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寧寧說的話

    在外打工的農民工,一般一年回家一兩次,回家一次必然是在過年;回家兩次一次必然是在過年,一次很大程度上就是在秋收時候。

    農民工屬於家裡面的壯勞力,農民工在外打工家裡面留守的一般是自己的媳婦兒和孩子還有兩個老人,這很顯然到了秋收的時候是忙不過來的。

    我在一檔美食節目上看到過這樣一個情景,說的是廣西壯族的一對在廣州市打工做衣服生產線流水線加工的農民工夫婦,他們在秋收的時候會回家一個月時間,也就是在8月至9月,家裡面留守的就只有一個女兒和年邁的老母親。

    他們秋收的時候就會回家,從城市裡面的打工妹轉變為一位慈祥的母親,從城市裡面的農民工轉變為一個做農活多父親,從一個留守兒童轉變為一個父母在身邊的幸福小女孩。

    一個月的時間很快很短暫,尤其是在秋收的時候,一個月後的晚飯,是這個小女孩吃的最百感交集的一頓飯,因為明天早上父母又要離開她去往外地打工。

    這就是一個完完整整的關於農民工秋收回家的故事,父母走的時候小女孩哭了。這也是很多中國農村家庭在外打工農民工的一種生活秋收的縮影。

    關於秋收回家,在《平凡的世界》上有一個反面教材,那就是孫少平所在地大牙灣煤礦,每到秋收的時候很多農民礦工就是不請假回家去秋收,工錢都不要了,這次一秋收回家,那麼礦上就再不來了。

    秋收的活很繁重,有收麥子,收玉米,收五穀雜糧,還有收果子等等,這些重活不是家庭婦女和年邁的老人和小孩子所能承受來的,尤其是當自己家種的比較多的時候,那麼秋收回家就是很正常很重要的。

  • 2 # wuli魚擺擺

    其實關於秋收回不回家主要在於家裡老人的身體狀況。

            就比如說我爺爺奶奶就在農村種地,但是他們兩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太理想,所以我爸爸每年秋收都會回去幫忙。其實現在農村的機械化也比較先進,並不會像以前一樣全靠人力,所以秋收也並不是那麼累。因此如果家裡的人的身體允許的話,在外打工的人寄點錢回去會更好一點。回去的話,可能並幫不上什麼忙,還要搭上路費錢,得不償失。

            但是如果經濟條件允許的話,趁著這個時候回家看看自己的家人也是好的,也能讓家裡人心裡更踏實

  • 3 # 煙臺趙鬍子

    “農民在外打工,秋收一定會回家嗎?”說實話,老胡子看到這個話題,心裡很沉重。怎麼說呢?現在在外打工的,要是在當地縣城,秋收的時候,一般能瞅著時間回家看看,而這些在當地縣城工作,一般還算不上屬於“外地打工”這個片語。而要是在很遠的外地,比如廣州、深圳和上海,或者即便說是在地區這一級城裡,這部分打工的,秋收一般不回家。家裡的地,撂了,就撂了;撂不了,一般也就自己父母和老婆在守著,而他們本人是不回來的。起碼,鬍子老家的村裡,就是這麼個情況。

    那麼,農民兄弟在外打工,秋收為啥不回家呢?下面,老胡子給大家分析一下:

    一是掙個錢不容易,不捨得請假和路費。農民兄弟在外打工,要是近一點的,縣城級別的,也就掙個2000多元錢。地區級別的,大概接近4000元。省會或者北上廣,能多一點,差不多5000—7000元,到頂也就10000元吧?不過,沒有帶著房子在外面打工的,大城市也好,小縣城也好,扣除房租、生活費,等等,亂七八糟的費用,剩下的還真沒有幾個錢。當然,這裡面,個別從事重體力工作的不用租房,比如:礦山。總之,基本上,不管是掙錢少的,還是掙錢多的,特別是掙錢多的,請假浪費一天就損失不少的錢,經濟賬一算更不划算。再加上還得一筆不菲的路費,想想,出來不就是為了能掙幾個錢嘛,撂不下家,就別出來,一般也就不回來了。

    二是路途遠,覺得回趟家不夠來回折騰的。貧窮和富貴,都能讓人走得很遠。現在,很多農民兄弟在外打工,只要能夠掙到錢,不管多麼遠,一般都能跑過去。特別是一些礦工,都在偏僻深淵的大山裡。坐飛機太貴,坐火車浪費時間,更不划算。因此,想想秋收畢竟也就那麼幾天,等折騰到家,基本結束一半了,還得辛辛苦苦折騰回來,不夠跑路上的。因此,一狠心,能叫父母和老婆在家頂頂,就頂頂吧。

    三是想回家,老闆不讓。農民兄弟在外打工,都是臨時性質的。由於農民兄弟放下鋤頭,走進城市,可以說,除了有的是體力,幾乎沒有高等的專業文化和技術。現實也就是這樣,那些有高等文化和專業的,都透過考試,被國企錄用了;像咱農民這樣沒有高等文化和專業的,只能被一些私企老闆僱傭,從事體力勞動。國企,有正規的假期。私企,特別一些不正規的小型私企,老闆每年春季找人都很困難,要是秋天把農民工放回家,老闆們到哪找人?一抓瞎,企業就無法運轉了,因此,老闆們在招工的時候,就簽了合同,不經老闆同意,決不能回家。鬧不好,還有一筆押金扣著呢。

