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點絳唇·丁未冬過吳松作 宋·姜夔 燕雁無心,太湖西畔隨雲去。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 第四橋邊,擬共天隨住。今何許?憑闌懷古,殘柳參差舞。
14
回覆列表
  • 1 # 文學名句

    燕雁無心,太湖西畔隨雲去。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

    第四橋邊,擬共天隨住。今何許?憑闌懷古,殘柳參差舞。

    (文末有白話翻譯)

    【賞析】

    淳熙十四年(1187)春,姜白石流寓吳興(今浙江湖州),由蕭德藻介紹攜詩到杭州拜見楊萬里,深受誠齋讚許,並推薦給寓居蘇州的范成大。此後曾數往見之,有詩唱和,這首詞可能即是所冬初自湖州再訪石老人,道經吳松(今江蘇吳江)時所作。

    詞的上片,寫吳松所見景色。開頭兩句“燕雁無心,太湖西畔隨雲去”,寫高遠之景。秋末冬初,大雁從北方幽燕之地飛來,故謂之“燕雁”。又因雁為候鳥,秋來春去,自由往還,無所容心,故著以“無心”二字。“太湖西畔”,點明方位。吳松在太湖之東,隔湖而望,境界空闊,所見甚遠。“隨雲去”,寫燕雁伴隨著白雲向南飄然而去。既可見出雲飛雁隨的動態美,也可見出雁隨雲飛的悠然神態。詞人翹首雲天,目送飛鴻的情景同時映現出來。

    此時的姜夔,隨妻叔蕭德藻流寓江南不到一年,還沒有後來那種“零落江南不自由”(《憶王孫》)、“漂零客、淚滿衣”(《江梅引》)的悲苦。但飄泊之感總是有的,所以寫燕雁無心隨雲而去時,筆端似隱含著人生的嘆息。只是用筆輕靈,清虛騷雅,細細咀嚼才能品味出來。

    三四兩句“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是運用擬人化手法寫黃昏欲雨時的近處山景。前句寫時界初冬,草木凋零,幾座山峰姿容寒瘦,景色淒涼,象似人的清寒貧苦。後一句寫黃昏時候,天氣陰沉欲雨,四顧蒼茫,萬籟俱寂,惟有那幾座清苦不堪的山峰依然在暮色中,相對遙望,好象是彼此正在晤談,醞釀(商略)著這場黃昏的寒雨。這樣寫來,不僅生動描繪出寒山景色和寒冬日暮的陰沉天氣,而且寫來山容如活,饒有蘊藉。

    下片轉入懷古,換頭兩句“第四橋邊,擬共天隨住”,述說欲與古人偕隱之志。“第四橋”,在吳江縣城南石塘。河中有甘泉,水極清冽,陸羽《茶經》品為天下第四,橋因得名,亦稱甘泉橋。“天隨”,陸龜蒙號天隨子,蘇州人,隱居吳江甫裡,又號甫裡先生。常以舟載書籍、茶灶、釣具,放遊於江湖,時謂之江湖散人。姜夔仰慕他,自比天隨子,曾作詩說自己,“三生定是陸天隨,又向吳松作客歸。”(《除夜自石湖歸茹溪》)“沉思只羨陸天隨,蓑笠寒江過一生。”(《三高祠》)楊萬里也說他“於文無所不工,甚似陸天隨。”(《齊東野語》卷有十二引)因此當他途經陸龜蒙故鄉時,自然會有深切的懷念和冥思遐想,詞中說“擬共天隨住”,乃是念之甚深、思之極切的心理活動,也是藉以表達對“蓑笠寒江”自由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詞的最後三句“今何許?憑闌懷古,殘柳參差舞”,寫眼前之景。前兩句不是簡單地提唱、落應,而是寫從冥思遐想中返回現實。“擬共天隨住”的願望是無法實現的,憑闌懷古只是一種寄託和追求,抒發思古幽情之後,仍然要面對現實。可是,眼前所能見到的卻只有幾株殘柳在寒風中亂舞。筆端流溢著欲見古人而不得,思欲同隱而不能的惆悵和哀感。而最後一句寫柳為殘敗之柳,舞為參差之舞,似有歷盡滄桑、不勝淒涼之意。真是樹猶如此,人何以堪了。這樣就形象地把往事煙消,懷古如夢,零落平生的哀愁一筆寫盡,力透紙背。

