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潘玉良的藝術風格和特點等等。
2
回覆列表
  • 1 # 存希齋書法

    潘玉良是早些時期的一位才女,她既是一位畫家還是一位雕塑家,作為畫家她留下了很多作品,作為雕塑家她曾為張大千等雕塑頭像。

    同時她也是一位有海外留學深造背景的女性,在那時是不多的,她留洋時期和徐悲鴻是同學,也是東方考入義大利羅馬皇家畫院第一人!

    單單看到這些履歷,就足夠讓我們對這樣一位飽學女士肅然起敬了吧!

    留洋回國後,曾在美術院校擔任主任和教授等職,她個人也舉辦了很多的展覽,取得了很好的效應和成績。

    今天就來說說她的畫作,或是她的藝術造詣吧!由於她留洋學習的經歷,所以她的很多畫作都是油畫,並且有西方油畫的風格。

    她的畫有人物畫和一些靜物畫,個人覺得她的靜物畫要好一些,她雖學習西方油畫,但卻相似又不似,她的油畫不屬於很寫實的那一類,但卻自有風格,個人的感情色彩十分濃厚。

    她作為一位那個時候的女性,有這樣的見識,這樣的作品,並且是一位愛華人士,不管是畫作也好,是人品也好,都值得我們推崇!她的藝術造詣,在行家看來,也是自有千秋的。

  • 2 # 知我美少女大隊長

    民國時期,中國出國留學接受高等教育的畫家不是很多,其中女畫家尤其少。而在女畫家中,他的經歷也是頗具傳奇色彩——多是出自名門望族、富貴之家的窈窕淑女,或是書香門第、一身書卷氣的個性女子——她的人生道路是多麼艱難而又曲折,孤兒——雛妓——小妾——藝術的追求者——中國最高學府的教授——世界藝壇的著名藝術家!這就是她漫漫一生的經歷。

    潘玉良描繪最多的當數女性的身體了,她對女性身體的寫實描繪曾經一度引起畫壇的關注,在當時的社會造成流言蜚語。從她早起的習作到晚年成熟的畫風,都充滿了對女性身體曲線的鐘愛。她筆下的女性身體,都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女性身體的柔美姿態。

  • 3 # 燈影書畫

    首先我們說,潘玉良是中國近現代一位傳奇的了不起的女性,是中國近現代繪畫史上少有的一位享譽海內外的女畫家。

    潘玉良原名陳秀清,1895年出生於江蘇揚州一個貧寒家庭,少時就顯露出繪畫方面的天賦。但幼少時的她命運不濟,不幸多多。1歲喪父,9歲喪母。孤苦伶仃的她不得不投靠舅舅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14歲時又被狠心的舅舅賣到青樓,度過了兩年多悽苦無助和淚相眠的日子。

    不幸中萬幸的是,她在17歲時遇到了她人生的大貴人大恩人大男人潘贊華。正是這個潘贊華將她從青樓贖出並娶她為妾,又送她到上海美專學習,旋即留學法國義大利。從此,潘玉良走上了藝術之路。

    在當時中國到西洋留學的女子本就不多,學習繪畫的更是鳳毛鱗角。潘玉良十分珍惜得來不易的機會,暗下決心一定不負眾望,學有所成。本來她繪畫的天分就高,學習又非常勤奮刻苦,不僅順利拿到了學業證書,而且畫技日見精進。在法國的一次畫展中,她的畫還得了大獎。

    我在年輕時看過一部專門描寫潘玉良勵志成才的傳記《張玉良傳》。傳中對潘玉良如何發奮學習繪畫做了比較詳盡的描述。看後我十分感動和欽敬。

    潘玉良回國後,在母校上海美專擔任油畫系主任、教授,為培養中國繪畫人才做出了貢獻。

    因為在法國義大利留學的經歷,潘玉良更加擅長西方油畫和雕塑。她一生創作了大量繪畫雕塑作品,多為人物和人體藝術。

    如果以現在的眼光審視潘玉良那個年代的畫作,或許人們感覺還不夠完美,但在當時的時代背景和受侷限的條件下,潘玉良的畫技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造詣,十分了得,而且在國內外有相當的影響。這是繪畫界的普遍共識。

  • 4 # 東籬先生

    在我幼年和童年時光,我的家住在安慶市大觀區郭家橋(現在拆遷後改為四方城小區),與潘贊化的一家是門對門,而潘贊化的二個孫子,乳名叫大寶和二寶,是我在一起兒時在一起玩的小夥伴。那時只知潘贊化有個小老婆(安慶方言)在法國是個大畫家,經常從法國寄回很多的錢給潘家。(潘玉良的自畫像)

