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樂樂愛收藏

    紅樓夢書中,林黛玉寫了五首詩被寶玉稱作《五美吟》。

    西施:一代傾城逐浪花,吳宮空自憶兒家。效顰莫笑東村女,頭白西邊上浣紗。

    虞姬:腸斷烏騅夜嘯風,虞兮幽恨對重瞳。黥彭甘受他年醢,飲劍何如楚帳中?

    明妃:絕豔驚人出漢宮,紅顏命薄古今同。君王縱使輕顏色,予奪權何畀畫工?

    綠珠:瓦礫明珠一例拋,何曾石尉重嬌嬈?都緣頑福前生造,更有同歸慰寂寥。

    紅拂:長揖雄談態自殊,美人巨眼識窮途。尸居餘氣楊公幕,豈得羈縻女丈夫?

    第一首詩說的是有沉魚之美的西施被范蠡以美人計獻於吳王夫差,後越王勾踐臥薪嚐膽滅了吳國,作為越國第一功臣的西施卻慘遭沉江厄運。而笑顰的醜女東施卻能活到白髮。一代傾城的西施命運卻不如醜女東施。預示著孤苦伶仃,生活在賈府的林黛玉的命運悽慘。

    第二首詩說的是虞姬為了不拖累項羽,在為項羽歌舞助興後拔劍自刎。而背叛項羽的黥布、彭越最終也被劉邦剁成肉醬。這裡表現了林黛玉寧死也不妥協的反抗精神,鄙視那種反覆無常,苟且偷生的人。

    第三首詩說的是落雁之美的明妃(指王昭君)因沒有賄賂畫工,而被畫工醜化無緣受寵,後被選出塞和親。這裡諷刺了漢元帝聽命於畫工,表明了林黛玉絕不受人擺佈,決不妥協的獨立個性。

    第四首詩講的是晉代石崇的侍妾綠珠,因孫秀垂涎綠珠美色,誣陷石崇,綠珠以死明志,後石崇一家被殺。表明了林黛玉欣賞綠珠那種為愛而死的勇氣,也預示了她以後無法與賈寶玉結為姻緣後以死明志的結局。

    第五首詩講的是隋末大臣楊素家的婢女紅拂因愛而出逃投奔李靖,後隨李靖輔佐唐王李世民而成為一品夫人。表明了林黛玉欽佩紅拂卓識敢為,不畏相府權勢和封建禮教的“羈縻”,突出地表現了她大膽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理想的思想。

    總之作者透過這五首詩表明了作為封建禮教的叛逆者林黛玉孤芳自傲,出淤泥而不染,為了追求自由和愛情,不畏強暴勇於抗爭的反叛精神。也預示著她作為封建禮教犧牲品的悲慘結局。

  • 2 # 快樂人生40206654

    一,不要嘲笑東施效顰,最後能活到白髮飄絮時,只見東施在溪邊浣紗,卻不見西施捧心。

    二,謳歌了虞姬對項羽愛情的忠貞。決別時的悲壯難捨:"腸斷烏騅夜嘯風,虞兮幽恨對重瞳。黥彭甘受他年醢,飲劍何如楚帳中"。

    三,抨擊了帝王的昏庸無能,滿朝文武重臣吃俸祿,卻沒有能力保家衛國。用一個小女子(昭君)出寨和番。看到驚豔出漢宮,因好色,還枉殺無辜的畫工,認為意態由來畫不成。

    四,指石尉是瓦礫,綠珠是明珠。認為綠珠為石慰跳樓自殺不值得,石尉不是真心愛綠珠"何曾石尉重妖嬈?"石尉為了自保讓綠珠自殺,然而他也沒有逃過一死。所以說"瓦礫明珠一例拋”雖然是"更有同歸慰寂寥”,如果是患難與共多好!

