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的由來和深意
佛經中有這樣一個故事,說的是一個面帶苦楚的人長跪在佛陀座前,等待佛陀的開釋。佛陀問他有何煩惱,他說自己的父親十分不贊成自己信佛,覺得佛門戒律太過麻煩,而且要學的東西繁多,不可能全部學會,不如不學好了。他費勁唇舌也不能說服自己的父親,又怕自己的父親累劫輪轉生死,墮入惡道受苦,於是就求佛陀開釋。佛陀聽後,對那人說:“你的父親是有慧根之人,我告訴你個故事,你回去說給他聽,他必然能去邪向正。”
佛祖講的這個故事,乃是一個旅人在曠野走了需求,口渴難忍幾乎欲死。他看到遠處有一處湖水,清澈明淨,急忙走近。只是他走近後卻突然不動了。
同行的人問他:“你不是口渴了嗎,怎麼突然不喝了?”
那人用嘶啞的喉嚨回答:“你有所不知,這麼多的水,我喝不完,所以乾脆不喝算了。”
行人不禁嘆息:“唉,可憐無知的人啊。”
佛祖的故事講完,那求開釋的人便離開了。他回家將故事講給父親聽,父親聽後竟然真的大徹大悟,和他一起禮佛。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便可解渴。
佛法無邊,奉行一法,便能得益。
佛教中有“三千大千世界”的說法,佛教天台宗的“一念三千”也是講一年之中具足三千諸法。所以“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真正出處應該是佛教。它表示的是,雖然世間有太多太多美好的東西,但能把握中其中一二已經是足夠了。
而成為萬紫千紅中只對一人傾心的說法,來自於《紅樓夢》。
《紅樓夢》中第九十一回中,老太太到王夫人等長輩,已經對寶玉的結婚物件有了統一認識,一致認為是薛寶釵。而這一天寶玉和黛玉打坐盤腿,彼此試探心意,卻又不明說,好像是打禪機一般。
黛玉問寶玉,寶釵和他好怎樣,不和他好又怎樣?云云。
寶玉思索了一會兒,突然大笑:“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
擺明了大觀園鶯鶯燕燕那麼多,而我心裡只有你黛玉一人。寶姐姐也好,貝妹妹也罷,於我又有什麼關係呢?
從這句可以看出,作為《紅樓夢》的主角寶玉也是知道佛陀開示世人的這則故事的。他借用這個佛教故事,即應了二人打坐論禪的景,又表達出了自己對黛玉的心意。
雖然寶玉黛玉最終的結局令人唏噓,但這句巧妙的機鋒自此變成了表白金句,金庸古龍等著作中皆有類似的表達。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的由來和深意
佛經中有這樣一個故事,說的是一個面帶苦楚的人長跪在佛陀座前,等待佛陀的開釋。佛陀問他有何煩惱,他說自己的父親十分不贊成自己信佛,覺得佛門戒律太過麻煩,而且要學的東西繁多,不可能全部學會,不如不學好了。他費勁唇舌也不能說服自己的父親,又怕自己的父親累劫輪轉生死,墮入惡道受苦,於是就求佛陀開釋。佛陀聽後,對那人說:“你的父親是有慧根之人,我告訴你個故事,你回去說給他聽,他必然能去邪向正。”
佛祖講的這個故事,乃是一個旅人在曠野走了需求,口渴難忍幾乎欲死。他看到遠處有一處湖水,清澈明淨,急忙走近。只是他走近後卻突然不動了。
同行的人問他:“你不是口渴了嗎,怎麼突然不喝了?”
那人用嘶啞的喉嚨回答:“你有所不知,這麼多的水,我喝不完,所以乾脆不喝算了。”
行人不禁嘆息:“唉,可憐無知的人啊。”
佛祖的故事講完,那求開釋的人便離開了。他回家將故事講給父親聽,父親聽後竟然真的大徹大悟,和他一起禮佛。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便可解渴。
佛法無邊,奉行一法,便能得益。
佛教中有“三千大千世界”的說法,佛教天台宗的“一念三千”也是講一年之中具足三千諸法。所以“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真正出處應該是佛教。它表示的是,雖然世間有太多太多美好的東西,但能把握中其中一二已經是足夠了。
而成為萬紫千紅中只對一人傾心的說法,來自於《紅樓夢》。
《紅樓夢》中第九十一回中,老太太到王夫人等長輩,已經對寶玉的結婚物件有了統一認識,一致認為是薛寶釵。而這一天寶玉和黛玉打坐盤腿,彼此試探心意,卻又不明說,好像是打禪機一般。
黛玉問寶玉,寶釵和他好怎樣,不和他好又怎樣?云云。
寶玉思索了一會兒,突然大笑:“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
擺明了大觀園鶯鶯燕燕那麼多,而我心裡只有你黛玉一人。寶姐姐也好,貝妹妹也罷,於我又有什麼關係呢?
從這句可以看出,作為《紅樓夢》的主角寶玉也是知道佛陀開示世人的這則故事的。他借用這個佛教故事,即應了二人打坐論禪的景,又表達出了自己對黛玉的心意。
雖然寶玉黛玉最終的結局令人唏噓,但這句巧妙的機鋒自此變成了表白金句,金庸古龍等著作中皆有類似的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