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熱效率計算公式如下:
W總=PtW有用=Q吸=cm(t-to)η=W總/W有用=Q吸/W總=Pt/cm(t-to)
熱效率公式本身是與有序度指標"熵變"(用簡化的S表示)有聯絡的.即 ηs=A/Q=1 -(T2/T1) =1 -(T2/Q1)S (4) 若當熱機內的微觀粒子的運動有序,並向宏觀有序發展(做功)時,即熵S→0,則(T2/Q1)S→0, ηs→1 如果微觀粒子的運動無序時,0≤η<<1. 如果讓(4)式中的 Q用系統總的可做功的能量表示,即 Q=3PV或Q=U=3PV 則傳統熱機的熱效率 η0=A/Q=PV/3PV =1/3 他就是傳統熱機效率的一個界限,也就是為什麼傳統熱機的效率不易提高的根本原因. 當微觀運動有序時,由(2),(3)兩式知A=3PV,故新式有序動力機的效率 ηs=A/Q=3PV/3PV =1
熱效率的含義是:對於特定熱能轉換裝置,其有效輸出的能量與輸入的能量之比,是無量綱指標,一般用百分比表示。常見的有發電裝置、鍋爐裝置、發動機裝置等,有以下三種定義方法:發電效率,裝置效率,迴圈效率。在鍋爐中,一般不將鼓風機、引風機、爐排運動等小號的能量計入輸入能量,而是單獨計算和衡量。
初三物理熱效率計算公式如下:
W總=PtW有用=Q吸=cm(t-to)η=W總/W有用=Q吸/W總=Pt/cm(t-to)
熱效率公式本身是與有序度指標"熵變"(用簡化的S表示)有聯絡的.即 ηs=A/Q=1 -(T2/T1) =1 -(T2/Q1)S (4) 若當熱機內的微觀粒子的運動有序,並向宏觀有序發展(做功)時,即熵S→0,則(T2/Q1)S→0, ηs→1 如果微觀粒子的運動無序時,0≤η<<1. 如果讓(4)式中的 Q用系統總的可做功的能量表示,即 Q=3PV或Q=U=3PV 則傳統熱機的熱效率 η0=A/Q=PV/3PV =1/3 他就是傳統熱機效率的一個界限,也就是為什麼傳統熱機的效率不易提高的根本原因. 當微觀運動有序時,由(2),(3)兩式知A=3PV,故新式有序動力機的效率 ηs=A/Q=3PV/3PV =1
熱效率的含義是:對於特定熱能轉換裝置,其有效輸出的能量與輸入的能量之比,是無量綱指標,一般用百分比表示。常見的有發電裝置、鍋爐裝置、發動機裝置等,有以下三種定義方法:發電效率,裝置效率,迴圈效率。在鍋爐中,一般不將鼓風機、引風機、爐排運動等小號的能量計入輸入能量,而是單獨計算和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