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崑崙奴王富貴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何謂善?利我者;何謂惡?不利我者。

    心是無我的,無我自然無善無惡。

    當人有了自我觀念後,對利不利我有了判斷,就是意動。

    儒家的追求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知什麼利於己不利於己,推己及人,就是良知。

    透過基於良知的與心外世界的互動,認知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就是格物。

  • 2 # 十方龍王

    只可證悟,無法解釋,越是用文字,語言,音樂,動作等一切存在去解釋,越解釋越不對,思考如果可以開悟,大學教授,科學家等群體應該首先開悟,實際情況不是這樣的。

    那怎麼辦?

    無有實法可得,以心印心。

  • 3 # 詩驀詩書畫

    這句話出自王陽明的王門四句教,王陽明認為人性良知是以生具來的,人從呱呱墜地之時,就屬“無善無惡之體”,這時本能求生欲~吃、睡,並無他求,這是天理屬性,未發之中,不可以分善與惡。而當人隨著年齡增長,慾望不斷增加,人性的意念也開始活動起來,也就是已髮狀態,傾向於符合天理即善,傾向於不符合天理即惡,這就是“有善有惡意之動”。從人性良知出發,善良是一種選擇。既然是選擇就有其可塑的伸縮性,決大多數人,在沒有利益糾葛時,心是向善的,只有當利益的傾斜度明顯偏離自己,心理就會產生不公平的怨氣及相對應報復性措施,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從客觀來說,人性第一心理追求的是公平正義,付出與回報,舍與得互換,這是常理,因為是人都會有追求,追求的目的就是收穫。所以,當我們知道人性良知本體是無善無惡的,那麼就要以良知為標準,去惡存善,按這個標準去行動,去感知生活。

  • 4 # 破折號85218536

    這裡弄懂一個字就好理解了,“物”——可以理解為“環境”,或後天經歷形成的思想。剩下的按字面理解就好了。第一句:人心初始不善也不惡是一個空洞、乾淨的東西。第二句:有了想法之後(也就是被汙染以後),(心)就開始有善有惡。第三句:但心裡裝的天理可以甄別善惡、好壞。“知”就是生而知之的封建道德標準,是天理。第四句:相當於現在所說的不斷改造世觀。“格”當去除講,格物就是去除後天對心的影響,去除蒙在心上的灰塵。

    最後說,王陽明是個殺人狂,其思想是反動的唯心主義先驗論思想,“心學”的本質是用佛家的邏輯兜售儒家的論調。

  • 5 # 馬青寅

    此乃王陽明“心學四訣”,為其對自己的畢生研究簡單的一個歸納總結。我個人對於其中有著一些自己的觀點,今天就和大家逐字逐句來聊一聊這“心學四訣”。

    無善無噁心之體

    人的本質是動物。

    任何動物出生之後,都有著屬於自己的生存本能,這是由它們所在的種類決定的。生存本能是什麼?幼體一生下來就只會想著吃,它不會想到:“我吃飽了,我父母有沒有吃?”它沒有這種思維方式,只有身體的本能在驅使它們的行動,渾渾噩噩。

    至於善惡的定義,這是一個很大的話題,我就不在這裡講了,以後可能會專門寫一篇文章再來論述。不過大家都能理解:新出生的幼兒是沒有善惡觀的,因為它根本不想,不思考。而“善惡”只是一種主觀的、相對的“看法”。

    比如一件事,對你而言是善,對他而言卻是惡。這種例子很多,大家應該也見慣不怪。還是那個例子:幼兒把糧食吃了,父母就沒有糧食了,所以說幼兒是惡;父母把僅有的糧食給了孩子,自己沒有,所以說父母是善。

    這樣對嗎?

    一般人會說:“父母是善,但孩子不是惡。”

    王陽明說的對:“無善無惡,為心之體。”

    那如果幼兒不是幼兒,是30歲的孩子,父母是60歲的父母,還是同樣的事情,那父母是不是善?孩子是不是惡?

