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葉子葉子葉子呀呀呀

    南風北漸,豆豉這種南國調味品已經家喻戶曉了,特別是川粵湘菜系中,豆豉的使用頻率幾乎在鹽之上,誇張點說,可以不用鹽而必得用豆豉。   查了查資料才知道,豆豉可能是老祖宗發明的最早的加工食品和調味品,《史記》 裡有所記載,對豆豉的評價和溢美之詞似乎超過了我們今天的認識。《史記》甚至對 “豉”的發音也做了考據,認為西漢齊人讀如“嗜”,而現在的四川話也發這個音,似乎可以作為佐證,但在普通話裡好像接近於發“齒”的音,這個要請北京朋友指點了。   大概古代的防腐技術不過關吧,那時只有加鹽的鹹豆豉,現在就能做不鹹的豆豉了,叫“淡豉”,既可做菜還可以入中藥。傳統的做豆豉的基本工序是把黃豆泡軟以後,蒸熟再發酵而成,實際操作當然要遠為複雜。各地因了製作條件和口味的不同又衍生出很多變種,例如,有在製作過程中加姜等辛重調料的豆豉,有用醋浸泡黃豆,暴曬幹了以後,再用油和芝麻反覆調理,最後撒上花椒粉的豆豉。   從外觀上看,豆豉有黑、黃兩大類,上邊說的川粵湘菜用的都是黑豆豉,是經深度發酵而成,比較乾瘦,香味濃郁,味鹹而略苦。除直接用於菜餚,幾乎所有罐頭食品用的也都是黑豆豉,在找不到理想的豆豉時,不妨買罐“豉汁鯪魚”,把豆豉刮下來做菜,魚另單吃,一舉兩得。黑豆豉最宜炒菜,如豆豉炒青椒臘肉,是雲南、四川人最愛吃的家常菜。   黃豆豉則基本上保持了豆子的原色和原形,滇川常見的有三種,即豆豉、坨坨豆豉和水豆豉。黃豆經水泡、蒸熟和淺表發酵後,出來的就是豆豉,除了鹹味別的什麼味道都沒有,可以直接也可以加辣或加香油食用,更多的是加工成其它豆豉製品。例如捏成直徑約十公分的糰子,就是“坨坨豆豉”,裡邊添加了辣椒粉、花椒粉和大量的薑末,這種豆豉十分刺激而價廉物美,是我讀書時學校食堂早餐必不可少的小菜,天天早上都吃它,從小學4年級住校一直吃到高中畢業,一氣吃了9年,現在想起那些褐黃色黏糊糊的豆子還粒粒在目。水豆豉的印象不深了,好像水份多些,有股酸酸的味道,淺黃色渾濁的汁水裹著很多垛碎了的紅辣椒。學校每週四打牙祭吃過這種黃豆豉跟蒜苗和臘肉炒的菜,那真是美味啊,對於飢腸轆轆的我們來說。   生活在北方的人最早大概是從粵菜的“豉油炒空心菜”、“豉油燜魚”、“豆豉炒牡蠣”以及川菜的麻婆豆腐,回鍋肉,川北涼粉,二姐兔丁等等,一系列離不開豆豉的菜餚中認識和吃到豆豉的,這既說明川粵菜對豆豉的借重,也說明豆豉確實是美味的催生劑。   不妨在超市買袋裝的黑豆豉(湘滇川那兒出的都挺好),用很少一點溫熱水捂一捂令其變軟乎些,再用大量的紅辣椒油煸出香味,冷透裝瓶慢慢受用,也可用來給其它的菜調味,那種淡淡的黴豆香會給疲軟的胃口帶來些許慰藉。 蒸豆豉鯧魚   材料:鯧魚1條、豆豉1大勺、姜少許、蔥兩棵、辣椒1棵   調味料:老抽1大勺、酒1大勺、香油2大勺   做法:   1、將鯧魚去腮與內臟,兩面切三刀,姜切成末,蔥切成段,辣椒切成圓片。   2、將老抽、酒與蔥、姜、辣椒、豆豉攪拌後,均勻抹在鯧魚的兩面,醃十分鐘左右。   