    當我讀過安慶市的女作家石楠創作的長篇人物自傳體小說《潘玉良傳》,後來又看過由《潘玉良傳》改編的電影《畫魂》(鞏俐主演潘玉良),才對潘玉良女士有了進一步瞭解,得知潘玉良是在1895年出生在江蘇省揚州市,1977年在法國巴黎逝世,她是中國著名的女畫家、女雕塑家。

    潘玉良女士是中國繪畫史上鮮有的,歷經磨難終成大器的女畫家。她一生四千餘幅作品,顯示了她對繪畫事業的孜孜以求、對人生目標的倔強探求和對祖國家鄉的眷戀不捨。由於歷史的原因,她始終不能回到祖國,葉落歸根,另外那些珍貴的畫卷也不能迴歸祖國。(潘玉良對著鏡子,自畫自己的人體油畫)

    而潘玉良女士傳奇的人生經歷,一直引起人們對她的無窮猜測和想象,她的頑強的藝術生命、坎坷的人生境遇、豐厚的繪畫成就,更使人為之感慨動容。因為她曾經在安徽省蕪湖市淪落青樓女子,是由時任蕪湖海關監督潘贊化(安徽省桐城縣人,後移居安慶市)用金錢把她贖回來後,她才成為自由人,那時她才只有17歲。(潘玉良畫的人體油畫藝術作品)

    此後由潘贊化全額資助把潘玉良先送到上海美專,專門攻讀繪畫、雕塑藝術,後又在潘贊化幫助下,在1937年把她送到法國里昂美術專科學校深造。在以後的歲月裡由於潘玉良女士刻苦學習,刻苦鑽研,終於成為著名的女畫家和雕塑家。

    在上個世紀60年代,法國盧浮宮收藏了潘玉良女士的油畫作品,這是她成為中國第一個進入盧浮宮的畫家。潘玉良的油畫不論是氣度、修養還是技術,在中國早期女西畫家中,無人可比,她是中國油畫史上的最著名的畫家之一。(潘玉良給非洲黑人畫的人體油畫藝術作品)

    潘玉良女士曾任巴黎中國藝術會會長,多次參加法、英、德、日及瑞士等國畫展。曾為張大千雕塑頭像,又作王濟遠像等,而且還是潘玉良女士作為華人,考入義大利羅馬皇家畫院之第一人。(潘玉良畫的人體藝術作品)

  • 5 # 鴻鵠迎罡

    評價一位藝術家的藝術造詣時,通常採用對比法,更細緻一點就是採用橫向對比法和縱向對比法來綜合評價。

    潘玉良(1895年——1977年)是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具有突出才華和藝術造詣的女畫家,她能在中國美術史上留下芳名,主要有兩大原因。

    潘玉良作品

    其一,潘玉良是一位很有故事性的女性,她的傳奇人生非常具有話題性,這是她到現在依然能成為談論焦點的根本所在。

    潘玉良的傳奇人生本人在以前的文章中已經談過,在此就不多費口舌,僅僅談談她的藝術造詣。

    潘玉良作品

    其二,潘玉良是一位以畫說話,以藝術打動人心的女性英才。她對油畫的探索精神,在同時代畫家中是出類拔萃的代表。

    20世紀初期,也就是100年前,油畫走進國門,不但打開了國內畫家的藝術視野,更是成就了一批敢於接受新鮮事物,敢於吸收外來文化對本國藝術進行改造的藝術家,潘玉良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潘玉良作品

    他們這批人,如劉海粟、林風眠、徐悲鴻,當然還包括潘玉良,共同繁榮了中國油畫,讓油畫在中國落地生根,可以說,他們是先驅式的人物,如果沒有他們,油畫不知道要什麼時候才被華人接受。

    總體來說,潘玉良的油畫創作理念跟世界是保持同步的,這源於他在法國留學9年,學習了最前沿的藝術理念和創作方法,對歐洲油畫史有一個全面而深刻的瞭解,因此,在具體創作中,她能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喜好來選擇具體的流派風格,進行獨立創作。

    潘玉良作品

    印象派是潘玉良最推崇的,她的油畫創作也帶上了明顯的印象派風格。

    嚴謹的造型和構圖不是她追求的,讓光影技術跟畫面發生親密結合,在畫面上製造出斑駁陸離的效果,讓個人的喜怒哀樂在多彩畫面裡激盪,以情緒感染觀者,激發觀者聯想,是潘玉良油畫的最重要藝術風格。