    這就涉及到了第二條:

    有善有惡意之動

    上文講,善惡是主觀的一種“看法”,針對事、針對行為的一種“看法”,而這種看法對每個人來說未必是一致的。

    我們總說孔子是聖人,但是接觸過儒家的朋友有很多都不覺得孔子有多麼的偉大,甚至評價他虛偽、做作、口是心非,等等。我覺得呢,孔子最偉大的地方,就是統一了大部分人的“善惡觀”,從而建立起整個社會的道德體系。

    儘管孔聖人建立的“善惡觀”未必是正確的,但起碼他做到了統一。

    就好像秦始皇統一了六國,也並不是使用懷柔手段一樣。甚至他的天下沒傳完一輩兒就完蛋了,但是他在歷史中的崇高地位,還是不可撼動的。

    從某個人做一件事的行為,我們可以談論是“善”或者是“惡”,但這只是外人根據常識的一個推測。真正能給這件事定性“善與惡”的,應該是做這件事的人,他做這個事的出發點,究竟“這個人”是善是惡,這是最重要的區分“人的善惡”的關鍵點。還有另外一個關鍵點,就是這件事所造成的影響,對於更多的人來說,對更多的人造成的影響,“這件事”是善還是惡。

    舉個時髦點的例子:

    比如復仇者聯盟3裡面的滅霸,他想要消除宇宙中一半的人,是善是惡?

    他的本意是為了讓活著的人有更好的生存空間,這就是善意。

    那為什麼滅霸會作為反派出現在影片中?因為他【分配消滅的方式不對】。

    眾人身邊重要的伴侶、朋友、親屬莫名其妙的被抹去,換作誰,誰可以接受?那一定是要跟這罪惡的源頭反抗到底,至死捍衛我們全力要保護的人。所以復仇者聯盟裡的英雄們義無反顧的要阻止滅霸。

    但是,如果不是【隨機】消滅一半的人,而是挑選一個人,然後以這個人為基點向外擴散。所有跟這個人有【親密瓜葛】的其他目標全部被定位消滅物件,一直延伸到所有跟這個人有關係的人全部消滅,而【不影響其他活下來的人】。除了被消滅的人消失了,活著的人沒有任何親朋好友離開自己,沒有任何人有損失,那此刻這件事,是善是惡?

    被消滅的人認為是惡,因為他們沒有犯任何錯誤就被消滅。

    “憑什麼死的是我?”

    而活下來的人,基於普遍的社會道德體系也會認為這是惡,但是心中悲傷的同時又會有一點點小慶幸,因為他們是受益的那一群人,他們得到了更好的生存環境。所以他們會接受這個事實而不是去瘋狂的拼死反抗,僅僅是心理覺得有所愧疚罷了。然後會透過“我要好好的活下去才能對得起死去的人們”這種論點達到心理平衡。

    這就是人性。

    不過從反人類的角度來講,這件事依舊是惡的。

    為什麼?因為活著的人擔心以後類似事件還會發生,這次沒有涉及到自己,但不能確保以後還能不涉及到自己。萬一以後自己再碰到這種事情該怎麼辦?就會很惶恐。

    所以懷著這種心態,人們紛紛做出決定:不允許任何諸如此類的事情發生。

    這就是透過智慧,透過思考,從而得出的結論。

    這就是“有善有惡意之動”這句話的精髓。

    有了思考,透過邏輯推算出這個事情的結果是損人利己還是損己利人,然後懷著目的去做。有了“意之動”,做出的事情就能區分出“善惡”了。

    知善知惡是良知

    什麼是良知?

