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漫步茶卡鹽湖
-
2 # 可愛的飛飛醬
路過解答
首先我們根據考古和科技得出的結論來看華夏文明和良渚文明各自的起源
華夏文明源自大地灣文化、裴李崗文化、龍山文化、仰韶文化,華夏族父系Y染色體主體是O3及其支系,母系線粒體單倍群主要為M7c、F 和B4含其他支系。母系線粒體單倍群主要為M7c、F 和B4。六千年前,華夏學會了種植小米的農業技術。糧食漸漸充足,不再像遊牧民族那樣缺乏食物,使得華夏部落的人口很快的增長。於是華夏部落開始為生存空間而擴張,向四方的其它民族掠奪土地,土地的爭奪也發生在華戎之間。但是對華夏更有吸引力的是東方適於農作的肥沃土地。 據現有的考古發現資料與研究表明,5800年至5300年前,中國大地上的文明燦若星斗 。良渚古國遺失後,中原漸成史前東方文明中心 。
根據史書記載,華夏部落是黃河流域的最早居民,華夏先民早在8000年前就在黃河流域建立了大地灣文化(甘肅天水一帶)和裴李崗文化(河南新鄭一帶)。又於7000年-5000年前在北到長城沿線及河套地區,南達鄂西北,東至豫東一帶,西到甘、青接壤地帶建立了仰韶文化。再於距今約4600-4000年在分佈於黃河中下游的山東、河南、山西、陝西等省地區建立龍山文化。距今5300年前後,中華大地各地區陸續進入了文明階段;距今3800年前後,中原地區形成了更為成熟的文明形態 。
而良渚文明是中國長江下游太湖流域的一支古文明。是銅石並用時代文化,因發現於浙江餘杭良渚鎮而得名,距今約5250~4150年,據戰國古籍《鶡冠子》記載說"成鳩氏之國……兵強,世不可奪",實際上就是說良渚文化集團的武力強大,天下無敵。在1936年被發現,經半個多世紀的考古調查和發掘,初步查明遺址分佈於太湖地區。
所以良渚文明和華夏文明的起源是不一樣的,在地緣方面兩者有是相差甚大。一個的中心在今浙江,另一個在今黃河流域。
我認為兩者的起源應該是沒有關係的,但是良渚文明消失後他的文明成果由華夏文明接納了,其中作為禮儀的玉器更是被髮揚、傳播。
-
3 # 探奇小魚
關於良渚文明是否中國的我們看下面幾個方面:
玉器良渚文明目前為止出土玉器3000多件,比全國史前玉器加起來都多。玉器中的琮(Cóng)、璧、鉞成為標準器。琮在周代用來禮地,璧用來禮天。《周禮》記載:“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
玉琮是一種內圓外方的筒型玉器,是古代人們用於祭祀神明的一種禮器,距今約5100年。至新石器中晚期,玉琮在江浙一帶的良渚文化、廣東石峽文化、山西陶寺文化中大量出現,尤以良渚文化的玉琮最發達,出土與傳世的數量很多。
各個文化時期出土的玉琮,材質、規格尺寸、紋飾都有區別,但玉琮主體形狀——內圓外方卻保持不變。
基因透過DNA鑑定,能判斷同一片墓地裡的死者是否有親屬關係,還可以檢測是否為同一種群。
在古DNA檢測中,良渚文化中檢測的M119型別在今天的江浙地區也依然高發。而且O3型別不僅在漢族中有,周邊民族中也有,甚至包括太平洋群島地區的波利尼西亞人和毛利人都有涵蓋。換句話說,今天東亞大陸上的人群主流仍是1萬年前東亞大陸古人的後代。
有人認為良渚只是在現在的中國境內,但良渚與華夏、中國並不是傳承的關係,良渚和南島人或許有關。
這就要看你怎麼定義中華文明瞭。如果指的是代代相傳的炎黃,商周,秦漢……這條線下來,可以說,良渚不是我們的文明源頭。它只是個曾經強大但是消亡的文明,文明殘骸被我們吸收了。但如果擴大到整個中國的疆域,全部的民族,那它是中國文明的源頭,因為良渚文明的後代還在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
-
4 # 古史微題主問:良渚文明是華夏族創造的嗎?
我的回答:這個問題沒有答案,但有意義。
原因:題主的這個問題沒有先把華夏族的概念定義清楚。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概念不清晰,討論就沒有科學基礎,由此容易造成不必要的糾紛和困擾。無論是就華夏族的古義還是今義來說,這個問題的答案都是否定的。但是,鑑於現在有不少人對華夏族的概念認知比較模糊,他們往往認為可以把我們的先民都統稱為“華夏族”而選擇“是”的答案。因此,我認為在這裡更有必要來談談華夏族的概念問題,或許這對大家有一點幫助。
同時,我在一篇悟空問答中已經提到,良渚的居民更多與古代越人有關,他們的後裔有相當多成為了現在的侗傣族語族群,也有不少人已經轉化為了漢族。這顯然也與華夏族拉不上關係。就良渚時期來說,現在中國境內的任何一個民族都沒有形成,就算是把華夏族作為中華民族的統稱(何況現在國家不提倡),這在當時也沒有形成。從這個角度來說,談良渚是不是華夏族創造的就沒有意義。
-
5 # 談史說魯
今天我再接著談談良渚文化的族屬問題。良渚文化古城面積較大,和北方的陶寺遺址、石峁遺址一樣都是影響廣泛的考古發現,良渚遺址的城址面積僅次於石峁。考古遺址的族屬這是考古學和人類學的一個大的難題,對於良渚文化的族屬有學者進行過探討,如陳剩勇曾提出良渚文化後來的去向是北上,是後來夏文化的來源,陳民鎮撰文認為良渚文化是虞文化。
這些探討都是歷史學者根據文獻和考古資料得出的結論。當然,在這一問題上,大家觀點並不統一,不過,良渚文化的大發現只能證明中國文明起源有著久遠的歷史,但良渚文化和生活在黃河流域的華夏人並沒有直接的聯絡,當然良渚先民和南遷的華夏先民存在著交流和融合,但在中國上古史上並屬於華夏,現在的較為可信的說法是,良渚先民和越人有著直接關係。
越人是百越中的一支,我們習稱的百越,見於文獻的有30個左右,越人的活動範圍在環太湖區域和浙南地區,百越則包括了東南和南方地區的眾多民族。文獻上論證良渚先民是虞人的主要困難是基因的不符合。目前人類的起源很多研究還處於假說階段,還沒有得到廣泛的認可,族屬問題需要更多的樣本來進行體質人類學等方面的分析。
-
6 # 肖鄅
良渚文明是華夏族創造的嗎?
