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齡單身青年農村小王

    個人感覺李廣是一個有點侍才而驕的性格,這種人雖然有本事但是不能封大官,要不然控制不住,比如年羹堯就是個例子,我相信如果年羹堯不是皇帝給那麼大封賞讓他迷失本性,以他的功績歷史留個名沒問題,李廣千古留名,是皇帝懂得識人用人。

  • 2 # 蘇南樓市情報站

    說到飛將軍李廣,大家都知道他是以勇猛正直著稱的一代名將,為後世所稱頌。李廣一生戰功赫赫,令匈奴人聞名喪膽。但是他從來不持功自傲,為人還很謙虛低調。對部下態度和藹,常把自己的得到的賞賜分給部下,與士兵們同吃同飲。深受部下的敬佩和愛戴。司馬遷稱讚他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但是李廣的命運卻很不好,也可以用生不逢時來形容他。漢文帝曾感嘆他:“惜乎,子不遇時!如令子當高帝時,萬戶侯豈足道哉!”儘管李廣異常勇猛且戰功赫赫,但是在戰事頻繁的漢武帝時,參加對匈奴的作戰,始終沒有立大功的機會。所以直至終老也沒能封侯。王勃《滕王閣序》“時運不濟,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飛將無時命,

    庸奴有戰勳。

    誰憐老衛尉,

    身屬大將軍。

    人如果運氣太背了,就會去算命。李廣請教朝中著名的星象家王朔:“自漢朝攻匈奴以來,我身經百戰,校尉以下泛泛之輩有軍功者幾十人被封侯。我雖然能力不低於他們,卻沒有一點功勞用來受封,難道是我命不該封侯嗎?”王朔說:“將軍回想一下,是否做過有損陰德之事?”李廣想了想:“我任隴西太守時,羌人反叛,我誘降並殺害了八百多人,至今對此事後悔不已,耿耿於懷。”王朔說:“將軍本來命就不太好,再加上殺降極損陰德,這就是將軍不能封侯的原因了。”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發動漠北之戰,由衛青、霍去病各率五萬騎兵跨大漠遠征匈奴本部,李廣幾次請求隨行,漢武帝起初以他年老為理由沒有答應,後來經不起李廣再三請求,才勉強同意他出任前將軍。

    衛青曾暗中受到漢武帝囑咐,說李廣年老,命還不好,不讓他與單于對陣,因為他運氣不好會妨礙俘獲單于的計劃和願望。所以衛青故意把李廣調開,讓其從東路迂迴。李廣的軍隊沒有嚮導,在大漠中經常迷路,未能趕上與衛青的大部隊會合。雖然支開了李廣,但是衛青與單于交戰後,仍然還是沒能活捉單于。

    衛青派長史急令李廣幕府人員前去受審對質,解釋說明迷路原因,以便他上報軍情給漢武帝。李廣願意代替下屬親自到大將軍幕府去受審對質。到了衛青的大將軍府,李廣對他的部下說:“我從少年起與匈奴作戰七十多次,如今有幸隨大將軍出征單于,大將軍卻調我的部隊繞遠路,偏偏又迷了路,天意啊!我六十多歲了,豈能再受那些刀筆吏的汙辱?”言畢拔刀自刎。

    死訊傳出,李廣軍中將士皆為之痛哭。百姓聽到這個訊息,也不論老少都為之落淚。

    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勳。

    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 3 # 長海浪漁島海參

    由於史記的記載 ,史記中對李廣的記載遠遠超過了衛青和霍去病,再到後來文人墨客的歌頌,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燕山。可看看歷史,在漢武帝期間,衛青和霍去病的戰功是遠遠大於李廣的,霍去病幾乎是百戰百勝,在與匈奴作戰時,李廣打了一輩子的仗竟然還迷了路,耽誤了作戰計劃。後來李廣羞憤自殺,李敢被霍去病故意射殺,但是漢武帝極力維護霍去病,這些可能讓文官極度不滿吧,所以霍去病在歷史上並不出名。但是他以少勝多的戰績真的非常精彩

  • 4 # 一鍋煮了

    提起李廣難封,大多是為了表達時運不濟,命運多舛的感概,那麼為什麼要把這種感概跟李廣聯絡起來呢?李廣活著的時候,遺憾的錯過一次又一次建功封侯的機會,在他的一生中,漢朝發生的幾次大規模的戰爭,他不是沒有機會參與,就是參與以後運氣不好,迷路錯過參戰的機會,直到他死去,也沒有像模像樣的戰功。所以,後世的人在評價李廣沒能封侯的時候,往往把原因歸結於李廣生不逢時,運氣不佳。後世的文人騷客如遇挫折,也喜歡拿李廣難封來表達自己生不逢時、不受重用的遭遇。

