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付穀子

    《心經》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8個字的意思是,物質的東西,追求來追求去,到離開這個世界時才發現,這些東西你其實一樣也帶不走,都是空的。這是我在百度找的,不對的話也不關我的事。

  • 2 # 圓凱禮佛

    有人問索達吉堪布:《心經》中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聽過兩種不同的解釋:一種是把“即是”看成一個系詞,意為色就是空,空就是色;一種把“即”和“是”分開,“即”是動詞,指離不開、跟隨的意思,“是”則看成一個代詞,意思是色離不開空,空離不開色。請教上師,您怎麼看待這句話?

    索達吉堪布答:“即是”,在藏文中,意思是“就是”。為什麼講色就是空、空就是色呢?因為色法的本體若真正去觀察,除了空性以外別無其他;而空性的妙用,又可以顯現出一切色法。

    我們現在看到的任何一個色法,其本體就像水中的月亮,沒有什麼實質可言。水中的月亮,顯現的當下就是空性,空性之中又可以顯現,對它而言,有和無只不過是名詞不同。修行到了最高境界時,現即是空,空即是現,這兩者是無二無別的。並非它們以前是分開的,當你認識時才融入一體,它們本來就是如此,只不過我們眾生被無明所蔽,不知道萬法的本來面目。

    觀察自己的心也是這樣:心正在顯現時,它的本體是空性,因為本體是空性,才可以產生各種念頭,否則就絕不可能產生。這涉及到中觀或般若比較深的領域,只有透過修證,才能完全了知其甚深內涵。

  • 3 # 碧伶居士

    迴文詩《法相如來》

    宗為禪法禪為宗,

    誠修寶相寶修誠,

    去路何如何路去,

    空即色來色即空。

    〔注〕每行第四字豎著看。

  • 4 # 蕭晗之十二子門

    這是《心經》裡的句子,是說的外物都是精神的來源,當你把世間萬物都化作精神則於現實什麼也不是!這裡是在闡述萬物化作精神之後,自身消失在外物的忘我之境的假象以及失去自己的現實存在的虛幻的境遇的思維混亂之象的表述!這裡你可以看出其思維有問題,就是已經不成邏輯,一個“即是”卻是多麼的強硬而晦澀難懂,本來是什麼就是什麼,但是這裡卻武斷的錯誤的把其當成了什麼?假如是愛哪有多可怕?假如你已在這個世界迷離之境沉睡了太長時間,那麼他心中還有對這個世界的留戀,當其把這樣的錯誤的意向當成了其所思所想的境界時,你又會發現原來這裡其堅守的不過是精神的一點念想而已,所以就這樣的武斷而產生了假象的錯覺,而讓這樣的錯覺又當成了一種虛設的真實,其本質還是自欺欺人而已,所以這裡一個即是就讓自己與紅塵俗世決絕,而又這樣的把自己決絕的放進了另一個精神虛設的牢籠之中,假如不是其作惡太多,就是在自欺欺人,以至於難以走出,從一個境遇進入另一個世界,事實上這只是感覺而已,但是上升至精神而又無為多麼可怕,當其有為的時候反倒是好事,只怕其是無聊的冥想,太可怕了,這裡“即是”不是真的,他卻當真了,任由他人述說而自己冥想不可自拔,無可救藥也!

  • 5 # 我寫小說江山畫卦

    天得一以清,神得一以靈,地得一以寧,萬物得一以生。

    天藍,神清秀,地灰色,萬物面板色。天,神,地,萬物為色,藍,清新,灰色,面板色為空。

    色依物而存在,空為一樣的靈性。

    江山如畫,江山為色,畫為空。

    人傑地靈為空。

    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廢,萬物無以生將恐毀滅,天地萬物依舊是色,裂,廢就是不空。

    大音希聲,大像無形,道隱無名。大音,大像,道為色,希聲,無形,無名為空。

    色即是空是心中的我簡單的漢字為悟。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聖人為天下收斂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百姓為色,注其耳目,耳目關注於氣光音。氣光音無有入無間,我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不言,無為是空,領悟到色即是空,一片丹心照汗青。一片丹心為色,汗青為空。

