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HuiNanHistory
-
2 # 蘇小衿
一同的陳宮怪罪曹操的魯莽,於是曹操說出了那句“寧我負天下人,不願天下人負我”。這個故事可以算是家喻戶曉的故事了。
這件事在《三國演義》當中,被羅貫中加工成了我們熟悉的橋段。
2、陳宮其人並非不滿曹操殺呂伯奢一家而離去演義當中陳宮在路上解救曹操,但不滿曹操殺呂伯奢一家的殘暴,於是離開曹操投奔了呂布。
實在是因為《三國演義》在民間的傳播太過厲害,也因此造成了其中的諸多情節,被世人當做真實歷史來看。像我們熟知的草船借箭、三氣周瑜等等橋段,其實都是演義或者傳播過程中,世人虛構出來的人或者事。
-
3 # 西賊聞之心膽搖
最典型的就是楊家將,家喻戶曉的天波楊府,北宋大英雄楊家將,只有楊業和他的兒子楊延昭是真實存在的人物,其他的七郎八虎,燒火丫環楊排風、穆桂英都是虛構的人物,還有什麼金沙灘之戰、十二寡婦徵西,都是胡編亂造的演義。
楊業本來是北漢皇帝劉崇的大將,投降宋太宗趙光義己經失節一次,還談什麼忠義?楊業的兒子楊延昭鎮守邊關,只是北宋很普通的一員將領,根本就沒有什麼驚世駭俗的功績。
還有弛名中外的花木蘭,根本就不是中原人氏,反而是少數民族入侵中原,還有唐朝女將樊梨花也很不靠譜。
-
4 # 天皇太一
最出名的當屬戚繼光,所有戰功都強扯上司的,譚綸招的浙兵吹成戚家軍,譚綸指揮的台州之戰,福建之戰篡改歷史變成戚繼光掛帥。譚綸負責的明長城主修強加上戚繼光名字。造出許多不存在的故事,比如斬子,擴大宣染與胡宗憲和張居正關係。而真正英根本不提及。
明朝挑大樑抗倭大帥譚綸,手下名將如雲,戚繼光,俞大獻,李顯,等大將皆是手下,文武雙全每杖親自上陣並創下斬殺倭寇二萬一千五的獨特戰功,歷史無人能及。
在胡宗憲未免職前已經四重身份領導抗倭,台州知府,海道副使,右參政,都察御使。戚繼光台州之戰,福建之戰總指揮,明長城設計建造者。戚繼光所修長城皆是之內,並戰區免稅,修建軍事港口漳州西港等,平定多處內亂。
就是這一個彭德懷式大帥被噴子搞成名將譚綸,而他並末超出的手下一總兵戚繼光就噴成大帥,並把譚帥所有功勞都做作移嫁到戚繼光身上。
但願噴子瘟盡
-
5 # 六耳南天
在中國,提到大美女,恐怕是很少有人不知道沉魚落雁,閉月羞花這四位美女。可是你知道嗎,其中有一位美女,卻是在歷史現實中根本就不存在的,這位美女只是民間傳說加小說演繹中流傳下來的。
這位美女就是有閉月之稱的三國演義之中的美女貂蟬。
是歷史小說《三國演義》讓貂蟬這個人物家喻戶曉。不過,即使是在《三國演義》中,我們也找不到她到底生在哪裡,死在何方。在三國演義中她是一位知恩圖報,曉識大義的奇女子,甘願為恩人,為國家犧牲自己。
貂蟬這個人物可能是糅合了歷史人物記載,又進行了加工改造的產物。
在《後漢書》中的確是記載了一個與呂布通姦的侍女,不過那不是王允的侍女,而是董卓的侍女。
這個是有史書記載的最接近貂蟬的人物。
-
6 # 風落客前花
中代四大美女有一半是假的,沒想到吧?排在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在正史上完全沒有記載,甚至類似的人都沒有,很大一部分機率是後代越人自己杜撰出來的。
三國第一美女貂蟬是虛構的,不過是有類似的小人物罷了,沒有像三國演義那樣精彩。
-
7 # 陳紫日
天仙配之七仙女與董永的故事,勞動人民美好的願望,想想總是可以的,花木蘭替父從軍,愚公移山,子子孫孫無窮匱也,孫悟空三打白骨精,豬八戒娶妻高老莊,景陽岡三碗不過崗,趁酒勁打死斑斕猛虎,不仁義讓黑李逵喝毒酒,最滑頭浪子燕青是也,攜美女遠走高飛,最可恨豹子頭,老婆都不能保護,貪戀五險與一金,忍氣吞生上梁山。愛恨情仇,可歌可泣可嘆可悲!