答:是的
良渚文化發現於浙江餘杭良渚鎮,遺址多達500多處,散佈在長江下游環太湖地區36000平方公里的範圍內。
光是這點,就足以證明良渚文明是屬於華夏族的。
因為華夏族是黃河及長江流域的最早居民,文明史最早可以追溯到8000年前。
華夏先民於7000年-5000年前在北到長城沿線及河套地區,南達鄂西北,東至豫東一帶,西到甘、青接壤地帶建立了仰韶文化。
再於距今約4600-4000年在分佈於黃河中下游的山東、河南、山西、陝西等省地區建立龍山文化。
而良渚文化距今約5250~4150年,其發現的陶器中有引人注目的黑陶,當時被認為與山東的黑陶相類似,因此,最先也稱作龍山文化。
後發現和山東黑陶還是有所區別,於1959年提出了良渚文化的命名。
但不可否認,這確實是華夏族的區域。
以上個人觀點——知新
-
7 # 世界史圖鑑
良渚文明並非最初的華夏部落集團創造,但卻是華夏族的創造。良渚文明是位於杭州城北18公里處的餘杭區。在1959年的一次例行考古中發現了良渚文化。當時由於發掘深度不足,一致認為不構成文明,僅是史前文化代表,中心是在太湖流域。大致的時間是距今5300年到4300年左右是長江下游文化的代表。後來隨著發掘的不斷深入我們逐漸看到了良渚文化很有可能是一個已經發展成熟的文明,在2012年中國將其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備選名單。19年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並獲得成功。
良渚最大的特色是出土玉器,是中國新石器時代的文化代表之一。發現了迄今為止的中華第一城,良渚古城的發現直接奠定了中國文明探源工程的基礎。良渚遺址群被證實是中華文明5000年文明史的發源地之一。但是文明並非華夏創造,當時的華夏族群是在北方的黃河流域。在當時良渚文化集團武力強大多次與華夏族群競爭生存空間。兩者是競爭關係,但同時也都被認為是中華文明的源頭之一。如今良渚文明最大的看點就是古城遺址,總面積達到290萬平方米。標誌著5000年前良渚文化已經進入成熟的史前文明發展階段。
在中國的軍事民主制階段,良渚文明和華夏文明之間的競爭,直接決定著之後中華歷史的走向。當然最終兩大文明集團實現融合,之後隨著華夏族群概念的不斷擴大。兩種文化不在區分,都被列為華夏文明的一員。但是在那個史前的部落聯邦時代。良渚文明和華夏文明還是應該有所區別。更確切的說良渚文明相比於華夏更應該是東夷族的組成部分,東夷在不同時期,指代不同群體,隨著中原疆域的不斷變化東夷也逐漸發生變化。
在先秦時期東夷是對東方非華夏民族的泛稱。本就不是民族概念,只是對生活在東方的不同民族的統稱,他們有著不同的文化習慣,語言,種族,傳統和起源。在兩大部落聯盟競爭的時代,融合的現象也十分廣泛。東夷對於華夏族群的影響是很深的。龍的圖騰最開始便是東夷率先興起。在黃帝擊敗東夷,實現融合之後。華夏和東夷兩種勢力在同一個部落聯盟當中也競爭了近千年最終才完成融合。
而這個時間已經是中國的商朝。但是在行政方面直到周朝東夷依然是中原的勁敵。在文獻中也記載了周王朝對東方的多次戰爭。最終才將最後幾個不願意融合的部族囊括華夏族群之內。同時相比於華夏,夏商時期,東方的核心地區恰恰也是兩個王朝的統治重心。在某種意義上也表明東夷與華夏族並重,對中華文明的起源起到了同等促進作用。
-
8 # eagles華夏
不是!
良渚是古東夷!上限在6000年以上,超過黃帝的時候!
華夏文明是以黃帝為始祖的!
華夏文明是以表意的象形文字~漢字字為核心的原生文明! 就地域而言,華夏文明是主要是以中原河南為主,和山西,山東,河北,江蘇一部分組成!共同是以始祖軒轅黃帝為認同的!黃帝就是鄭州新鄭人,黃帝姓公孫,軒轅氏 有熊(能下三點)國,少典之子!由於宅心仁厚,開疆拓土發展生產,平地聚土築城保護民眾,有土德,以土色為尚,後人上尊號為~黃帝! 華夏文明是最早東羌和東夷兩大族群在10000年左右開始在中原鄭州附近開始合流,最終在5000年左右的黃帝時代形成炎黃部落和華夏集團諸民族!中國官方說華夏文明5300年是以我們河南鄭州西山遺址時間基點的!西山遺址是華夏文明最早的城,沒有之一!之所以叫華夏文明的城是有規律的,要:廟壇殿堂冢齊備,外有修築環壕城牆,內有規劃道路廣場,才叫城!這樣模式和文化內涵中國一直傳承到20世紀!西山遺址不僅僅是一個城,周圍同時代城邑遺址十幾個,成環形圍繞,推定為黃帝時代的都城或是國家中心城市!!!你們以為史書上記載黃帝築20城是說著玩的? 華夏文明最牛逼是有文字!在中原地帶有8000年以上的裴裡崗文化時期的賈湖遺址,就是出骨笛的那個,其實很牛逼的是已經有了文字,再到夏城二里頭也有文字傳承,再後在鄭州3600年的商城出土過了甲骨文、金文、朱書陶文三種同時!文字才是最高階的文物,至少在8000年前中原地帶已經進入農耕時代,不是那些蠻夷胡虜可以比的!中原地帶6000多年的文化遺址多的有一火車,鄭州隨便也幾百個!華夏民族其實超級牛逼,有極強擴張慾望和能力,在軍事和文化雙領先的條件下,以鄭州為中心向外擴張,驅趕蠻夷三千年,追殺蠻夷三千里!最終成為霸主,在歐亞大陸東翼,所有適合耕種的土地都在我們國土之內!華夏文明是以“夏”為認同的,國家夏商周斷代史~華夏探源工程眾多專們圈定六大都邑全部在中原地帶!山西晉南陶寺遺址推定為堯之唐都,剩下五個全部在河南境內,三門峽一個推定是夏早期軍事要塞,洛陽一個推定夏晚期晚期都城就是二里頭,其餘三個都在我們鄭州,分別是,王城崗遺址推定為禹之陽城,新砦遺址推定為啟之黃臺,大師姑遺址推定為夏中期軍事要塞!夏的位置區域已經非常明確了!這麼大的夏文化區域已經不可能在別的地方出現了!這些眾多的遺址和海量文物已經把夏代描繪十分清晰了!就是以鄭州周邊附近為核心地帶的,夏在鄭州這裡毋庸置疑!石茆是鬼方山戎獫獯,良渚是古東夷都不是華夏!