    五,紅拂也是為感恩,為忠貞愛情,而投河自殺。認為紅拂是五美之中,唯一的一個獲得真愛的女子。"長揖雄談態自殊,美人巨眼識窮途。尸居餘氣揚公幕,豈得羈縻女丈夫"。而認為西施虞姬王嬙綠珠是被人利用了美色,枉送了性命。痴心女子古來多,葛巾香染九秋霜,秋閨怨女拭啼痕…

  • 3 # 溯路之行2

    謝文小姐。此回目由黛玉的丫鬟雪雁遇見寶玉說起。因是寶玉見雪雁們拿著瓜果,經詢問得知為黛玉作祭奠之用,寶玉放心不下林妹妹,故去瀟湘館探望,由此得見黛玉所作之五美吟。透過西施、虞姬、昭君、綠珠、紅拂,我們似可探究其時黛玉心中的所思所想,懷古之感悟。在那個時間段的黛玉,父母均已撒手舍黛玉而去,孤苦伶仃的黛玉,本就多愁善感,兼之寄人籬下,雖有賈母疼著,奈何老人家年事已高,撫今追昔,念及己身,也難免悲從中來。思前想後的黛玉,思緒自是信馬由韁,上下五千年,窮搜碧落,想起史上可歌可泣之女子,讚歎之餘,自會留字記之,一是懷古,二嘆自身。作者此述,是對黛玉身世的憐惜,也寄託了作者的痛愛之意。

  • 4 # 小路118

    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不是林黛玉突發奇想要寫這五位歷史美女,而是作者曹雪芹要對這五位美女寫詩來抒發自己的感想。

    這五位美女都是紅顏薄命,而且都是由於自己美麗的容顏而受到時代風雨的無情摧殘,曹雪芹只是借林黛玉的名義,寫出對她們的嘆息而已。

    這些哀嘆的詩歌,《紅樓夢》中只有林黛玉寫出來才符合人物形象,因此曹雪芹借林黛玉之手,寫出了這精美絕倫空前絕後的五首詩歌。

  • 5 # 福榮

    1.《五美吟》出爐的背景。從雪雁口中我們知道,姑娘要瓜果、鮮藕來祭典故人。難道那日是她父、母的忌日?那日,文中開頭寫明為"初四日",黛玉父"林姑老爺是九月初三已時沒的"(十四回),月份、時日都不對;她母親賈敏的忌日?也不是。寶玉告訴我們,每年逢黛玉父、母忌日,賈母都會專門安排祭品、祭典,不用黛玉操心。她單獨祭典,然後《五美吟》出爐。這個"故人"?應該是專祭的"五美"。可見《五美吟》不是心血來潮偶然而作,而是經過了充份的構思、醞釀、推敲後,隆重推出來的。

    2.《五美吟》中五個美人分別為:西施、虞姬、明妃(王昭君)、綠珠、紅拂。她們都是中國古代,才、貌雙全的絕色女子,但也都紅顏薄命。林黛玉假古人自比。想到自己父、母雙亡,命薄如斯人,且又寄人籬下,終身無靠。祭罷五美傷心啼哭,揮筆迭書作出《五美吟》。到寶玉來她屋裡時,見她"病體懨懨,大有不勝之態",還"…臉上現有淚痕,…"(六十四回)。可見端倪。

    3.府中看到《五美吟》的惟寶玉、寶釵二人。因來黛玉這裡,是寶玉先到,寶玉拿了詩稿正準備看時,寶釵也進來了。三人寒喧後,寶玉從懷中取出詩稿"湊至寶釵身旁,一同細看。"(六十四回)。對作《五美吟》的整個過程,寶釵並不瞭解,在寶釵看來,是黛玉偶然而作。但寶玉是清楚的,應該知道這是黛玉借古喻今,借五美比自身。不是偶然為之。

    4.《五美吟》寫的關於五個美人,或死亡、或別離、或遠嫁、或私奔的故事。有的影射了林黛玉的身世,有的可與金陵十二釵中別的人物對上號。如明妃可影射探春遠嫁;紅拂夲侍奉楊素,後投奔李靖的故事,似又可與花襲人原侍奉寶玉後來嫁給蔣玉菡的結局對上茬。作者曹雪芹這樣的佈設《五美吟》,應該另有企圖,是再一次設下對一些人物命運的暗示。

