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100396789530

    評審會議流程一般採取以下幾個步驟:評審會議的準備、評審會議的召開、評審會議的跟蹤三大環節。

      一、評審會議的準備

      首先是召集會議,發出評審通知(評審內容、會議時間、會議地點、參加人員等),並且將相關待評審的相關資料也傳送給參加會議的評委;主要的目的有兩個:

      讓參加會議的人員對會議的內容有一定的瞭解,在會議前做好準備,避免盲目的參加會議而浪費自己和其他人的時間;

      第一、如果該評委在會議期間有其他緊急的事情,可以及早反饋給會議召集人,以便召集人重新確定評委或者評審會議改期召開。

      二、評審會議的召開

      首先要確定一個會議的主持人,其主要的職責是控制會議的進度、時間、協調會議中出現的問題。

      對於待評審的工作產品由其生產者採用“走讀”的形式進行講解,在講解的過程中回答評委提出的問題。

      會議記錄人主要是記錄會議中發現的所有問題,方便會後的修改完善。

      SQA人員參加會議主要的關注點在於對照SQA的檢查表Checklist檢查評審的流程是否是符合規範。

      三、評審會議的跟蹤

      將記錄的問題彙總到《評審記錄表》,由專案組進行修改、完善;SQA監督所有 是否封閉。

      附錄:

      (1)列舉重要工作產品評審的重點:

      A.計劃的評審

      主要是關注的核心在於估計是否正確;人員安排是否合理;以上兩個方面如果合理,專案的進度就不會出很大的問題。

      B.需求的評審

      C.總體設計的評審

      在總體設計評審中,最好將已經評審透過的需求文件從配置管理庫中提出,對照總體設計是否和需求一致;另外技術領域專家參加評審還要關注於設計的合理性、可實現性以及完整性。

      D.程式碼評審

      程式碼稽核由專案組開始審查,主要關注程式碼的格式、整體邏輯、變數的命名、程式註釋等表面的屬性;至於執行質量應當放在單元測試中解決。

      E.管理性的評審

      管理性的評審一般放在里程碑、專案結束後進行。準備的資料包括前期工作的總結,是否按照計劃計劃執行、出現的問題的數目、解決了多少、未解決的問題、是否對後期有影響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腐蝕電位越大,耐蝕性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