    這首詞是白石詞代表作之一,歷來評價較高。如陳延焯《白雨齋詞話》雲:“通首隻寫眼前景物,至結處雲:‘今何許?憑欄懷古,殘柳參差舞’。感時傷事,只用‘今何許’三字提唱。‘憑欄懷古’以下,僅以‘殘柳’五字詠歎了之,無窮哀感,都在虛處,令讀者弔古傷今,不能自止,洵推絕調。”王國維《人間詞話》也稱譽此詞“格韻高絕”,但他的隔與不隔之論就未必妥當了。

    【白話】

    北方的鴻雁悠然自在,從太湖西畔隨著白雲飄浮。遠處的幾座孤峰呈現出一派蕭瑟愁苦的樣子,似乎在醞釀黃昏時的一場大風雨。我真想在第四橋邊,跟天隨子一起隱居。可如今像他這樣的人在何處?我獨倚欄杆緬懷千古,只見殘柳參差不齊地在寒風中飛舞。

  • 2 # 零識店

    本詞為詞人姜夔由湖州入蘇州,途徑吳淞時有感而發的懷古名篇。

    上闕:“燕雁無心,太湖西畔隨雲去”,本句詞人舉頭,天高雲遠,數只鴻雁悠然高飛,隨雲遠去。“無心”何解?即指鴻雁無憂無慮,無愁心。寫鴻雁無心,隨雲高飛遠,暗暗透露出的,其實是詞人的一種羨慕之心。對於鴻雁的這種無憂無慮,詞人內心是羨慕的。放眼望,“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詞人用擬人手法,將那滿目蕭索的秋山擬人化,那些山們似乎在竊竊私語著黃昏時將有一場冷雨。“清苦”秋山,“黃昏雨”,這些意向瞬間把詞意帶入了一種充滿憂思的境地,為下闋抒懷古之思打下感情基調。

    下闕:“第四橋邊,擬共天隨住”,“第四橋”指吳淞城外的甘泉橋,“天隨”人名,指詩人陸龜蒙,曾隱居於松江。詞人在此吐露了,想於第四橋邊與天隨同住同隱的心思。這句與上闕首句“燕雁無心”相照應,也道出了詞人為什麼會羨慕燕雁無心,因為詞人也想無憂無憂地生活,歸隱於第四橋邊。“今何許?憑闌懷古,殘柳參差舞”,雖想與天隨同住,可是天隨又在何處呢?獨自憑闌懷古,只見那殘枝敗柳在風中兀自飄動。詞人懷的是什麼古?詞人沒有明說,只以殘柳做結,借景抒情,感傷無限,又引人無限遐想。

    全詞完,箇中滋味,還需細細體味。

  • 3 # 螞蟻之瞳

    上闋,為詞人俯仰天地之境。“燕雁無心,太湖西畔隨雲去”,無心即無機心,燕雁隨雲而無心,暗喻詞人天涯飄泊之感,又喻自己性情純任自然,乃化用陸龜蒙“雲似無心水似閒”詩意,意境闊大。“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商略有醞釀意,以擬人手法反襯人間萬千愁苦,用語奇絕。

    下闋,為詞人俯仰古今之境。“第四橋邊,擬共天隨住”,第四橋即吳江城外甘泉橋,因泉品居第四故名。這裡是陸龜蒙的故鄉。陸龜蒙,號天隨子,晚唐著名隱士、詩人,姜夔心儀之,故有此語。“今何許”,哲思深蘊,連結古今。“憑欄懷古”,氣象宏大,古與今上下映照成文。而懷古正為傷今,“殘柳參差舞”,殘柳參差,仍舞動不已,蒼涼之中蘊含悲壯,悲壯之中蘊含蒼涼。此一意境,實為南宋國運衰微之寫照。雖殘破不堪,仍不甘滅亡,讀來令人心傷不已。此詞將歷史、時代、人生融為一體,將身世之感、家國之恨融成一片,且皆以自然意象出之,實為南宋愛國詩詞中之無上妙品。

