生,幾十年的寒窗,無數次的應試,葬送了他的全部青春,終究連個秀才也沒有考上。雖然如此,但他還是陶醉於滿腹學問的牛角尖裡。最終又喪失了勞動本領,沉淪道德,這些都十分清楚地說明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是怎樣殘酷地從精神上道德上對一個知識分子進行毒害,愚弄的。
三、從孔乙己的形象看作者的思想內涵
(一)魯迅是一位愛憎分明的現實主義作家。早期,魯迅己能夠以樸素的階級觀念將上流社會與下層社會區分開來。作為本階級的叛逆者,他對自己所出生的封建地主階級抱有一種鮮明的憎恨態度,並且明確地表示自己在情感上傾向於下層社會勞苦群眾,他的許多作品都表示出一種發自內心的親近勞動人民的要求。但是魯迅作為一個思想家和社會革命家,他並不僅僅滿足於對勞動群眾的同情和憐憫,他是更深刻地從理智上思考,探索著勞苦群眾從根本上掙脫鎖鏈的途徑。他將自己敏銳的藝術觸角,伸向一個自己深思熟慮後所選擇的領域,對勞動群眾的落後的精神狀態的表現。一般群眾的冷漠麻木,對於同類人的悲苦的境遇 缺乏深厚的同情,好從別人的痛苦裡討取娛樂的材料,這是魯迅感受最為痛切的,也是批判最為有力的一種精神病態。對於 苦人的 涼薄,這是在相當長的時間 內一直使魯迅感到痛心 和憤慨的問題,感嘆 人們的苦痛之不易相通,不滿社會對苦人的冷漠態度,這是魯迅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對生活的思考並且表現在創作中的一個重要內容。
(二)魯迅小說交織著複雜的濃郁的悲劇和喜劇的情調②。 孔乙己的一生是悲劇。這個悲劇與其說是知識分子好喝懶做的結果,不知說是社會,歷史的鴆酒浸淫的惡果。然而魯迅卻在悲劇中覆蓋了喜劇的色彩,悲劇與喜劇的統一,更增強了鍼砭的反諷意味,深化了悲劇的冷漠色彩寓莊於諧。婉而多諷,這種相反相成的審美情致。在孔乙己身上是膠著契合的。孔乙己滿口“之乎者也”而無絲毫的實用之才,己經破落到連十幾文酒錢也付不起,卻仍不肯脫下那件作為士族標誌的長衫。小說對他的迂腐疏懶和強撐著士族架子的酸味是給以嚴厲的諷刺的,但他又是封建科舉制度的棄兒,是豪紳統治下的悲苦無告的小人物,他有善良的靈魂和羞恥心,但卻失去了起碼的人的尊嚴。作者對此又寄予深切的同情。魯迅的每筆都是這種同情的淚和諷刺的火的交織,這裡的喜劇筆調己不是純粹的喜劇筆調,而是悲劇化的喜劇筆調,這裡的悲劇也不是純粹的悲劇,而是一個喜劇性人物的社會悲劇。
諷刺和嘲笑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也密切相關,凡是可以 諷刺的物件,一定也是嘲笑的物件,因為諷刺的物件必然是在某些方面有自相矛盾和可笑的地方。一個高明的熟悉生活的藝術家,就善於抓住諷刺物件的表裡不一,荒唐可笑之處予以必要的誇張,創造出具有諷刺藝術和嘲笑意義的形象。孔乙己性格的最大弱點就是他沒有勇氣正視自己的處境,承認自己的錯處,並努力克服和改進,有點象阿Q那樣的精神勝利法。因此,他的表面的東西與他實際上的東西總是自相矛盾的。魯訊就善於抓住這種矛盾,通過群眾對他的追問予以辛辣的諷刺和嘲笑。在魯訊看來,一個人如果不敢面對現實,正視現實,特別是不敢承認自身的弱點,他是不會有什麼出息的。所以魯訊對孔乙己弱點的嘲諷是對他的腐朽思想習氣的否定。諷刺與嘲笑之所以能激起人們的愛憎,並使人們產生美感,是因為它符合生活的真實,對假醜惡的揭露與批判,使人們感到愉悅。在魯迅對孔乙己的矛盾和可笑之處進行諷刺和嘲笑的時候,我們的確感到十分真實可信,感到可笑而又可悲。
