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顥(1032—1085),字伯淳,後人稱為明道先生;程頤(1033—1107),字正叔,後人稱為伊川先生。
程氏兄弟二人均為北宋哲學家、教育家。中山(今河北定州)人。
程顥、程頤兄弟是周敦頤的嫡傳弟子,他們將周氏樸素唯物主義思想發展成為“理在氣先”的唯理論,為理學奠定了基礎。
二程的思想有共同點,也有分歧之處。共同點在於他們都認為:宇宙的本體是“理”,“理”是“形而上”的,是第一性的,而樸素唯物主義者所說的“氣”則是“形而下”的;是第二性的。這是因為,“氣”之執行,是由於有“理”在那裡主宰起主導作用,封建社會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婦婦”之道就是“客觀真理”的表現,也就是“天理”。
具體到尋求“真理”的方法問題上,二程則有不同的見解。程顥主張“主靜"要求人們從靜中體認心性的本體——“仁"這一觀點在他所著的《識仁篇》中得到盡情發揮。
不但要在靜中取靜,而且還要在鬧中取靜,這種辦法就是給予人的心理一種特殊的訓練,思想上永遠保持一定程度的穩定,以發揚“直觀本能”,程顥的後繼者們把這種方法發展成為靜坐修身養性的一種必修功課。
程頤則把程顥的“主靜”改為“主敬”,認為一個人能做敬,自然也就能做到靜,具體體現在他所著的《四箴》中,竭力發揮了《論語•顏淵》中的“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的觀點。程頤這種觀點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壓抑人的個性,造就維護服從封雜治的庸才。
程顥、程頤學說還有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對封建士大夫的人生程式作了明確的規範,他們認為“格物、致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儒家的治學方法、過程和目的,重點突出其中之“正心”、“誠意”,其學說為宋代以後的歷代統治者所提倡,為封建文人所認同。
程顥(1032—1085),字伯淳,後人稱為明道先生;程頤(1033—1107),字正叔,後人稱為伊川先生。
程氏兄弟二人均為北宋哲學家、教育家。中山(今河北定州)人。
程顥、程頤兄弟是周敦頤的嫡傳弟子,他們將周氏樸素唯物主義思想發展成為“理在氣先”的唯理論,為理學奠定了基礎。
二程的思想有共同點,也有分歧之處。共同點在於他們都認為:宇宙的本體是“理”,“理”是“形而上”的,是第一性的,而樸素唯物主義者所說的“氣”則是“形而下”的;是第二性的。這是因為,“氣”之執行,是由於有“理”在那裡主宰起主導作用,封建社會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婦婦”之道就是“客觀真理”的表現,也就是“天理”。
具體到尋求“真理”的方法問題上,二程則有不同的見解。程顥主張“主靜"要求人們從靜中體認心性的本體——“仁"這一觀點在他所著的《識仁篇》中得到盡情發揮。
不但要在靜中取靜,而且還要在鬧中取靜,這種辦法就是給予人的心理一種特殊的訓練,思想上永遠保持一定程度的穩定,以發揚“直觀本能”,程顥的後繼者們把這種方法發展成為靜坐修身養性的一種必修功課。
程頤則把程顥的“主靜”改為“主敬”,認為一個人能做敬,自然也就能做到靜,具體體現在他所著的《四箴》中,竭力發揮了《論語•顏淵》中的“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的觀點。程頤這種觀點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壓抑人的個性,造就維護服從封雜治的庸才。
程顥、程頤學說還有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對封建士大夫的人生程式作了明確的規範,他們認為“格物、致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儒家的治學方法、過程和目的,重點突出其中之“正心”、“誠意”,其學說為宋代以後的歷代統治者所提倡,為封建文人所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