  • 6 # 使用者69152465481

    這是一個好題目。綜觀全書,<五美吟>雖非上乘之作,但確是林黛玉直抒胸臆的貼心之作。林黛玉所詠之五美,有的歷史上確有其人,如西施,虞姬,明妃,綠珠;有的是後人附會的,如東施,紅拂等,但她所選的故事卻大部分是虛構的,而且與一些詠美詩反意,否定歷史的定論,用以直接表達自己對現實的感受。在<西施>一詩中,她對西施僅表達了憐惜與同情,但讚美的物件卻是效顰的東施。她說,西施雖然貌若天仙,但被人當做工具使用,最後流落江湖,不知所終,何如貌醜的東施女,"頭白溪邊尚浣紗",平平安安了此一生。這首詩很明顯,是林黛玉對自己身世的感慨,前途的無望,與其像西施那樣顛沛流離,倒不如像東施那樣終老此生。但自己父母雙亡,寄人籬下,雖有外祖母疼愛,但在榮府對己關心的人少,背後加害的人多,一旦外祖母離世,自己的命運就操在別人之手,實乃凶多吉少,命懸一線,怎不叫人感到風刀霜劍嚴相逼!其它四首也與此異曲同工。詠<虞姬>一首,是透過對虞姬的頌揚,實則是對黥布,彭越的貶斥。是表達自己"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的胸懷。詠<明妃>表達的是自己倔強獨立不肯聽人擺佈的性格特徵。詠<綠珠>一詩,是透過揭露石崇最終對綠珠的背叛,即"瓦礫明珠一例拋",抒發自己對男權社會的不滿。感慨男人只是把女人作為玩物,哪有真心相愛的?從而更覺自己命運的淒涼。只有詠<紅拂>一詩,熱情歌頌"女丈夫″紅拂,大膽衝破"屍積餘氣"的楊素的羈縻,追求自已的事業和愛情,表達了林黛玉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願望和理想。總之,曹公所設計的令林黛玉寫出的五美吟,都是有感而發,既有對現實的不滿和批判,也有對未來的幢景與渴望,是對塑造林黛玉的形象濃墨重彩的一筆。

  • 7 # 清心一棧

    曹公是宿命論者,《紅樓夢》十二金釵皆是悲劇收場。

    五美吟,既是比喻黛玉非福壽之輩,也抒發了作者心中的感悟。

    五美吟有一個共同特點,都和政治皇權有關,都是政治紛爭中的犧牲品。

    西施——吳越爭霸 ,虞姬——楚漢相爭 ,昭君——胡漢之爭 。綠珠——八王之亂 。紅拂——隋唐更替。

    我們不知道原著八十回以後的故事,黛玉的命運是否會與這五位美女一樣捲入其中。我們也不知道五美吟暗喻的是那幾位金釵,唯一可以斷定的是,她們悲劇收場。

    綜合黛玉的處境,她寄身賈府,雖有寶玉體貼關懷,但她時常有很重的孤獨感。

    她預感到自己的多愁多病身也許不能長久,思前想後,自然會產生一種悲哀的感覺。在這種情況下寫出了五美吟,也是一種自哀。

    五美吟”寫的人事並非都據史實,詩句表達了黛玉覺得她們可悲可嘆可羨。

  • 8 # 青山紅豆心

    一、寫西施,羨慕東施“頭白溪邊尚浣紗”。

    《西施》一代傾城逐浪花,吳宮空自憶兒家。效顰莫笑東村女,頭白溪邊尚浣紗。

    黛玉此詩中,對東施青春年少,卻因為容貌醜陋而遭人鄙視的形象卻毫無嘲笑之意,羨慕“東施效顰”,“頭白溪邊尚浣紗”為了追求美麗,學了一下西施走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黛玉雖然在賈府錦衣玉食,但畢竟不是自己家裡,得處處小心。西施雖美,已如流水逝去,而東施女雖醜尚能活到白頭。