(三)魯迅筆下的笑具有豐富而深刻的內涵。孔乙己是一個飽讀詩書的知識分子,可以說孔乙己是從笑聲中出場,最後又在笑聲中走向死亡。 可見魯迅把這種藝術化的手段,不惜筆墨地運用到孔乙己這樣一個下層知識分子身上,真是用心良苦。在孔乙己身上可悲可笑是融為一體的,淚和笑是同時存在的。魯迅用“笑”來襯托“悲”因而笑使淚更加濃烈,孔乙己身上的喜劇因素強化了悲劇的深度,同時也增加了文章的悲劇效果。同樣,笑也鞭撻了麻醉人們的封建文化,封建思想和吃人並使人毫無覺悟的封建制度。封建政治的壓迫,封建經濟的剝削、封建文化的毒害,在被壓迫者中間形成了一種隔膜,冷酷的心理狀態,使他們喪失了最起碼的同情心。當然,這種笑也從深層上理解也可以是為驚醒讀者、拯救國民靈魂。魯迅不但以“哀其不幸”的感情體現了孔乙己的悲慘命運,而且還以“怒其不爭”的決絕,刻畫了中國人淺薄的笑聲,抽打中國人麻木的靈魂。魯迅在短衣幫的笑聲中,在對孔乙己的深入挖掘中提示了他筆下這位知識分子的非人地位,其實這也是封建社會中中國人的地位。魯迅把中國人靈魂的麻木和墮落真實地融進一次次的鬨笑和取笑中,其目的是為了“揭示病痛引起療救的注意”。總之,魯迅把笑賦予孔乙己的身上,具有強大的藝術震撼力,是引人深思的。
(四)魯迅小說中的多數知識分子形象帶有二重性③,與此相一致,魯迅對他們的態度也是帶有二重性的。既同情其不幸遭遇又批判其思想弱點,既肯定其反對黑暗社會,渴求民主自由和社會改革的進步表現,對批評其軟弱動搖,狹隘自私的落後意識。魯迅這種複雜的二重心情內涵,曲折地融洽在他所塑造的知識分子形象裡。由於知識分子形象的多種不同形態,這種二重感情又呈現出相當複雜的情形。許多人不承認魯迅對孔乙己抱有一定程度的同情,即認為魯迅是以極度輕蔑,決絕的冷漠態度,對其進行無情的批判和致命的鞭撻。孔乙己二重性的悲劇:被壓迫與被侮辱的悲劇,這正是當時中國“病志社會”及其“不幸的人們”的象徵。就因為魯迅把舊中國縮成一個魯鎮,又把焦點放在咸亨酒店,舊社會的各種癥結就都由此體現出來。
魯迅通過孔乙己這個下層知識分子被封建制度毀滅的悲劇,揭露了封建社會的殘酷的吃人本質,孔乙己的全部遭遇和他的悲慘結局,都有力地說明,這個善良的讀書人是被封建制度吞噬在作品中的,魯迅對孔乙己的卑庸的人生道路是否定的,但對於他的不幸命運,卻也寄予深切的同情。
阿Q:是生活在辛亥革命前後,中國南方一個小村鎮裡的一個貧窮、落後、愚昧,從物質到精神都受到戕害的落後農民典型。
阿Q:的形象具有複雜性。一方面,阿Q作為中國封建社會中的一個農民,他擁有中國封建社會農民的一些優點,他勤勞、質樸;但另一方面,他因長期受封建思想的毒害,又是一個愚蠢、狹隘守舊的人,因為社會的現實,他身上又有一種遊手好閒的狡猾。阿Q的父母生活在封建社會,幾千的封建統治,讓他的父母完全接受了前人遺傳下來的封建意識,同樣也把這些意識從小就深深植入阿Q的心裡,而他的父母也許還是封建地主,從阿Q說“我們先前----比你闊多啦!”可以看出,但這隻能說明他思想上所遺傳的是封建統治者的思想。中國古代的地位先天性必然導致性格的兩重性,阿Q面見縣官時膝蓋不由自主地下跪,對趙太爺的敬畏以及夢想革命成功後成為末莊主人時的神氣,實際上是中國封建社會的“主—奴”兩重性的影響。
而阿Q思想的核心那就是精神勝利法。阿Q是一個落後的不覺悟的、帶有精神病態的農民形象,也是反省國民性弱點的一面鏡子。就是因為在當時社會,封建等級觀念充溢著一切角落,影響著所有人的人際關係,這種等級意識森嚴、冷漠無情的現實,正是造成阿Q悲劇的原因之一,也是生成阿Q精神勝利法的土壤。阿Q的精神勝利法是他生活的支撐,他活在腐敗的封建社會中被毒害了思想,被封建等級觀念以及人情冷漠造成落後的思想,對於趙太爺、趙秀才和假洋鬼子等統治階級鞠躬哈腰,唯命是從,但對於小尼姑等同樣和他是一樣的被統治階級,他則趾高氣揚,甚至欺負比他弱小的人來出氣。
