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805937505495

    1801年德國物理學家裡特發現在日光光譜的紫端外側一段能夠使含有溴化銀的照相底片感光,因而發現了紫外線的存在。

    (1)裡特(JohannWilhelmRitter,1776~1810)德國物理學家、化學家。1776年12月16日生於薩姆尼茨。

    (2)紫外線一般是指波長在 400-180nm之間的電磁輻射線。紫外線和可見光一樣是一種包含著各種波長、相位、振幅的光,具有光的干涉、衍射、色散等現象,屬於“非相干性光”。紫外線也沿直線傳播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和透鏡成像原理。紫外線是由許多光量子組成的,每個光量于都具有一定的能量,不同波長的光量子的能量不同。紫外線的光量子能量比可見光的光量子能量大。

    (3)1801年德國物理學家裡特在研究太Sunny譜時,突然想要了解太Sunny分解為七色光後有沒有其它看不見的光存在。當時他手頭正好有一瓶氯化銀溶液。人們當時已知道,氯化銀在加熱或受到光照時會分解而析出銀,析出的銀由於顆粒很小而呈黑色。這位科學家就想透過氯化銀來確定太Sunny七色光以外的成份。他用一張紙片醮了少許氯化銀溶液,並把紙片放在白光經稜鏡色散後七色光的紫光的外側。過了一會兒,他果然在紙片上觀察到醮有氯化銀部分的低片變黑了,這說明太Sunny經稜鏡色散後在紫光的外側還存在一種看不見的光線,裡特把這種光線稱為紫外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京媒表示恆大沒上三外援導致中赫國安連勝沒含金量,要求恆大上三外援,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