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海中公教師

    評價類材料分析題在材料分析題中是較為常見的題型,這種題題型新穎,思考角度眾多,且具有一定開放性,答題容易失分。因此,掌握評價類材料分析題的解題技巧,對筆試提分大有裨益。

      一、審閱題目

      材料分析題的審題可以先讀材料再看問題,也可以先審題然後帶著問題閱讀材料。這裡推薦先審題後閱讀材料,以應對題量較大的筆試考試。

      在閱讀評價類材料分析題的材料時,我們可以首先嚐試在材料中找評價性的詞語,如“第一”“首”“最”“新”“突破”“創舉”“階級”“代表”“象徵”“貢獻”“侷限”“弊端”“性質”“色彩”等等,這些詞語在答題中也經常使用。

      二、分析步驟

      雖然評價類材料題設問方式多樣,但它也有通用的分析步驟,即先定性後評價。定性主要可以從性質或實質這兩個角度思考分析。評價主要從評價項的歷史影響出發,儘量做到一分為二、全面評價。

      (一)先定性——性質與實質

      對歷史事件與歷史人物的做定性時,一般是分析其性質,尤其是寫出階級屬性,例如,在評價洋務運動、維新變法等歷史事件時,分別將其定性為:洋務運動是封建統治階級為了維護滿清封建統治而發起的一場自救運動;維新變法是資產階級維新派領導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改良運動。因此,這就要求考生熟悉重要的歷史事件與歷史人物的階級屬性。

      (二)後評價——影響

      在評價的過程中尤其需要注意做到史論結合,先概述評價項的內容,而在概述內容時需要分出幾個角度,然後再對每個角度做對應的評價。對於不同的評價項,有不同的思考角度與解題模式,主要可以分為三大類:對歷史現象的評價、對人物思想的評價以及對人物的綜合評價。

      1.對歷史現象的評價

      這裡的歷史現象,主要是指歷史事件與社會制度。對於這類問題,其核心分析視角有“政治、經濟、社會”三方面,從這三個方面分析該歷史現象的影響。實際上,歷史現象往往有所側重,政治、經濟、社會三個方面具體各有自己的評價角度。

      2.對人物思想的評價

      人物的思想主要分為社會思想與哲學思想。社會思想與當時的社會環境緊密相關,可以分為政治、經濟、文化幾個層面,從這些角度結合社會歷史環境分析並加以評價。哲學思想則可以從思辨性和實踐性,即學術價值與社會價值這兩方面進行分析。

      在評價人物思想時,應該做到立足人物所處的歷史時代背景,客觀評價人物思想,同時也需要注意分時期、分層次評價,注意人的思想具有矛盾性與多變性。矛盾性是指某些人物的思想會包含不同階級的政治主張,甚至會出現自相矛盾的情況。多變性是指一個人的思想是嬗變的,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社會環境不同,個人經歷不同,思想主張也會因之而變。譬如,梁啟超的政治思想就經歷了“改良維新—革命激進—改良保守”三個變化階段,這樣的變化與他所處的歷史環境密切相關。梁啟超早期的改良維新思想,是因為他師從康有為,深受其思想影響。而維新變法失敗後,梁啟超流亡日本,透過日本留學生與孫中山等激進派接觸較多,政治思想也漸趨激進,由維新向革命轉變。在清末新政期間,梁啟超前往美國、加拿大訪問,看到了共和制度下存在諸多弊端,於是又轉回保守的立憲派。由此可見,如果材料中給出歷史人物在長時段的思想變化,那麼我們就需要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分階段加以評析。

      3.對人物的綜合評價

      對人物的綜合評價,既包括對人物的歷史事蹟評價,又包括對人物的歷史思想評價。例如,對孫中山的評價,就包括他成立中國同盟會、領導辛亥革命等諸多事蹟,還包括其舊三民主義和新三民主義的政治主張。又譬如對甘地的評價,就需要對其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與“非暴力思想”進行評價。

      三、組織答案

      材料分析題的得分方式是按點給分,因此分析角度的全面尤為重要。在撰寫之前,建議考生將構思環節中思考所得的答題角度先在答題紙上列出,然後結合材料與知識儲備逐條對應,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就能避免遺漏得分點的問題。