    孟子曰:

    “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也,良知也。”——《孟子·盡學》

    王陽明《大學問》有言:

    “良知者,孟子所謂‘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慮而知,不待學而能,是故謂之良知。”

    他們是想表達孔子的“生而知之”的理論。

    如果是這種理論的話,“知善知惡是良知”就表達了“知善知惡是先天生下來就明白的道理”。

    這顯然不對,謬之大誤。

    上文講,孔聖人最大的功德就是統一了整個社會的善惡觀,這是他能稱之為聖人的本源。然而王陽明說這些東西是良知、是生而知之的東西?那也太小覷孔子的功德了。

    人生下來是被環境所左右的,人的思想是被社會體系所左右的。適應環境是目前存活著的生物所必須具備的能力,更何況是萬靈之長的人類。人們會自發的把自己融入到周圍的社會中,根據環境來改變自己應對外界的方法,這是一個改變的過程,所以知善知惡必然是後天發展的一個演變結果。

    這句話王陽明是想用道家思想中“陰陽一體”的概念來插入主流的儒家思想,也是想反駁“人之初性本善還是性本惡”的問題,但“良知”的解釋實在是不甚恰當。其實在第一句“無善無噁心之體”中已經說的很明確了,為什麼還要在這裡多此一舉呢?

    用我們現在理解的“良知”意思去解,也是一樣的。“良知”是教出來的,不是自然而然就會的,是文明社會的產物。如果把一個嬰兒放到原始社會去,讓他在那個環境下長大,他只有本能,保護自己的家人與族人,而不會去對其他族群的人們產生什麼“良知”。

    存善去惡是格物

    格物,乃儒家“三綱八目”中“八目”之一。

    是曾子《大學》中提到的一句話: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

    白話來講就是“對物體、事物的剖析”,“弄清楚它的結構、原理”,然後就可以得知這個東西或者這件事的道理與邏輯。

    這是很客觀、很科學的認知角度。如果曾子沒有提到這一句話,那後世被認為是“奇淫巧技”的科學發展就更加的沒有地位,更加抬不起頭了。

    我向來認為曾子的思想比孔子更為完善,孔子的“禮”與“主動打造和固化階級制度”的思想向來都是我所不能認可的。而道家自古的各種煉丹,其實就是古代科學對於物理和化學的種種嘗試,所以道家中對於“格物”這件事,是比官場及一般民眾更加在乎的。

    王陽明在這裡把“存善去惡”這個點融入到“格物”中去,其實也是希望當時的各個階級對於格物這件事可以更加的重視,希望可以讓民眾更加客觀的去認識世界,包括哲學角度的價值觀,以及最本源的“善惡”問題。

    也就是人們只有認識到了一件事究竟“怎麼樣算是善,怎麼樣算是惡?”有了界定的基礎、有了判定的規則,先能看清楚這件事本質的善惡,才更容易做到“存善去惡”。

    那怎麼界定,怎麼判斷?

    就需要格物。

    需要客觀的去看待事物。這是王陽明超乎常人的認知,在當時的社會上能夠令人振聾發瞶的一種聲音。也許咱們現在看來沒有什麼,是因為我們從小都被培養要以客觀的角度看待問題。但是當時社會人們文化水平低下,愚昧混沌,很容易就被洗腦。所以能做到這種“可以清晰看透事物本質”的人,那絕對是鳳毛麟角。

    好吧,就算是現在,稀裡糊塗的人也是大有人在。所以王陽明的理論,直到現在還有人第一次看時會覺得醍醐灌頂,或許就改變了渾渾噩噩的生活狀態。

    這就是學文化的好啊。

    王陽明身為一個500年前的“哲學家”,直到現在還有人在研究他的思想,就說明他的哲學觀是有很多可取的地方,是我們中華文明流傳下來的文化瑰寶之一。

  • 6 # 路尋寫作創富

    此為王陽明心學理論【四句教】: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無善無噁心之體

    人心的本體原本就是洞明無礙的,沒有善惡之分。

    正如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證道時所說的:“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徵得”。人人本是佛,但因妄想分別而迷了,使智慧德能無法顯現。若凡夫能徹底放下妄想分別執著,立時便與佛無二,佛的智慧神通我們也立時便得。