-
8 # 攜風帶雨
李元霸
使一對金錘,合重800斤,當時只感嘆也許這就是傳說中的“別人家的孩子了”。
李元霸的設定可謂是把“霸”字發揮到極限了,一人敵十八路反賊,殺得人家丟盔卸甲。
與天下第二好漢交手,把這個排名差距給展現得淋漓盡致。
最恐怖的是他一人敵185萬大軍,殺得只剩65萬……
嗯,這位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角色,無疑也是文學創作。
-
9 # 博仔說歷史
看到這個問題,虛構的家喻戶曉的人和事就太多了,鄙人最近剛看了新版電視劇三國,就以三國為題材,說一虛構的事件。事關關羽,溫酒斬華雄的典故。
正史記載孫堅斬殺華雄之時,劉備關羽兄弟三人都還是名不經傳的小人物,當時這三兄弟跟隨的是公孫瓚,而這位軍閥壓根就沒有參加這場討伐戰。所以關羽根本不會出現在誓師大會上,為何要強加戰績給關羽,無非就是為了早點出場,讓其有一席地位被眾人熟知。為後續小說展開情節所需要。
最後我要說的是,大家看電視劇與讀正史大多有出入。不要以點概全,小說固然精彩但畢竟不是正史。多一份思考對歷史,你會發現很多不一樣的東西,其樂無窮。
-
10 # 茅溪小張
虛構的人:李元霸,薛丁山,羅成,陳真,楊宗保,宇文成都,貂蟬,穆桂英,花木蘭,這些歷史上是沒有其人的,但是都非常出名。
虛構的事:諸葛亮借東風,草船借箭,空城計,三英戰呂布,關羽溫酒斬華雄,包拯殺陳世美,這些事也是假的,但也非常出名。
-
11 # 歷史吃瓜客
非常榮幸回答您的問題,我目前主要關注於三國時代的歷史。由於小說《三國演義》和民間傳說或者其他藝術形式的傳播,有關這個時代就有很多家喻戶曉的虛構故事。
桃園結義《三國志》確實記載劉關張三人情同兄弟,但是包括裴松之注在內裡都沒有他們舉行結拜儀式的描寫。現在只是知道關羽比張飛年齡大,他們和劉備的年齡關係不得而知。當然,也不排除真拜過,只是說沒有史料支援。
孟德獻刀在小說裡,這一故事情節成立的條件是曹操家小都不在京,只是一個人住在館舍。這是肯定不符合史實的。《三國志》明確記載卞夫人當時在洛陽,魏文帝曹丕只有兩歲,也沒有不在的道理。
劉皇叔劉備是漢室宗親我覺得不會有任何問題,《三國志》記載了他家族三四個人員名字,還有同學公孫瓚,老師鄭玄、盧植等,造不得假。
但是按照家譜劉備不應該是漢獻帝的叔叔,更沒有任何記載劉協這麼稱呼過他。
草船借箭、借東風、空城計這些都是小說為諸葛亮擦脂塗粉的神奇故事。先說草船借箭,諸葛亮舌戰群儒促成孫劉聯盟後就回去了,赤壁大戰沒他什麼事兒。
結語:除此之外還有,諸葛亮是南征了,也是攻心為上,但是打仗不是過家家,不會有七擒七縱;關羽確實在建安二十四年有過刮骨療傷,但是主刀的不是華佗,因為華醫生建安十三年之前就去世了;魏延確實死於馬岱之手,但是沒有機會大喊三聲“誰來殺我!”等等。這種藝術加工在小說《三國演義》裡,可以說是比比皆是,數不勝數。 -
12 # 燕趙節度使
熟悉《隋唐演義》的讀者都知道羅成這條好漢,但其實羅成是虛構的人物。
羅成,是北平王羅藝的兒子,《隋唐演義》系列小說中人物,隋唐第七條好漢,羅藝之子,與秦瓊是表兄弟。
羅成面板白皙面容俊俏但卻不苟言笑,有綽號“冷麵寒槍俏羅成”。
他精通槍法,與秦瓊、程咬金等於賈家樓結義。
瓦崗寨時期,羅成先後助瓦崗軍攻破隋軍楊林的長蛇陣、銅旗陣,立下赫赫戰功。
