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比如黃巢,高迎祥,李自成。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農民起義的原因大都是饑荒,官府壓榨老百姓沒活路才被迫造反的。但往往起義後的行為卻又與土匪無異。
7
回覆列表
  • 1 # 張宏傑

    自秦始皇以來,每隔百十年,華夏大地上就會有一次農民起義來“沉重打擊地主階級的統治,調整生產關係,迫使後繼王朝調整統治政策,推動歷史前進”。那些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我們耳熟能詳:陳勝吳廣、紅巾黃巾、黃巢赤眉、瓦崗寨梁山泊、李自成洪秀全……除去這些大型起義之外,地區性、區域性性的起義更是遍佈中國歷史的每一頁。據學者們統計,僅清代,清初以後二百多年間,散見於《清實錄》的農民起義在三百次以上,每年平均逾一次半。

    這種農民起義,是世界歷史上獨一無二的現象。略略翻一翻世界史,人們就會驚奇地發現,“農民起義是歷史前進的動力”這一規律似乎主要在中國有效。西方的農民起義為數甚少。西歐從8世紀起,史書上才出現農民起義的記載,從那時起到16世紀八百年間,幾十個國家裡數得上的農民起義總共不過七八次。西方沒有一個王朝是被農民起義推翻的。西羅馬帝國存在了一千多年,內部矛盾也曾十分尖銳,但沒有發生一次導致改朝換代的全民族革命。

    而且更為關鍵的是,中西農民起義的性質完全不同。中國的農民起義使命是改朝換代,規模巨大。而西方農民起義則更像是一種社會運動,破壞性遠較中國為小。公元1024年的法國布列塔尼起義,以恢復古老的村社制度為目標。1525年爆發的德國農民戰爭,主要目的是宗教述求,為了增進“上帝的榮耀”,實現“基督教兄弟之愛”。997年,諾曼底農民舉行過一次大起義。一位編年史家記載說,這次起義的原因是農民要“按自己的法規來使用森林附屬地和水源”。

  • 2 # 趙志軍001

    在中國封建社會的歷史上,基本上每一次的政權更迭,都離不開農民的大起義, 把農民起義奪取政權的範例只有兩個半。

    一個是漢朝的劉邦,借用秦末陳勝吳廣的農民起義當了皇帝,便使兩漢成為封建社會歷史上,統治時間最長的朝代,而且這次的政權更迭,又使中國的封建社會更進上一層,使生產力照上一個朝代,秦王朝有了進一步的提高。

    但是大漢王朝,卻兩次出現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使大漢王朝兩次在風雨中飄搖,東漢末年的農民起義,雖然沒有能夠把它推翻,但卻被曹操的後人篡奪了皇位。

    還有就是明朝的朱元璋,也是借用農民的起義,推翻了蒙古人建立的元朝當了皇帝,建立了大明王朝。

    還有就是李自成,他成功的推翻了明王朝,建立了大順王朝當上了皇帝,但他卻只有不到百日的時間,就被滿清王朝剿滅的一乾二淨,所以,我們只能把它算做半個朝代了。

    而清王朝,卻藉著李自成的農民起義,順順當當的入主中原,建立了大清王朝。

    螳螂撲蟬,黃雀在後,藉著農民的起義,當了皇帝的還有建立大唐盛世的李淵。

    隋朝末年,農民起義遍地開花,使隋朝的統治者受到了致命的打擊,各路軍閥一哄而起,便隋朝統治就此土崩瓦解,而在關中一帶的李淵,立即出兵剿滅各路諸侯和農民起義,穩穩當當的建立了他的大唐王朝。

    大宋朝的覆滅,雖然是被蒙古族人剿滅的,但在兩宋期間的農民起義仍然不斷。

    至於封建社會的最後一個朝代,清王朝,也是被太平天國運動,以及義和團運動的沉重打擊下傷了元氣,最後被孫中山領導的資產階級革命,連同中國的封建社會,一同送進了歷史的垃圾堆。

    因此,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的每一次農民大起義,等會造成封建社會上每一個朝代更迭的重要力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林黛玉才情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