    二、寫虞姬,表達對愛情的忠貞。

    《虞姬》腸斷烏騅夜嘯風,虞兮幽恨對重瞳。黥彭甘受他年醢,引劍何如楚帳中。

    這首詩描寫了一幅虞姬自盡前令人肝腸寸斷的畫面。黛玉讚揚了虞姬的忠貞與烈性。

    由虞姬自刎,黛玉聯想到自己現在的處境。賈寶玉如何面對“金玉良緣”與“木石前盟“?若真有困難來臨時,該如何面對,如何自處?寶玉會如何面對?黛玉不敢設想。但藉此事表達了自己的心聲: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三、寫明妃,表達自己不屈的鬥志。

    《明妃》絕豔驚人出漢宮,紅顏薄命古今同。君王縱使輕顏色,予奪權何畀畫工?

    黛玉在這首詩裡,憤慨王昭君的命運竟然操縱在一個小小畫工手裡,表達了對昭君不公平待遇的同情。自己與寶玉的愛情命運其實也掌握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中,王昭君不屈於畫工淫威,面對“風刀霜劍嚴相逼”,黛玉不願意任人擺佈獨立精神是何其相似。

    四、寫綠珠,對前景和命運的憂傷。

    《綠珠》瓦礫明珠一例拋,何曾石尉重嬌嬈。都緣頑福前生造,更有同歸慰寂寥。

    石崇以富有出名,但仍然免不了“瓦礫明珠一例拋”的命運。想起綠珠的故事,對綠珠的以身殉情讚賞之時愈覺得悲哀。將來賈府的命運如何,自己何處存身,與寶玉愛情又將何去何從?前景的暗淡和無奈,黛玉不禁憂從中來,不可自已。

    五、寫紅拂,讚揚紅拂女的“女丈夫”之舉。

    《紅拂》長揖雄談態自殊,美人巨眼識途窮。尸居餘氣楊公幕,豈得羈縻女丈夫。

    黛玉欽佩紅拂卓識敢為,能不受相府權勢和封建禮教的“羈縻”,確實是“女丈夫“。她多麼希望自己和紅拂一樣和自己喜歡的人逃離賈府這個令人窒息的環境。但即使衝出去了,憑自己的能耐如何生存?寶玉能與自己一起雙宿雙飛嗎?黛玉只能深深的嘆息。這首詩突出地表現了她大膽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的理想。

  • 9 # 一片紅與紅樓夢

    《五美吟》的詩題,是賈寶玉題的。薛寶釵舉手讚美說:“命題新奇,別開生面。”

    這《五美吟》的五首詩從技巧來說,真正的寓意,薛寶釵是不理解的。

    在賈寶玉的題意下,林黛玉吟出了被稱為是“才色女子”的五首詩。

    她對眾人說詩中的這五個女子的故事,自己曾經親自閱讀於“古史″中,其實有些是屬於傳奇的故事,並非史實,無可考究。

    曹雪芹借林黛玉的口才,讓她吟出這五首詩,是想告訴大家——

    這五個女子的“終身遭際″,令林黛玉“可欣可羨可悲可嘆”。因為,林黛玉的身世命運同她們五個女子皆有相同之處。

    於是,黛玉就在平常自己看的古典文學中擇出數人,胡亂湊了五首,以寄感慨。

    《五美吟》之一:【西施】

    西施,傳說是春秋時代越國的一個美女。越王勾踐被吳國打敗後,為了復國報仇,以西施作美人計,滅掉吳國。

    吳國在被滅國之前,把西施沉在了江底淹死了。

    曹雪芹告訴大家:林黛玉寫這首詩,是感慨自己雖然才高貌美,但今後的命運,很可能同西施那樣“逐浪花",還不如東村醜女能白頭浣沙。

    《五美吟》之二:【虞姬】

    虞姬,歷史記載她是西楚霸王項羽的愛姬。

    《史記》上說:“項羽被漢軍困在了垓下,夜聞四面楚歌,知大勢已去,自作詩曰:“力撥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苦何?”

