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磨史作鏡

    民國時期是又一個百家爭鳴的時代,大師如星辰,讓人只選擇一個最推崇的有點難,多說幾位何妨。

    1.梁啟超,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清華四大導師之一,近代中國政治活動家、啟蒙思想家,百日維新領袖,著有《飲冰室集》,他的《少年中國說》一文鼓舞了多少華人!

    2.陳寅恪,史學大家,清華四大導師之一。

    3.王國維,字靜安,清華四大導師之一。國學大師,1927年,留下“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的遺言後沉昆明湖,殊為可惜。

    4.趙元任,清華四大導師之一,預言天才,對方言學、音韻學,訓詁學都有深入研究。

    5.辜鴻銘,學貫中西,怪才,一直留著辮子,但是英文說的極為流利。

    6.熊十力,新儒家代表人物。

    7.梁簌溟,新儒家代表人物。

    8.魯迅,即周樹人,文學天才,善於寫雜文,其小說成就也頗高。中國幾代人都是讀著他的作品長大的。

    9.林語堂,文學家,《金華煙雲》、《吾國與吾民》都是膾炙人口的佳作。

    10·胡適之,新文化運動倡導者。

    還有劉半農、弘一法師、豐子愷、錢穆先生等等。

    另外還有一些人雖然有點爭議,但是學問還是很好的,比如康有為、郭沫若、周作人、徐志摩等。

  • 2 # 張文禪

    我最推崇原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他在任期間,是清華大學最美好的回憶,他惜才.愛才在全校唯一一個沒有被彈劾的校長,全體師生視他為寶,他是中華笫一人。

    梅貽琦對清華大學貢獻是無人能及的,由他提寫的校訓一一"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已成為清華人的財富,並屹立在清華大學校園內,供人仰慕!

    梅貽琦一生充滿傳奇,他被人稱為"寡言君子",按理說,這種性格是不宜當大學校長,但他不但當,而且還做得不錯,以至於人們一提起梅貽琦,就會不自覺想到清華大學,成為清華大學歷史上唯一一個終身校長,所有兩岸清華人永遠的校長。

    梅貽琦一向主張"行勝於言",這在我們當會社會是極其寶貴,包括我們的政府官員和老師.家長這一點非常重要!梅貽琦在總結自己當校長經驗時說"為政不在多言,顧力行何如耳"。這說明他的"寡言"不是不會說,而是嚴謹.低調.不聲張。

    大學者陳寅恪曾評價說"假使一個政府的法令,可以和梅貽琦說話那樣謹嚴,那樣少,那個政府就最理想的"。梅貽琦寡言卻不寡斷。

    在西南聯大時,梅貽琦是清華.北大.南開三所大學總負責人,權勢很大,但他卻從沒有以權謀私,徇私舞弊。學校給他配了一輛車,但他從來沒用過,去那裡都是步行。有時去外地出差,能坐火車絕不坐飛機。他常掛在嘴邊一句話就是:"讓我管這個家,就得精打細算。"

    在戰亂與貧窮的雙重摺磨下,西南聯大非但沒有分崩離析,反而成為近現代教育史上一個奇蹟,培養一批又一批人才。連北大校長蔣夢麟和南開校長張伯苓也豎起來大拇指"這樣的盛況,也只有梅先生能做到"!

    有一年,雲南政府主席龍雲的女兒報考西南聯大差了幾分,名落孫山。龍雲作為雲南省主席,又對西南聯大支援很多,就派秘書找梅校長,他認為憑自己身份梅校長會網開一面。料知秘書很快就回來,龍雲問"事辦完了",秘書說"還未去"龍雲剛想發火,秘書接著說"梅校長的女兒今年也是報西南聯大,也因為差幾分沒錄取"。龍雲一楞,繼而笑道:"那就算啦,早就聽說梅校長公正廉明,我們就不去打擾他啦"。

    綜上所述,梅貽琦治學理念和人品是無人能匹敵的,他是我最推崇的民國大家,今天我們的大學校長也應該學習梅貽琦的教育理念,楊振寧博士和李政道博士都是在梅貽琦任西南聯大總負責人下的時期出來的,他們兩人還念念不忘梅校長的豐功偉績。願梅校長在天之靈佑我中華。並望梅校長天堂永樂。閃爍人間!