阿Q的精神勝利法主要表現形式包括四個:想象、轉化、轉嫁以及自虐。想象是因為他無力反抗,只有通過想象來安慰自己,如阿Q雖是極卑微的人物,而未莊人全不在他眼裡。甚至趙太爺的兒子進了學,阿Q在精神上也不表示尊崇,以為我的兒子將比他闊得多。加之進了幾回城更覺自負。於是他也心滿意足儼如得勝地回去了。而轉化則表現他自欺欺人,如在阿Q與人家打架吃虧時,心裡就想道:我總算被兒子打了,現在世界真不像樣,兒子居然打起老子來了。轉嫁是他在無力抵抗比他更有地位的人,他就去欺負比他弱小的人來舒緩自己心中的憤怒,如對抵抗力稍為薄弱的小D則揎拳擄臂擺出挑戰的態度,對毫無抵抗力的小尼姑則動手動腳。最後的自虐則是自己被統治階級壓迫時無法來釋放自己,他就只能選擇這個方式來舒緩。如他被欺辱時由打人到怒口而視自輕自賤。他的精神勝利法是他在那時代的支撐,也反映了當時國民性弱點。
阿Q可以說是作為當時社會的一個典型代表,他身上的弱點都是由當時的國民身上集合來體現的。在封建社會中,國民都是具有這些特徵,或許只是一兩個,或許全部都符合。如妄自尊大、自輕自賤、敏感忌諱、麻木健忘、質樸愚昧、圓滑無賴、率直任性、正統衛道、爭強好勝、忍辱屈從、善於變通、自我解脫等。阿Q的形象具有典型,他直接反映國民性的弱點。
阿Q的形象是當時封建落後的社會所造成的,但他就有很深刻的社會意義。
首先,阿Q形象具有普遍的社會意義,也就是說精神勝利法在當時的普遍性。精神勝利法在當時社會是十分普遍的存在,它產生的根源就有四點:其一,阿Q 精神勝利法是半殖民地屈辱地位的產物。由於清朝末年,中國被世界列強瓜分,清政府的腐敗無能,賠款割地,造成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局面。社會的動盪、造成中國國民的落後、愚昧無知的原因之一;其二,阿Q精神勝利法是在長期的封建主義精神奴役下滋長起來的。中國國民是長期受封建等級教育,在這種壓抑下難免不會出現精神勝利法;其三,阿Q精神勝利法建立在孤陋寡聞、愚昧無知、盲目排外、保守落後的基礎上。當時的中國國民受封建壓迫以及無法進步的思想,導致出精神勝利法;其四,從生理、心理學角度看,阿Q精神勝利法屬於生物性的自我保護反應,是生物性的自我保護本能的結果,逃避痛苦,自解安慰。封建社會中,中國國民受長期的統治以及壓迫,產生出一種可以逃避痛苦以及自我安慰的方法,那就是精神勝利法。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有支撐繼續生活下去,才能活著,即使是這樣軟弱地活著。
而精神勝利法的社會意義則可概括為三點:一是阿Q形象具有巨大的概括性,是中華民族長期以來沉重的苦難生活的生動概括。當時的社會黑暗動盪,國民沒有一個安定的生活環境,很多國民都擁有著阿Q的性格。二是阿Q形象具有社會普遍性,既概括了中國國民的一般弱點,也概括了人類的心理特點和思維方法。人們在當時不會產生反抗的念頭,只有愚昧的接受,導致愚昧無知,軟弱無能的性格,造成那樣的局面。三是以對“人”這一生存困境的正視,揭示了人類精神現象的一個重要側面,具有超越時代,民族的意義和價值。
其次,反映了貧苦農民的革命潛力。反映了農民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強調農民在革命中必不可少的作用,結合農民的力量可以使革命成功。
