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功率因數的幾種方法
可分為提高自然功率因數和採用人工補嘗兩種方法:
提高自然因數的方法:
1). 恰當選擇電動機容量,減少電動機無功消耗,防止“大馬拉小車”。
2). 對平均負荷小於其額定容量40%左右的輕載電動機,可將線圈改為三角形接法(或自動轉換)。
3). 避免電機或裝置空載執行。
4). 合理配置變壓器,恰當地選擇其容量。
5). 調整生產班次,均衡用電負荷,提高用電負荷率。
6). 改善配電線路佈局,避免曲折迂迴等。
人工補償法:
實際中可使用電路電容器或調相機,一般多采用電力電容器補嘗無功,即:在感性負載上並聯電容器。一下為理論解釋:
在感性負載上並聯電容器的方法可用電容器的無功功率來補償感性負載的無功功率,從而減少甚至消除感性負載於電源之間原有的能量交換。
在交流電路中,純電阻電路,負載中的電流與電壓同相位,純電感負載中的電流滯後於電壓90º,而純電容的電流則超前於電壓90º,電容中的電流與電感中的電流相差180º,能相互抵消。
電力系統中的負載大部分是感性的,因此總電流將滯後電壓一個角度,如圖1所示,將並聯電容器與負載並聯,則電容器的電流將抵消一部分電感電流,從而使總電流減小,功率因數將提高。
並聯電容器的補償方法又可分為:
1. 個別補償。即在用電裝置附近按其本身無功功率的需要量裝設電容器組,與用電裝置同時投入執行和斷開,也就是再實際中將電容器直接接在用電裝置附近。
適合用於低壓網路,優點是補嘗效果好,缺點是電容器利用率低。
2. 分組補償。即將電容器組分組安裝在車間配電室或變電所各分路出線上,它可與工廠部分負荷的變動同時投入或切除,也就是再實際中將電容器分別安裝在各車間配電盤的母線上。
優點是電容器利用率較高且補嘗效果也較理想(比較折中)。
3. 集中補償。即把電容器組集中安裝在變電所的一次或二次側的母線 上。在實際中會將電容器接在變電所的高壓或低壓母線上,電容器組的容量按配電所的總無功負荷來選擇。
優點:是電容器利用率高,能減少電網和使用者變壓器及供電線路的無功負荷。缺點:不能減少使用者內部配電網路的無功負荷。
實際中上述方法可同時使用。對較大容量機組進行就地無功補嘗。
提高功率因數的幾種方法
可分為提高自然功率因數和採用人工補嘗兩種方法:
提高自然因數的方法:
1). 恰當選擇電動機容量,減少電動機無功消耗,防止“大馬拉小車”。
2). 對平均負荷小於其額定容量40%左右的輕載電動機,可將線圈改為三角形接法(或自動轉換)。
3). 避免電機或裝置空載執行。
4). 合理配置變壓器,恰當地選擇其容量。
5). 調整生產班次,均衡用電負荷,提高用電負荷率。
6). 改善配電線路佈局,避免曲折迂迴等。
人工補償法:
實際中可使用電路電容器或調相機,一般多采用電力電容器補嘗無功,即:在感性負載上並聯電容器。一下為理論解釋:
在感性負載上並聯電容器的方法可用電容器的無功功率來補償感性負載的無功功率,從而減少甚至消除感性負載於電源之間原有的能量交換。
在交流電路中,純電阻電路,負載中的電流與電壓同相位,純電感負載中的電流滯後於電壓90º,而純電容的電流則超前於電壓90º,電容中的電流與電感中的電流相差180º,能相互抵消。
電力系統中的負載大部分是感性的,因此總電流將滯後電壓一個角度,如圖1所示,將並聯電容器與負載並聯,則電容器的電流將抵消一部分電感電流,從而使總電流減小,功率因數將提高。
並聯電容器的補償方法又可分為:
1. 個別補償。即在用電裝置附近按其本身無功功率的需要量裝設電容器組,與用電裝置同時投入執行和斷開,也就是再實際中將電容器直接接在用電裝置附近。
適合用於低壓網路,優點是補嘗效果好,缺點是電容器利用率低。
2. 分組補償。即將電容器組分組安裝在車間配電室或變電所各分路出線上,它可與工廠部分負荷的變動同時投入或切除,也就是再實際中將電容器分別安裝在各車間配電盤的母線上。
優點是電容器利用率較高且補嘗效果也較理想(比較折中)。
3. 集中補償。即把電容器組集中安裝在變電所的一次或二次側的母線 上。在實際中會將電容器接在變電所的高壓或低壓母線上,電容器組的容量按配電所的總無功負荷來選擇。
優點:是電容器利用率高,能減少電網和使用者變壓器及供電線路的無功負荷。缺點:不能減少使用者內部配電網路的無功負荷。
實際中上述方法可同時使用。對較大容量機組進行就地無功補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