  • 4 # 追夢人241325756

    點降唇. 燕雁無心

    燕雁無心,太湖西畔隨雲去。數峰清苦,

    商略黃昏雨。第四橋邊,擬共天隨住。

    今何許?憑欄懷古,殘柳參差舞。

    賞析:這是一首著名的詞,是由宋朝人姜白石所作。“點降唇”是詞牌名,“燕雁無心”是題目。

    我們知道託物言志是古人常用的寫作方法之一,這首詞也不例外。作者在文中用簡煉的語言描寫了“燕雁”、“白雲”、“數峰”、殘柳、這些自然景物,更好地表達了作者憂愁、傷感、懷念故人的思想情感。

    詞的第一句寫了空中高飛的“大雁”、和空中飄浮的“白雲”。“大雁”讓我們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刀郎的歌曲雁南飛中的歌詞:“雁南飛,雁叫聲聲心欲碎,不等今日去已盼春來歸。”“白雲”讓我們聯想到“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的詩句來。”雁兒看似無心,實際上最能讓讀者傷情動心,浮雲像遊子一樣滿天飄浮,更能刻畫作者居無定所的漂泊生活。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雁兒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從太湖西畔伴著白雲高高飛翔。

    詞的第二句作者寫了“數峰”,時逢深秋,當是萬木凋零,百花凋殘之時,山景又怎能夠不讓人觸目傷懷,思緒萬千呢?怎能不讓作者想起那個自己曾經仰慕的人呢?為過渡下文做了很好的鋪墊。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遠方的幾座山峰呈現出一片瀟殺、淒涼的景象,似乎在醞釀黃昏的一場大雨。

    詞的第三句是虛寫,意思是說真想在第四橋邊和天隨子(作者仰慕的一位古人)隱居。如果能和我仰慕的志趣相同的人一起吟詩賦詞,談古論今,賞自然之美,過世外桃源的生活,該是多麼美好的事啊!可是這只不過是一個美麗的夢啊!可如今那個我敬重的人又去了哪裡呢?所以就有了下句的“今何許”的疑問。

    自古就是知音難求,茫茫人海之中要想尋一靈魂知己又談何容易,只不過是鏡中花,水中月一樣的,可望而不可及。我仰慕的那個人啊,前路茫茫你又在何方?問山山無語,問水水無聲,只有殘柳枯枝在瑟瑟秋風中狂舞。想到此,作者內心不免悽楚、哀怨,愁緒萬千。於是就有了最後一句的:憑欄懷古,殘柳參差舞。

  • 5 # 0過去現在未來0

    一、《點絳唇•燕雁無心》詞及其大意

    點絳唇·燕雁無心 丁未冬過吳松作 宋·姜夔

    燕雁無心,太湖西畔隨雲去。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

    第四橋邊,擬共天隨住。今何許?憑闌懷古,殘柳參差舞。

    其大意是:從北方飛來的大雁完全憑天性使然,自在悠然,伴隨著太湖西畔的白雲一路向南飛去。看那遠處的幾座山峰,怎麼是那麼的清瘦愁苦呢,它們似乎在商量、在醞釀黃昏時是否該下一場大風雨吧。

    我真想在第四橋邊,追隨號稱天隨子的陸龜蒙隱居在這兒啊。但是在當今世界還會有像他這樣的人嗎?如果有,那麼又在哪裡呢?我獨自倚偎欄杆弔古傷今,唉,也沒有任何頭緒,只見眼前那殘敗不堪的楊柳零亂地在寒風中飛舞。

    二、姜夔其人及其文學成就

    姜夔(kuí)(1154-1221)是南宋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字堯章,號白石道人,是天下聞名的文學家、音樂家。