另有:
有人非說良渚文化一有文字,二有玉器,三有階級分化和農業及手工業陶器,四有城池水壩,非常先進,就是華夏文明,這是完全錯誤的,仔細推敲可以這四個方面恰好說明良渚文化不是華夏文明!
一,華夏文明是以獨有表意的象形文字~漢字為載體的,漢字的直系祖先就是商甲骨文,而良渚文字是陶器石器為載體,跟商甲骨文的甲骨契刻完全不一回事!商甲骨文是成熟的文字,它倒是8000前的河南平頂賈湖遺址出土契刻文字是一脈相承的!還有6000年前南陽黑龍廟遺址出土契刻文字也類似,以及山東河北中原地帶眾多契刻文字都是有親緣關係,一目瞭然!如果是以陶器石器文字開論,中原地區的朱書陶文最早河南山西河北山東等地都有出土,年代早的也都在6000年以上,也超良渚文化的5300年的上限,而且出裡頭遺址也出土的文字,並不是沒有!所以你說的良渚文化文字比商甲骨文早,就是華夏文明根本不成立,反而變相證明良渚不是華夏文明!
二,玉器而言,良渚文化玉器風格明顯是古東夷風格,跟華夏文明的仰韶文化紅山文化龍山文化差別明顯!而且早期玉器來源主要是崑崙山和南陽還有遼寧!良渚地帶並沒有太多的玉,一定是外來的!文飾也不一樣,就像你所說的,其文飾跟另一個蠻夷文化三星堆更像,而不是華夏文明!就陶器來說,黑陶主要古東夷的產物,因為黑陶是材料是江河底細膠泥,北方很少,這是河姆渡文化的技術和特點,跟華夏文明關係不大,華夏文明一直是彩陶,知道早期夏商時代都沒有才用黑陶為主流,你可以看看夏代商代各種陶器,非常明顯,直到商中期才把黑陶的技術吸收進來,形成新的陶器!這跟黑陶出現差著2000年以上,所以說黑陶恰恰不是華夏文明的特徵和產物!在8000年前鄭州新密裴裡崗遺址已經出土石碾石磨,說明中原地帶華夏文明早在8000年前就已經進入農業時代,你說的這個又不成立!
三,華夏文明最早的城是5300年的鄭州西山遺址,跟良渚文化上限是同時時代!也有社會分化和等級制度,其實階級分化並不是特別事情,很多都有!由於華夏文明進入農業時代相當的早,需要大面積的耕種,同時為了更好的便於耕作和勞動果實,必須在大平原,平地築城,山城沒什麼用!良渚這也不符合華夏文明的特點!更重要的是良渚文化沒有“定廟壇殿堂冢”齊備的華夏城池的根本特點,因為兩古城遺址是同時代的產物,那就凸顯了明顯差異,說明良渚不是華夏!
華夏的城池這樣模式延續了5000年,而良渚文化一千的時間裡從來都不具備!
四,!華夏的城都是平地築城,環壕城牆,挖出的土來築牆,良渚和石茆以及眾多蠻夷文化都是山城,這是不一樣的!良渚文化築牆是先用石頭鋪牆基,然後堆土為牆,用球星夯具夯打,華夏築城是先挖環壕取土,以磨具模板固定,用平頭夯具夯實,分層壘牆!兩者完全不同,好訊息是這樣的築牆方式現在北方部分地區還在用!還有大禹是夏代的始祖,大禹治水明確說是疏而不是堵,良渚水壩明顯是堵而不是疏,完全是兩個方向!就是因為良渚文化不是華夏是山城在位置在高處才敢用建水壩堵水,而華夏文明全都是平地築城,要是堵那就必然全部給淹死,所以大禹才是疏導江河!這又證明你說良渚不可能是大禹一派疏水!
綜上,你說的四個方面都完全不成立!
良渚文化雖然很先進,甚至區域性超越華夏,但它依然不是華夏文明!
-
9 # 去古代找歷史
良渚文明不是由華夏族創造。
理由如下:
一般認為,中華文明的直接源頭有兩個,即黃河文明和長江文明。而黃河文明主要是由華夏民族所創,主要集中在黃河流域,華夏民族地處中原腹地,為區別其他民族,將四方的民族以地理位置分別稱:西戎、北狄、東夷、南蠻。
華夏民族約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在北到長城沿線及河套地區,南達鄂西北,東至豫東一帶,西到甘、青接壤地帶建立了仰韶文化。
約公元前2600年-公元前2000年在分佈於黃河中下游的山東、河南、山西、陝西等省地區建立龍山文化
華夏族於商周時期遷往江漢平原,往後南遷至南部更深遠的區域。
而良渚文化產生於公元前3200年-公元前2200年,且地理位置在今浙江省杭州市餘杭良渚鎮,也就是那時華夏族所稱的”東夷“。
-
10 # 堅果實
一、良褚文明
1、什麼是良渚文明?
良渚文明是指1936年發現的位於杭州市區西北部的良渚遺址,距今約5250-4150年,包括餘杭縣的良渚、瓶窯、安溪三鎮之間遺址的總稱。是銅石並用時代文明,因為發現於浙江餘杭良渚鎮而得名。良渚文化分佈的中心地區在錢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而遺址分佈最密集的地區則在錢塘江流域的東北部、東部。2012年良渚遺址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2018年“良渚古城遺址”正式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2、良渚文明的代名詞:玉器
在中國眾多璀璨的遠古文化中,環太湖地區的良渚文明是一顆非常耀眼的明珠。它以大量且精美的玉器著稱於世。從數量而言,據不完全統計,僅出土的大件琮、璧已有上千件;各類玉器共計達近萬件之多,一座大幕就能出土玉器上百件之多。為此有學者提出良渚文明隨葬大量玉器的葬法為“玉斂葬”。由此可見良渚文明墓葬出土的玉器之多。從分類而言,據林華東先生統計,良渚文化玉器的品種至少有61種之多,按其功用,可分為禮器、裝飾、組裝件和雜器四大類。從製作工藝而言,良渚文明玉器製作技藝精湛,玉器之精美,無不令人為之嘆服。從文明起源而言,許多學者都在"玉禮器"和"禮制"方面發掘它的社會意義。正如如蘇秉琦先生指出,"玉器是決不亞於青銅器的禮器"。宋建先生認為"良渚文化玉器的主要功能不是裝飾,而與青銅器相同,也是政權、等級和宗教觀念的物化形式",因而,良渚文化的玉器,也是文明的要素之一。邵望平先生更進一步指出,良渚文化那種刻有細如毫髮、複雜規範的神獸紋的玉禮器絕非出自野蠻人之手。它必定是在凌駕於社會之上的第三種力量支配下,由專職工師匠人為少數統治階級而製作的文明器物。由於同類玉禮器分佈於太湖周圍甚至更大的一個地區,或可認為該區存在著一個甚至數個同宗、同盟、同禮制、同意識的多層金字塔式社會結構或邦國集團。
二、華夏民族(華夏族)
1、什麼是華夏民族(華夏族)?