      (一)按重要性羅列角度

      在回答評價類材料分析題時,建議按照重要性從上到下羅列答題角度,這樣回答條理清晰,而且能幫助批卷老師儘快找到考生回答中的核心得分點。

      (二)根據要求詳略得當

      評價類材料分析題的答案主要來自兩個部分,一是材料中的評價性短語,二是自己的知識儲備。

      在引用材料中的話語時,需要根據答題方式以及實際內容對材料原話進行不同程度的修改。譬如在審題時,如果發現題目的要求是“簡評……”,就需要直接摘抄評價語言,或對材料中的史實概括歸納後分析其積極與消極影響;如果題目的要求是“根據材料……評價、評論”,一般可以直接摘抄材料中評價性的詞句。如果題目要求只寫了“結合所學知識……”,則基本根據自己的知識儲備撰寫,但也不要忘記去借鑑材料中出現的評價性詞句。如果題目的要求是一些開放性的詞語“請說說、談談你對……的看法”“請評議……”,還是更多地結合課本知識去評價。

      四、注意事項

      在解答評價類材料分析題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對於開放性問題的評價傾向性。所謂的開放性問題,是指問題明確給出提示:贊成或反對都可以,言之有理即可。這種開放性問題往往出現在對歷史觀點、歷史人物的評價。在選擇贊成或反對某項觀點時,需要注意結合歷史常識與個人經驗進行判斷選擇。有些問題雖然寫著贊成或反對皆可,但其給出的評分項會有所區分,包含歷史價值判斷,所以考生在作答時最好能夠追隨史學界的主流評價。

      2.之前提到歷史評價儘量採用一分為二的評價方式進行全面評價,但不要忘記在評價的最後還需要進行總結。譬如對拿破崙的評價,最後可以給出這樣的總結:“整體而言,拿破崙功大於過。從現代化的視角分析,拿破崙在鞏固本國資產階級革命成果,在歐洲大陸傳播資產階級進步思想方面的功績巨大,瑕不掩瑜。”

      3.如果給出了評價角度,就只需從該角度出發進行評價,不需要考慮其他的答題角度。

  • 2 # 遼寧中公教育

      評價類材料分析題在材料分析題中是較為常見的題型,這種題題型新穎,思考角度眾多,且具有一定開放性,答題容易失分。因此,掌握評價類材料分析題的解題技巧,對筆試提分大有裨益。

      一、審閱題目

      材料分析題的審題可以先讀材料再看問題,也可以先審題然後帶著問題閱讀材料。這裡推薦先審題後閱讀材料,以應對題量較大的筆試考試。

      在閱讀評價類材料分析題的材料時,我們可以首先嚐試在材料中找評價性的詞語,如“第一”“首”“最”“新”“突破”“創舉”“階級”“代表”“象徵”“貢獻”“侷限”“弊端”“性質”“色彩”等等,這些詞語在答題中也經常使用。

      二、分析步驟

      雖然評價類材料題設問方式多樣,但它也有通用的分析步驟,即先定性後評價。定性主要可以從性質或實質這兩個角度思考分析。評價主要從評價項的歷史影響出發,儘量做到一分為二、全面評價。

      (一)先定性——性質與實質

      對歷史事件與歷史人物的做定性時,一般是分析其性質,尤其是寫出階級屬性,例如,在評價洋務運動、維新變法等歷史事件時,分別將其定性為:洋務運動是封建統治階級為了維護滿清封建統治而發起的一場自救運動;維新變法是資產階級維新派領導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改良運動。因此,這就要求考生熟悉重要的歷史事件與歷史人物的階級屬性。

      (二)後評價——影響

      在評價的過程中尤其需要注意做到史論結合,先概述評價項的內容,而在概述內容時需要分出幾個角度,然後再對每個角度做對應的評價。對於不同的評價項,有不同的思考角度與解題模式,主要可以分為三大類:對歷史現象的評價、對人物思想的評價以及對人物的綜合評價。

      1.對歷史現象的評價

      這裡的歷史現象,主要是指歷史事件與社會制度。對於這類問題,其核心分析視角有“政治、經濟、社會”三方面,從這三個方面分析該歷史現象的影響。實際上,歷史現象往往有所側重,政治、經濟、社會三個方面具體各有自己的評價角度。