    他家境貧寒,少年時尤為孤苦,多次參加科舉考試而沒有考上,一生中沒有擔任過任何官職,一直在江湖中飄泊沉淪,日子過得極為清苦艱辛,一直靠賣字畫以及朋友接濟才勉強維持生活。他多才多藝,聰明雋慧,詩詞、書法、散文、音樂無所不精,是繼蘇軾之後的又一藝術全才。尤善於詞,格律嚴密;在音律方面也很有研究,能夠自已制曲。他的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聞名於世,其詞取材廣泛,抒懷、感時、詠物、記遊等無所不包。他在詞中抒發了自己懷才不遇的苦悶,居江湖而憂家國的情懷,以及追求自由和超凡脫俗的思想。他晚年居住在西湖,死後葬於西馬塍。

    姜夔與當時的著名文人皆有交往,並得到了他們的讚賞和認可,在寫詞方面,與辛棄疾並稱為當時兩大詞壇領袖。著有《白石道人詩集》、《白石道人歌曲》、《續書譜》、《絳帖平》等書籍。

    三、《點絳唇•燕雁無心》的創作背景

    姜夔在1187年的冬天,當年他三十三歲,雖然沒有及第也沒有當官,但因為文學造詣高而得到當時的文人雅士的欣賞,雖然略微有些失落,但仍不乏意氣豐發。他追隨妻叔蕭德藻居住在吳興(今浙江湖州),後由蕭德藻介紹給在杭州居住的楊萬里,楊萬里又把他推薦給了居住在蘇州的范成大,並受到了他們的一致讚許。此後姜夔曾多次去拜見范成大,范成大當時應為退休的副宰相,倆人多有詩詞唱和。這首詞應該是他再次拜見范成大,途經吳松(今江蘇吳江)時所作。姜夔平時最欣賞的是晚唐隱逸詩人陸龜蒙(自號天隨子),吳松正是陸龜蒙生前隱居之地。再者,當時南宋國運已衰微,已有風雨飄搖之感。

    四、具體賞析

    宋代是宋詞發展壯大、繁榮昌盛之時,不乏詞壇大家,而姜夔是其中的佼佼者;弔古傷今之作不乏名篇,而這首《點絳唇•燕雁無心》也是其中的璀璨明珠。對此詞的賞析也很多、也很具體,在這裡我只談一談自己的一點粗淺見解。

    “燕雁無心,太湖西畔隨雲去”句。北方的鴻雁啊,你們在太湖西邊的上空隨著悠盪的白雲漂浮,優雅地向南飛去。這是完全聽從內心的召喚啊,是那麼的自由,那麼的無拘無束,試想一下,我也可以嗎?此句的“燕”字,不是燕子,而是表示古燕國的地盤,即北方。“無心”兩字寫出了大雁的輕靈自在,我猶心嚮往之。“太湖西畔”點明瞭地址,我在什麼地方,腳旁是浩渺的太湖,向上仰望是遼闊的長空,絲絲白雲點綴其中,雁陣浮空而去,視野何其寬闊,意境何其深遠,我亦心馳神往啊。

    “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句。鴻雁遠去,我猶自收不回目光,經久之後,我不再長眺遠空。平視之後,噫,怎麼眼前的幾座山是那麼的清瘦,那麼的愁苦啊,是什麼時候開始樹葉凋零、草木黃落了呢,曾經茂密繁盛的植被怎麼說衰敗就衰敗了呢,你們也有愁也有憂嗎?何至清苦如此。那麼你們現在在做什麼呢,是在商量著黃昏時可能要下的一場風雨嗎?這裡視野由遠及近,到近來的數峰,“清苦”兩字,如若寫實則是寫出了初冬山上的物貌,如若寫虛則是借物寫人,由山及已,道出了自己的愁和憂。“商略”是商量、醞釀的意思,你說他們商量著可能要下的雨,或者是醞釀著要下一場雨都行,這裡用了擬人的手法。整句借寫山反襯自已的淡淡的憂傷。