華夏民族是漢民族的舊稱,是指中國原始社會黃帝和炎帝兩個部落的後代血脈,與居住在東方的夷族、南方的黎族、苗族的一部分逐漸融合形成了華夏民族的主體。"華"這個字的地位非常崇高聖潔,顯赫尊貴;夏則是華夏民族建立的第一個王朝;因此也稱“華”、“夏”、“諸華”、“諸夏”、“中華”、“中夏”。華夏民族是黃河及長江流域最早的居民。華夏先民主要活動在黃河中下游,在黃河流域留下了眾多的文明遺址。
2、華夏文明:唯一傳承至今的古老文明
華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傳承至今的古老文明。華夏民族是黃河流域最早的居民,華夏先民早在8000年前就在黃流流域建立了大地灣文化(今甘肅天一代)和裴李崗文化(河南新鄭一帶),於7000-5000年前在被盜長城沿線與河套地區,南達鄂西北,東至豫東一帶,西到甘、青接壤地帶建立了仰韶文化。再又於距今約4600-4000年在分佈於黃河中下游的山東、河南、山西、陝西等省地區建立龍山文化。大地灣文化、裴李崗文化、龍山文化、仰韶文化,為華夏文明圈的代表。華夏族於商周時期遷往江漢平原,往後南遷至南部更深遠的區域。華夏文明講究禮儀以卻別於周邊民族。夏,大也。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華,夏一也。華夏皆謂中國,而謂之華夏者,言有禮儀之大,有文章之華也。中國者,聰明睿知之所居也。萬物財用之所聚也,賢聖之所教也,仁義之所施也,詩書禮樂之所用也。"親被王教,自屬中國,衣冠威儀,習俗孝悌,居身禮義,故謂之中國"。
三、良褚文明與華夏民族間有無關聯絡?
1、從地域而言
良渚文明距今約5250-4150,良渚文明的核心區在餘杭地區及太湖一帶屬於中國的南方長江中下游地區,而距今約7000-5000年的仰韶文明活動範圍主要在黃河中游,距今4000年龍山文明主要活動範圍在黃河中下游(山東濟南一帶)。由於當時生產力低下,受交通所限,身處於南方長江中下游的良渚文明未能與黃河中下游早期的仰韶文明和晚些時候的龍山文明都沒有交接。就交通發展水平而言,可以推斷出良渚文明應該獨自在長江流域發展,並未受到黃河流域文明的影響。
2、從時間而言
長江流域的良渚文明是在距今5250-4150,黃河流域的華夏文明有距今約7000-5000年的仰韶文明和距今約4000年的龍山文明。根據復旦大學的基因研究對照和歷史遷移記錄,漢民族的擴張主因是歷史上的由北往南的人口移動所致。按照這個來推算如果良渚文明是華夏民族建立的文明,那麼良渚文明和龍山文明有可能都是仰韶文明的延續,但是透過考古發掘良渚文明和龍山文明之間並沒有共同之處,良渚文明和仰韶文明也沒有傳承關係,而是仰韶文明和龍山文明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傳承關係。
3、從出土文物來看
良渚文明以出土精美的玉器而著稱於世,量多、製作精美、是當時禮器的代表,因為隨葬的玉器量多,學者還推測出當時盛行“玉斂葬”的說法。除此外良渚文明在製陶器方面,技藝也是十分精湛,由馬家浜時期手製的厚胎陶器轉向輪制的薄胎陶器發展,而且種類繁多,有的還是精細刻劃花紋和鏤孔,或施用彩繪。而華夏民族的仰韶文明製作工具還停留在磨製石器,出土最為世人所知的是製陶業,仰韶文化製陶技術最能代表當時的手工業經濟發展的水平。不過,製坯還停留在手製階段,不少小件器物仍採用直接捏塑的簡易方法。龍山文化以出土精美的磨光黑陶為顯著特徵的文化遺存。而在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中顯然沒有發現大量使用和製作玉器的出土佐證材料。
四、結論
由以上論述,我大膽得出結論良渚文明不是華夏民族所建立的文明,而是有南方的民族建立並獨立發展的文明存在,因為從考古來看,良渚文明和黃河流域的早期文明之間並沒有太多共通性。良渚文明可能是因為不可抗逆的天災消失在了文明的長河中。從疊壓在良渚文明之上,作為後來者的馬橋文化並未繼承良渚文明特有玉文化為靈魂的文化因子,故而認為它是一支突然消失了的文。
回覆列表
國家文物局指出:良渚遺址群將成為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聖地。
良渚文化為中國新石器文化遺址之一,分佈地點在長江下游的太湖地區,其中心在浙江省良渚。1936年發現的該文化遺址,於1959年依照考古慣例按發現地點:良渚命名,是為良渚文化。良渚文化存續之間約為距今5300年至4200年前,屬於新石器時代。該文化遺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挖掘自墓葬中的玉器包含有璧、琮、鉞、璜、冠形器、三叉形玉器、玉鐲、玉管、玉珠、玉墜、柱形玉器、錐形玉器、玉帶及環等。另外,陶器也相當細緻。 遺址位置 良渚位於杭州城北18公里處餘杭區良渚鎮。發現於1936年,是新石器時代晚期人類聚 居的地方。出土的石器有鐮、鏃、矛、穿孔斧、穿孔刀等,磨製精緻,特別是石犁和耘田器的使用,說明當時已進入犁耕階段。距今5300~4000年的良渚遺址區內有一座面積290萬平方米的古城,其年代不晚於良渚文化晚期。考古學家指出,這是長江中下游地區首次發現的良渚文化時期的城址,也是目前所發現的同時代中國最大的城址。當時“良渚”勢力佔據了半個中國,新發現的這座古城,相當於良渚時的首都。 有專家認為中國朝代的斷代應從此改寫:由現在認為的最早朝代為夏、商、周,改成良渚。 文化背景 良渚,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是被謄為中華文明的曙光——良渚文化的發祥地。