      2.對人物思想的評價

      人物的思想主要分為社會思想與哲學思想。社會思想與當時的社會環境緊密相關,可以分為政治、經濟、文化幾個層面,從這些角度結合社會歷史環境分析並加以評價。哲學思想則可以從思辨性和實踐性,即學術價值與社會價值這兩方面進行分析。

      在評價人物思想時,應該做到立足人物所處的歷史時代背景,客觀評價人物思想,同時也需要注意分時期、分層次評價,注意人的思想具有矛盾性與多變性。矛盾性是指某些人物的思想會包含不同階級的政治主張,甚至會出現自相矛盾的情況。多變性是指一個人的思想是嬗變的,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社會環境不同,個人經歷不同,思想主張也會因之而變。譬如,梁啟超的政治思想就經歷了“改良維新—革命激進—改良保守”三個變化階段,這樣的變化與他所處的歷史環境密切相關。梁啟超早期的改良維新思想,是因為他師從康有為,深受其思想影響。而維新變法失敗後,梁啟超流亡日本,透過日本留學生與孫中山等激進派接觸較多,政治思想也漸趨激進,由維新向革命轉變。在清末新政期間,梁啟超前往美國、加拿大訪問,看到了共和制度下存在諸多弊端,於是又轉回保守的立憲派。由此可見,如果材料中給出歷史人物在長時段的思想變化,那麼我們就需要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分階段加以評析。

      3.對人物的綜合評價

      對人物的綜合評價,既包括對人物的歷史事蹟評價,又包括對人物的歷史思想評價。例如,對孫中山的評價,就包括他成立中國同盟會、領導辛亥革命等諸多事蹟,還包括其舊三民主義和新三民主義的政治主張。又譬如對甘地的評價,就需要對其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與“非暴力思想”進行評價。

      三、組織答案

      材料分析題的得分方式是按點給分,因此分析角度的全面尤為重要。在撰寫之前,建議考生將構思環節中思考所得的答題角度先在答題紙上列出,然後結合材料與知識儲備逐條對應,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就能避免遺漏得分點的問題。

      (一)按重要性羅列角度

      在回答評價類材料分析題時,建議按照重要性從上到下羅列答題角度,這樣回答條理清晰,而且能幫助批卷老師儘快找到考生回答中的核心得分點。

      (二)根據要求詳略得當

      評價類材料分析題的答案主要來自兩個部分,一是材料中的評價性短語,二是自己的知識儲備。

      在引用材料中的話語時,需要根據答題方式以及實際內容對材料原話進行不同程度的修改。譬如在審題時,如果發現題目的要求是“簡評……”,就需要直接摘抄評價語言,或對材料中的史實概括歸納後分析其積極與消極影響;如果題目的要求是“根據材料……評價、評論”,一般可以直接摘抄材料中評價性的詞句。如果題目要求只寫了“結合所學知識……”,則基本根據自己的知識儲備撰寫,但也不要忘記去借鑑材料中出現的評價性詞句。如果題目的要求是一些開放性的詞語“請說說、談談你對……的看法”“請評議……”,還是更多地結合課本知識去評價。

      四、注意事項

      在解答評價類材料分析題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對於開放性問題的評價傾向性。所謂的開放性問題,是指問題明確給出提示:贊成或反對都可以,言之有理即可。這種開放性問題往往出現在對歷史觀點、歷史人物的評價。在選擇贊成或反對某項觀點時,需要注意結合歷史常識與個人經驗進行判斷選擇。有些問題雖然寫著贊成或反對皆可,但其給出的評分項會有所區分,包含歷史價值判斷,所以考生在作答時最好能夠追隨史學界的主流評價。

      2.之前提到歷史評價儘量採用一分為二的評價方式進行全面評價,但不要忘記在評價的最後還需要進行總結。譬如對拿破崙的評價,最後可以給出這樣的總結:“整體而言,拿破崙功大於過。從現代化的視角分析,拿破崙在鞏固本國資產階級革命成果,在歐洲大陸傳播資產階級進步思想方面的功績巨大,瑕不掩瑜。”

      3.如果給出了評價角度,就只需從該角度出發進行評價,不需要考慮其他的答題角度。WX:lngkzxz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鞠婧禕如今的資源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