    “第四橋邊,擬共天隨住”句。我想要長住在第四橋旁啊,因為這裡是我所仰慕的天隨子陸龜蒙生前曾長期居住過的地方,與高人為鄰我自清高,與曠達人為伴我自飄逸。“第四橋”現為吳江縣城南石塘的甘泉橋。因陸羽《茶經》被評為天下第四,而他又經常取石塘水煮茶,橋因此而得名。他向來心儀天隨子陸龜蒙,現在剛好又經過他的家鄉,自然會產生深切的懷念和聯想。此句用詞平談無奇,卻深深地道出了他願意過著像天隨子一樣無拘無束自由生活的願望,但是現實呢?

    “今何許?憑闌懷古,殘柳參差舞”句。現在又是個什麼樣的情況呢,像天隨子這樣豁達、灑脫的人物在當今世界還有嗎?如果有的話那麼又在什麼地方呢,如果有的話我也想方設法要和他交往啊。唉,在這天將黑未黑之際,我獨自一人依靠著欄杆懷古,有時心馳神往,有時意興索然。唉,不想了,也不說了,還是想一想以後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打算吧,然而我又看到了什麼呢?我只看到眼前黃葉落盡的殘枝敗柳在風中零亂地飄舞。此三句由懷古到寫眼前之景,由冥思遐想到時返回現實。隨天隨子長住是不現實的,而現實的是眼前只有幾株殘柳在寒風中亂舞,那麼將來會有什麼樣的生活和前途呢,真是意猶未盡啊,但從目前的角度來講前景似乎不甚明朗的。此句飽含歷盡滄桑、不勝淒涼之意。

    這首詞是姜夔的代表作之一,歷來評價較高。此詞先提空描寫,從虛處著手,寫景也只寫眼前景物,將身世之感和家國之恨融為一片,又將自然、人生、歷史、時代打成一片,融為一體,真不愧為詞中瑰寶。

  • 6 # 吾才是傻瓜

    謝謝您的邀請。姜夔《點絳唇 -丁未冬過吳松作》:淳熙十四年(1187),由楊萬里介紹,詞人前往蘇州見范成大。這首詞作於途經吳興之時。在一個秋雨瀟瀟的日子裡,詞人憑欄遠眺,有感於自己困頓落拓的身世,頓時生出厭倦塵世的念頭,不禁想要隨陸龜蒙而去,披蓑戴笠泛舟寒江度過一生。但古人已逝,詞人只能空自懷想,感時傷今。上:寫景,景中又寓情。將"燕雁",""數峰""擬人化,大雁自在飛翔在雲間,在滿懷心事的詞人看來這快活的大雁是無心的,此一筆襯出詞人心情的沉重。數峰清苦,這也是詞人的感覺,雨中的群山顯得悽清愁苦,其實不過是詞人內心愁苦罷了。下:直接抒情。在首二句中,詞人便直接胸臆,呼喊道要隨陸龜蒙同住甘泉橋邊。"今何許"三句感嘆無窮。陸龜蒙這樣的人如今安在?眼前除了那長短不齊的柳條被西風吹得亂舞,什麼也沒有,境界悽苦之極。(姜夔(1155一1221),字堯章,自號白石道人,鄱陽(今江西波陽)人。)

  • 7 # 傲世萬年雪

    賞析姜夔(kui二聲)的這首《點絳唇.丁未冬過吳松作》之前,我們不妨換一種思維方式,從這首詞的寫作手法中來賞析,大家看完也許會覺得,填詞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難。

    首先看題目,《點絳唇.丁未冬過吳松作》,點絳唇是詞牌名,一般寫詞不會按照詞牌的意思去寫,就會在後面註明寫作的大意、或者時間、地點,也可以詞開頭的第一句註明,比如這首可寫成《點絳唇·燕雁無心》,但是姜夔的這首《點絳唇》正解是丁未冬過吳松作,意思就是丁未年冬天路過吳松(今江蘇吳江)所作。