良渚文化是環太湖流域分佈的以黑陶和磨光玉器為代表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因1936年首先發現於良渚而命名,距今5300—4000年。對“良渚遺址”出土的人物,經基因鑑定確認,良諸人是駱越後裔。 中國文明的曙光是從良渚升起的,良渚是中華民族和東方文明的聖地,國家文物局已正式將良渚遺址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預備清單。 良渚文化是分佈於環太湖地區一支著名的史前考古學文化,距今5300~4000年。良渚遺址是良渚文化的中心遺址和文化命名地,位於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的良渚、瓶窯兩鎮。 1986年,良渚反山遺址先被發現,發掘出11座大型墓葬,有陶器、石器、象牙及嵌玉漆器1200多件。這幾年,良渚文化遺址從40多處增加到135處,有村落、墓地、祭壇等各種遺存。 歷史時期 良渚文化是一支分佈在太湖流域的古文化,距今5300-4000年。考古研究表明,在良渚 文化時期,農業已率先進入犁耕稻作時代;手工業趨於專業化,琢玉工業尤為發達;大型玉禮器的出現揭開了中國禮制社會的序幕;貴族大墓與平民小墓的分野顯示出社會分化的加劇;刻劃在出土器物上的“原始文字”被認為是中國成熟文字出的前奏。專家們指出:中國文明的曙光是從良渚升起的。 良渚文化發展分為石器時期、玉器時期、陶器時期。玉器是良渚先民所創造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精髓。良渚文化玉器,達到了中國史前文化之高峰,其數量之眾多、品種之豐富、雕琢之精湛,在同時期中國乃至環太平洋擁有玉傳統的部族中,獨佔鰲頭。而其深涵的歷史文化底蘊,更給世人帶來了無限的遐想。文字是文明社會的一個重要標誌。在良渚文的一些陶器、玉器上已出現了為數不少的單個或成組具有表意功能的刻劃符號,學者們稱之為“原始文字”。 良渚文化時期,稻作生產已相當發達,從出土的大量三角形石犁等農具看,良渚人已擺脫一鏟一鍬的耜耕而率先邁入了連續耕作的犁耕階段,從而為當時社會的繁榮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良渚文化以黑陶著稱,胎質細膩、造型規整,器種變化多樣,用途分明,尤其是鼎、豆、壺的組合,構成了富有良渚文化特色的器物群。 編輯本段文化分期 良渚文化大體可分為早、晚兩期。早期以錢山漾、張陵山等遺址為代表。陶器以灰陶為主,也有少量的黑皮陶, 器形有魚鰭形足的鼎、袋足、 鏤孔豆、貫耳壺、球腹罐、附耳杯、附耳、大口圜底缸等。晚期以良渚、雀幕橋等遺址為代表。陶器以泥質黑皮陶較為常見,並有薄胎黑陶,器形有斷面呈丁字形足的鼎、竹節形把的豆、貫耳壺、貫耳罐、侈口圓腹罐、簋、大圈足盤、寬把帶流杯等。 編輯本段文化特徵 良渚文化的陶器,以夾細砂的灰黑陶和泥質灰胎黑皮陶為主。輪制較普遍。一般器壁較薄,器表以素面磨光的為多,少數有精細的刻劃花紋和鏤孔。圈足器、三足器較為盛行。代表性的器形有魚鰭形或斷面呈丁字形足的鼎、竹節形把的豆、貫耳壺、大圈足淺腹盤、寬把帶流杯等。琮、璧一類玉器數量之多和工藝之精,為同時代其他文化所未見。石器磨製精緻,新出現三角形犁形器、斜柄刀、“耘田器”、半月形刀、鐮和階形有段錛等器形。 編輯本段地理分佈 良渚古城的南面和北面都是天目山脈的支脈,南北與山的距離大致相等,東苕溪和良渚港 分別由城的南北兩側向東流過,鳳山和雉山兩個自然的小山,分別被利用到城牆的西南角和東北角,因此,專家推斷,古人在建城時顯然對地理位置經過精心勘察和規劃。 良渚文化的分佈主要在太湖流域,包括餘杭良渚,還有嘉興南、上海東、蘇州、常州、南京一帶;再往外,還有擴張區,西到安徽、江西,往北一直到江蘇北部,接近山東,曾經良渚人為了佔領這裡,還打了一仗;再往外,還有影響區,一直到山西南部地帶。當時“良渚”勢力佔據了半個中國,如果沒有較高的經濟文化水平,是不可能做到的。考古專家認為良渚古城其實就是“良渚古國”。良渚古城的發現,有人認為中國的朝代的斷代應從此改寫——由現在認為的最早朝代為夏、商、周,改成良渚。 編輯本段發現過程 良渚古城遺址的發現非常意外,緣於一次保護區域內農民住宅外遷安置點的基建專案。當 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瓶窯葡萄畈遺址高地西側挖掘時,發現了一條良渚時期的南北向河溝。隨後,考古隊員深入挖掘。洛陽鏟在4米多深的地方,鏟頭碰到了石塊,換個地方再鏟,在差不多的深度再次碰到了石塊。當泥土一層層挖去,一大片石塊露出來,經過區域性解剖發現,這一高地是由人工堆築而成,寬60多米,深近4米。 考古人員發現整塊土地其實都是人工夯築而成——土質為黃土,不同於良渚一帶灰黑色淤泥,明顯是人工從外面搬運而來。在黃土下面,鋪著一層石塊,石塊比較圓滑,應該是從周邊現成揀來的。之後的挖掘證明,這大堆的黃土就是良渚古城的西城牆,稻田下的溝渠是護城河。 編輯本段文化命名 1934年發現浙江吳興1936年發掘了具有代表性的良渚遺址。良渚的陶器中有引人注目的黑陶,當時被認為與山東的黑陶相類似,因此,也稱作龍山文化。1939年,有人把龍山文化分為山東沿海、豫北和杭州灣三區,並指出杭州灣區的文化相與山東、河南的有顯著區別。1957年,有人認為浙江的黑陶幹後容易褪色,沒有標準的蛋殼黑陶,在陶器、石器的形制上有其自身的特點,於1959年提出了良渚文化的命名。