再次,農民的覺悟是關係革命成敗的重大問題。因為辛亥革命忽略了國民的精神改造,即“人的現代化”問題,才會無法革命成功。而阿Q的革命是個人慾望的滿足,是對環境的盲目報復,充分反映了農民個體生產者的狹隘和落後意識。革命無法調動農民幫助革命,農民的革命就有自私心,不是為了得到一個可以安定生活的環境,只是為了一時的好生活,可以成為統治者,所以“即使阿Q成了革命政權的領導者,辛亥革命依然毫無勝利的希望,他將自己為核心重新組織起一個新的未莊封建等級制度。”
最後,揭示了辛亥革命失敗的原因。它的原因在於脫離農民以及資產階級的妥協性和不徹底性。阿Q的革命悲劇在客觀上暴露了辛亥革命弱點,即無視農民的革命要求,革命後局面依舊,革命成了換湯不換藥的政權形式的變更。
阿Q的形象以及社會意義有著深刻的意義,揭示了國民的弱點,落後,不覺悟而且帶有精神病態,同時反映了國民性弱點的一面鏡子。
祥林嫂:是封建禮教的犧牲品,小說《祝福》揭露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這已是人們的共識。但祥林嫂究竟是一個什麼形象,是封建禮教的反抗者還是遵從者,在她的身上如何體現了封建社會的黑暗和禮教勢力的強大呢?這些方面的理解還存在一些分歧。祥林嫂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勞動婦女,不可能受到封建思想的正統教育,因此她應該具有反抗封建禮教的一面。她敢於從婆家逃走,在被逼改嫁時的拼死反抗,似乎都證明了這一點。但從她反抗的動機和結果來分析,我認為祥林嫂並沒有反抗封建禮教,恰恰相反,她的這些行為都充分表現出她深受封建禮教的毒害,表現了她對封建禮教的極力遵從。
初到魯鎮的祥林嫂,“只是順著眼,不開一句口”,簡潔的描寫,傳達出她的忠厚朴實,同時也表現了她逆來順受、恪守“婦道”的性格。她可能沒有讀過書,但她生活在濃厚的封建禮教的氛圍中,封建禮教所宣揚的倫理道德和迷信思想,已深深根植於她的意識之中。她逃離婆家,不是為了擺脫“嚴厲的婆婆”,更不是為了獲取獨立與自由,而是因為她懼怕改嫁。“她婆婆抓她回去的時候,是早已許給賀家坳的賀老六的”。“早已”說明她在逃走之前已許了人,因為她婆婆無法把已逃走的媳婦許人,賀老六也不會把財禮送給媳婦逃得無影無蹤的婆婆。祥林嫂敢於逃走,因為她更怕改嫁,因為她知道“一女不嫁二夫”的“道理”,她逃到魯鎮,就是為了要保住自己的“貞潔”。所以,她在“魯四老爺”家裡幹活,“食物不論,力氣是不惜的”,“實在比勤快的男人還勤快”,這既突出了她的勤勞,更因為她願意過這種“清白道德”的、“不受人歧視”的生活。所以她“滿足,口角邊漸漸有了笑影,臉上也白胖了。”雖然她身受沉重的壓迫和奴役,只是“做穩了奴隸”,但生活在封建社會的祥林嫂,因為逃脫了“罪惡”而滿足,是十分符合人物性格的,是真實可信的。
正是因為如此,她被婆家搶回去被逼改嫁的時候,便“一路只是嚎、罵”,甚至“一頭撞在香案角上,頭上碰了一個大窟窿,鮮血直流。”她的這種拼死抗爭,也正是為了要保住她的“貞潔和清白”,她並非為了被牲口一樣賣掉而憤怒,她所反抗的也不是封建勢力和封建禮教。如果是這樣,她不可能又安心與賀老六生活,為其生子,並且“母親也胖,兒子也胖”。那麼,祥林嫂為何拼死反抗之後而又順從,沒有再次尋死和逃走呢?人們難以做出一種合理而圓滿的解釋。電影《祝福》便有了這樣一段情節:祥林嫂在拼死撞向香案,血流滿面,昏死之後,賀老六對她百般呵護,端水送飯,精心照料,最終感動了祥林嫂,開始了他們的新生活。這種創意,既表現了賀老六的純樸,也突出了祥林嫂的善良,感人致深。在尊崇階級論的時代,在大力宣揚和歌頌勞動人民勤勞善良的品質方面,這種構思似乎合情合理,真實可信。但深入到小說所反映的現實來分析,我認為它是不真實的,既不符合人物的真實,也不符合社會的真實。