  • 3 # 北都上谷完顏

    顧隨。“隱藏的大師”顧隨在青州

      □ 王 巖

      “我不說顧先生是教育家,那太一般了。顧先生講課不是照本宣科,顧先生一到講堂上,全副精神投入,那是怎樣一個境界?就是一個好角兒登臺,就是一個大藝術家,具有那樣的魅力!”這位被紅學大家周汝昌高度讚譽的老師叫顧隨。

      顧隨(1897年—1960年),原名顧寶隨,字羨季,別號苦水,晚號駝庵,河北省清河縣人。1920年北大英文系畢業,初受聘於山東省立第十中學,後相繼任教於山東省第一女子中學、青島私立膠澳中學、天津女子師範學院,1929年10月開始陸續任教於燕京大學、北京大學、中法大學、輔仁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天津師範學院(河北大學的前身)等多所高校,1960年9月病逝。

      顧隨是中國韻文、散文作家,理論批評家,美學鑑賞家,禪學家,書法家,文化研究專家。周汝昌這樣評價他:“一代名師,京津高校,無人不知,桃李滿天下”、“近現代教育史上少見的全才”、“一位正直的詩人,而同時又是一位深邃的學者,一位極出色的大師級的哲人巨匠”。名師出高徒,他的弟子如今個個如雷貫耳:周汝昌、葉嘉瑩、黃宗江、吳小如、史樹青、郭預衡、沉櫻、顏一煙、侯仁之、鄧雲鄉,學生早已是名滿海內外、扛鼎中國文化研究的大家,他卻安於寂寞,被學界人士稱為“隱藏的大師”。

  • 4 # 斐銘nl

    為什麼我會推崇魯迅了?可以說魯迅是當時中國文壇的領軍人物,就好比俄羅斯的托爾斯泰,英國的莎士比亞,印度的泰戈爾一樣。他究竟有什麼貢獻,值得我這麼推崇了?

    1棄醫從文。可以說這是他一生的轉折點,他認為懸壺濟世只能救人肉體上的姓名。華人之所以落到今天這種局面,並不是因為肉體上的弱小,而是因為精神上的愚昧。所以從那以後,魯迅走上了文學道路,願意用手中筆用來喚醒沉睡中的華人。

    2組織新文化運動,魯迅是新文化運動中的傑出人物。他提倡新文化,反對封建迷性,提倡民主科學,使民眾在封建迷信思想中解放出來。特別是後期,推動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3在抗日戰爭時期魯迅是一個愛國者,他捐錢捐物。為華人民的全民族抗日戰爭,貢獻出了自己寶貴的力量。所以說他不僅僅是文學家,還是革命家和思想家。

    毛澤東評價他說“魯迅的方向,便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 5 # 守著一份心意

    民國時期大家雲集是新舊文化的交替時代,要說崇拜誰我個人認為是魯迅先生,魯迅先生的文章就不用一一介紹了大家都知道,主要喜歡他小文見真章小事悟出大道理。

  • 6 # 紅塵彌勒

    若論道民國時期的學術大師、學問大家,我個人最推崇的,是王國維先生。

    早有人說,近、現代時期的中國,出現了舉世矚目、驚世駭俗的很多著名學問大家,可謂大師林立,學派紛紜。雖然現在看來不免言過其實,其間確有人純屬沽名釣譽、鼠竊狗偷之輩,但畢竟有人捷足先登,首開先河,開拓創造了一代嶄新學術領域,領銜了一個時代的學術新風,而其中的佼佼者和領軍人物,非王國維莫屬——他就是大師中的大師,那個塔尖上手可摘星的巨魁燦星。

