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秦野雁

    岳飛,字鵬舉,河南相州湯陰縣人。從小家境貧寒,喜愛讀書。長大後精忠報國,出生入死,為國家建功立業。他在華人心中的歷史地位是至高無上,無可替代的,千年的歷史沉澱和民族情感已經為他的一生做了最好的詮釋。

    岳飛的死因很複雜,還要從金兀朮南下入侵說起。公元1140年,金熙宗在金兀朮的威逼下,同意金兀朮率兵南下攻宋,很快就攻陷了河南和陝西大部,兵鋒直指淮南。趙構急忙讓岳飛從襄陽出擊。趙構給岳飛的任務是,一牽制向淮南進軍的金兵。二,圖復京師。

    岳飛受命後,馬上領兵出擊,還沒有趕到。但是,金兵在順昌被劉錡的八字軍迎頭一棒,也不知這一棒把金兀朮打蒙了還是打清醒了?反正後來他退守開封休整去了。這樣淮南之危解除,趙構馬上命岳飛班師。才剛剛出來,就要回去,岳飛心有不甘,況且皇上說要“圖復京師”。岳飛便不顧一切繼續進兵,在攻下蔡州和潁昌等地後,駐紮在郾城。在郾城城郊大敗金兵,並讓金兀朮的鐵浮屠和柺子馬片甲不留,成為歷史。接著,在潁昌再次把金兀朮打得丟盔棄甲,甚至毫無還手之力,一直追擊到拒開封只有45裡的朱仙鎮。“憾山易,憾岳家軍難”就是在這時在金兵營裡傳開的。金兀朮被岳飛打得一籌不展,完全沒有了信心,準備放棄中原北渡黃河時,有北宋時的太學生給他說“自古未有權臣在內,而大將能立功於外者!”金兀朮便命秦檜想方設法除掉岳飛,並且公開告訴趙構,和談的條件就是岳飛必須死。之後,危險才悄悄地向岳飛走來。趙構下十二道金牌令岳飛班師,班師後沒有多久,岳飛就被處死了。這是岳飛被處死的客觀事實。

    岳飛的死因很複雜,應該和以下七個原因有關。

    第一,岳飛和趙構的想法完全不同。趙構主要是以和為主,岳飛是以戰為主。皇帝在這裡談,你在那裡打,讓皇帝和金國談和的誠意大打折扣。1139年,《紹興和議》剛剛簽訂,岳飛說和金國議和無異於飲鴆止渴,還是要加緊訓練軍隊做好防禦金兵的準備。這讓趙構大為掃興。

    第二,岳飛耿直的性格,意氣用事。開始,趙構還是很欣賞岳飛的。劉光世退下來的時候,他手上的軍隊本來是要劃給岳飛的,岳飛聽了之後非常高興。當時,十萬之眾的岳家軍本來就是最強大的,再接手這麼多人,如虎添翼,收復中原,迎回二聖之願很快就會實現。趙構對岳飛這個願望並不買賬,加上張浚從中作梗,使岳飛最終沒有成功接手劉光世的部隊。岳飛馬上就以為母親守孝為由辭職,並且說走就走,絲毫沒有顧及趙構的感受。岳飛在趙構眼裡成了一匹難以馴服的烈馬。

    第三,得罪張浚,和張浚的私怨越來越深。張浚雖是岳飛的上司,但是岳飛處處出盡風頭,讓張浚嫉妒心大增。最後終成為陷害岳飛的兇手。張浚本來也是主張抗金的,而且抗金也少不了他的功勞。但是,張浚的政治敏銳度很高。他嗅到趙構為了求和準備向主戰人士開刀時,主動放棄兵權,馬上和皇帝步調一致,走到求和的路線上來了。張浚180度的態度轉變,岳飛對這些全然不顧,並且在楚州為修城牆之事,還面斥張浚畏縮不前。最後張浚要除掉岳飛的立場堅定不移的。

    第四,憾山易,憾岳家軍難。這句話雖然出自金兵之口,不但金兵聽了害怕,趙構聽了這句話也很失眠。宋朝從趙匡胤開始就很怕大將在外被“黃袍加身”。遠的不說,身邊就有苗傅和劉正彥反叛的例子,幸好有韓世忠捨命相救,才使趙構脫離危險,趙構對這印象太深刻了。眼下岳家軍兵多將廣影響極大。手握重兵的岳飛不但金國怕他,朝廷倚重他,就連河南河北一帶的老百姓紛紛打著岳家軍的旗號受他節制。

    第五,立志北伐,沒有解決後顧之憂。諸葛亮為了讓孫權以弱國之勢抗擊曹操的百萬暴兵。說的孫權心服口服,讓孫權放下了所有包袱,和曹操力主一戰。趙構也面臨同樣的問題,趙構沒有打敗金國的雄心,他只想像東晉那樣守住江南,偏安一隅,所以他一心求和。而岳飛主戰,在思想上君臣已經分道揚鑣了。

    第六,對秦檜和張浚狼狽為奸,沒有足夠的重視和防備。岳飛從張浚手中救了韓世忠的命後。他已經明白了危險正朝著自己走來。趕緊學著韓世忠,請辭歸田。趙構便順水推舟讓岳飛回家,但是,張浚和秦檜非要致岳飛於死地。岳飛回家後,岳家軍由岳飛愛將張憲指揮。這給秦檜張浚之流以藉口,秦檜便捏造了岳雲給張憲寫信,叫張憲幫助岳飛奪回兵權的荒唐理由,並且捏造了很多“證據”,給岳飛戴了個謀反的帽子,罪名卻是“莫須有”。

    第七,岳飛犯皇家大忌,參與了趙構的立太子之爭。他曾給趙構上疏要其立建國公趙昚為太子,趙昚就是後來的宋孝宗,這讓趙構很生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拿破崙希爾都寫了哪幾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