現經發掘的重點遺址,還有江蘇吳縣草鞋山和張浦趙陵山、武進寺墩,浙江嘉興雀幕橋、杭州水田畈,上海市上海縣馬橋、青浦區福泉山、浙江餘杭莫角山等。良渚文化以早期的趙陵山和張陵山,中期的瑤山和反山,晚期的寺墩和福泉山最為典型。 編輯本段遺址全貌 這座古城東西長約1500~1700米,南北長約1800~1900米,略呈圓角長方形,正南北方向。城牆部分地段殘高4米多,做法考究:底部先墊石塊,寬度達40~60米(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明朝洪武年間建造的西安古城牆,底寬18米,頂寬15米),上面堆築純淨的黃土,夯實。 西城牆全長約1000米,寬約40~60米,南連鳳山,北接東苕溪;接下來,南城牆、北 城牆和東城牆依次被發現,同樣是底部鋪墊石頭、大量黃土夯築;城牆環繞著中間的莫角山遺址。與西城牆相比,其他三面城牆相對更考究:鋪墊的石頭尖銳很多,明顯是人工開鑿;城牆外側石頭相對大點,越往裡越小;堆築的黃土層中,有時會摻加一層黑色的黏土層,增加了城牆防水能力。考古人員推測,這些痕跡說明古人最先造的是西城牆,等到建其他三面城牆,經驗更豐富了。已經發現的良渚遺址,從其位置、佈局和構造來看,專家認為當時有宮殿,生活著王和貴族,如今又找到了城牆,相當於良渚時的首都。 編輯本段出土文物 良渚出土的陶器,以泥質灰胎磨光黑皮陶最具特色,採用輪制,器形規則,圈足器居多,用鏤孔、竹節紋、弦紋裝飾,也有彩繪。玉器發現很多,有璧、琮、璜、環、珠等,大部分出土於墓葬中。與良渚遺址同類型的遺址,在長江下游的蘇南,直至錢塘江以北的平原地區,分佈較廣,考古學界統稱為“良渚文化”。據對有關遺址出土文物的碳14測定,其年代距今約4700~5300年,先後延續達千年之久。 1986、1987年,從良渚墓葬中出土大量隨葬品,其中玉器佔90%以上,象徵財富的玉器和象 徵神權的玉琮和象徵軍權的玉鉞,為研究階級的起源提供了珍貴的資料,而且使世界上許多大博物館對舊藏玉器重新鑑定、命名,使一些原被誤認為是“漢玉”(實際上是良渚玉器)的歷史推前了2000多年。出土的絲織品殘片,是先摷後織的,這是中國迄今發現最早的絲織實物,這塊距今4700—5200年的絲絹堪稱“世界第一片絲綢”。王遂今先生(《吳越文化史話》,浙江大學出版社,2003)等論證,“絲綢之源”起源於長三角,上古黃河與西北是從河姆渡、良渚等江南絲綢文化北傳過去的。1994年又發現了超巨型建築基址,面積超過30萬平方米,確認是人工堆積的大土臺,土層最厚處達10.2米,其工程之浩大,世所罕見。考古學界認為“良渚文化是中華文明的一個源頭”。? 編輯本段社會程序 良渚文化所處的太湖地區是中國稻作農業的最早起源地之一,在眾多的良渚文化遺址中 ,普遍發現較多的石制農具,如三角形石犁和V字形破土器等,表明良渚文化時期的農業已由耜耕農業發展到犁耕農業階段,這是古代農業發展的一大進步。由此帶動了當時生產力的高度發展,更促進了手工業的發展,因而,製陶、治玉、紡織等手工業部門從農業中分離出來,尤其是精緻的治玉工藝,表現了當時手工業高度發展的水平,其他諸如漆器、絲麻織品、象牙器等,均表現出當時生產力的一定程度的先進性及其所孕育的文化內涵。 在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基礎上,良渚文化時期的社會制度發生了激烈的變革,社會已經分化成不同的等級階層,這在墓葬遺存中表現得尤為突出。在浙江的反山、瑤山、匯觀山等等貴族墓地,大都建有人工堆築的大型墓臺,貴族墓大都具有寬大的墓穴、精緻的葬具,特別是隨葬有一大批製作精美的玉禮器。與其相對的則是如徐步橋、千金角、平邱墩、吳家埠、廟前等遺址所見到的小型平民墓葬,它們不具有專門的營建墓地,只是散落在居住址的周圍,墓穴狹小,隨葬的只是簡陋的陶器及小件的裝飾用玉飾件。可見,良渚社會已在激烈的衝突中顯現出等級差別。而這種差別中蘊含的財富聚斂,則是透過凌駕於氏族社會之上的某種社會權力來達到。大型墓臺的營建工程量巨大,特別是象莫角山這樣的非當時人們物質生活需要的大型基址,使得我們不得不十分欽佩良渚文化時期人們的營建能力。如此大規模的營建工程,需要一定的社會秩序來加以保證,否則是難以想象的。而建立這種社會秩序,又是與當時社會等級差別的產生有著密切的聯絡。可以說,在良渚文化時期,在氏族和部落裡已經出現了具有很高權威的領袖人物,有著組織大量勞動力進行這類大規模營建工程的社會權力。 這種社會權力的存在,也充分表現在良渚文化時期的玉器製作上。玉器的加工是一個複雜的多工序的勞動過程,因此,玉器是手工業專門化以後的產物。良渚文化玉器中除玉珠(管)、粒、璧等少數器形外,大都雕琢有精美繁密的紋飾,表示著每件玉器上凝聚著多量的勞動成果,製作者必須從日常的以獲取生活資料為目的的那種勞動狀態下襬脫出來,從事單一的玉器加工製作,而其生活資料則需要廣大社會群體 為其提供。同時,玉器器形比較規範,圖案花紋雕琢規範,體現其製作過程中腦力勞動成分的增加,出現相對獨立於簡單體力勞動的趨勢,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分工差別已經形成。良渚文化社會形態發生變革的另一重要方面是以用玉製度為核心的禮制的產生。埋於大型墓臺之上的良渚貴族墓中出土的玉器種類達20餘種,主要有琮、璧、鉞、錐形器、三叉形器、冠形器、璜、紡輪、圓牌飾等。而在那些散落於居址周圍的所謂小墓中,隨葬的只有小件玉器,這些小件玉器僅為管、珠及單件錐形器,而無貴族墓中所見的其他玉器種類,這些墓葬可視為平民墓。貴族墓之間,貴族墓與平民墓之間隨葬玉器的種類、組合差異,以及平民墓中有無玉器隨葬的差異,構成了良渚文化用玉製度的等級差別。