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北方和南方對過年的看法有什麼不同
10
回覆列表
  • 1 # 銅鑼燒17

    飲食不同,北方人過年一定要吃餃子的。南方人就一定要雞,和魚。南方人經常說的年年有餘。也一定要喝湯。你猜這是哪裡的菜嗎?

  • 2 # 邊城伊人

    作為一箇中國中部偏東地區長大的人來說,廣州是比較南的城市,家鄉算是北方!小時候在老家長大,目睹著老家的過年習俗,飲食方面,我老家會殺豬,油炸丸子,炸果子,做豆腐,包餃子,蒸饅頭,可能是老一輩餓怕了,過年這幾天總是剁大量的餃子餡,包大量的餃子,蒸大量的包子,有時候夠吃十天半個月的……另外家長一般在過年前給家人做一身新衣服,留著走親戚穿,我想這都是平日裡經濟緊張,藉著過年給家人換掉舊衣服罷了,還有過年前鎮上街上會逢大集,也叫“逢會”大集上所有過年需要的物品都有,我們叫“趕集”十里八鄉的人都會去湊熱鬧,買年貨,現在在外打工的人不管從多大的城市回去了,也會去湊個熱鬧,買些吃的喝的用的,尋找一下小時候的感覺……

    老家過年前,對庭院都會里裡外外打掃一遍,被子衣服都要在年前洗乾淨,曬乾,初一不能曬被子,除夕中午家裡會貼上喜慶的對聯,門框上面會貼上各種內容的剪紙作品,蘇北話叫“門吊子”,但是如果誰家有老人去世,直系親屬家庭三年內春節不可貼對聯貼“門吊子”以示忌諱和對親人的尊重哀悼!

    小時候,家裡爺爺奶奶都健在,我們這些孫子孫女會在大年初一給爺爺奶奶拜年,要磕頭,傳統的方式,跪倒在地,雙手合十頭要著地,磕頭數目不限,都是小屁孩,都是為了老人樂呵樂呵,所以不在乎磕頭幾個,然後從爺爺奶奶手裡接過壓歲錢,屁顛屁顛跑了!一晃爺爺奶奶去世20多年了!唉!

    還記得除夕晚上有個小習慣,夜裡12點之前要把家裡垃圾倒了,初一不能扔東西,垃圾也不能扔,好像說初一尿盆都不能端出去……哈哈,這句話有味道,莫怪莫怪……鄉土氣息撲面而來……然後除夕中午開始,有講究的人家會找一根粗的木棍子橫著攔在大門口,據說是攔住財神,不要讓財氣跑了,留住好運…

    最重點的標誌是,有電視的人家都守著電視看春晚……夜裡12點,新年的鐘聲敲響之際,各家各戶幾乎同時點起鞭炮,,此時,新舊交替,永珍更新,鞭炮齊鳴,各種煙花爆竹把整個夜都給鬧的沸騰了……夜空也被點綴的五彩斑斕……精彩紛呈……

    初一,好像說不能走親戚,必須在自己家待著,初二開始,出嫁的姑娘就要陸陸續續帶著姑爺和娃回孃家……所以初二以後是親戚朋友走動最頻繁的時候!

    一晃離開家鄉快20年了,來到廣州這個時尚潮流的城市,現在都在廣州過年……

    此刻還有2天除夕,窗外已經變得很安靜,小區裡的人也變得少了很多,廣州城因為這個傳統節日,在此拼搏的異鄉人,此刻要麼回了老家,要麼正在回家的路上……此刻最熱鬧的是各個車站!

    說實話,在廣州的這些年,每次過年,最大的感觸就是“年味”越來越淡了,父母還是保留著一點老家的習俗,包餃子,但是和在家鄉不一樣了,也簡單了很多,過年如今對我們來說,無非就是孩子放假,大人也趁機放假,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吃個年夜飯,過了除夕,初一,年就差不多過去了!這是如今我們在廣州的年!

    當然,廣州本地過年,還是有自己的特色,最有名最有代表性的是廣州的花市,花燈,廣府廟會……廣州也叫花城,名副其實,廣州市區是處處無景處處景,因為每一個地方有綠化的地方,都被人工修剪養護管理的很精緻……過年了,越秀公園的花燈最有名,遊客量也最大,其他市區公園也會裝扮得各有特色,花是處處可見的,廣州人喜歡買鮮花回家擺放!其實我也喜歡,只是鮮花容易凋謝,說穿了就是沒錢,不能天天買鮮花,哈!