瓦崗寨失敗後,羅成投靠李世民,成為秦王麾下的一員猛將。
因為李建成要斬秦瓊、尉遲恭,羅成劫了法場,李建成懷恨在心。
劉黑闥糾集竇建德舊部在河北反唐時,李建成率領唐軍去鎮壓。李建成陷害羅成,致使羅成被劉黑闥引至周希坡淤泥河用亂箭射死。
羅成死後陰魂不散,率領陰兵助陣李世民,殺敗劉黑闥。
後世根據《隋唐演義》中羅成的事蹟,改變了許多戲曲,如《鎖五龍》、《羅成算卦》、《羅成叫關》等,讓羅成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但其實,歷史上是沒有羅成這個人物,他的原型人物是羅士信。
羅士信原為隋朝齊郡通守張須陀部將,隨其征討起義軍,後歸降瓦崗軍。
在與王世充交戰時重傷被俘,因不恥王世充,率部降唐,成為李世民部將。曾隨李世民平定洛陽。
武德五年(622年),劉黑闥據河北反唐,李世民率領唐軍鎮壓,羅士信隨同前往。
羅士信自告奮勇守衛洺水城。但天降大雪,劉黑闥晝夜攻城,唐軍無法增援。八日後,洺水城破,羅士信被俘。拒絕了劉黑闥的招降,遭到殺害,年僅二十三歲。
可以看出羅成和羅士信的經歷大體相同,而羅成的故事則大大增加了許多演義的成分,比如與秦瓊是親戚,又有好漢榜單等等,豐富了人生經歷和傳奇色彩。
最後羅士信之死也不是李建成有意陷害,而是城破被殺。
晚明小說《隋史遺文》裡,同時有羅成與羅士信兩人。書中情節有:竇建德攻打幽州,羅成與羅藝等奮力保城,秦瓊率軍前來救援打退竇建德。後劉黑闥反叛,羅士信戰死,羅成隨秦瓊殺敗劉黑闥。
清小說《說唐全傳》取消了羅士信這個人物,只保留了羅成,將羅成設定為隋唐第七條好漢。
歐陽修等《新唐書》:士信行則先鋒,反則殿,有所獲,悉散戲下有功者,或脫衣解馬賜之,士以故用命。然持法嚴,至親舊無少貸,其下亦不甚附。
-
13 # 薩沙
恐怕就是李元霸和陳真了。
在古典小說中,李元霸被刻畫成金翅大鵬鳥下凡。他年僅十二歲就力大無窮、勇不可擋。他一餐鬥米,食肉十斤,力大無窮,捻鐵如泥。他的標配是手持一對八百斤重的巨錘,胯下是日行千里的名馬“萬里雲”。
小說把李元霸描寫成天神下凡,說他在紫金山之戰時,靠單槍匹馬,一個下午將一百二十萬人盡皆屠戮。然而,因為他違背師父紫陽真人的囑咐,將宇文成都生生撕碎而遭到報應——被代表天道力量的閃電生生劈死。李元霸被劈後,地上只剩下了他的金盔金甲,而他的坐騎、雙錘和肉身猶如風捲殘雲,不知去向。
李元霸其實並沒有這個人,只是李淵的第三個兒子叫做李玄霸。
李玄霸也不是什麼萬夫不敵的超級高手,而是體弱多病的少年,在十三四歲就病死了,從沒有出征的經歷。
至於李元霸雙錘一個下午打死100多萬敵人,恐怕100多萬隻螞蟻也是不可能的。
再說陳真。
1972年《精武門》電影經典場面,日本人在霍元甲喪禮送贈“東亞病夫”牌匾侮辱,李小龍飾演的陳真獨自挑戰日本武館“虹口道場”,以一敵眾將日本人打得落花流水,將“東亞病夫”牌匾交還,以宣揚中中國人非弱者的不可欺精神。此後多套的精武門電影或電視都必加入這一幕,幾乎成了陳真電影的必備情節。
霍元甲卻有其人、大徒弟劉振聲也是存在的,但陳真不存在。
根據香港資深媒體人劉天賜所稱,“陳真”是倪匡借用霍元甲喪禮名單上一人的名字,將他設定為霍元甲弟子。
但這個陳真的身份不明,基本上可以肯定不是習武的人。
-