在小說中,祥林嫂處在一個極端冷漠而殘忍的環境裡,沒有人會對她的遭遇寄予同情,連她自己也沒有意識到身受的壓迫與不幸。賀老六是個山裡的貧民,誠然具有純樸善良的一面,但在他看來,祥林嫂只是他用“八十千”財禮買來的女人,而這些錢對於貧困的山民應該是非常來之不易的,也許還要向人借債。祥林嫂既然是他“買來的女人”,就要順從他,為他傳宗接代。而祥林嫂試圖撞死,幾乎讓他人財兩空。在這種情況下,他還會同情她善待她嗎?賀老六生活在那樣的一個時代,不可能沒有那個時代留下的烙印,他也是生活在祥林嫂周圍愚昧麻木的人物之一。在他的眼中,女人只是可以買賣的牲口、生育的動物,儘管祥林嫂拼死反抗,既已拜堂,祥林嫂就是他的人了,他理所當然地就可以佔有她,包括是強行佔有她,正如祥林嫂後來對柳媽所說:“阿阿,你不知道他力氣多麼大呀。”
事實上,祥林嫂的拼死反抗和她後來的順從,是完全不矛盾的,都是她極力遵循封建禮教的真實表現。她拼死反抗,是為了順應倫理道德維護自己的“貞潔”,也就“守節”;而在賀老六佔有她之後,她就成了賀老六的人了。“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她必須順從了,只能服服帖帖地與他生活,為他生子。如果她再繼續反抗,不管是死去還是逃走,都有違“三從四德”的“婦道”,她就成了違背倫理綱常的“罪人”了,而這正是祥林嫂所懼怕的。祥林嫂先想保住“貞潔”,後要遵守“婦道”;她既被封建禮教的勢力所摧殘,又深受封建禮教思想的毒害;她無所適從,而又必須順從,她終究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祥林嫂的不幸遭遇,充分暴露了封建禮教的虛偽性和欺騙性,深刻揭露了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廣大勞動婦女地位的低下,命運的悲慘,也由此得到了具體真實的展現。
魯迅先生不是簡單地描寫現實,而是把筆觸深入到人物的靈魂深處去揭示人物的命運。如果說祥林嫂出逃和抗婚,是為了維護自己的人格,是對封建禮教的反抗,那麼,她的失敗,只能從表面上反映封建勢力的強大,而無法從本質上揭露封建禮教毒害心靈和扭曲靈魂的罪惡,是不符合小說的真實意圖的。正如祥林嫂所懼怕的那樣,再次喪夫之後,她便陷入了無法掙脫的噩運之中。她不僅要忍受巨大的痛苦和悲哀,還要承受周圍人的歧視。一連死了兩個丈夫又痛失兒子的祥林嫂,在別人的眼裡,成了“敗壞風俗”的不潔和不祥之物,大伯子把趕出了賀家坳,“魯四老爺”不允許她沾手祭品,魯鎮的人們鄙視她、嘲笑她、躲避她。她一再訴說“阿毛的故事”,也不能獲得人們絲毫真正的同情,只能成為人們滿足好奇心後的談資和嘲諷她的話題,她只能在沉默中承受內心的巨大痛苦。在聽了柳媽的勸說之後,祥林嫂滿懷恐懼,極力要去贖清自己的“罪名”。當她用自己的血汗所得捐了門檻之後,祥林嫂相信自己已經擺脫了“罪惡”,便“坦然”地去拿祭品。四嬸“慌忙”的阻攔,給了她致命的一擊,使她徹底絕望,精神完全崩潰了。她滿懷負罪的恐懼淪為乞丐,在“祝福”的熱鬧聲中悄然死去。
祥林嫂死去了,她悲慘的遭遇展示了封建禮教的冷酷與強大。一方面是維護封建禮教的強大勢力左右和摧殘著廣大婦女的命運。祥林嫂所遭遇到的似乎只是封建的族權、夫權與神權,小說中沒有出現政權的化身,但是,封建政權正是禮教勢力的強大後盾。如果沒有封建政權的保障,祥林嫂豈能在光天化日之下被人搶走?誰又敢逼迫拼死反抗的祥林嫂改嫁呢?封建的政權、族權、夫權和神權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張無形而巨大的網,籠罩和窒息了廣大婦女的生命。另一方面是封建禮教宣揚的倫理道德束縛著廣大的勞動婦女。封建禮教和迷信思想,滲透進人們的心靈,麻痺著人們的精神,扭曲了人們的靈魂,使他們完全喪失了自我意識,甘當奴隸,甘心忍受壓迫與奴役。正如祥林嫂,她所渴望的就是做一個“安穩的奴隸”,她不可能知道她的不幸是不平等的社會和制度造成的,臨死之際,仍然充滿了“罪孽深重”的恐懼。封建禮教正是以這種吞噬靈魂的力量,戕害了千千萬萬的勞動婦女。
