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張宏傑
-
2 # 歷史大學堂
上古時期蔬菜較少,且質量不高。《詩經》中提到過一百三十二種植物,可充作蔬菜的僅有二十多種,其中很多今天早已不再食用如華人熟知的“參差荇菜,左右流之”中的荇菜,不過是似睡蓮的藻類;“誰謂荼苦,其甘如薺”的荼,則是今日的苦菜。《左傳》中力推的當時“可薦於鬼神、可羞於王公”的上流名菜“蘋、蘩(白蒿)、薀、藻之菜”,今日看來不過是些水草浮萍。
到了秦漢,情況略有改善。時人常食用的是《素問》中所提到“五菜”:葵、藿(豆類葉子)、薤、蔥、韭。其中葵被稱為“百菜之主”,漢詩“青青園中葵”指的便是此物,魏晉時《齊民要術》尚有專門篇章講葵的種植技術。然而葵本身“性太滑利,不益人”,唐代種植逐漸減少,明代已不甚食用,李時珍在《本草綱目》將之列入草部,不再視為蔬菜。這時韭菜食用較普遍,但韭黃甚為稀有,宮中方有條件在溫室中培養食用。蘿蔔、蔓菁(大頭菜)也是漢代重要蔬菜,直到唐代仍是冬季的重要補充糧食。大蒜在東漢是傳入,取代了中國產的低產量獨頭蒜。
圖 藿,豆類作物的葉子
魏晉到唐宋,華人飽受摧殘的味蕾終於得到了拯救。原產於印度、泰國的茄子在西晉傳入,西漢傳入、原產印度、時稱“胡瓜”的黃瓜開始普遍種植,菠菜、萵筍也在這時傳入推廣,受到一致好評,著名吃貨蘇軾便曾盛情稱讚菠菜“雪底菠菱如鐵甲”。中國從漢代開始人工培養改良的菘菜(白菜)在這時也收穫了豐碩的果實。南北朝時,士大夫便以“春初早韭,秋末晚菘”為蔬菜上品,宋代白菜培養成功後滋味甚是鮮美,蘇軾稱讚其為“白菘類羔豚,冒土出熊蹯”,受到廣大勞動人民的歡迎。
圖 嘉峪關魏晉1號墓彩繪磚——進食
元代時原產北歐的胡蘿蔔傳入,由雲南逐漸向全國推廣。辣椒、西紅柿於大航海時代傳入,辣椒在清初便迅速推廣,西紅柿先僅用於觀賞,晚清才作為蔬菜食用。
文:清涼山居士
參考文獻:《素問》《爾雅 釋天》
回覆列表
古代人們的生活水平低,表現之一就是蔬菜的種類很少。我這兒說說較早的先秦時期。
/穿越回先秦似乎只有頓頓吃韭菜,而且更令人沮喪的是,韭菜炒雞蛋是遙不可及的奢望,因為炒菜是南北朝之後的事情。
如果你穿越回先秦,你會感覺生活非常之不習慣。孫機先生說,《詩經》裡提到了的荇、荼、苕、荍、萊、芑之類,今天早都退出蔬菜領域了。為什麼?難吃唄!《左傳·隱公三年》稱:“蘋、蘩、薀、藻之菜,可薦於鬼神,可羞於王公。”今天看起來,這些不過是些浮萍、水草及白蒿之類,而當時卻拿來充祭品、辦宴會;蔬菜之貧乏可以想見。因此如果你穿越回春秋以前,每天只能吃點水草什麼的。
到了戰國,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蔬菜品種才增多了,最主要的蔬菜有五種,即《素問》中所說的“五菜”:葵、藿、薤、蔥、韭。
最常吃的,叫葵。正式的名字叫冬葵這是先秦的百菜之王,是最常見、最主要的蔬菜,直到漢代詩歌裡提到菜園,還說“青青園中葵”,《齊民要術》有專門章節講栽培葵的技術,其地位可以想見。。但你一聽,肯定要問,這是什麼?顯然,今天我們已經不吃它了。早在明代人們就不怎麼種了。李時珍說:“葵菜,古人種為常食,今種之者頗鮮”。因此以“今人不復食之”為理由,把它列入草部,不再當蔬菜看待了。為什麼不吃了呢?因為它“性太滑利,不益人”,更主要的是,後來有口感更好,產量更高的蔬菜把它給代替了。當然,今天還有個別地方還吃它,叫冬寒(莧)菜。
第二種最常吃的菜,叫藿。看起來很古老的樣子,但實際上沒什麼神密的,就是大豆的嫩葉。但是這種菜現在也被淘汰了。我們今天只吃大豆,但不吃葉子了,原因也是不好吃。其實在古代人們就覺得藿的口味一般,因此被列為平民食物。《戰國策》說:“民之所食,大抵豆飯藿羮。”西漢劉向《說苑》中說:“肉食者一旦失計於廟堂之上,若臣等之藿食者寧得無肝腦塗地於中原之野與?”
剩下的三種,今天我們都算做“葷辛類”的,主要用於調味兒了。比如薤,是一種比較原始的小獨頭蒜,今天通稱“藠頭”,也已經退出蔬菜隊伍了,並不是今天的大蒜。今天的大蒜是東漢時從外國引進的,當時叫胡蒜。
今天我們仍然吃的,只有蔥和韭兩種。但是蔥基本只做蔥花,常吃的只剩韭菜了。韭菜在那時地位很高,是祭祀用的。《詩經·豳風·七月》:“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韭。”
所以,穿越回先秦,似乎只有頓頓吃韭菜了。有人說,那也行,韭菜炒雞蛋,我百吃不膩。問題是,那時候,沒有炒菜。炒菜是南北朝之後的事情。先秦做菜,只有兩種辦法,一種是烤,一種是煮。烤韭菜和煮韭菜,你選吧!
除了葵、藿、韭、蒜之外,象蘿蔔、蔓菁(大頭菜,又叫介藍)等根系菜,在中國也種植得早,中國是蔓菁的原產地,三國時,諸葛亮以為蔓菁有六利,其一是冬天可以用蔓菁當主食。至唐代,杜甫還說過:“冬菁飯之半”,說明蔓菁可以頂糧食。不過芥藍今天吃的也不多了。
(參考孫機先生等人的研究,特此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