    我們看下全篇,首先說明一下這首詞是點絳唇的正體。正體就是基本的寫法,和其相對的是變體,由於篇幅關係,今天我們只說正體。

    燕雁無心,太湖西畔隨雲去。先看正體的平仄規則(中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仄),平是今音裡的第一聲或第二聲,仄是今音裡的第三聲或第四聲。注意古音(古代的讀音)和今音(現在的讀音)在平仄上是有區別的,比如燕在古音裡是平聲,而在今音裡是仄聲,初學宋詞的朋友還是按今音來寫,這樣容易入門。中的意思可平可仄。這兩句的大意是北方的鴻雁悠然自在,從太湖西畔隨著白雲飄浮,作者在這裡把燕雁比作自己,道出了漂泊之苦。

    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仄)大意是幾座孤峰蕭瑟愁苦,好像在商量黃昏是否下雨。這裡將山峰擬人化,更加襯托作者本人孤愁的心境。

    第四橋邊,擬共天隨住。(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仄)大意是我真想在第四橋邊,跟隨天隨子一起隱居。這裡的第四橋就是吳江城外的甘泉橋,天隨是人名,唐代末期著名詩人陸龜蒙,姜夔很喜歡陸龜蒙,經常拿陸龜蒙自稱。

    今何許?憑闌懷古,殘柳參差舞。(中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仄)大意是可他如今在何處?我獨倚欄杆緬懷千古,只見衰柳參差風中飛舞。作者在這裡打破時間界限,同一地點,一古一今,讓人感覺作者就是和陸龜蒙在一起,好像他們在進行著心與心的對話。

    我們通看全篇,首先了解這是雙調,燕雁無心,太湖西畔隨雲去。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為上調(上闋)。第四橋邊,擬共天隨住。今何許?憑闌懷古,殘柳參差舞。為下調(下闕)。上調三仄韻,意思是每小句句尾字,心(xin)、去(qu)、苦(ku)、雨(yu),三仄就是去、苦、雨,三韻(腳)(為u)去、苦、雨,下調四仄韻。四仄就是住、許、古、舞,四韻(腳)(也為u,和上調保持一致),這個很關鍵,如果沒有仄和韻,這首詞就是失律。

    這首詞的大意不難理解,也沒有很深刻的背景,和寫作文一樣就是上調寫景,下調抒情。但是用詞渾厚、宏大而且十分飄逸,並利用了擬人、比興、懷古的手法,從意境上可以看出姜夔不愧是宋詞大家。

    看到這裡,大家是不是也詞性大發,做上一首,也許你的作品一不小心,千古留名。

    (由於我對古音的理解不深,請友指正,碼字很辛苦,加個關注吧)

  • 8 # 好玩的國學

    這是我最喜歡宋詞之一。有時候我的腦子裡經常單曲迴圈他的這首詞,特別是他的:燕雁無心,太湖西畔隨雲去。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

    我在讀這首詞的時候,總是莫名其妙地陷入一種寂寞和悲傷之中,我認為,讀這首詞,然後聽著小剛的寂寞沙洲冷,簡直就是絕配了!不知道讀者朋友以為然否?

    我們先來看看這首詞:

    點絳唇·丁未冬過吳松作

    宋代:姜夔

    燕雁無心,太湖西畔隨雲去。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

    第四橋邊,擬共天隨住。今何許。憑闌懷古。殘柳參差舞。

    我用現代詩的形式,試著翻譯一下,事實上,想翻譯好那就是徒勞的。因為,姜夔的詞歷來被認為有兩大特點,一是清空,二是騷雅。清空學的是蘇東坡,騷雅學的是辛棄疾,他把兩個最偉大的詞人的風格,集於一身,可見姜夔的詞的妙處。

    翻譯:

    苦寒之地的鴻雁,

    南方就是他的遠方。

    秋風中,他們隨心所欲的飄蕩。

    太湖西邊的雲,穿上了彩色的霓裳。

    鴻雁,隨著雲的方向

    隱沒在太湖之上。

    黃昏中幾座黑色的山峰

    他們商量著下點雨吧

    去打發這無邊的淒涼。

    第四橋邊,

    隱士陸龜蒙的影子

    在秋風中游蕩

    我多想,和天隨子一起

    和太湖一起

    終老他鄉。

    陸龜蒙和時間一起老去,

    只有我獨自憑欄,

    看柳樹在秋風中悲傷!