同時需要指出的是,在良渚文化中發現的一些製作精緻的刻有繁縟的蟠螭紋或鳥禽紋圖案的陶製雙鼻壺、鼎、豆等器形,均出自貴族墓,它們或可看作是用玉製度在陶器上的反映。 禮制的核心是體現人們之間貴賤、上下、尊卑、親疏的隸屬關係。良渚文化的用玉製度正是表現了這樣的關係。以用玉製度為主要特徵,表明了良渚文化禮制的產生,這無疑是社會發生質變的表現。良渚社會已從荒蠻的史前期踏入文明的社會。 編輯本段社會經濟 新石器時代晚期,長江下游一帶繼崧澤文化之後興起的是良渚文化。這種古老的文化是 1936 年發掘浙江省餘杭縣良渚遺址而命名的,主要分佈在太湖地區,南以錢塘江為界,西北至江蘇常州一帶,其影響曾達長江北岸的南通地區。據碳 14 測定,其年代約為公元前 3300 年—前 2200 年,末期已進入中原夏王朝統治的開始階段,並與夏代統治集團有密切的聯絡。經過發掘的重要遺址有江蘇吳縣草鞋山和張陵山,武進寺墩,無錫先蠡墩,張家港市徐家灣;浙江嘉興雀幕橋,杭州水田畈,吳興錢山漾,餘杭反山、瑤山、匯觀山和莫角山,寧波慈湖;上海市的上海縣馬橋,青埔福泉山等。在這些遺址中出土的稻穀、玉器、刻紋黑陶、竹編器物、絲麻織品等,顯示了長江三角洲新石器時代晚期到青銅時代初期的經濟發展水平。 良渚文化時期的社會經濟生產,主要體現在農業和手工業兩個方面。水稻栽培是當時最主要的農業生產活動,在仙蠡墩、徐家灣、錢山漾、水田畈和吳縣澄湖等遺址的良渚文化堆積中,都發現了稻穀和稻米的遺蹟。經鑑定,這些稻穀屬於人工栽培的秈稻和粳稻。 除了水稻外,各個氏族部落還從事蔬菜、瓜果及一些油料作物的種植。錢山漾遺址出土了葫蘆、花生、芝麻、蠶豆、甜瓜子、兩角菱、毛桃核、酸棗核等遺物,有些是野生植物的果實,有些可能是人工種植的,這時的農作物品種顯然比馬家浜、崧澤文化增多了,農業生產的範圍也擴大了。 良渚文化的農業生產水平,更重要的標誌是新的耕作方法和生產技術的發明與推廣。犁耕是良渚文化農業耕作的主要方式,在許多遺址中都發現了當時使用的石犁,僅錢山漾遺址出土的石犁就有百餘件。石犁有兩種形制,一種平面呈三角形,刃在兩腰,中間穿一孔或數孔,往往呈豎直排列,可以安裝在木製犁床上,用以翻耕水田;另一種也近似三角形,刃部在下,後端有一斜把,可能是開溝挖渠的先進工具,故又稱“開溝犁”。這兩種石犁都是良渚人發明的新農具,對促進農業生產的迅速發展起著重大的作用。 同以前的耜耕生產相比,犁耕不僅可以節省勞力,提高工效,更好地改變土壤結構,充分利用地力,而且也為條播和中耕除草技術的產生提供了條件,同時也使荒地得到更大面積的開發變成耕地,農業生產水平因此能夠提高到一個新的階段。從耜耕農業發展到犁耕農業,是中國古代農業史上的一次重大的變革,為夏代以後的農業發展奠定了有力的基礎。 在良渚文化的大批石器中,還有一種形制特殊的器物,它兩翼後掠、弧刃,背部中央突出一個榫頭,其上常穿一圓孔,形制同後來這一地區使用的鐵製耘田器十分相似,被認為是古代最早出現的稻田中耕除草的農具。中耕除草技術的出現,同犁耕有密切的關係,因為犁耕操作成直線進行,播種也隨之成直線挖土下播,於是為先進的條播技術創造了條件,同時也就為中耕除草提供了方便。另外,在錢山漾遺址還發現一種形似畚箕的帶柄木器,形制亦同該地區農民現代使用的木千篰一樣,是一種取河泥施肥的工具。中耕除草同施肥結合起來,無疑會大幅度地提高農作物的單位面積產量。 水稻種植要引水灌田。打井修渠,灌溉農田,是良渚文化諸氏族部落在河姆渡,馬家浜、崧澤文化之後發展農業的又一重要成就。在吳縣澄湖、崑山太史澱、無錫南方泉、江陰夏港、嘉善新港等地,都發現了這一時期的水井。澄湖發現了 100 多口水井;太史澱的水井還設有木井圈;嘉善新港水井的井壁是用木築的。這時的水井,修築井壁的技術顯然繼承了河姆渡文化、馬家浜文化的特點,並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水井數量急劇增加,其作用不僅是為了日常生活飲用。徐家灣遺址發現了用於引水排水的溝渠遺蹟,再聯絡到許多開溝犁的出土,說明良渚文化可能已經出現了灌溉農業,這一農業生產技術在中國大陸是首創的。長江下游的良渚文化遺址都處於比較低窪的水網地區,主要農作物是水稻。水稻的生長既怕乾旱,又怕水澇,控制適當的水量是保證水稻生長、豐收的基本措施。良渚文化的先民積累了自河姆渡文化以來 3000 年水稻栽培和田間管理的經驗,逐漸摸索併發明瞭農業生產中的灌溉技術,從而大大增強了抗旱與排澇的能力,使稻作農業置於更加穩定的基礎之上,為南方廣大地區的農業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良渚文化晚期,中原地區已進入夏代統治時期,受到黃河流域青銅文化的影響,長江下游這時也出現了國家的雛形,良渚文化的經濟發展已為其打下了基礎。 農業生產水平的提高,必然帶來手工業的進一步發展。各地出土的遺物表明,良渚文化已擁有陶器、石器、木器、竹器、絲麻紡織、玉雕以及髹漆等多種手工業,而且都達到了較高的水平。其中,以製陶業和玉器製作更為突出,在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佔有重要地位。 良渚文化的陶器已普遍採取快輪成型的方法,各種陶器造型優美,胎質細膩,器壁厚薄均勻,火候較高。當時已極少彩陶,常在器表用鏤刻技巧加以裝飾。一般的器物突出部位刻劃出精美的花紋圖案,既有形態生動形象的魚、鳥、花、草等動植物,也有線條纖細、結構巧妙的幾何形圖案。上海青浦福泉山和江蘇吳縣草鞋山出土的良渚文化陶鼎,在丁字形足部鏤以新月形和圓形的孔,器蓋、蓋鈕及器身則精細雕刻著圓渦紋、蟠螭紋圖案。