    潘玉良作品

    同時,她在用筆上屬於豪放型,筆觸非常潑辣生猛,可以看出,她在天性上,非常喜歡梵高的筆法,都是用那種肆意淋漓的筆法,揮灑出具有強烈節奏感的畫面,在畫面背後,跳躍著一顆滾燙的心。

    在繪畫的豪放傾向上,潘玉良甚至比同時代的男性畫家還要大膽,有一種巾幗不讓鬚眉的氣勢。

  • 6 # 透明流動虛無

    我們能夠在脫離藝術家的情況下欣賞獨立存在的藝術品嗎?

    潘玉良曲折的身世和經歷,以及幾段讓人膾炙人口的感情經歷,都讓觀眾在面對她的畫作時已經添加了許多層色彩斑斕的濾鏡。那究竟潘玉良的藝術造詣如何?生活在另一個時代的我們也許很難再客觀地評價她的作品,因為拿起畫筆作畫的人太過有傳奇色彩,彼時著名畫家吳冠中與潘玉良算是熟識,他評價道:“潘玉良是很好的人,但是畫賣不掉……客觀地講,潘玉良的畫不算好,她和常玉比,差很多。……她人非常豪爽,畫稍微俗一點。”

    雖然潘玉良在法國期間,間或得過一些獎項,從她的作品中也能看到同時代“國際畫壇”野獸派、後印象派等的影響,其筆法也頗具有中國傳統繪畫的特點,但她一生幾乎沒有賣出什麼作品(性格使然),更難說造成大的影響力。

    藝術品市場和收藏體系是促使藝術家進化的重要條件,尤其在現代藝術如此多姿多彩的時代,市場或批評系統是藝術創作的重要反饋體系,而潘玉良的一生,雖然接受過法國和義大利等歐洲重要藝術學院的教育,但其創作生涯接受到的藝術世界的直接反饋,是相對少及封閉的。從藝術創作的角度,潘玉良對“裸體”的關注是領先於同時代中國畫家的——其處於的時代也是關鍵的時代,彼時“裸體”在西方正逐漸從學院派藝術創作中解放出來,而中國文化尚且還未解開衣襟——身體關乎著自我與他我,而潘玉良獨特的個體經歷(出身青樓,嫁作他人妾),更讓她無法將注意力從身體上轉移,身體-裸體,不僅僅成為潘玉良藝術中的知識客體,更是潘玉良構建自我意識主體的重要外部工具,也是解放其意識和身體雙重自我的重要途徑。

    再看吳冠中先生的評價,是頗為中肯的——潘玉良的確性格直爽,也確實沒賣掉過幾張作品,但同樣,吳先生也未能脫出時代的困境,從更大的角度去欣賞潘玉良的作品——藝術家個體與時代和文化的抗衡和較量,以及,更有意思也更迫切的話題,對身體的思考。擅長也偏好人體藝術的女畫家,在當時的中國幾乎可以說絕無僅有,同時也說明這片土壤也許還未來得及做好迎接解放的準備。潘玉良另一個重要的作品型別,是自畫像,這位女畫家一生面對最多的,並非困苦和曲折,而是自己。在師友劉海粟和徐悲鴻的邀請下,她曾回國任教,但她終究無法面對一個過往的自我,徹底遠離家鄉,1975年在她與潘牟的信中,她寫道:“我一接到家信,就會想到我的問題……我希望把身體養好,就回祖國了。”可惜,最終她的身體也未有好轉,1977年,潘玉良在巴黎去世。

    藝術家活著時的掙扎,成了一個時代的參考樣本。潘玉良在人生最後的日子裡是否能想象到,她去世幾十年後,她的故事會被千百萬人傳頌,她的作品一再拍出高價?這位豪爽卻姿色平平的女子,會否只是笑著,透過藝術,看到曾經過往的種種對抗與激烈。

  • 7 # 有書共讀

    潘玉良,因為是個從雛妓,後成為與徐悲鴻"同班同學″、與張大千"姐弟相稱″、與劉海粟"畫作齊名"的"畫魂″。

    所以,她的傳奇性,比她的作品,更吸引人們的眼球,那麼究競如何評價潘玉良呢?