魯迅先生說過:救治國民的第一要務,是改變他們的精神。《祝福》通過祥林嫂的形象,控訴了封建社會和封建禮教的罪惡,同時也給予人們一個警示:不摧毀封建的社會和制度,祥林嫂的悲劇就不會結束;不清除積澱在人們靈魂中的封建禮教的毒素,祥林嫂的悲劇仍然會發生。即使在今天,這個警示仍然有著現實的意義。
阿長:是魯迅的作品中佔用筆墨不多的人物之一,但是這個人物形象在魯迅的童年中卻具有舉足輕重 的地位。
阿長是魯迅家的保姆,沒有任何的文化修養,更沒有許多大家閨秀的氣質,但是就是這樣一個沒有文化的粗人, 卻給魯迅的兒
時記憶增添了無窮樂趣。她全心全意的用民間的教育方式對童年的魯迅進行說教,對帥年的魯迅可謂 是傾盡了心血,但是到後來,阿長的情感經歷乃至於她的整個人生都讓讀者覺得是可悲可嘆的。
阿長在魯迅的童年生活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在魯 女性形象,她沒有文化,沒有修養,只會幹活。但是伴 迅的許多作品中都曾經提及阿長。由此,可以從側面反 隨著時間的推移,在阿長和童年魯迅接下來的接觸中, 映出作者對阿長這個人物的記憶之深。作者也正是憑藉 童年魯迅慢慢地發現了阿長的一些優點,當然在今天看 這些互不相關的故事情節,從側面反映了阿長的人物性 來,也許魯迅發現的未必是優點,但是在那個年代裡, 格。 孩子的想法永遠都是天真爛漫的。在童年魯迅心中,阿長塑造了一個自己的形象,那就是自己什麼都懂得,什麼都會,就像天上的神仙一樣,無所不能,這也使童年阿長的情感悲哀 在魯迅的筆下,阿長的情感在魯迅眼中,長媽媽就是他兒時記憶 世界被他訴說地可悲可 嘆。一個本該有著天倫之樂的農村老婦,卻因為時代和6魯迅寫阿長僅僅把她定格在周家保姆的身份上,通 命運的種種不幸,捲入了情感與理智的漩渦當中。魯迅描述阿長的情感之路必定是悲哀的結局。
完全塑造在阿長的身上。這種刻畫人物性格的方式,魯 年紀輕輕就死了丈夫,魯迅在這個格調的基礎上, 迅在他的文章中用得並不多,也正是因為這種方法的運 摻雜了自己以及當時社會的人們對於阿長的哀憐之情,才將阿長的性格光輝酣暢淋漓地展現給讀者。一是 大家對阿長的遭遇感到不幸。魯迅的童年記憶中,這份真實的記憶是存在的,表達了 年時期對於阿長這個人物的特殊性,特意從兒童的心理真實;二是證明了魯迅並沒有把阿長作為自己虛 角度寫起,那種被封建禮教束縛下的麻木、無知、愚昧進行寫作。 完全映現在阿長的身上。在周家工作的日子裡,阿長要承受冷言冷語,以及從上到下包括童年魯迅都對阿長有 三、阿長身上所反映的民間文化阿長沒有什麼文化背景,更沒有什麼文化底蘊。沒 著不同的看法,這種看法大部分來自於阿長死了丈夫,文化免不了粗俗,再加上阿長的性格本身就外向,儘管 而且沒有文化修養。周家,一個能僱得起女工的大家庭,必定是具有文化修養的大家族,所以在看待女工的問題 是在周家做女工,但是她從未有所收斂。這一點在魯迅 上,自然也就是從上到下預設地一致。但是阿長通過自 的文章中我們都有目共睹。阿長的所作所為連童年的魯 己的努力,改變了大家對她的看法。 迅都感到討厭,但是那畢竟是孩子在童年時候的想法,單純、短暫。在阿長的世界裡,她總是明白許多事情, 阿長雖然身遭不幸,但是她在無形當中為童年的魯迅開啟了一扇思想的閘門。