14 # 香茗史館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在漫長的歷史當中,曾誕生過數不清的名人軼事,有的故事更是家喻戶曉、無人不知,然而在這些名人軼事之中,其實有不少都是虛構的。接下來,便為大家簡單講述三個家喻戶曉,但其實是虛構的名人軼事。
故事虛構:“烽火戲諸侯”其實只是一場王族內亂受《史記》的歷史地位和影響,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導致西周亡國,這種觀念早已深入人心,而“烽火戲諸侯”這個故事也早已是家喻戶曉,但《竹書紀年》和《清華簡》的相繼問世,卻表明所謂的西周亡國,不過是一場王室內亂而已。
周幽王繼位之後,重用佞臣虢石父,反而將勸諫的大臣褒珦關押了起來,褒族人為營救褒珦,便將褒姒獻給了好色的周幽王,褒珦這才得以官復原職。周幽王得到褒姒之後,對其寵愛有加,兩人生有一子伯服。後來,在褒姒的蠱惑之下,周幽王廢除了王后申氏和太子宜臼,冊封褒姒為後,立褒姒之子伯服為太子,同時下令廢掉申侯(王后申氏之父)的爵位。
褒姒為了確保兒子順利繼位,又蠱惑周幽王處死申氏和宜臼,申氏只好帶著兒子逃回申國。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周幽王出兵包圍申國,要求申侯交出廢太子宜臼。申侯雖不願交出宜臼,但又自負不是周幽王對手,於是聯合繒國及犬戎共同攻打周幽王,周幽王和褒姒之子伯服均被斬殺於驪山之下。犬戎攻入鎬京,大肆劫掠一番,俘獲褒姒而去。
周幽王死後,申侯、繒侯、許文公等立宜臼為周天子,是為周平王;而虢公翰等則在攜地擁立周幽王之弟(另說其子)姬餘為王,是為周攜王,周王室出現“二王並立”局面。後來,晉文侯姬仇殺死周攜王,周平王這才擁有了正統之位,但也正因周平王有弒父殺君的惡名,導致列國不再朝拜周王室。而所謂的“烽火戲諸侯”,應該是周平王或擁護周平王的勢力,為了貶低抹黑周幽王所創造的。
故事變味:“孟姜女哭長城”被改得面目全非作為“古代四大愛情傳奇之一”,千百年來一直廣為流傳,但在流傳的過程中,故事也早已被改的面貌全非。其實,“孟姜女哭長城”的原型是“杞梁妻哭夫”,而原本的故事不僅沒有“哭夫”、“投水”等事,而且與修築長城也毫無關係。
“孟姜女哭長城”的原型“杞梁妻哭夫”出自於《左傳》,周靈王二十二年(齊莊公四年,前550年)秋,齊國將領杞梁跟隨齊莊公討伐衛國、晉國,奪取朝歌后於次年班師,回國途中又突襲莒國,然而在攻打莒國的戰爭中,杞梁戰死沙場。兩國講和罷戰之後,杞梁屍體被運回齊國,杞梁妻哭迎丈夫靈柩於郊外道路,齊莊公也派人弔唁。杞梁妻認為丈夫對國家有功,齊莊公派人於郊外弔唁太過敷衍,因而予以拒絕,齊莊公於是親自到杞梁家中弔唁,並將杞梁安葬於齊都臨淄郊外。
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個故事的重點卻一次次的偏移了。到戰國時,原本的故事中開始被加入了哀哭一段,而此後故事的發展,便被這個“哭之哀”給帶歪了。西漢末年的劉向在《烈女傳》中,在原本的故事之後又加上了一段,杞粱妻“就其夫之屍於城下而哭之”,結果十天之後“城為之崩”,而這也是最早記述崩城之事的。