    四是意識淡,或者實際情況決定著可以不回家。這一部分人,一般是年輕的農民兄弟,一般在外打工都帶著妻子,並且,在老家的父母年紀還不算很老,還能自己打理好田裡的莊稼,念家的意識淡。或者,有的和父母平時通個電話,發個微信,放個影片,知道父母在家挺好。父母也從心疼錢上考慮,囑咐不用折騰,好好工作,所以,也就不回來了。

    在外打工的農民兄弟們,如果,此刻,您正在看我的文章,那麼,請回來吧。隨著新農村建設步伐不斷加大,咱家鄉現在每天都在變化。您的家人,也想您了。

  • 4 # 三農張老師

    農民要想在外打工掙錢,就不能種地或者少種,因為二者不能兼顧,或許除非打工的地方離家近,才能顧上種地,而離家近的地方往往掙不到錢,所以大部分打工的人往往都去了離家很遠的城市。

    秋收對於農民來說確實是一件大事,在外打工的人無不惦記家鄉的農忙季節,但是,由於路途的遙遠,掙錢的艱辛和不易,對於養育了自己多年的土地只能選擇放棄。

    當然,在離家比較近的地方打工的農民工,他們捨不得放棄土地,到了秋收季節就請假回家收秋,不過,不管打工的地方是遠還是近,農民工們都要算一筆帳,出去打一年工掙的錢相當於辛辛苦苦種十年地。可是打工者的艱辛可想而知,第一吃不好,第二住不好,如果連續打幾年工,身體必定會受損。

  • 5 # 我是曉偉

    秋收是一定要回家的。

    原因如下:

    1.豐收季節,是一年中最高興的時候。

    對於農民來說,莊稼就是他們的孩子。從播種,施肥,除草,修理,澆水,一共幾個月的時間,農民幾乎每天都去地裡與它們作伴,陪他們成長,農民們都是把莊稼看作自己的孩子,一點點看著他長大。每次颳風下雨,地裡的一切都會牽動著農民的心。看著自己的孩子一天天長大,當孩子長大了,該把他們接回家的時候,哪位農民不希望親手接孩子回家呢!到了一年大豐收。把辛苦勞作幾個月的莊稼接回家,是農民。一年中最高興的時候。也是見證自己價值的時候,當農民。見證自己院子裡莊稼大豐收的時候,真的比撿到金子還要高興。

    2.二農民工家裡都是上有老下有小。農民工外出打工,為了貼補家用,家裡剩的。上有年邁老母,下有年幼子女。除了年邁就是年幼。秋收就那麼幾天,所以又叫搶收,秋收的時候,最怕遇到雨天。但是往往秋收的時候也是雨季最多的時候。所以,作為家裡勞動力的農民工是要回家的。同時,農民工在外一年回不了幾次家。看著秋收,回家與父母和孩子相聚,這也是一年中團圓的季節。秋收,豐收的季節,又可以與父母和孩子團聚,是每一個家庭最幸福的時候。所以說,秋收農民工是要回家收貨的。不僅僅是為了收莊稼。他們收穫的還有親情。

    所以秋收雖然很累但是我們秋收還是很願意回來的!

  • 6 # 鄉記

    不久就要秋收了,南方收水稻、北方收麥即將迎來高峰。而農村現狀普遍是勞動力不足,留守老人和小孩居多,秋收時農民要回家幫忙嗎?

    關於這個問題確實挺糾結的,有機會又離老家不遠的農民兄弟們還是儘可能回家秋收吧。具體的情況還是因地制宜吧,北方農村以平原為多,就完全可以使用機械大規模的高效收割;而南方的農村則是山地和丘陵為主,根本沒辦法機械化作業,秋收的時候必然要以人力為主。

    以我的家鄉為例,江西南部是典型的丘陵地區,農作物種植以水稻為主。記得小時候,每次到了秋收時節,在外打工的青壯年都會回來。基本上每家每戶都有水稻,就算高價請人幫忙收割都無人可請,而我們離廣東和江浙都比較近,又在京九大動脈上,所以大部分的農民都會請假回來收割。而忙完農忙之後又坐上南來北往的火車去打工,也意味著只有過年才會回家了。秋收回家是幫助農忙的需要,也是和家裡小孩、老人溝通感情的需要。

    像淮河以北地區種植條件也比較有優勢,小麥、大豆、玉米和水稻都有,而地勢平坦的優勢也讓大部分地區可以使用聯合收割機。每到秋收之際,專業的聯合收割機大軍會從南向北一路作業。種植戶可以很少的成本實現高效的收割,而開聯合收割機的師傅也是掙得爽歪歪,短短的一兩個月時間就能讓農機裝置得到最大的利用。