    王國維先生屬於前清遺老,並一直留著那條油光可鑑的大辮子。先生少年成名,後又遊學中西,開創研創新領域,君臨嚴創新高度,被譽為近代最卓著的文化旗手和開山之人。

    王國維先生不惟自我研究成果豐碩,還將研究成果惠及學界後進,推己及人,可謂功成不必我,造化鍾神秀——

    王國維是近代舉世公認的集史學家、文學家、美學家、詞學家、考古學家、金石學家、翻譯理論家等於一身的鼻祖式人物,所涉領域寬泛而廣博,所得成果跨越而磅礴,自闢戶牖,獨闢蹊徑,遠超前人,高邁古今。

    別看先生一身清遺裝束,卻學究四海,旁徵博引,甚而為求學東渡扶桑,僑居國外,大量引進和吸收、融合西方的康德、尼采、叔本華等大學問者的研究精華,與我五千年之傳統融會貫通,形成卓然一派的美學、史學、文學觀點,達到爐火純青的皎然地步,獨步國內諸領域之先達。

    王國維先生學究天人,卓然一爐,桃李天下,超然大家,卻自甘寂寞,不慕榮華,不圖富貴,不入政治,不結權貴,超然物外,繼往開來。即使受邀擔綱清華的教席,也推辭院長之厚待,只課閒職。

    先生一生著述頗豐,可謂集天下之大成,著作等身,為後世留下了煌煌鉅作,倍受稱戴,其主要著作簡略計有《人間詞話》《人間詞》《曲錄》《觀堂林集》《靜安文集》《宋元戲曲考》等,都是足可領其風騷的上乘佳作,饗饋後人。

    就是這樣一位大學問家,卻有著鮮明的人生態度,自感倍受孤戚寡然無趣,便自行踱步昆明湖魚藻軒自行沉塘——先生留給後人的遺言卻驚世駭俗: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事變,義無再辱。

    他的遽然辭世,令萬千學者長歌當哭,哀感頑豔,就是依舊放不下架子的“遜帝”溥儀,也深悼其痛,親自賜下諡號:忠愨

    先生一去,大樹飄零。時間再無金石氣,天上有人稱國維。我們至今仍念念於此,糾結在懷的,還是他留給我們的豐富而寶貴的文化遺產。一如他的著名人生、美學、文學三境界: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 7 # 村夫布衣727

    冷眉橫對千夫子,甘心且為孺子牛。我最崇敬的是大文豪魯迅。他愛憎分明,崢崢鐵骨!他文筆犀銳,知識淵博!他不畏強權,敢於直言!他高風亮節,氣度超凡。他是文人的模楷,道德的表率。他受人敬仰當之無愧,他名留青史,理之當然!

  • 8 # 令和史官

    當然是梅貽琦老先生。相比於王國維的投湖、徐志摩多情、胡適打麻將、魯迅懟天懟地、陳寅恪的名字都是故事……梅貽琦先生,本身似乎就沒呢麼多的故事。

    先生所為大家所熟知的可能就是這句話了: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

    先生是第一批更庚子賠款的留學生之一。1931年先生就認任清華校長前,這一職務已經空閒了整整十一個月。

    先生到清華,以他的儒雅和睿智的風度征服了所有學生以及各位在當時已是大牛級別的,桀驁不馴的教授們,包括了陳寅恪,馮友蘭,金嶽霖,葉企孫,趙元任,朱自清……

    先生在清華那些年,努力保衛者這一方淨土,進步學生與當局衝突,他從中斡旋,雖然先生從來不希望學生參與政治,但是他卻從不干預學生參與政治,學生被抓,他去將其保釋,之後學生再次組織活動他仍然不反對,不禁止。

    抗日戰爭期間,一處處國土淪喪,偌大的中國似乎已無一處安靜處可放下一張書桌。先生力挽狂瀾,挽救中國教育,組織南遷,構畫出西南聯大這處學術聖地。

    曾經看到過一個比喻,將先生比做出埃及記中的摩西,帶給未來希望的火種。

    “我希望清華今後仍然保持它的特殊地位,不使墮落。我希望清華在學術方面應該向高深專精的方面去做。辦學校,特別是辦大學,應有兩種目的:一是研究學術,二是造就人才。”