    有書君經過,考證真實史料,尊重歷史事實,給出理性、客觀、公正的評價:

    潘玉良,是一位傳奇的、樂觀勵志的女性;

    是繪畫史上,為數不多的、具有突出才華、和藝術造詣,享譽海內外的現代著名女畫家,雕塑家。

    一、從雛妓到畫魂的傳奇人生

    人們為何津津樂道於"傳奇"二字,最主要的是她"與眾不同"的出身一"雛妓",這個出身,帶著恥辱,深深地烙在她的身上,貫穿於她的一生。

    雖然,俗話說:英雄不問出處"。雖然,她的出身,帶著悲劇色彩,本身人們應給予,深深的同情和愛憐,然而,回顧歷史,無論後來的她多麼努力,付出比常人多出很多倍的代價,始終也未能擺脫封建的桎梏,

    但所有過程,更使有書君覺得,應得到公正的評價,那也正是她能得到,有識之士青睞的人格魅力!

    一一是一位傳奇的、樂觀勵志的女性!

    潘玉良,原名張玉良,1895年,生於江蘇揚州,從小父母雙亡,寄身在舅舅家。14歲,被舅舅賣給妓院,做雛妓,飽受屈辱。是一個無奈接受命運,任人宰割的可憐的女孩。

    17歲時,遇到了人生的大恩人,時任蕪湖海關監督的潘贊化,將她贖出,並娶為小妾,她心存感激,改為夫姓,名潘玉良。

    後來,因革命家陳獨秀,與潘贊化同是安徽人,友誼深厚,請陳獨秀主持他倆婚禮,並擔任主婚人。

    陳獨秀,算是潘玉良的貴人,他發現潘玉良,有超能的繪畫天賦,就建議潘贊化送玉良,去報考上海美專。從此,開啟了潘玉良的美術道路,改寫了她的人生。

    在潘玉良被封建偏見,諷刺打擊時,陳獨秀建議她去法國求學,併為她爭取到公費留學的名額。

    當人們因她出身卑賤,對她的現代藝術畫風,認為"傷風敗俗、有傷風雅″時,他公開支援,並在潘玉良所繪的一幅《側身背臥女人體》的白描畫上,親自題字:"新白描"。

    陳獨秀,在當時特定的時代背景下,作為政治領袖、教育思想界泰斗級人物,能給予潘玉良,無私的幫助,實屬"貴人相助″,"三生有幸",難能可貴,否則,就不會有潘玉良,今後的藝術人生。

    她豪爽、開朗,樂觀勵志的精神,也具有獨特的人格魅力。

    她師從朱屺瞻、王濟遠學畫,在法國求學,與徐悲鴻"同班同學",勤奮刻苦,傾心投入。

    與張大千同事,惺惺相惜,"姐弟相稱″。當她在開畫展,被人稱"青樓女″羞辱時,張大千特作《墨荷圖》相贈,寓意安慰。兩人還赳臺合作一幅四尺整宣橫幅《梅竹圖》,令人歎為觀止。

    她雖因出身,頻遭流言蜚語,在封建思想濃重的中國,飽受歧視,最終無奈,遠居法國,然而,她愛國志堅,堅決不入法國籍。

    當曰本侵略中國,國破山河碎,她悲憤之餘,還以李清照為原型,雕塑草坯《中國女詩人》,家國情懷,以表"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愛國、豪邁之情,巾幗不讓鬚眉。

    二、藝術成就

    她最早旅居法國,接受現代美術教育的,是中國現代藝術的先行者。開拓和奠基了中國油畫。

    與孫多慈、陸小曼、關紫蘭,被謄為民國四大女畫家。

    她,是東方考入義大利,羅馬皇家畫院的第一人,作品陳列於羅馬美術展覽會,曾獲得義大利政府美術獎金。

    她還曾任上海美專,及上海藝大西洋畫主任,任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

    她旅居巴黎時,任巴黎中國藝術會會長,多次參加,法英,德,日,瑞士等國畫展。法國巴黎大學,還獎給潘玉良多爾利獎,這在巴黎大學,獎勵史上,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60年代,法國最大的博物館盧浮宮,收藏了她的油畫作品,從此,她成為中國第一個,進入盧浮宮的畫家。

    她旅法40餘年,晚年仍不忘祖國,將4000餘件作品,包括風景,人物,靜物,雕塑,版畫,國畫等藝術精品,捐贈給潘贊化的故鄉,安徽博物館,遊子的心,獲得了魂歸故里的圓滿結局。

    縱觀潘玉良的藝術生涯一一繪畫史上,為數不多的、具有突出才華、和藝術造詣,享譽海內外的現代著名女畫家,雕塑家,她當之無愧!