    現在秋收農忙時候要不要回家幫忙還有一個因素也需要考慮,那就是劃不划算的問題。很多農民工兄弟以及他們的子女在外都有比較固定的工作,回來秋收請假其實也未必可行。市場競爭壓力下的很多實體企業過得並不如意,他們經不起大的人員流動,農民工兄弟這種情況下請假可能也就意味著辭工。根據在外打工情況,結合自己回家的成本和薪資情況,也越來越多的農村朋友並不會回家秋收。只能出錢依靠家裡的親朋好友們幫忙,當然這也是很無奈的辦法。

    出門在外不容易,家中老小也不容易,一家人平平安安就好。秋收農忙又要趕著好天氣,不然地又白種了。家裡地種的多的朋友,如果條件允許的,還是儘量都回家幫忙秋收吧。

  • 7 # 湘里人

    這個不一定,要看家裡的實際情況而定,家裡地種得少,可能不會回家想多掙點錢,省點路費,想回家團聚也是可以回來的,農民工一般在工地做事,請假還是比較方便。但是家裡地多,就只有老人在家,雖然現在都是機器化,需要人力的地方還是有的,肯定是要回來的,秋收只有那段時間,要是碰上下雨一年的辛苦就白費了,老天可不會等你的。在我的老家山區,田地太小塊,各種形狀,機器還不好抄作,收割都是人工,靠老人應該是很難完成,自己回來不了,只有請人幹,我覺得不管是不是秋收,離得近有空還是要多回家,陪陪老人跟孩子,一家人在一起才是最重要的

  • 8 # 民農歌者

    多數農村人深知,缺糧日子不好過。有糧抱著心口窩,城市人笑咱農民老大哥。不用向人討吃喝!袓輩是農民,種好保命糧!

  • 9 # 幸福一家人140113721

    馬上就要秋收,在外打工的你回家收秋嗎?我就在家呢!兒子在外打工呢!秋收他也不用回來,一是我們的地都流轉承包出去了,沒有地了,不用回來。即使前幾年未流轉時,也不打緊,20多畝地,我自己足可執應下來。

    現在機械化程度高,種地比80年代前容易多了,能使用機械的全部機械化,除了極少的農活機械作業不便的,才人工操作。我們這裡,秋莊稼以玉米為主,其它小雜糧類嫌管理麻煩、機械化不方便,很少種植。玉米熟了,有收穫機,有專門搞運輸的給拉玉米棒子,村頭有兩個收購點,直接拉到收購點銷售即可,以質論價,溼幹不怕,好懶都要,價格說話,不動現金,微信轉發。

    玉米收割、粉碎秸稈、最後旋耕地,一條龍服務。化肥有一個電話,用什麼化肥、多少袋,直接送貨到地裡給均勻散開,撒肥料自己可以撒,也可有打工的人給撒,撒一袋2~3元費用,有人幹。播種小麥也是一樣,門市上選擇好麥種、基肥,都負責送到地頭,機播種肥同施,不用地主人動手。

    沒有實現機械化以前那幾年,真得是了不得,一到秋麥天就愁死人,所有活基本都是人工和牲畜拖拉,耕種,收玉米刨或鐮刀割,掰玉米,一天累得腰疼腿痠,弄一畝多地,孩子們小,能給剝剝皮,裝裝車就不賴了,累的半死,還得我們架子車拉回到家裡,再一筐筐的拔到房上晾曬。那時也沒有人收這溼玉米棒子,只有曬乾脫粒再出售。收秋種麥能囉嗦一個多月,現在想起來心裡就發怵,

    現在過秋麥天,啥都不用愁,但手裡得有錢吆,機械化或打工幫忙的,都是有償服務,你只管掏錢就行,所有農活都不是事。越發這幾年實行土地流轉了,差不多的“懶人”都把地承包出去了,雖少收人倆錢,內裡輕巧省心,啥都不用管,過秋天不過秋天一樣,每天照樣可以上網答題。

  • 10 # 荷韻蘭風

    馬上就要秋收了,在外打工的你會回家秋收嗎?

    關於春耕、夏收、夏插、秋收、秋播在本地區對三十發以下的年青人來說己無概念,四十發以下從沒幹過農活,五十歲以下的也沒幹過幾天農活,農田的事只有六七十歲左右的老者在行,但早已無用武之力。本地區早在十年前己有人將自己的田轉包給大戶、省農墾,至2015年本市半數農田己基本完成轉包,至07年百分之八十五以上轉包成功,到現在,部份鄉鎮己達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現今的中、青年不再為家裡一畝三分田而煩心,他們為實個人、家庭理想努力在城裡打拼、放下農田而安心的工作,只有在重大節假日才會回家或探望老人或看望留守在家鄉讀書的孩子。

    人生道路千千萬,行行出狀元喲!在這並不是鼓勵你不種田,我說要種就種出個名堂來,多種!少者三五百畝,多者千畝以上,做個種田大戶,或弄個農場主名兒噹噹多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房裝修要用什麼樣的塗料啊?最好是環保安全一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