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老家自家種出的疏萊,吃起來很有菜味,黃瓜有黃瓜味,絲瓜有絲瓜味,菜芯有菜芯味,可一到城鎮城市,吃什麼菜都是一個味,不放味精都咽不下。水果也是這樣。萊農在搞什麼呢
回覆列表
-
1 # GO鄉村佛系老曹
-
2 # 昕瑞生態
的確現在的蔬菜沒有以前蔬菜那特有的味道了,吃各種蔬菜感覺就一個味道了,菜味沒有以前種植的蔬菜的味道那麼濃烈。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
1.種植環境不一樣,同一品種市場上的蔬菜和農民露天種植的應季蔬菜味道也不一樣。市場上賣的蔬菜絕大部分是反季蔬菜都是大棚培育出來的。大棚蔬菜透過人工干預或者創造適宜蔬菜生長的溫度溼度光照等條件使其一年四季都能種植生產銷售。人為創造蔬菜的生長條件,化肥農藥控制蔬菜的生長肯定會破壞其擁有的特性。而同樣的品種,在農村農民種植的露天應季蔬菜就是比大棚種植的蔬菜更有味道更好吃,它遵循了蔬菜的生長條件,透過風,蜜蜂等授花傳粉,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得到的大自然的回饋。
2.蔬菜種子不一樣,同樣的種植條件,味道不如以前現在農村很多都是買種子種植蔬菜了,農村很多蔬菜也沒有以前菜的味道那麼濃烈,雖然蔬菜更高產抗病能力更高了。種植條件不變,種子不一樣,種出來的菜的味道不如以前。在我們當地,以胡蘿蔔為例,一般都會買些種子,種植出來又大產量高抗病能力強。但一定會自留種(也叫本地胡蘿蔔),本地胡蘿蔔個頭小而短,產量低但味道是非常濃烈的。
3.種植技術的差異。現在很多蔬菜種植戶採取嫁接的方法獲取更高的產量和抗病能力蔬菜種植戶種植的蔬菜一般品種較單一,也不會土地輪作。農村的人都知道,如果這塊地今年種了毛豆,一般要隔2年才能再次種植,其他豆類農作物也不能種植,連續種植會出現瘟苗等病狀。種植戶可不會輪作種植,哪種收益高種什麼,他們可以透過嫁接的方式避免輪作。有個梗是西瓜吃出了南瓜味。他們是用西瓜苗嫁接到南瓜苗上,也就是西瓜所需的養分水分等都是透過南瓜供應的,這樣種植的西瓜沒有西瓜味是非常正常的,甚至有淡淡的南瓜味。
總之,現在的蔬菜總感覺缺少原來的味道,主要還是大棚種植,條件抑制控制,農藥化肥等防治蟲害;種子的不一樣,也吃不到原來的味道;還有種植技術,蔬菜嫁接的使用,串味了。這三種是現在的蔬菜已沒有原來的味道的主要原因,還有其他原因請大家補充。宣告:以上圖片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蔬菜要有菜味道必須滿足兩點!
第一:種子相對原始,最多隻是雜交種,不能用轉基因的種子,否則就失去了本來的味道。
第二:必須保證正常的生長週期,讓蔬菜自然生長,絕對不能用化肥催熟。
只有這樣種出來的菜才有味道,才好吃。
種菜的每個農民都知道,原生種,自然生長的才好吃,但是為什麼還要用化肥催呢?
答案很簡單:提高土地畝產量,提高土地利用率,多掙錢。
同樣的一畝地,用原生種子,少用化肥,保證生長時間,4個月生產300斤;用轉基因種子,用化肥催,3個月生產500斤,如果你是農民,你會怎麼做呢?
我認為,現在市場上的菜不好吃,並不是農民不想種原生態的菜,而且市場對於原生蔬菜的認可度太低價格賣不上去,種原生菜不僅成本高產量低而且市場不認可,農民不得不去選擇種速生蔬菜,這個也是正常的市場行為。
如果你願意買15元一斤的黃瓜,10元1斤的西紅柿,我相信買到有菜味的菜還是很容易的。一分價格一分貨,只要錢到位,農民伯伯肯定給種,大家就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