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zysmi31850

    由於地球是自西向東自轉的,所以在地球上我們看到的像太陽、月亮都是從東邊升起的。以我們地球為參考點,月亮在升起之後,是自東向西移動的。但是升起的位置是不固定的。月亮升起的位置 月初時在西方,然後升起位置逐漸東移。當到月中的時候,升起位置在東方。之後生起位置又從東逐漸西移,到達月末時候,升起位置在西方。 月亮之所以“升起”,是因為太Sunny線不夠強,我們才能看到。很多時候,月亮就在天上,但是由於太Sunny線太強,我們看不到,比如日食發生的時候就是這樣的。 補:雖然我們都是華人,但是對升起一詞的理解也不一樣。以上敘述中的升起是指月亮剛開始能被人看到。如果不談及能否被人看到,月亮當然是從東方升起的。擴充套件資料:月球,俗稱月亮,古時又稱太陰、玄兔、嬋娟、玉盤,是地球的衛星,並且是太陽系中第五大的衛星。月球直徑大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質量大約是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月球是質量最大的衛星,月球表面佈滿了由小天體撞擊形成的撞擊坑。月球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約38萬千米,大約是地球直徑的30倍。月球每小時相對背景星空移動半度,即與月面的視直徑相若。與其他衛星不同,月球的軌道平面較接近黃道面,而不是在地球的赤道面附近。相對於背景星空,月球圍繞地球執行(月球公轉)一週所需時間稱為一個恆星月。而新月與下一個新月(或兩個相同月相之間)所需的時間稱為一個朔望月。朔望月較恆星月長是因為地球在月球執行期間,本身也在繞日的軌道上前進了一段距離。月球本身並不發光,只反射太Sunny。月球亮度隨日月間角距離和地月間距離的改變而變化,滿月時的亮度比上下弦要大十多倍。 月球平均亮度為太陽亮度的1/465000,亮度變化幅度從1/630000至1/375000。滿月時亮度平均為 -12.7等。它給大地的照度平均為0.22勒克斯,相當於100瓦電燈在距離21米處的照度。月面不是一個良好的反光體,它的平均反照率只有9%,其餘91%均被月球吸收。月海的反照率更低,約為7%。月面高地和環形山的反照率為17%,看上去山地比月海明亮。月球到地球的距離大約相當於地球到太陽的距離的1/400,所以從地球上看月亮和太陽一樣大。地球與月球互相繞著對方轉,兩個天體繞著地表以下1600千米處的共同引力中心旋轉。月球的誕生,為地球增加了很多的新事物。月球繞著地球公轉的同時,其特殊引力吸引著地球上的水,同其共同運動,形成了潮汐。潮汐為地球早期水生生物,走向陸地,幫了很大的忙。地球很久很久以前,晝夜溫差較大,溫度在水的沸點與凝點之間,不宜人類居住。然而月球其特殊影響,對地球海水的引力減慢了地球自轉,使地球自轉和公轉週期趨向合理,帶給了我們寶貴的四季,減小了溫度差,從而適宜人類居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該死的懦弱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