在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 懂得許多道理,這其中更是摻雜了一定的封建迷信成份, 書屋》一文中,魯迅側面描寫了自己童年時期的阿長, 例如“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裡,不應該走進去”。 是她為自己講述“美女蛇”與“赤戀蛇”的故事。由此 也有落後的成份,諸如認為孩子拔草、翻石頭就是頑皮,這是落後的兒童教育觀。 童年的魯迅開始接觸到了具有神話傳說色彩的《山海經》。
死了丈夫、丈夫死後的流言蜚語、生活的壓力都使阿長不招人待見,但是她總是喜歡在有意無意 變成了可悲可嘆的人物。凸顯自己明白很多東西,無論是從祭祀的各種禮節上還是從過年東西的準備上,由此可以看出,魯迅眼中的阿長一定的生活閱歷的女人,她所講述的東西雖然沒有科技 在魯迅的筆下,長媽媽這個人物形象可謂是被刻畫含量,但是那卻承載著傳統的生活習慣,從側面講這就是民間文化的最好展示。
雖然是這樣,但是著重描述阿長講述封建迷信的地 方並不多,大多數是與傳統的民間文化息息相關的內容。 在童年魯迅的原始世界裡,阿長是一個社會底層的婦女濃縮。
-
12 # 雨落一方
孔乙己、阿Q、祥林嫂都是魯迅筆下有代表性的人物,是舊時代下層勞動人民的縮影。
孔乙己 自稱讀書人,沒有功名,一事無成而又放不下所謂讀書人的架子。生活窘迫,窮困潦倒。為餬口去偷書被打,還死要面子說:“竊書,不是偷書,讀書人的事,你們不懂”。
阿Q 無房,無地,無衣,無人,當然無子。
打一天工吃一頓飯,吃飽了想入非非,寡婦門前瞎繞,革命路上亂走。
被人欺負轉身忘,自我解脫能力超一流。
終於自以為抓住了一生中的唯一一次改變命運的機會,最後卻丟掉了性命。
為擺脫婆家欺凌,小小掙扎過。結果又回到原地。認命吧,可命有幾兩。抗爭吧,路在何方。
生存下去的一點理由也被阿毛帶走!還我阿毛!還我阿毛!還我阿毛!!
小結:
以上幾人命運,各有特點,殊途同歸。
時代如此,老百姓怎麼去改變,如何去抗爭!他們的悲催是對封建社會的哭訴,是對時代,時人,時事的哭訴。
一碟茴香豆,一個窩頭,甚至阿毛回來都改變不了他們的命運,惟有制度的改變才是王道。
-
13 # 葉海亞
孔乙己:
環境造就人,孔乙己生活在新舊社會的過渡時期,其性格就具有兩面性。一方面孔乙己善良樸實,另一方面他迂腐頑固,真是令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孔乙己這樣性格的人物,毫無疑問是一個悲劇形象。
迂腐孔乙己是清朝末年的知識分子,他信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教條,但是他連秀才都沒有考上,又沒有功名利祿,生活過得非常窮酸。孔乙己有著封建教育制度影響下的書生特有的清高本質,沒有經濟來源,也不願意從事勞動賺取錢財,端著讀書人的架子只能越過越窮。關於孔乙己那句“竊書算不算偷”的名言,我們可以看出他作為窮困潦倒的書生的迂腐一面。當大家嘲笑他偷書的時候,孔乙己只能無力的回擊一句“竊書不算偷”,讀書人的事不能算偷,這是多麼可笑的歪理,此時孔乙己的窮酸迂腐可見一斑。
