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時美xw
-
2 # 聚賢莊莊主莊聚賢
慈禧絕對是政治高手,說她有貢獻確實容易被噴,但是作為世界上敢向十一國同事宣戰的人也確實是讓人佩服,在她統治期間接受了左宗棠派兵收復新疆的意見,致使左宗棠下著必死決心抬著棺材收復了新疆。同事慈禧也是支援洋務運動的,所以還是有一定貢獻的。
-
3 # 股海神僧
慈禧太后是中國封建王朝,最後一個掌權者,也是整個封建歷史少有的幾個女人掌權者,然而他給中國帶來的多是屈辱和災難,在她統治中國的半個世紀裡,對外簽署了無數不平等條約,為了繼續維持自己的奢侈統治,千方百計阻礙歷史變革,進步一導致中國與西方國家的差距,就叫光緒皇帝也被她毒死,可謂罪惡累累?如果非說她有什麼貢獻,應該是重用晚清四大名臣吧,不過拿著是她想要挽救自己的統治而已,並不是想讓中國進步!
-
4 # 金兔歷史
晚清時期,曾有一箇中興階段,因主要發生在同治在位期間,所以叫“同治中興”(1862年至1874年)。如果說慈禧有功,那麼主要就是在這個階段有所作為。
同治帝名為愛新覺羅·載淳,1856年出生,1862年即位,即位時年僅6歲,1873年17歲的同治帝開始親政,但1875年同治帝因病去世。
在同治中興這個時期,實際的主要掌權者是慈禧,她重用李鴻章、曾國藩、左宗棠、張之洞等漢臣,又在列強的支援下,先後鎮壓太平天國、捻軍、苗民、回民起義,這對於維護社會秩序與穩定起著重要作用。
為了維護自己統治,慈禧重用洋務派,以“自強”“求富”為方針,先後創辦了一系列軍用、民用企業,而且又訓練海軍和陸軍以加強政權實力。
此外,十九世紀六七十年代,阿古柏入侵併佔領新疆的大部分土地,1871年,沙俄出兵佔領伊犁地區。在李鴻章的“海防”和左宗棠的“塞防”爭論不休下,1875年,慈禧採納左宗棠的建議,出兵新疆,清軍於1878年收復新疆。伊犁的大部分地區也在1881年透過談判收回。
所以說,慈禧執政期間也不是沒有作為,只是因為後期她的“胡亂作為”太多,讓人淡忘掉她前期的“有所作為”。
至於如何評價慈禧,不同的人,看的角度不同,所得出的評價自然不同。在我看來,慈禧執政前期功大於過,後期則過大於功,至於其他,則多說無益。
-
5 # 希望星晨58298869
1.從一己之私出發,不顧國力物力向世界列強宣戰,是近代人民生活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根本原因.禍國殃民.
2.簽訂一系列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加深了中華民族的危機.包括1885年中法天津條約,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1901年辛丑和約等等,遺臭萬年.
3.撲滅了戊戌變法,使中國剛萌芽的要與先進生產力接軌的舉措遲緩了若干年,罪大惡極.
