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榮耀歷史

    看《三國演義》,一會兒南陽太守袁術,一會兒徐州刺史陶謙,一會兒荊州牧劉表,傻傻分不清,也不知道誰權力大。所以我先用簡單通俗的語言為大家解釋下這三者的區別與演變,再談談三國時期那些叱吒風雲的各地“諸侯”。

    漢承秦制,在地方上實行郡縣制,郡管縣,一些大的郡能管理數十個縣。對照現在制度來看,郡相當於地級市,縣則相當於縣級市。郡的最高長官叫郡守,也叫太守,掌管一郡之地行政、經濟和軍事。需要注意的是,在西漢並沒有“省級”行政單位。

    漢武帝時期,劉徹覺得郡守這麼大權力,光靠御史監督可不行,於是他把全國劃為13個“片區”,每一個片區派遣一人代表朝廷去監察郡守。這裡的片區就是後來的州,派去監察的官員叫做刺史。刺史只有監察權,而且監察區域不固定,州也不是行政單位。刺史的地位也不如郡守,郡守的俸祿是2000石,而刺史是600石。

    然而隨著時代發展,”州“的概念逐漸固化,成為一個區域行政單位,漢成帝時期第一次將刺史改為州牧,將俸祿提高到2000石,到了漢哀帝時又取消了。

    王莽篡漢後,天下大亂,為了應對各地的農民起義,他將刺史改稱為州牧,同時賦予州牧統領州所屬郡縣的軍隊,州牧真正成了地方大員。東漢建立後,劉秀又將州牧改回了刺史。到了東漢末期,一會兒改成刺史,一會兒改成州牧,不過毋庸置疑的是此時州已經成了郡的上級行政單位,相當於省級行政單位了,刺史或者州牧是一方大員,地位在郡守之上。

    東漢末年黃巾起義,朝廷賦予了刺史或者州牧,甚至是郡守募兵的權力,造就了一大堆軍閥,這時候誰的拳頭大誰說了算,如果郡守養的兵多,根本就不聽州牧使喚,自成一派,就像孫堅是長沙太守,所屬荊州,悍然攻打荊州刺史王睿,逼其自殺,也根本不鳥接任的荊州牧劉表。

    接下來再談談誰當過十三州刺史或者州牧,這個名單很長,而且十三州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期間曹操曾經改為九州,後來曹丕又改為十三州,後來又有十五州等,我們以存在時間最長的十三州來說明,分別是:青、冀、並、幽、司隸、徐、兗、豫、揚、益、涼、荊、益,其中司隸也叫司州,指的是直屬中央的洛陽、長安一帶。

    此外還存在像荊州這種情況,魏蜀吳各佔了一部分,三家都任命了自己的荊州刺史,所以我們挑各州之中知名的刺史和州牧。

    先看看十三州分佈:

    荊州刺史(州牧):朝廷任命的有王睿(被孫堅圍攻,自殺)、劉表、劉琮(劉表兒子,州牧是可以世襲的)、夏侯尚、孫禮、夏侯威等人(曹操挾天子,所以曹魏任命的就是朝廷任命的);劉備這邊,劉琦、劉備都做過,關羽只做過襄陽太守;孫權這邊任命的荊州牧名氣就比較大了,像陸遜、諸葛恪、陸凱、陸抗等,孫權本人也兼過。

    揚州刺史(州牧):朝廷任命的有溫恢、曹休、王凌、孫禮、毌丘儉、文欽等人,揚州原來是袁術的地盤,他也任命過2任揚州刺史;孫權對揚州虎視眈眈,也任命過呂範、諸葛恪為揚州刺史。

    徐州刺史(州牧):陶謙、劉備、呂布是最知名的三任徐州牧,後來還有呂虔、董昭等人;奇怪的是孫權也任命賀齊、丁奉為徐州刺史,自己也兼任過。

    豫州刺史(州牧):孫堅、劉備、賈逵、滿寵等人擔任過;孫權也任命諸葛瑾、陸凱擔任過。

    兗州刺史(州牧):呂布、司馬朗、王凌、夏侯威、鄧艾等,孫權又任命過朱然擔任過。

    冀州刺史(州牧):袁紹時期韓馥、袁紹、袁尚擔任過,曹操時期董昭、賈詡、曹操、曹丕擔任過;然後孫權又插了一腳,任命步騭是冀州牧。

    青州刺史(州牧):青州是曹操的大本營,田楷、臧洪、王凌、石苞等人擔任過;劉備曾經舉薦孔融為青州刺史,還沒到任青州就被袁紹奪了;孫權同樣任命過青州刺史,像公孫淵等,完全就是給曹魏找噁心。

    幽州刺史(州牧):朝廷任命劉虞,後來被公孫瓚幹掉,自領幽州牧,曹魏時期毌丘儉等人擔任過;同樣少不了孫權,任命孫韶、文欽擔任過幽州牧。

    幷州刺史(州牧):丁原擔任幷州刺史,結果被呂布幹掉了,袁紹時期高幹做過,曹魏時期梁習、田豫,此外劉備也任命馬超、廖化做過。

    涼州刺史(州牧):張既、溫恢,孟建、徐邈都擔任過,劉備陣營馬超、魏延、姜維都擔任過。

    益州刺史(州牧):劉焉、劉璋、劉備、諸葛亮、蔣琬、費禕、姜維,作為蜀漢大本營,益州刺史必須由牛人兼任;曹魏安排是嚴幹、黃權等。

    交州刺史(州牧):屬於東吳的地盤,步騭、呂岱、虞汜等人擔任過。

    司隸校尉:袁紹、曹操年輕時都做過司隸校尉,劉備、張飛、諸葛亮也擔任過,表達了興復漢室的豪情壯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他們都說情人分手後還能成為很好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