    其實這首詞就是寫給他的偶像陸龜蒙的。姜夔去拜訪范成大的時候,路過陸龜蒙的隱居處,大發感慨,而寫了這一首千古名詞。姜夔是個性格異常敏感的才子,他十四歲就失去了家庭,一直在江湖流浪,考試也沒有考上,在合肥喜歡了兩個姐妹花的姑娘,但最後愛情無疾而終。姜夔的一生,都是在流浪,所以他的詞一般都有憂傷的氣氛在其中。

    所以說,性格決定命運,性格決定文風,這就是對姜夔一生最好的解釋!

  • 9 # 鄭老師回頭客

    《點絳唇•燕雁無心》賞析

    原文:

    點絳唇•丁未冬過吳松作

    宋 姜夔

    燕雁無心,太湖西畔隨雲去。

    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

    第四橋邊,擬共天隨住。

    今何許。憑闌懷古,殘柳參差舞。

    作者簡介:

    姜夔(kuí) (1154-1221),字堯章,號白石道人,漢族,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南宋文學家、音樂家。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轉徙江湖,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後又一難得的藝術全才。

    寫作背景:

    公元1187年冬天,姜夔往返於湖州與蘇州兩地之間,經過吳松時,乃作此詞。姜夔平時最佩服晚唐隱逸詩人陸龜蒙,龜蒙生前隱居之地。

    註釋:

    點絳唇:詞牌名

    燕雁:鴻雁。

    商略:商量。

    第四橋:吳松城外的甘泉橋。

    天隨:晚唐詩人陸龜蒙,號天隨子。

    何許:何時。

    現代文翻譯:

    北方的燕子真是無情無義,在太湖邊上隨白雲飛走。幾座孤峰顯得悽苦,是否談論黃昏有沒有雨。

    甘泉橋邊,好像是天隨子住的地方。現在他在哪兒。我獨倚欄杆緬懷古人,只有那殘枝敗柳在空中舞。

    賞析:公元1187年冬天,姜夔往返於湖州與蘇州兩地之間,經過吳松。這裡是姜夔平時最佩服晚唐隱逸詩人陸龜蒙生前隱居之地。引發了作者懷念陸龜蒙的思想情節。作者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又多才多藝,他幾乎時時刻刻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有個地方安穩的過生活已是奢望。到了最崇拜的人故居之地那心情自非尋常。

    詞前半部分借燕子的無情無義,孤峰商量怎樣承受黃昏雨,抒發自己對詩人陸龜蒙的情義至深,和自己孤苦無依又無可奈何的痛苦之情。詞的後半部分透過寫自己猜測甘泉橋邊就是詩人陸龜蒙住過的地方,感嘆古人已去連找他確切的居住地都不可能了,慨嘆人生無常,最後寫自己在湖畔憑欄懷古,只看見殘枝敗柳在空中飄舞,一幅淒涼的畫面定格在了讀者眼前。

  • 10 # 刷鍋老

    這個世界上好多東西我都沒有見過,好多知識都沒有學過,好多人都沒有遇到過,真的很慚愧。感謝飛兔友誠意相邀,可惜這首詞我也沒有讀過。

    雁燕無心。

    數峰清苦。

    隨天共住。

    憑欄懷古。

    參柳參差舞。

    我想也許作者是看透人生了吧,所以希望住到天上去。天上好啊,聽說天上的人不需要生產,一切所需自然而來,想去哪就去哪,而且不需要買車,很方便的。所以他們什麼都不急心,不打架,也不罵人,恬然自在,真羨慕死人了。

    不曉得作者心裡面的天宮是不是跟我想的一樣,可能更美,所以他更急著去。

    唉,學問淺,再也說不上來了,到此為止吧,希望友友不要罵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a great many of的用法,以及,和其他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