    有善有惡意之動

    隨著後天習氣的侵染,無善無惡的本體受到矇蔽,起心動念就有了妄想、分別、執著之心。這種意念加到事物上,善惡,好壞也就隨之而來。

    知善知惡是良知

    王陽明所說的良知出自《孟子·盡心上》中的一句話:“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指出:“親親,仁也;敬長,義也。”孟子認為,良知是與生俱來的天性,只要善加引導,人心裡的“仁義”觀念就可以自然成型。

    王陽明的“致良知”和《大學》中“明明德”異曲同工,就是要人弘揚內心的善良光明的德性,做一個對得起自己良知的人。

    存善去惡是格物

    在意念上切實地去為善去惡,心中的渣滓去除盡了,本體也就明澈了。

    就如神秀所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人都是有良知的,但良知被不合理的私慾(權,利,名,色等)所矇蔽,就需要時時勤拂拭(格除不合理的私慾),讓良知之鏡重新潔淨起來。

  • 7 # 指間行走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存善去惡是格物。――王陽明

    我對這幾句話的理解如下:無善無噁心之體――“體”應作“本體”來理解,也就是說:沒有善也沒有惡是人心之本體。換而言之,人心最初始階段是不分善惡的。這是有別於“人性本善”或“人性本惡”這兩種觀念的。

    有善有惡意之動――“意”是意識、意念之意;“動”有變動、變化之意。那麼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人的善惡觀形成是隨著其意識(意念)在變化著的。也就是說,人是有了意識(意念)之後才形成了善惡觀。這是對上一句的補充說明。

    知善知惡是良知――“良知”即好的認知。那麼這句話的理解就比較淺顯了:知道善也知道惡就是有很好的認知了。為何這麼說?善惡是有其標準存在的,人一旦知道了善惡的區分,那麼他的認知肯定是達到了一定程度的。能區分才會去行善去惡,否則,行善去惡就是一句假話空話!

    存善去惡是格物――人的認知達到了能區分善惡之程度後,該如何做呢?這句話就是答案了。存善去惡!而這就是在追求事物的道理,從而去充實並完善自己的人生!

    這四句話:無善無噁心之體是在表明立場和觀點;有善有惡意之動是在作進一步闡述和補充;知善知惡是良知則是將人的認知作出要求與規範;存善去惡是格物,有了良知,人的行為就有了指導和規範,那就是存善去惡!前三句講的是“理”(知),最後一句則是在“行”了,如此,統一在一起便是知行合一了。

    在仔細看看這四句話,我發現王陽明大師想告訴我們的是:人的先天是無善惡之分的;人之所以會有善惡觀,那也是由於人的意識變化所導致的;一旦人知道了區分善惡,那他的認知也就達到了一定的程度了;如此,他也就知道怎樣去探究萬事萬物之真理了――存善去惡!這既是一種是非觀,也是一種價值觀,更是一種世界觀!

  • 8 # 茶入真知

    王陽明精通儒釋道三家,創立解決一切心靈問題的陽明心學。是中國歷史上唯一沒有爭議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聖人。

    無善無噁心之體。我們真正的本心處是都是善惡平等一如,我們看人若用本心去看,沒有善惡是非的分別,善惡是平等一如的。

    有善有惡意之動。所謂有善有惡的差別顯現,是我們用分別心去分別看待人事物。我們設定了善惡是非的標準,把人事物去按這個標準往裡套。這是二元對立的分別心在起作用。

    知善知惡是良知。當我們知道唸的當下是善還是惡時,就是良知,是覺悟,覺悟靠的是我們那個平等的本心起作用。

    存善去惡是格物。當我們本心起作用的時候,能看清一切人事物,就是格物,會自然的取善去惡。

    這幾句的綜合意思是對待人事物先不去分別善惡,先用本心,就是跳出是非看是非,就有能看清一切的高度了,站在好處看問題是看一切人事物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善惡自分。

    本人拙見,願聽高人指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套管式換熱器的結構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