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拭血論茶
-
2 # 以史為鑑漫浸生活
劉邦和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兩個著名的君主,他們兩有很多的相同之處,其中一個就是他們都是白手起家的底層人士,跟其他地主出身、貴族出生的人不同。漢高祖劉邦最為人稱道的就是他的用人之才,他自己雖然才能並不突出的,但是他能夠用張良、蕭何、韓信、陳平等人為自己效勞,最終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他的對手項羽雖然自己的能力較強,但是不會用人,最終慘敗。不過,我始終認為,朱元璋的能力遠遠要強過劉邦。無論從謀略、政治、軍事等各個方面來看,朱元璋都是佔據絕對上風的。而用人這一項上,朱元璋也是絲毫不弱。實際上歷史的發展,註定後人會比前人強,這一點也並不稀奇。因為後代可以把前人的經驗都拿來作為總結和教訓。這一點上劉邦是比較吃虧的,因為他自己本來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農民皇帝,在他之前中國只有兩個皇帝一個是秦始皇一個是胡亥。如果我們看看朱元璋的傳記,就會發現,朱元璋的能力非常全面,可以大膽做一個預測,即使沒有劉基劉伯溫,朱元璋自己就可以擔當這個軍師的職位。而劉邦如果沒有張良、陳平,他都不知道失敗了多少次了。這就是歷史的發展帶來的必然結果吧。就好比我們現代的人,不管是什麼人,都已經學會了各種基本的分析法方法,而這些在古代只有讀過書、有見識的人才能做到。說到底,還是社會的進步吧!
相比之下,劉邦更勝一籌。為什麼這樣說呢?我來分析一下他倆取天下的過程大家就明白了。
朱元璋最大的對手其一是張士誠,其二是陳友諒。其實在與陳友諒決戰的時候朱元璋是有一種賭徒心理的,他料定只懂守城的張士誠不會進攻他的大後方,當然了,後來老朱和老陳在鄱陽湖的決戰也是在賭,贏了得天下,輸了死無葬身之地。正面硬扛朱元璋幹不過陳友諒,可偏偏陳友諒把戰船都連起來,又是東風時節,被朱元璋燒了個精光,跟隨朱元璋出征的羅貫中看到了這一幕,於是便有了《三國演義》中的赤壁鏖兵。
所以說朱元璋取天下,賭徒心理和運氣佔了很大成分。反觀劉邦,先是拜韓信、修棧道、度陳倉、取關中、定齊國,一步一個腳印的把劣勢轉化為了優勢,垓下一戰,奠定了大漢400年基業。
可能有人會說劉邦好歹是個亭長而朱元璋就是個臭要飯的,這不能看表面現象,劉邦面對的是秦國,那時將就出身門第項羽是貴族,張良也是貴族,劉邦能從一個最低層的公務員當上皇帝,真是了不起。朱元璋面對的是元廷,是少數民族的蒙古人政權,如果朱元璋是蒙古貴族那哪來什麼大明?
綜上,劉邦更強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