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廬行》是柯靈1956年出版的《遙夜集》中的一篇遊記散文。作品抒寫了桐廬一日行程的具體過程,描繪了充滿生氣和活力的江南水鄉的景色,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山川的無比熱愛之情。
作品先以水落筆,敘述富春江的水景變化。作者以一個水鄉之人對水的特殊感情,寫出富春江的水的清和美。那水是“澄明透澈的”,是“淺綠的”。在這樣清澈、美麗的水邊住了多少年的人,沿江遊覽是幻想中的事,而這一心事,終於得以了結。這就把作者迫切想沿江遊覽的心情寫了出來。作者雖說這是“無關緊要的心願”,但實際上是作者多年的宿願。
作者想象這樣的旅行,應該是坐木船,從從容容盡興而遊。但實際上在這“動亂”的年代,只是“遐想”而已。“在這樣‘聖明’的‘盛世’,專程遊覽而去的,大概這還算是第一次。”這就把作者的這次旅遊的時代背景作了交代: 抗戰期間,一個動亂的年代。也因為是這樣一個時間去,所以富春江最好的地方,出名的七里瀧和嚴子陵釣臺那一段就沒有去,流露出一種無比惋惜、遺憾之情。
接下來作者就描繪從錢塘富春溯江而上,經富陽到桐廬的約二百里水程的情景。一路上,目光所見: 遠遠近近的山、明明暗暗的樹,潮平岸闊,風正帆輕。聽見的是: 小村小鎮上傳來的人聲。天連水,水連天,無不給人一種親切、喜悅之感。作者在精細觀察的基礎上,入微的體味,逐漸“進入一種感情微醺的境界”。
然後作者以水託山,重點寫山,突出桐君山的“幽深雄奇”。作者看到桐君山, 有一種夢中舊相識之感,它“巍然矗立,那麼削,那麼莊嚴”。桐君山雖不高,卻“以地位和形勢取勝,兼有山和水的好處”。作者親自登上這雄奇的桐君山,發現它的背後是深谷、山脈;前面是原野如繡,極目無垠,兩面臨水,腳底下便是大江; 隔岸相望,兩江交叉處是桐廬市廛一撮,另一面又是隔岸的青山。作者站立山頂,居高臨下,激起心中陣陣情潮,緬想抗日戰爭時期桐廬曾經幾度淪陷,敵人立馬山頭的往事,進而抒發了山的“主人是一個堅忍的,不可征服的民族”的感慨。到此為止,作者已是景抒情溢,情景交融,使《桐廬行》染上了濃郁的感情色彩。
最後點明高高地矗立在水上的桐廬,街道雖小,卻無逼窄之感,它“劫灰猶在,春意乍生”,這小城是“相當富庶的”,令人嚮往豐樂和平、日長如年的歲月,使這篇散文刻上了特定的時代印記。
《桐廬行》這篇遊記的構思非常巧妙,作者筆下的一山一水,一樹一花,都寫得俊秀明麗、美不勝收,有一股沁人心脾的情致。然而當作者在這樣秀美的境界中游覽時,卻仍然未忘現實和人生。他將自己對現實的感觸編織在一幅幅的風景圖畫之中,讓讀者在欣賞多彩多姿的風景畫時,還聆聽到作者對現世的議論。另外,作者的風景畫也善於在明快和灼熱的氣氛中,放射出一種激昂和深切的情思。作者自己曾說:“我以雜文的形式驅遣憤怒,而以散文的形式抒發憂鬱。”(《晦明·供狀(代序)》)這兩句話很深刻地道出了作者寫這篇散文的特點。《桐廬行》顯示了作者在藝術上的成熟。作者在描繪祖國的一山一水時,總也忘不了現實社會,總有一種憂鬱之情,而這一切又都洋溢著作者熱愛山川、熱愛祖國的真摯情感。這就使作品有很高的思想意義。郁達夫的有些作品就是這樣寫成的。柯靈也將雜文中的議論和小品中的抒情,水乳交融地結合起來。這篇遊記散文,和郁達夫的《釣臺的春晝》頗有相似之處。所取得的成績應該說是遊記散文的一種新的收穫。