到了唐代,“杞梁妻哭夫”這個故事再度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杞粱由春秋時的齊人變成了秦朝的燕人,杞粱妻則開始被稱為孟姜女(另說孟仲姿),杞粱也不再是戰死沙場,而變成了因避役被捉後築於城牆之內,所以其妻要向城而哭,更重要的是崩城開始和秦始皇聯絡在了一起。
而到了明朝時期,為了防止瓦剌入侵開始修築長城,導致民怨沸騰,於是“城崩”變成了“長城崩”,杞梁則變成了“萬喜樑”(或範喜樑),此外還增加了招親、夫妻恩愛、千里送寒衣等情節。
人物虛構:“呂布戲貂蟬”中貂蟬乃虛構人物受《三國演義》的影響,“呂布戲貂蟬”得以家喻戶曉、婦孺皆知,而貂蟬也得以位列“四大美女”之一。受此影響,使得大多數人認為,董卓之所以被呂布所殺,正是王允以貂蟬挑撥呂布和董卓關係的結果。
事實上,“呂布戲貂蟬”這個故事版本眾多,而其中尤以《三國演義》版本最為出名。在《三國演義》中,貂蟬是因十常侍之亂避難出宮的宮女,後被司徒王允收為歌女。王允為誅殺董卓,將貂蟬收為一女,定下美人連環計,先將貂蟬暗中許給呂布,再明將貂蟬獻給董卓做妾,而貂蟬明著委身於董卓,暗中卻和呂布眉來眼去,周旋於父子二人之間。後發生“鳳儀亭呂布戲貂蟬”,董卓撞見兩人私情後矛盾爆發,呂布則在王允說服下殺死董卓。
事實上,這個故事完全就是虛構的,就連“貂蟬”這個人物也大多為虛構。根據《後漢書》的記載,董卓和呂布之間的矛盾的確涉及到了一位女子,但該女子的身份卻是董卓內宅的婢女,且並未明確記載姓名。後呂布與董卓矛盾全面爆發,這才求助於王允,王允則利用雙方之矛盾,指使呂布將董卓刺死,而這名並沒有被記載下名字的婢女,則很可能是貂蟬的原型。
正史之中,關於該女子的記載也僅有《後漢書》這一段,此外再無涉及。此外,呂布的正妻,其實並非該女子,《英雄記》中有“以魏續有外內之親”的記載,因而推測呂布正妻應該為魏續之妹,但同樣沒能留下名姓。
事實上,在漫長的歷史上,有著太多虛構的名人軼事,即使有的故事能夠找到原型,但也因流傳過程中的各種原因,而已經被改得面目全非,除了以上幾個故事之外,最為典型的還有“花木蘭”、“楊家將”、“包拯”等等。
-
15 # 老張的貓
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其實在歷史上大家都知道,可卻是虛構出來的人還真是不少。我們就來舉幾個例子:
1、楊家將裡面有一個“穆桂英掛帥”,大家都知道,穆桂英因為和楊宗保交戰,並因此成親,並之後在楊家將裡屢次建功,那可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了,可是這個穆桂英卻是《楊家府演義》虛構的人物。
2、“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看到熟悉的詩句,大家都會想起來花木蘭,其實木蘭詩的全部內容就是木蘭的一切了,在史書上並沒有關於木蘭的任何記載,最開始都是口口相傳的方式,直到200年後的北宋,才收錄到《樂府詩集》,所以木蘭的身世在明朝《雌木蘭替父從軍》才更加細化,裡面提到:“妾身姓花名木蘭,祖上在西漢時,以六郡良家子,世住河北魏郡。俺父親名弧字桑之,平生好武能文,舊時也做一個有名的千夫長。”也許大家情願相信有這樣一位替父從軍的女孩吧,相信世界的美好!
