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湘姑娘水墨蓮子

    農夫與蛇比較接近,講的都是過河拆橋,恩將仇報的故事。雖有相近之處,但二者仍有不同之處,兔死狗烹則更直接言明事物的利用價值用盡時好日子也到頭了,而農夫與蛇則有不同的意思,更傾向於恩將仇報。

    再看了一遍《伊索寓言》,發現除了《農夫與蛇》,還有幾篇與兔死狗烹相似的,但也有一些不同。

    第一個跟《農夫與蛇》有點相近,題目就叫《農夫與狗》,這篇寓言講了,一開始農夫養了可以生產出禦寒衣物的綿羊,可以賣錢的山羊和耕田的牛,還要幾隻負責看家的小狗,他們生活的很和諧幸福。

    可是在一年冬天,他們遭遇了很猛烈的暴風雪,為了活著,農夫把綿羊和山羊還有牛都相繼吃掉了,家裡的幾隻狗就商量著說:“儘管我們平時都很努力的為他做事,幫他看家,但是他把平時最辛苦的牛都殺了,也一定會殺了我們的。”

    這個故事說明,即使你平時一直幫助他人,但他人可能會在要你犧牲時,毫不留情的對你下手。這個跟兔死狗烹有點相似,都是說,幫助別人,反被其所害,但不同的是兔死狗烹強調的是不能共富貴,而這篇《農夫與狗》強調的是不能共患難。

    還有一篇《母雞與燕子》,它是說,有一隻母雞撿到了一枚蛇蛋,把它帶回了自己的窩,小心翼翼的想要將它孵化,有一隻燕子看見了,就提醒他說:“你這個大傻瓜,為什麼要孵化這個壞蛋呢,等他長大了,第一個就要傷害你。”可是母雞並不聽勸,還是認真的孵化了蛇蛋,並幫他開啟蛋殼,結果,小蛇出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吃掉這隻善良的母雞。

    這個故事也是說明,幫助本性惡劣的人,是不會得到好報的,他只會第一個傷害你。

    還有一個也是《伊索寓言》裡面的,叫《牧羊人與狼》,這個故事是說,一位牧羊人在森林裡放羊的時候,撿到了一隻剛出生的狼崽子,很可憐的躺在路邊,都快餓死了。於是牧羊人就看它可憐,把它帶回家,跟他的小狗一起養了。

    牧羊人教漸漸長大的小狼,學著小狗的樣子,一旦發現有狼來吃羊,就和狗一起去驅趕。一開始,小狼是很認真的和狗一起去追趕狼。但是有一次,狗追到半路就返回了,狼還是追趕了上去,追上之後,就和其他的狼一起分享了羊肉。漸漸的,農夫發現羊還是越來越少了,仔細觀察之後發現,即使沒有狼群來,狼也會偷偷的咬死一隻羊吃掉。

    這個故事是說明,壞人即使用它的溫柔來麻痺你,但他們惡劣的本性是不會改變的,不會因為你的善良而改變,到頭來傷害的還是自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歌詞黑夜裡,看不到光明,我心彷徨是什麼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