    李廣死後能流芳百世主要是因為他生前的名氣很大,故事也很多。他生活的那個年代,漢匈之戰頻發,漢朝頻繁受到匈奴人的襲擾,而李廣就是活躍在抗擊匈奴的最前線,在抵禦匈奴歷次襲擾中立下威名,獲得“飛將軍”的稱號;李廣射術精湛,李廣射虎的典故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而且,他在帶兵時,和士兵同甘共苦,每次朝廷給他的賞賜,他首先想到的是他的部下,就把那些賞賜統統分給官兵們,行軍打仗時,他身先士卒,英勇頑強,只要他一聲令下,大家個個奮勇殺敵,不怕犧牲,李廣以他的真誠和高尚的品質贏得了人們的崇敬,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就是稱讚他的。此外,中國自古受儒家教化,歷朝歷代都推崇溫良恭儉讓,禮義仁智信,而李廣恰好就符合這種要求,也就成了後世標榜稱讚的物件。

  • 5 # 可口偶遇

    因為有關係戶的存在,所以得不到重用,像李廣這樣得不到重用的人多的去了,每個人都可以摔衛青霍去病十條街,比如李陵,趙充國,李息,李蔡,漢武帝如果不任人唯親,匈奴早就滅了。

  • 6 # 小曄談歷史

    飛將軍李廣,縱橫沙場與匈奴大小70餘戰,卻未被封侯,最終自刎而死。《滕王閣序》亦有“馮唐易老,李廣難封。”之句。笨笨今獻拙文一篇,也侃一侃李廣之難封。

    中華名將之林,如李廣之驍勇者屈指可數。司馬光筆下的飛將軍更是栩栩如生:

    漢景帝初年,隨周亞夫平七國之亂,並“取旗”。立下赫赫戰功。

    匈奴大入上郡之時,中貴人所率之數十騎被匈奴射鵰者三人射殺將盡。中貴人走至廣處。李廣率百騎追擊幷包圍射鵰者。並親自射殺二人,生得一人。欲歸時與匈奴數千騎相遇。李廣沉著冷靜,迷惑敵軍,終於化險為夷。

    元狩二年,李廣將四千騎出右北平與張騫會合。途中被匈奴四萬騎包圍。李廣先命其子與數十騎直貫胡騎而回。以鼓舞士氣,穩定軍心。並命漢軍布圓陣外向禦敵,從容應戰。匈奴攻勢如潮,漢軍傷亡慘重,且箭矢將盡之際,李廣以大黃弓連續射殺數名敵前指揮官,終於瓦解了敵人的進攻並盼到了張騫的軍隊。

    如此驍勇善戰,使匈奴聞之色變的飛將軍最後不得善終。笨笨和司馬遷一樣,對其遭遇深表同情。但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笨笨先對李廣的軍事才能做一個比較公允地評價:一方面,李廣驍勇異常,再加上其臨危不懼、處變不驚,且能與士卒同富貴,共患難,故其率領的軍隊戰鬥力極強。另一方面,李廣擅長衝鋒陷陣,卻無力統帥大軍。其部常被敵人包圍甚至全殲。此其不善用兵所至。

    李廣之名一定程度上是靠自己的驍勇善戰,但更多的是依靠《李將軍列傳》。作為世界名著的《史記》,最精華之處是其列傳部分。而《李將軍列傳》更是列傳中的顛峰之作。此篇傳記使一無名之輩(誇張一點的說法)成了家喻戶曉的一代名將。

    李廣任隴西太守之時,羌人發生叛亂,李廣誘騙800多人投降後,又殺之。此事頗像白起坑殺40餘萬趙國降兵。但兩者稍有不同。

    白起坑殺趙軍的確有失道義,但他地顧慮不無道理:趙軍是在糧已盡數日,且主將戰死的情形下被迫投降的,完全是迫於無奈而無絲毫誠意。40餘萬降軍就像隨時會爆炸的定時炸彈。白起坑殺之是為國家利益計。而羌人則是被李廣招降的,肯定是誠心地歸順。雖然只有800人,但比白起的“殺已降”性質更為惡劣。由此事可知李廣之本性——無仁義、失誠信、奸詐、卑鄙和陰險。

    漢軍出雁門擊匈奴之戰中,李廣兵敗被俘,後又僥倖逃脫。漢法當斬,贖為庶人。賦閒數歲。一次,李廣和隨從外出打獵,夜歸時路過霸陵亭。霸陵尉酒醉,呵斥李廣,不讓其通行。李廣只好夜宿霸陵亭。李廣被任命為右北平太守後,便請命使霸陵尉一起戍邊,霸陵尉至右北平後遭李廣殺害。

    最初笨笨認為,李廣殺霸陵尉之事就好比有隻瘋狗對其狂叫了幾聲,而李廣在盛怒之下將這瘋狗活活咬死。與韓信相比,李廣可謂心胸狹窄,氣量全無。但後來又得知,漢法禁止提刀夜行。霸陵尉讓李廣在其管轄地留宿完全是履行公務。霸陵尉雖然醉酒,但依然知道自己的職責並依法辦事。而李廣卻公報私仇,濫用職權,報復並殺害了秉公執法的霸陵尉。

    由此事又可知李廣心胸狹窄,目無法紀,濫用職權,對秉公執法的國家幹部打擊報復,草菅人命。

    綜上所述,李廣難封的原因甚多,如封建統治者得殘酷無情、李廣不善用兵等等。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其心胸狹窄、奸詐卑鄙、目無法紀所至。李廣若真被封侯,不知會有多少秉公執法的國家幹部被他打擊報復致死。