3、很多人都聽說過蘇小妹,就是蘇東坡的妹妹,機智過人,才女一個,世間還流傳著蘇小妹三難秦少游的故事,可就是這樣一位才女,也是虛構出來的,其實蘇東坡根本沒有妹妹,只有三個姐姐,所以你看,一般美好的人物,都是虛構出來的。
結語:
雖然歷史上有很多人是虛構出來的,也許人們想讓這些美好的人物,來向我們展示生活還是美好的吧!
-
16 # 物來則應
《三國演義》是中國著名的四大名著之一,傳閱程度非常廣泛,因為它是一部在歷史的基礎上加工創造出來的小說,因此裡邊很多精彩的故事都被大家廣為熟知,並且拿這些故事當作真實歷史來學習,但是故事終究是故事,並不是真實事件,今天咱們就跟大家聊聊三國裡那些似真卻假的事兒。
《三國演義》前半部分裡,描寫十八路諸侯聯合起來討伐董卓,這件事在歷史上是真的,但是並不是曹操牽頭,而是東郡太守喬瑁謊稱接到勤王詔書發起的。
這時候劉備帶領關羽和張飛,投靠在老同學公孫瓚的帳下,也就是這段時期劉備認識了公孫瓚手下的趙雲,後來給挖走了。
公孫瓚並沒有參加此次討伐董卓的會盟,所以劉備、關羽和張飛壓根就沒來,退一步講,就算公孫瓚來了,當時的劉、關、張頂多算個兵長,連校尉都不是,根本沒有資格跟十八路諸侯見面,更沒機會作為大將出戰。
而且呂布當時也沒有率兵來跟十八路諸侯打架,所有證據都證明,三英戰呂布這件事是假的,但是大多數人都當真了。
第二,關羽溫酒斬華雄是假的。
這個不用解釋了,請參考第一條的分析。
周瑜這個人,除了死的早以外(終年36歲),幾乎可以說是人生贏家。
首先出身好,祖上有兩人都做過太尉,是高門大閥,官宦之後;其次非常有才華,精通音律,“曲有誤,周郎顧”;然後官拜東吳大都督,總領東吳軍隊,在赤壁之戰大敗曹操,威震天下;人長得帥,有“周郎”之稱,還娶了江東美女小喬。
就連大詩人蘇軾都酸酸地感慨:“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這樣的人生贏家,方方面面都比諸葛亮好,怎麼可能被諸葛亮氣死,當時的劉備本來依附荊州,沒想到荊州劉表一死,手下大臣直接都投降了曹操,荊州淪陷,劉備連塊安身立命的地方都沒有了,諸葛亮是跑到東吳求救去了,身份和地位跟周瑜差的太遠,而且周瑜氣量大,在歷史上是有記載的,所以你品,你細品。
這條計策講究心理戰,歷史上也確實有人用類似的方法嚇退過敵人,比如李廣,以百騎嚇退匈奴數千騎,說明空城計是有效果的,但是諸葛亮的空城計是假的,因為當時率兵圍困諸葛亮的人不是司馬懿,而是曹操手下大將張頜,如果諸葛亮跟張頜使用空城計,應該就沒有以後了,張頜的心思可沒司馬懿那麼多。
-
17 # 順路
第一,赤壁之戰是三國演義裡的重要一戰,也是歷史上為數不多以少勝多的戰役。但是三國演義為了把故事寫的精彩添加了不少虛構的事或人。
公元208年,曹操攜百萬雄師揮兵南下,打敗劉備佔領荊州,於孫權劉備的二十萬大軍在江東對峙,但歷史上是當時曹軍只有十五萬,而孫權劉備加一起也就五萬。三國演義中曹軍都是北方士兵,不會水戰,對南方水土不服,於是龐統諫言讓曹軍把船用鐵鏈栓在一起。之後黃蓋詐降,火燒曹船,曹軍的戰船因為相互鎖著無法掙脫,頓時一片火海,曹軍大敗,狼狽的逃回了北方。
但歷史的真相確實明朝時期的鄱陽湖之戰,主人公是朱元璋與陳友諒在鄱陽湖大戰,鎖船,火攻,羅貫中就根據當時的鄱陽湖大戰而寫下的赤壁之戰。
總結來說歷史是一條時間長河,真實記錄這過往發生的一切,但往往是那麼殘酷而現實,人們為了寄託某種美好願望會在歷史的框架下虛構出來很多人和事物,三國演義七分真歷史,三分假故事。 -
18 # 峰子奇觀
歷史上家喻戶曉、但真相卻是虛構出來的人和事有哪些?