    年前一週,廣州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鮮花,桔子樹,小商小販抓準時機,到處都是這些年貨,一般做生意的會買些大桔子樹,配上一些鮮花,放在工廠公司,求福,大吉大利!家庭一般擺放小型的桔子樹和鮮花!

    至於飲食習慣,畢竟現在經濟條件好了,家裡也不缺吃的,平時都吃膩了,過節也沒發現什麼大不同,可能我還沒徹底瞭解廣州的年文化……

    廣州初一到初八這幾天,鄰居出門都會裝一些紅包,這裡叫“利是”紅包裡一般都是五塊十塊一個,當然經濟寬裕,手頭大方的,也有包二十,五十一百的,見到鄰居家的孩子,都會給孩子一個利是,現在初一開始,小區的保安平時見不到人影,初一這天門口能站四個保安……哈哈,因為幾乎每個出門的人都會帶利是,並且會給保安……大吉大利……

    來廣州這麼多年,自己感覺還沒有融進這座城市,對廣州年的習俗瞭解甚少,我只是年前來個徹底的大掃除,用這樣的方式迎接新年……

  • 3 # 娛樂第七空間

    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三,部分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四,無論是二十三還是二十四,人們都要開始掃塵,清洗衣物,刷洗鍋瓢,徹底地進行大掃除,做到窗明几淨,準備乾乾淨淨過個好年,也表示新年要有新氣象。

    2、除夕習俗:年夜飯、守歲南北差異:北方守歲南方圍爐

    除夕,全家歡聚一堂,吃過年夜飯,長輩給孩子們分發壓歲錢,一家人團坐守歲。子時時刻,鞭炮齊響,辭舊歲、迎新年的活動達到高潮,各家依次給輩分長者拜年,繼而同親友互相祝賀。除夕當天無論大人還是小孩,都要說吉祥話,不能說晦氣之語,此外,整個晚上家裡一般都不關燈,特別是供養祖先的屋子更是不能關燈。

    在南方有除夕夜圍爐的習俗,一家人吃過年夜飯便圍爐而坐,嗑著瓜子,看著電視,邊吃邊聊,述說著一年來的酸甜苦辣。在北方,除夕夜全家人守歲要圍坐在一起邊看春晚邊包餃子,為了討吉利,北方人往往把硬幣、糖、花生、棗子、栗子和肉餡等,一齊包入新年的餃子內。

    3、初一習俗:開門炮仗、拜年南北差異:北方吃餃子南方做年糕

    初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預示在新的一年裡順順利利、紅紅火火。晚輩要先向長輩拜年,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此外,相傳正月初一為掃帚生日,這一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裡邊。

    北方講究初一吃餃子,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又因為餃子的形狀頗似元寶,煮熟後一盆盆端上桌象徵著“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的好兆頭;南方則多數做年糕和湯圓,年糕諧音“年高”,取吉祥如意的好兆頭。湯圓也叫“糰子”、“圓子”,取“全家團圓”之意。

    4、初二習俗:回孃家南北差異:北方吃麵南方吃開年飯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回孃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這一天,回孃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孃家的小孩,並且在孃家吃午飯,在過去,一家人也會選擇這一天拍張全家福。

    農諺有云“初一餃子初二面”,圖的是條條順,意喻順順當當,面講的究也不少,要用初一的餃子面來做,而且這面須為冷湯,也就是把面煮熟之後用冷水浸過,稱為冷湯。在南方,廣東、澳門等地區初二要吃開年飯,尤其是做生意的人。開年飯除了包括年夜飯必吃的好意頭菜餚之外,有些家庭會斬些燒肉,取紅皮赤壯,喻意健健康康;有些人會用生菜鋪金菇,喻意生“財”及“金錢滿地”等。

    初五習俗:剁小人、迎財神南北差異:北方放鞭炮南方派利是

    俗稱破五,要迎財神,“趕五窮”,包括“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人們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掃衛生。鞭炮從裡往外放,邊放邊往門外走,將一切不吉利的東西都轟將出去。這天,民間通行的食俗是吃餃子,俗稱“捏小人嘴”。

    在北方一些地區的商家初五後店鋪開張要放鞭炮,稱為“鬼崩祟”,崩走往日的晦氣。而在南方,初五做生意的人要拜神開鋪,大派開工利是給員工。

    除此之外,北方過年會有扭秧歌,踩高蹺等表演活動,南方則會表演舞龍舞獅,不過不論是何種慶祝方式,都是為了讓我們過一個更歡樂更祥和的春節!

    中國幅員遼闊,南北方文化差異大,自然飲食差異也大。同樣一個春節,大江南北,還許多地方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春節習俗,其中不少一直延續至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於林徽因的短篇小說《窘》的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