如果有貢獻,梳理如下:
1.作為政治家,善用賢才.自鴉片戰爭開啟中國動盪的先河後,歐美列強的挑戰頻繁,內部太平天國捻軍等反抗勢頭高漲.慈禧不拘一格重用李鴻章、張之洞等漢族重臣,開展了洋務運動,並造就短暫的“同治中興”的光景。
2.辯證地執行“祖宗成法”,使清廷推出了新政措施。如官制改定、廢科舉制度、禁止婦女纏足、建設教育事業等等。
回覆列表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咸豐帝的妃嬪,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實際統治者。1852年入宮,賜號蘭貴人(清史稿記載懿貴人),次年晉封懿嬪;1856年生皇長子愛新覺羅·載淳(同治帝),晉封懿妃,次年晉封懿貴妃;1861年咸豐帝駕崩後,與孝貞顯皇后兩宮並尊,稱聖母皇太后,上徽號慈禧;後聯合慈安太后(即孝貞)、恭親王奕訢發動辛酉政變,誅顧命八大臣,奪取政權,形成“二宮垂簾,親王議政”的格局。清政府暫時進入平靜時期,史稱同治中興。1873年兩宮太后捲簾歸政。1875年同治帝崩逝,擇其侄子愛新覺羅·載湉繼咸豐大統,年號光緒,兩宮再度垂簾聽政;1881年慈安太后去世,又因1884年慈禧發動“甲申易樞”罷免恭親王,開始獨掌大權;1889年歸政於光緒,退隱頤和園;1898年,戊戌變法中帝黨密謀圍園殺後,慈禧發動戊戌政變,囚光緒帝,斬戊戌六君子,再度訓政;1900年庚子國變後,實行清末新政,對兵商學官法進行改革。1908年,光緒帝駕崩,慈禧選擇三歲的溥儀做為新帝,即日尊為太皇太后,次日17點(未正三刻)在儀鸞殿去世,葬於菩陀峪定東陵。
許多網友對慈禧動輒冠以“老妖婆”的汙名不同,史學大家呂思勉在其專著《中國通史》中認為“孝欽皇后(慈禧)自亦具有相當才具”。呂思勉先生為何會如此認為呢?
我們結合歷史來看,就可以發現慈禧確實有才,並且是有大才。
咸豐帝在避難熱河時去世,當時同治帝年幼,朝中有肅順等託孤重臣把持。慈禧果斷和咸豐六弟恭親王聯手,剷除肅順,奪取政權。當然,當時是兩宮皇太后一起垂簾聽政。在排位上同治皇帝的嫡母慈安太后還在同治皇帝生母慈禧太后之上。和民間傳說不同,慈安太后同樣是一個相當有手腕的人。只是,她早早去死,讓慈禧有了更大的發揮空間。
此後數年,太平天國興起,清朝的統治岌岌可危。慈禧太后打破清朝建國以來百餘年的舊習,破格啟用漢族大臣掌握兵權。最終,清朝依仗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左宗棠等一班漢臣消滅了太平天國,重新穩定了局勢。有不少人曾經發文說,有四次下屬勸說曾國藩稱帝,可是曾國藩都放棄了。事實是什麼呢?無論以後數十年朝廷大局如何變幻,軍機處是哪位大臣領班,始終無法撼動慈禧太后的權位。朝廷大權始終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上。曾國藩若是稱帝,必定身敗名裂。
最明顯的就是後來的戊戌變法。首先,光緒皇帝完全沒有實權。變法之所以能夠推行,其實是得到了慈禧的批准。最後變法的失敗,也不是慈禧個人的反對。當時光緒帝變法的詔令下發到地方各個省,除了江西巡撫表態支援外,其他總督巡撫一概無視。這就證明,戊戌變法本身有著許多問題。
慈禧最大的功勞便是穩定了1860年以後的中國,使得中國沒有完全淪為外國列強的殖民地。新疆被阿古柏等勢力侵佔時,她也能夠派遣大軍前往征討,基本上還是穩定了現在中國的疆域。
當然,慈禧也犯下不少過錯。這個過錯最主要的原因,是慈禧的思想過於保守。
話說回來,呂思勉先生也認為,近代中國,是“一個曠古未有的局面”。單純依靠傳統的帝王統御術已經不能適應新的社會。以慈禧為首的晚晴政府也在努力做出嘗試。比如洋務派,學習西方技術,富國強兵改革軍政。後來發現單單改革軍政不行,又嘗試融入新的思想,推行戊戌變法。只是,當這個嘗試也失敗時,清政府就無計可施了。因為,剩下的只有一個辦法,就是放棄帝制,從國家體制上進心改革。這自然是慈禧不能允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