    潘玉良留學法國,學習了最前沿的藝術理念和創作方法,她的作品,具有明顯的印象派風格。

    藝術大家徐悲鴻、近代革命家陳獨秀,藝術大師張大千等,對她的繪畫作品,都給予高度的評價。

    正如法國東方美術館,館長葉賽夫評價說:"她的作品,融中西畫之長,又富於自己個性色彩,她的素描,具有中國書法的筆致,以生動的線條,來形容實體的柔和;

    她的油畫,含有中國水墨畫技法,她用中國的書法和筆法,來描畫萬物,對現代藝術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當今,又興起"劉海粟畫作"熱,與之同熱的潘玉良畫作,也如日中天。

    近期拍賣的一幅《非洲裸女》,拍出價902萬!

    潘玉良,從妓妾到藝術巨匠,正是她"追求美的人,從來都是勇士"的人生歷練,成就了她最為輝煌的藝術人生。

    以上是有書君個人的見解,供大家探討!

  • 8 # 節度使95

    實話啊,民國的價值觀混亂,我沒啥興趣去看。而且若是看出糾結鬱悶來了,影響我的心情……藝術是靈魂的感悟和表達,你別問我的意見,你自己去用心感受吧!

  • 9 # 活著d知覺

    來自底層社會透過個人勵志成名的印象派畫家,潘玉良中西合壁的畫風多以簡潔平塗法勾勒人物形象,不刻意追求線條的規範與嚴謹,色彩濃重,自然灑脫,不拘一格,避開了西洋油畫講究明暗關係的複雜表現方式,作品更具裝飾元素與商業價值。

  • 10 # 默默看藝術

    潘玉良作品

    說起中國近現代藝術史,女畫家潘玉良,絕對是繞不開的一個名字。

    這位女畫家,有著絲毫不遜於男性畫家的氣度與修養,才情與技術。

    潘玉良可謂是位多面手,油畫、國畫(主要是彩墨和白描)、素描、雕塑等方面都有涉獵。

    潘玉良的作品非常有特色,不同於尋常女畫家的作品,比起細膩柔美,反而是有點“狠勁”,她作畫下筆酣暢利落,用色豪放大膽,總會使觀者感到一種十分強烈的情緒,在畫面上翻騰。

    下面,默默就選取其中最具特色的作品,談談淺見,分三個方面:

    1.中國畫之新鮮白描;2.中國畫之不同彩墨畫

    3.西方油畫之東方風味

    中國畫之新鮮白描潘玉良作品

    潘玉良的白描,常以西方人體素材

    利用中國繪畫特有的毛筆線條

    使線條富於變化,抑揚頓挫,錯落有致

    結合西方繪畫的造型技法和透視原理

    用東方之韻,寫人體之形

    具有歐洲油畫雕塑之神味

    在中國傳統的白描上,獨具創新

    陳獨秀對潘玉良的白描作品,有著很高評價:“以歐洲油畫雕塑之神味,入中國之白描…”

    “…近做油畫,已入縱橫自如之境…今見此白描體,知其進猶不止也。”

    中國畫之不同彩墨畫潘玉良作品

    潘玉良的彩墨畫

    在使用書法線條勾勒物件的基礎上

    更側重把握物件的形體和質感

    在背景的處理上,突破傳統繪畫的“布白”

    善用“後印象派”的點彩技法

    來反映虛實和光影

    突顯主要物件,增加畫面層次

    藉助色彩的表達,來深入揭示人物精神

    西方油畫之東方風味潘玉良作品

    潘玉良用中國的線描

    結合西畫中對人體結構的理解

    用線精練、剛中見柔

    造型虛實相宜,下筆緩急得宜

    將人體的柔美與堅實、力量與韻味

    盡數描畫

    她不拘泥於形似而追求神似

    更側重於情感的表達

    作品富於東方之韻味,西方之情態潘玉良作品

    巴黎東方美術館館長曾說:“潘夫人應時代潮流邁進,而絕未改變其對藝術的見解,獨立於具象與抽象兩派之間。她用中國書畫的筆法,來形容永珍,對現代藝術的貢獻已經夠豐富的了。”

    借鑑中國傳統繪畫,糅和西方造型技法。

    中西兩方藝術融合,獨具風味東方特色。

    潘玉良之畫,畫中之真情真味

    我是默默,愛藝術,持續分享有趣有料的精彩作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快要滅絕的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