    這是先生在就任清華大學校長的演說中的內容,這不正是每一所學校,每一所大學應做的嗎。

  • 9 # 文史工作坊

    在中國近代,特別是民國時期出了許多的歷史學家,備受學人謹仰,這些人視野寬宏,功底紮實。雖然我們現在處於資訊數量膨脹,資料庫眾多的網路時代,但我們的學問真的遠遠不如這些老前輩。一比較,真的是“蚍蜉撼大樹”感覺。

    這些大家之中,筆者首推陳寅恪先生。季羨林先生曾用“氾濫無涯”形容陳寅恪先生習得的語言數量。據他所稱,陳先生曾經用藏文、蒙古文、吐火羅文、梵文、印地文等六十多種語言做過筆記。陳寅恪先生平時還喜愛鑽研高等數學。據其學生回憶,陳先聲上課的時候通常是信手拈來,文字出處絕無二一。西南聯大的人多說,陳寅恪先生是行走的國粹。

    其次筆者再推錢穆先生。錢穆先生乃國學大師也。他常常說治學一定要“當就得自己性近,識得學術門路。”他常常用“放寬呈限,緊著工夫”來勉勵自己的弟子余英時。先生說的真的是對的。筆者在讀錢穆先生《中國歷史研究法》一書中時覺得錢先生更多的用大一統的史觀在論述自己的歷史,余英時的內在理路之說應該也是承自錢先生的。

    最後筆者在推一名當代的史學家吧。筆者推薦茅海建先生。茅海建先生《天朝的崩潰》而成名。筆者有幸見過茅海建先生本尊,是一個不苟言笑的人,他在學問方面也是一絲不苟。筆者最佩服的是茅海建先生對檔案的解讀能力,他與方德齡公車上書的論文考據對話,而如今茅先生用考據學的方法耕讀思想史,真是讓人佩服!

  • 10 # 佳易博覽

    可能受詩詞女神葉嘉瑩先生影響,在民國諸學者大師中,本人最推崇的是顧隨先生。

    顧隨先生,可以說是一位隱藏的大師。

    他身前的講課效果,卓絕一時。弟子周汝昌曾回憶,他的講課效果誰都比不上,包括那些具有世界級聲譽的大家——胡適、俞平伯、周作人。

    葉嘉瑩認為,在其一生中,對她影響最大的,還是顧隨先生。1942年秋季,大二那年,顧隨在輔仁大學教唐宋詩課程。

    葉嘉瑩自覺上過顧隨先生的課後,“恍如一隻被困在暗室之內的飛蠅,驀見門窗之開啟,始脫然得睹明朗之天光,辨萬物之形態。”

    葉嘉瑩回憶,一般的老師講的只是書本上的知識 ,而顧先生給我的是心靈的啟發。顧先生不僅有著深厚的中國古典文化的修養,而且具有融貫中西的襟懷,加上他對詩歌有著極敏銳的感受與深刻的理解,所以他在講課時往往旁徵博引,興會淋漓,那真的是一片神行。

    顧隨先生講詩有一個特色,就是他常常把學文與學道、作詩與做人相提並論。他一向主張修辭應當以立誠為本,不誠則無物。

    例如,他說白石詞的缺點太愛修飾,外表看起來很高潔,然而缺少真摯的感情。他還說白石的詞是清空,清就是一點渣子都沒有,空就是空靈,不坐實。清空當然也是一種美。但顧先生認為:一個人做人只是穿著白襪子不肯沾泥,總是自己保持清白、清高,這樣的人比較狹窄,比較自私,遇事不肯出力,為人不肯動情。

    顧隨先生講課就是這樣,透過講課傳達了他自己對於人生的理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ETA-u90cbc真偽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