1、峰子哥說第一個人物:“巾幗英雄”花木蘭,純屬虛構的。花木蘭,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一位“巾幗英雄”,鼎鼎大名的女豪傑。
一介弱女子“替父從軍”,英姿颯爽,強勢存在於中國傳統主流文化體系中。
花木蘭的故事,一直激勵著中華兒女保家衛國、抗擊外來侵略者。
不過很遺憾,“花木蘭”這麼牛的一個家喻戶曉的大人物,在歷史上卻並不存在。
說白了花木蘭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編造的人物,假的!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東市買鞍馬....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
就像,經典music.......村裡有個姑娘叫《小芳》;有一個美麗的小女孩,她的名字叫做《小薇》;愛上一匹Mustang,可我的家裡沒有草原,燥起來吧《董小姐》......
對,一句話:花木蘭,歌詞裡的人物。而且《木蘭辭》只是文學作品,對於歷史考古沒有參考價值。
而且更大的真相是,連穆桂英的丈夫楊宗保也是虛構的。
據《宋史》記載,楊家三代抗遼,只錄有楊業之子楊延昭、楊延昭之子楊文廣,其餘人等皆是“驚天大胡編之番外篇”.....
據說陳真的原型,融合了三個真實歷史人物:
一個是同盟會元老、青幫首領、被袁世凱暗殺的陳其美(老蔣人生事業的引路人)。
其餘兩個都是是同盟會會員、早期“精武四傑”之二:陳公哲、陳鐵生。
前者武功高強、散盡家財,創辦“精武會”,邀孫中山賜題“尚武精神”,後者創出武術專著《達摩劍》。
不好意思,編不下去了,羅成也是虛構的,根本不存在。
5、峰子哥說第五個人物:“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之貂蟬。中國赫赫有名的“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蟬,總存在了吧?
呂布和貂蟬的愛情故事,動人心絃,家喻戶曉,呂布確實存在,但貂蟬是虛構的,史上從無此人!
-
19 # 千河讀歷史
千里萬里路,不如讀書路。
我是千河,我來回答。
歷史上有哪些家喻戶曉,但其實是虛構出來的人和事?這類事情歷史上太多太多了,有的通過戲劇加工而來,有的通過小說渲演而成。今天我就簡單的挑出一個來說一下。
今天就說說陳世美。
相信大家對這個人物是比較熟悉瞭解的。
在《鍘美案》中。陳世美是忘恩負義、拋妻棄子的反面人物,最後被包拯所斬,也因此在後世成為負心人的代名詞。
故事大概故事發生在宋仁宗時期。
陳世美家境貧寒,與妻子秦香蓮恩愛和諧。十年苦讀,陳世美進京趕考,中狀元后被宋仁宗招為駙馬。秦香蓮久無陳世美音訊,攜子上京尋夫,但陳世美不肯與其相認,並派韓祺半夜追殺。韓祺不忍下手只好自盡以求義,秦香蓮反被誤為凶手入獄。在陳世美的授意下,秦香蓮被髮配邊疆,半途中官差奉命殺她,幸為展昭所救。
包拯欲治陳世美之罪卻苦無實證。陳世美假意接秦香蓮回駙馬府,又以二子逼迫秦香蓮在休書上蓋印。展昭至陳世美家鄉尋得人證祺朋家夫婦,途中祺大娘死於殺手刀下,包拯找得人證物證,欲定駙馬之罪,公主與太后皆趕至阻擋,但包拯終不讓步將陳世美送上龍頭鍘。
陳世美的形象最早出自明代小說《增像包龍圖判百家公案》,在清代古典名著《三俠五義》的續書《續七俠五義》中陳世美故事得以完善定版,並影響傳統戲曲《秦香蓮》
而在歷史上真的有陳世美這個人嗎?