《桐廬行》是柯靈1956年出版的《遙夜集》中的一篇遊記散文。作品抒寫了桐廬一日行程的具體過程,描繪了充滿生氣和活力的江南水鄉的景色,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山川的無比熱愛之情。
作品先以水落筆,敘述富春江的水景變化。作者以一個水鄉之人對水的特殊感情,寫出富春江的水的清和美。那水是“澄明透澈的”,是“淺綠的”。在這樣清澈、美麗的水邊住了多少年的人,沿江遊覽是幻想中的事,而這一心事,終於得以了結。這就把作者迫切想沿江遊覽的心情寫了出來。作者雖說這是“無關緊要的心願”,但實際上是作者多年的宿願。
作者想象這樣的旅行,應該是坐木船,從從容容盡興而遊。但實際上在這“動亂”的年代,只是“遐想”而已。“在這樣‘聖明’的‘盛世’,專程遊覽而去的,大概這還算是第一次。”這就把作者的這次旅遊的時代背景作了交代: 抗戰期間,一個動亂的年代。也因為是這樣一個時間去,所以富春江最好的地方,出名的七里瀧和嚴子陵釣臺那一段就沒有去,流露出一種無比惋惜、遺憾之情。
接下來作者就描繪從錢塘富春溯江而上,經富陽到桐廬的約二百里水程的情景。一路上,目光所見: 遠遠近近的山、明明暗暗的樹,潮平岸闊,風正帆輕。聽見的是: 小村小鎮上傳來的人聲。天連水,水連天,無不給人一種親切、喜悅之感。作者在精細觀察的基礎上,入微的體味,逐漸“進入一種感情微醺的境界”。
然後作者以水託山,重點寫山,突出桐君山的“幽深雄奇”。作者看到桐君山, 有一種夢中舊相識之感,它“巍然矗立,那麼削,那麼莊嚴”。桐君山雖不高,卻“以地位和形勢取勝,兼有山和水的好處”。作者親自登上這雄奇的桐君山,發現它的背後是深谷、山脈;前面是原野如繡,極目無垠,兩面臨水,腳底下便是大江; 隔岸相望,兩江交叉處是桐廬市廛一撮,另一面又是隔岸的青山。作者站立山頂,居高臨下,激起心中陣陣情潮,緬想抗日戰爭時期桐廬曾經幾度淪陷,敵人立馬山頭的往事,進而抒發了山的“主人是一個堅忍的,不可征服的民族”的感慨。到此為止,作者已是景抒情溢,情景交融,使《桐廬行》染上了濃郁的感情色彩。
最後點明高高地矗立在水上的桐廬,街道雖小,卻無逼窄之感,它“劫灰猶在,春意乍生”,這小城是“相當富庶的”,令人嚮往豐樂和平、日長如年的歲月,使這篇散文刻上了特定的時代印記。
《桐廬行》這篇遊記的構思非常巧妙,作者筆下的一山一水,一樹一花,都寫得俊秀明麗、美不勝收,有一股沁人心脾的情致。然而當作者在這樣秀美的境界中游覽時,卻仍然未忘現實和人生。他將自己對現實的感觸編織在一幅幅的風景圖畫之中,讓讀者在欣賞多彩多姿的風景畫時,還聆聽到作者對現世的議論。另外,作者的風景畫也善於在明快和灼熱的氣氛中,放射出一種激昂和深切的情思。作者自己曾說:“我以雜文的形式驅遣憤怒,而以散文的形式抒發憂鬱。”(《晦明·供狀(代序)》)這兩句話很深刻地道出了作者寫這篇散文的特點。《桐廬行》顯示了作者在藝術上的成熟。作者在描繪祖國的一山一水時,總也忘不了現實社會,總有一種憂鬱之情,而這一切又都洋溢著作者熱愛山川、熱愛祖國的真摯情感。這就使作品有很高的思想意義。郁達夫的有些作品就是這樣寫成的。柯靈也將雜文中的議論和小品中的抒情,水乳交融地結合起來。這篇遊記散文,和郁達夫的《釣臺的春晝》頗有相似之處。所取得的成績應該說是遊記散文的一種新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