帶蓋的貫耳壺有的厚度僅 1—2 毫米,上面也分別細刻著繁複的圓渦紋、編織紋、曲折條紋、鳥形紋、蟠螭紋等紋飾。有一些陶器把手上附加的編織紋飾,竟是用細如絲線的泥條編疊貼上而成,足見其製作之精良。良渚文化的許多陶器,既是美觀、大方、實用的生活器皿,又是很精緻巧妙的工藝美術品。 中國遠古社會的玉器製造業,到龍山文化時期已相當發達,各地普遍發現了造型美觀、製作精巧的玉器。在中原地區進入夏王朝統治之際,良渚文化的玉器在中國大陸成為首屈一指的工藝品,併成為商周禮器的一個淵源。 良渚文化玉器出土地點多,分佈面廣,尤以杭嘉湖地區最為集中。僅浙江的吳興、餘杭等 8 縣市,就有 20 多處遺址發現過玉璧和玉琮。青浦福泉山發掘的 7 座墓,出土隨葬品共 677 件,其中玉器就有 500 件以上。餘杭縣反山氏族墓地是良渚文化中期的遺存,時代約在公元前 3000 年,墓葬中各種玉器佔全部隨葬品總數的 90%以上,11 座墓中計出土 3200 餘件,其中有一座墓隨葬玉器達 500 多件。 良渚文化的玉器製造業,承襲了馬家浜文化的工藝傳統,並吸取了北方大汶口文化和東方薛家崗文化各氏族的經驗,從而使玉器製作技術達到了當時最先進的水平。反山墓地出土的玉器有璧、環、琮、鉞、璜、鐲、帶鉤、柱狀器、錐形佩飾、鑲插飾件、圓牌形飾件、各種冠飾、杖端飾等,還有由鳥、魚、龜、蟬和多種瓣狀飾件組成的穿綴飾件,由管、珠、墜組成的串掛飾品,以及各類玉珠組成的鑲嵌飾件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出自同一座墓的玉器,玉質和玉色往往比較一致,尤其成組成套的玉器更為相近。選料有時是用同一塊玉料分割加工而成的。反山墓地出土的玉器中有近百件雕刻著花紋圖案,工藝採用陰紋線刻和減地法淺浮雕、半圓雕以至通體透雕等多種技法。圖案的刻工非常精細,有的圖案在1 毫米寬度的紋道內竟刻有四五根細線,可見當時使用的刻刀相當鋒銳,工匠的技術也是相當熟練的。大至璧琮,小至珠粒,均經精雕細琢,打磨拋光,顯示出良渚文化先民高度的玉器製造水平。玉器的圖案常以捲雲紋為地,主要紋飾是神人獸面紋,構圖嚴謹和諧,富有神秘感。 與反山氏族墓地相距 5 公里的瑤山氏族墓地,也出土了大量精美玉器。這個墓地的玉器與反山所出大多相像,但十幾座墓葬中均未出土玉壁,表現了兩個相鄰氏族在習俗上的區別。瑤山的一座墓中出土了玉匕和玉匙,是良渚文化首次見到的珍貴餐具。 良渚文化的玉器,以其數量多、質量高而超越同時期其它地區玉器製造業之上,充分說明玉器製作已經成為專業化程度很高的手工行業,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長江下游三角區四、五千年前的物質生產水平是比較發達的,為吳越經濟區早期國家的出現準備了條件。 根據玉器出土的情況,可以看出當時石器製作技術同樣高超。製造石器的工匠們已經完全掌握了選擇和切割石料、琢打成坯、鑽孔、磨光等一套技術。 與此同時,竹木器製造行業也有了一定發展。許多遺址都發現了木器和竹編器物,錢山漾遺址集中出土了 200 多件竹製品,說明這種手工業也成為一些氏族成員專門從事的生產勞動。良渚鎮的廟前遺址,出土了木豆、木盤、木矛和木箭鏃等一批罕見的木製品;寧波慈湖遺址也出土了木耜、木槳、木屐,還有用樹杈製成的錛柄和鑲嵌牙齒鑽頭的木鑽,可見當時的竹木製品多麼豐富。手工業內部不同行業的分工、在良渚文化晚期已經出現。 手工業的分工和發展使產品的交換髮展起來。大量的、集中出現的玉器、石器、陶器、竹木器,在一些遺址或墓葬中顯然並非生產者或墓主人本身生活的實際需要,而是權力與財富的象徵,許多手工業產品,已經具有商品的屬性。反山墓地的大墓中,數量豐富的陶器和玉器,大多數只有透過各種方式的交換才能獲得。另外,良渚文化的玉器,在黃河流域的山西陶寺和廣東石峽等氏族墓地中都曾出土,在良渚文化的上海馬橋、嘉興雀幕橋等遺址出土了山東龍山文化的陶鬹,可能都是交換的結果。這一現象表明,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夏代,手工業產品的交換活動不僅在氏族和部落集團內部經常地、頻繁地進行,而且同生產活動一樣,已成為社會經濟活動的一項越來越重要的內容。 良渚文化晚期,已進入中原夏王朝統治時期。受到中原文化的影響,長江下游地區的各氏族部落在政治、經濟、軍事各個領域也都發生了巨大的變革,一些相對獨立的“王國”可能已經存在。1992 年發掘的餘杭莫角山大型建築遺址,顯然與國家的禮制有關。夏禹在會稽召集天下各部族首領聚會,“萬國”赴會,是有一定根據的。 編輯本段歷史意義 良渚文化時期的城址發掘是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一項課題,它關係到國家的起源。良渚城 牆的發現讓人更加確信中華文明至少誕生於距今5300年至4300年之前。良渚文化一向被譽為“文明的曙光”。在中國史前文明的各大遺址中,良渚遺址的規模最大,水平最高。考古人員2007年11月29日在杭州宣佈,一座290多萬平方米的5000年前的古城在良渚遺址的核心區域被發現。北京大學教授嚴文明等考古學家指出,這是長江中下游地區首次發現的良渚文化時期的城址,也是目前所發現的同時代中國最大的城址,可稱為“中華第一城”。良渚古城的發現,改變了良渚文化文明曙光初露的原有認識,標誌5000年前的良渚文化時期已經進入了成熟的史前文明發展階段。分佈於餘杭境內的“良渚遺址群”,是良渚文化的中心。國家文物局指出:良渚遺址群將成為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