3、把魚放入蒸盤中,醃料放在魚身上,上鍋用大火蒸十分鐘。   4、將2大勺香油加熱後,澆在蒸好的魚上即可。 豆豉苦瓜  原料:苦瓜兩條   配料:豆豉、辣椒   調料:鹽、糖、雞精、花椒、蔥花   在水裡放入少許色拉油和鹽,把苦瓜放在水裡焯一下,然後瀝掉水,加入鹽、雞精和糖。把蔥花、辣椒和豆豉倒進油鍋翻炒,象味出來後,和碗裡的苦瓜拌勻,吃起來,豉味濃郁,一點苦味都沒了。  豆豉羊排     原料:羊排2段(約50克)    調料:鹽15克,白糖30克、白醋20克,白酒15克、胡椒粉5克,香油20克、醬油200克,豆豉50克     原料採買:豆豉在超市調料貨架上可以找到,有很多種品牌,價格相差不大,口味相差也不大。依照個人的習慣選擇幹豆豉還是溼豆豉,幹豆豉更適合油炸,溼豆豉更適合做醬。     製作:      1.羊排放入盆內,加入拍松的蔥、姜和鹽、白酒、醬油、白糖、胡椒粉拌勻,醃製2小時。      2.將烤盤擦洗乾淨,墊入蔥、姜,再把羊排放在上面,放入烤爐內,烤制50分鐘,取出後刷上香油。    3.鍋內熱油,將豆豉、蒜末炒香撒在羊排上即可。      烹飪心得:喜歡羊排卻又害怕羊肉羶味的人可以掌握這樣的技巧,在用醃料醃製羊排的同時,用手在羊排上抓抹,這樣會讓羊排醃製得更入味,減少羊肉的羶氣。      特點:豆豉的出現讓這羊排掛上了“中國結”,相信會適合更多的熱愛中餐的人的口味。豆豉的營養價值絕對可以和牛肉相媲美,它的某些元素,比如鈣元素甚至遠遠高於牛肉,並含有大豆中的各種有益成分,因此有“營養丸”之稱。而經由烘烤的羊肉吃起來有些脆,肉質更嫩,味道和油煎的羊排有天壤之別。 豆豉炒豬心 原料:鮮豬心1個,濟陽豆豉10克,紅椒1只,生薑10克,蒜苗10克。調料:花生油10克,鹽4克,味精2克,豆瓣醬10克,紹酒2克,麻油1克,老抽王2克,溼生粉少許。 製法: (1)豬心切成片,濟陽豆豉洗淨,生薑去皮切粒,紅椒,蒜苗切粒。 (2)鍋內加水,待水開時,投入豬心片,紹酒煮去血水,撈起滴盡水分。 (3)另燒鍋下油,放入姜粒,紅椒粒,豆瓣醬炒香鍋,下入豬心片熗炒片刻,調入鹽,味精,老抽王,用大火炒透,下溼生粉勾芡,淋入麻油即成。 豆豉鯪魚油麥菜 原料:油麥菜250克,豆豉鯪魚罐頭50克。 輔料:蔥花、薑末、蒜末、雞精各適量。 做法: 1.將油麥菜洗淨切成段。 2.坐鍋點火,待油熱後煸香蔥花、薑末,加入油麥菜、豆豉鯪魚翻炒,再倒入蒜末、雞精即可。 豆豉排骨 原料:小排骨900克、玉米粉5湯匙、豆豉2湯匙、小蔥5根、姜4片、辣椒粉2湯匙、醬油3湯匙、冰糖1湯匙、酒1茶匙、水半杯 做法:小排骨洗淨剁成小塊,裹玉米粉備用;起火放油後將豆豉、小蔥、姜、辣椒粉爆出香味盛出,與醬油、冰糖、酒、水一起拌勻後備用;取大盤將排骨裝入後淋上調料,以旺火蒸10分鐘,改小火蒸20分鐘。出鍋時挑出蔥和薑片即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人的時候你都會有哪些娛樂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