    色即是空的人思想境界慈悲,儉樸,不敢為天下先。

  • 6 # 嘴嘴168265316

    色皆是花花世界,萬丈紅塵。空皆是六根清淨,修生養息。悟透了就超脫了,正所謂來也空空去也空空,光光的來,什麼也帶不走

  • 7 # 哲學看世界

    馬克思說:“辯證法在佛教中達到了很精細的程度。”。恩格斯說:“人類到釋迦牟尼佛時代,辯證思維才成熟。辯證法最初來源於佛教。”。愛因斯坦在自傳中說:“我不是一名宗教徒,但如果是的話,我願成為一名佛教徒。”。在現實中,不信佛教理論的人,基本都是不懂辯證法的人。信仰佛教理論的人,也基本是不懂辯證法的人。這就是佛教理論的現狀和無奈。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句話也必須要用辯證思維方式去解讀,才能圓潤無痕。

    無色不空,無滯不通。

    二者在一定的條件下,相互轉化。不存在無條件的統一。

  • 8 # 如一凡夫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之釋義#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出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色即是空"的"是"意思是"此",是代詞而不是表示肯定判斷的關係之詞,因此,"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可表達為"色即此空,空即此色"。譯成白話也就是說一切物質現象皆是空,而一切空也是物質現象。"色"是指有形的萬物即物質,而這一切存在的事物,都是由因緣所生的,是種種條件所組合,並不是本來實有。"空"是指虛空、真空。"空"的意思並不是說沒有色就是空,或者說色滅為空,因為空並不是空無所有,不是虛無。菩薩在此處反覆說明色性是空,真空即是色的道理。需要強調的是空性並不是徹徹底底的空,而是要落實在色的相對性中的;色也不是毫無依據的荒謬的世界事物,它們自身就包含了作為世界本質的真性即是空性,沒有空,就沒有安立色的去處。物質現象為空,空也為物質現象。世間無一物不空,世間也無一物不有。修佛之人,關鍵是不要執迷於任何一面,不要偏執於任何一極,既不執於空相,也不執於色相,這種正確的"空性"見是中觀應成派的宗見,並不把"空"與"有"視為矛盾的對立。

  • 9 # 笑傲江湖165722530

    空即色,色即是空,空空色色皆不同。空不是真正的空,有什麼全在於心意所見即是色。而色必境是空想而成,也就色就是空了,想真它就是真,實則它就是假,全憑心。這家認為這是唯心主義麼?是形而上學,還是形而下學呢?

  • 10 # 枯薪那拉

    這個問題我建議初學者配合南傳的大念住經來理解,否則極易出偏變成頑空或者是狂空。首先色這個概念,漢傳佛教一般把物質界歸進去,這樣對初學者來說不容易操作。色的概念主要是身體的意思,因為身體聯絡著物質與心靈。觀察身體可以觀察身體本身的物質層面也可以觀察身體的感受。感受也會跟記憶發生關係,觀察感受可以進一步引發觀察想。由想可以進一步觀察心識。觀察心識最後觀出無常苦無我,就是法念處。在這些觀察的現象裡沒有一個恆常不變的我,所以由觀無常觀出空。最終接納了無我的事實。觀色不只是觀色,而是為了進一步觀受想行識。所以並不是說到色空不二就直接通關了。必須到徹底接納無我才算有點上路。糾住空有不二不是佛的真意,真意是無掛礙無恐怖,遠離顛倒,以活潑潑的心真實地生活。

  • 11 # 無名草2020

    空就是沒有,就是無;色就是有,

    就是諸有。

    沒有即有,有即沒有。與那“無為即為,

    為即無為”的意思差不多。你去參吧。

    這就是無分別法,就是不二法門之義

    理。

  • 12 # 自強不息松鼠Ll

    在高僧大師法眼中:所看到的是:俗世紅塵中的人看到的事與物、高僧看作是空,俗世紅塵的人看不到世界萬物,高僧的法眼很快就能入目。這才是凡夫俗子與高僧們的最大區別。所以才有: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空色色!色色空。這就色與空之間存在的矛盾與最大的學問、常人很難讀懂、悟懂的道理!要想真正瞭解與悟懂佛法,看您的源份進得進不得這空門了!並非是您想進空門就能進得空門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國群英會7怎麼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