    吳起殺妻求將,終被亂箭射死。白起殺已降,最後不得善終……如此種種,一言蔽之,多行不義必自斃也。李廣之惡比吳起、白起更甚。天理尚存,其必遭天譴,焉得封侯。

    附:司馬遷雖對李廣地遭遇鳴不平,還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來稱讚他。但對其依然善惡並書。將李廣殺已降和殺霸陵尉之事真實地記錄於史書之中。司馬遷不以個人情感篡改歷史,最大限度地做到了實事求是,客觀公正。這進一步證明了《史記》是可信度最高的史書,無愧於“實錄”、“良史”之名。

  • 7 # 屋簷頂

    李廣是漢武帝初期的名將。在漢武帝時期,他和衛青霍去病這幾名非常有名的大將。出擊塞外才將匈奴部落瓦解。最後李廣為什麼沒有得到加封呢?是因為皇帝本人性格的一些原因。再加上朝忠御史言觀對李廣將軍的一些詬病。再加上漢武帝當時並沒有對其及時加封。但是在後世歷朝歷代的皇帝當中,逐漸意識到了,李廣在歷史潮流當中起到的不可替代的這種作用。所以說後代皇帝每一代皇帝都對李廣進行了加封。而且在漢民族這些後代當中,李廣仍然是神一樣的存在。因為他不但瓦解了匈奴,保衛我們的中原王朝。而且還把匈奴全部趕出了塞外荒漠。使農耕民族得以穩定了幾百年。其次還有一方面的原因是,李廣將軍當時和漢代的其他明教。如衛青,霍去病等人一同作戰。相比之下他的功績就不算十分顯著了外加上朝中其他御史言官對於李廣的詬病。準確來說,李廣將軍也算是生不逢時吧。

  • 8 # 深海少女555

    提起漢朝名將不得不提飛將軍李廣,一生對國家忠心耿耿,履歷軍功,正如唐朝詩人王昌齡寫的,‘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漢文帝時期李廣還是一名小將,此人臂長如猿,身材高大,擅長騎射。

    漢文帝后期平定七國之亂之時立下戰功才小有名氣,但沒有給予封賞,之後調任邊關太守,輾轉多地太守,因漢朝初期匈奴屢屢騷擾邊境,隨與匈奴小規模交戰多年,此人打仗勇猛,在匈奴人那裡打出了名聲,所以很多匈奴人提起飛將軍甚是畏懼

  • 9 # 紫塞雜談

    這個問題很容易理解。李廣的“難封”似乎是運氣不好。但實際上還是因為他的背景不夠。

    如果他有衛青、霍去病那樣的國戚身份,肯定會因為他的失誤和失敗影響封賞。

    李廣的“難封”還有他自己的原因,一個人通常只能照顧到一面,和普通戰士打成一片,就要慢待自己的上級。

    這樣的事來檢查的領導不至於當場發作,但回去肯定不會給墊好話。

    李廣的故事非常具有傳奇色彩,被俘後,能夠奪箭搶馬殺出重圍,自古能有幾人?

    所以,有傳奇色彩,不惟權貴,受排擠的草根,這幾個標籤即使在現在也是職場傳頌的草根。

    因此,李廣流芳百世就很正常了。

  • 10 # 石阡南門生漆店農貿市場分店

    王勃《滕王閣序》“時運不濟,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等等。從唐宋眾多的詩句中我們總歸可分為兩類,一是讚頌李廣功績和英勇善戰,二是為李廣終身未封而嘆息不平。李廣戰績不如衛青、霍去病,但他在人們心中的存在感要強得多,這中原因應從多方面來看。

    在於他們在歷史上建立的功業。後世文人對他們的的提及,更多是對他們身世的感懷。而文人們感懷身世的時候,大多抒發的是懷才不遇,命運不公的情感。一個人如果官場得意,平步青雲,富貴壽考,自然就不會發牢騷。相比於衛霍,飛將軍李廣在對匈奴的戰爭中,也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可是,漢朝時期有許多知名度比李廣差了很多的,都封了候,而李廣卻沒有。他在當時,就被認為是“數奇”,也就是命不好。正因為此,他成了命運不好的代名詞。後世的文人們,如果有懷才不遇之感的時候,會很自然的想起李廣,想到自己的命不好,引起惺惺相惜之感。他們的感慨大多不是為李廣鳴不平,而是借李廣的杯酒,澆自己胸中的塊磊。

    當然說衛青和霍去病在當時整個唐朝不受待見這一點,不盡然。很多人都以一種榮耀,作為自己未來軍功的最高榮耀,封狼居胥,霍去病和衛青兩個人雖然在歷史上面,尤其是在《史記》裡面對於二人的描述有些含糊糊,但是他們的軍功卻是實實在在的,並且這兩個人成為了擊破匈奴主力,把匈奴王庭往北遷移的最大工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知道哪些在育兒界很有爭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