善良孔乙己的人物形象是雙面性的,複雜的,他雖然窮酸、迂腐,但是也有人性的閃光點。孔乙己善良的一面體現在他教小孩子認字和分茴香豆給小孩子吃的兩個細節上。孩子們圍住他,他“便給他們茴香豆吃”。茴香豆並不是什麼稀罕物,可是在那樣一個物資匱乏的年代,在“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買一碟鹹煮筍,或茴香豆,做下酒物”的年代,在賣酒都要羼水的年代,對於一個窮愁潦倒之人來說,確是何其珍貴,可他卻一人一顆,一直分到所剩無幾為止。一個“便”字就可見其大方,真真是分得毫不遲疑,毫不手軟。相比較那些個掌櫃和長衫客們,他們中有誰不比孔乙己闊綽,有誰擁有的不比孔乙己多,但又有誰分豆給孩子們吃呢?最讓人忍俊不禁的是當孩子們再次把“眼睛望向碟子”,他不是謾罵,不是恐嚇,竟也“著了慌似的”哼起了《論語》裡的調子直哀求,一個擁有善良與透明心性的老頭躍然紙上。
窮困潦倒的“士”階級酒店的酒客,有兩個不同的等級:以下層勞動人民為主的“短衣幫”和以上層地主階級、有錢人和讀書人為主的“長衫客”。“短衣幫”們因為生活貧困、社會地位低下,在酒店裡只能站著吃喝,“長衫客”們卻可以走進酒店的專屬包間坐著,慢慢享受酒肉佳餚。孔乙己初次出現在酒店裡,就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因為他是站著喝酒卻穿著長衫的惟一的人。既是穿長衫的,就應慢慢走進屋裡,愉快地坐著吃喝。但是孔乙己卻不能,他只能跟短衣幫一樣,在櫃檯外站著喝酒,不倫不類。他讀過書,但是沒有考上秀才,不能依靠認識的字、讀過的書來生活,那就必須用勞動來謀生。但是封建教育制度的毒害就在於它不但使人與勞動脫離,而且還教育人輕視勞動階層,灌輸唯有讀書是最高尚的思想。不勞動,不能生活,自然越過越窮,可是孔乙己還是死要面子,覺得讀書人無論如何都應該比普遍人高一等,處處要顯示出自己的身份,賣弄學問。站著喝酒這個細節顯示他不是地主階級,不是有錢人,理應把那件又髒又破的長衫脫下來,融入短衣幫的人群裡。可是孔乙己又不願承認自己的窮困潦倒,相反還覺得自己比他們都要清高,處處擺讀書人的架子。他既不屬於貧窮人士也不屬於上層地主階級,與這兩個社會主流階層都存在著距離。生活貧窮的孔乙己和當時社會的下層人民沒有什麼兩樣,但他時刻穿著在他看來是身份象徵的“長衫”。魯迅筆下的孔乙己內心輕視廣大勞苦眾生,同時又渴望融入在他看來高大上的上層地主階級和讀書人、有錢人的世界,這種意識使他處在一種尷尬的社會地位當中,不但不被這兩個階層認可,反而成為他們譏諷的笑柄。孔乙己窮苦、懶散,身上的長衫“又髒又破,似乎十年多沒有補,也沒有洗”;反覆被人欺負、毆打,臉上經常掛著新痕舊傷,偏偏他又自恃清高,滿口“之乎者也”,“孔乙己”稱號由此而來。魯迅通過對孔乙己的社會地位、肖像、穿衣、話語及稱號的刻畫,向我們展示了他的社會地位與思想意識的矛盾所在。孔乙己熱衷功名利祿,思想上羨慕上層階級,輕視勞動人民,時刻不願脫下標誌自己讀書人身份的長衫。
孔乙己的一生是悲慘的一生,他是封建科舉制度的受害者和封建文化教育的犧牲品。統治階級不但在政治經濟上對他進行殘酷的控制,推殘了他的肉體,剝奪了他的生路,而且在精神上毒害了他,使他蒙受了極大的恥辱和痛苦。文章刻畫了一個被封建思想所毒害所麻木而最終又被社會拋棄吞沒的下層知識分子孔乙己形象和他的悲慘命運,對吃人的封建文化教育和害人無數的科舉制度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和無情的揭露。孔乙己最終在肉體的毒打和心靈的虐殺中孤獨地死去了,但他不覺悟,致死都不明白是誰造成了他最後悲慘的結局。
回覆列表
阿長:魯迅家的傭人,送魯迅渴望已久的《山海經》,善良中帶著迷信,愛嘮叨,保留了許多舊社會的習慣,一個粗俗中笨得可愛,又善解人意的人。
但我們何其幸運,生在一個繁榮昌盛的太平年代,我們努力,我們有夢,終將可以擺脫命運的束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