    虞姬含淚和道:“漢兵巳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妄何聊生!”歌罷,撥劍自刎。

    曹雪芹告訴大家:林黛玉寫這首詩,透過對虞姬的讚美,寄託了林黛玉在封建勢力階級的重壓下,寧可一死,也不屈服的叛逆精神。

    《五美吟》之三:【明妃】

    明妃就是指王昭君,她是漢元帝的宮女。

    晉時避晉文帝司馬昭之諱,改稱王明君,也稱明妃。當時官中的畫師毛廷壽為宮女們畫像,漢元帝按像逐一的召見。

    宮女們為了能夠讓皇帝召見自己,相繼重金賄賂毛廷壽,唯獨王昭君不賄賂畫家毛廷壽。

    毛廷壽一怒之下就把她畫的很醜,因而末能夠讓皇帝召見,最後被遠嫁匈奴。

    臨行時,元帝召見王昭君,見其容貌出眾,但木已成舟,無可挽回。

    曹雪芹告訴大家:林黛玉寫這首詩,認為明妃沒有受到漢元帝的寵幸而運嫁,是紅顏命薄。藉此來抒發自己遠離家鄉,寄人籬下的慨嘆。《五美吟》之四:【綠珠】

    綠珠,晉代一個官僚富豪石崇的侍妾。

    說的是有一個大官僚孫秀髮現綠珠才貌絕世驚人,便向石崇強行索取要人,被石崇拒絕。

    孫秀就假傳皇帝聖旨抓捕了石崇,石崇對綠珠說:“我是在為你獲罪。”綠珠說:“奴家願效死於夫君前。”說罷跳樓而死,石崇也被處死。

    曹雪芹告訴大家:林黛玉寫這首詩,抒發了“紅顏薄命″的感慨。

    緣珠雖不能令人"可欣可羨″,卻是令人"可悲可嘆″的。

    《五美吟》之五:【紅拂】

    紅拂,是唐代杜光庭《虯髯客傳》中的女主人公。

    紅拂姓張,初期為隋唐大臣楊素的侍女,後來私奔李靖。共同幫助李世民起兵反隋。

    曹雪芹告訴大家:林黛玉寫這首詩,高度讚揚了紅拂的巨眼識英雄的遠見眼光。

    同時又罵楊素是"尸居餘氣″,實際上是對賈府與封建社會舊禮教制度的不滿。

  • 10 # 荷唯洛之戀

    我以前分別做了五美吟的解析的,黛玉寫《五美吟》雖然是嘆息古代的那些紅顏薄命的女子,又何嘗不是寄情在自己身上呢?第一首《西施吟》雖然是詠西施的,但是裡面一句“吳宮空自憶兒家”何嘗不是透出自己對父母的思念,說東施的白頭村溪猶浣紗,又何嘗不是羨慕她能夠依偎在父母身側,能夠夫婦兒女平安的生活?由此,可以隱射或者對比黛玉的淒涼孤單的處境,也寫明瞭黛玉對於名譽地位,美貌的淡然。

    《虞姬吟》則是羨慕虞姬能為知己者死的勇敢,為愛而死的讚美,以及對那兩個投降將士的鄙視,也間接的表達了黛玉對於愛情堅貞的讚許,對於被叛者的蔑視,也是藉著描寫他人,顯示了黛玉高貴的品格,因為人都是惺惺相惜的,只有如此品格的人,才會欣賞到同樣的品格,從而有靈魂的碰撞與共鳴。

    《紅拂吟》同樣是對紅拂女的讚美,也表現出了黛玉對於愛情的嚮往,以及對於自由愛戀的大膽讚許,更是藉由對《明妃》等人的讚美,表達了想要掌控自己命運的意思,也隱寫了她對於當下情狀的擔憂,以及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而綠珠的這個,詠的肯定的也不是對綠珠的殉情的讚賞,而是對石崇的懷疑,她肯定也是從綠珠的深情可能被辜負,聯想到自己,所以發出了同歸慰寂寥的美好願景,也是作者略微的透露了賈府的遭際可能就是明珠瓦片一起拋的結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豪爵悅酷gz150最快時速能跑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