我查閱了大量的資料,並未在史書上有陳世美的蹤跡。
據說陳世美最先出自《秦香蓮抱琵琶》裡的人物。
而為什麼後來會變成了鍘美案了呢?
清朝時候,有一個戲班子演《秦香蓮抱琵琶》,看戲的人格外多,他們嫌戲文太短了,唱不到半天,不肯散去。掌班的沒辦法,只好在正戲前頭加個《陳州放糧》的短戲。
戲唱到中午,陳世美的家將韓琪受命追殺秦香蓮,又放走秦香蓮,韓琪自刎,秦香蓮拉著兒女倒在血泊中……又是到此煞戲了。看戲的不肯走,大家齊聲吼:“殺了陳世美!”磚頭瓦塊齊向戲臺上打來。掌班的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團團亂轉,不敢在前臺露頭,趕緊溜到後臺。這時,唱《陳州放糧》的“包公”還未下裝,他問:“臺下怎麼啦?出了什麼事?”掌班的一見“包公”,忽然靈機一動,計上心來,推著他說:“快,快到前臺接著往下唱。”
“包公”說:“你急糊塗啦!我在宋朝,陳世美在清朝,相隔幾百年,咋能同臺唱戲?”“哎呀,事到這般時候,管他同朝不同朝呢!”掌班的說,“陳世美那麼大的駙馬官,誰敢殺他?只有你‘包黑子’鐵面無私可以把他鍘了,給老百姓出出氣,就算煞戲了。”
黑臉包公只得重新整衣,帶著王朝、馬漢、張龍、趙虎一班人馬上場了。唱到他將陳世美一鍘,臺下歡呼起來。從那以後,小戲《秦香蓮抱琵琶》就變成大戲《鍘美案》了。
《秦香蓮抱琵琶》在傳統戲劇中的陳世美,自報家門是“湖廣均州人氏”。據《均州志·進士篇》記載:“順治十二年,乙未科史大成榜,陳年穀,官貴州思石道兼按察司副使布政司參政。”又據《湖北歷史人物辭典》記載:陳世美,清代官員。原名年穀,又名熟美,均州(即湖北均縣,現丹江口市)人,出身於仕官之家。清初遊學北京,順治八年(1651年)辛卯科進士。初任河北某地知縣,後因得康熙賞識,升為貴州分守思仁府兼石道按察使,兼布政使參政。
在貴州為官時,同鄉同學來投,謀取官職,他多次接待,並勸以刻苦攻讀以求仕進。後因來投者日多,難於應付,乃囑總管家一律謝絕。家住均州城郊秦家坡的同窗胡夢蝶,昔日與他進京赴考時,曾以錢財相助,因遭總管家回絕,頓生報復之心,遂將社會上一些升官發財、忘恩負義而拋妻滅子之事,捏在一起,加在他身上,編成戲劇《秦香蓮》,在陝西、河南等地演出。
相傳清末一河南劇團到均州演出此戲時,陳的一個後人看了,氣得當場吐血,陳世美第八代孫還組織家族眾人,當場砸了該劇團衣箱,並毆打演員死傷數人,演出被迫停止。
當然,這是有各式各樣的版本。時代已久遠。很多資料已經遺失,不可考證。且聽且說吧。
參考資料;
《宋史》
《清史》
《均州志·進士篇》
《湖北歷史人物辭典》
-
20 # 雜學家大文豪
2017年,新投入使用的初中歷史教材全面移除了關於張衡候風地動儀的這一部分。因為教材編撰“專家”們終於發現,原來所謂的東漢張衡候風地動儀只是一件1951年的仿品。而後人根據史書中關於候風地動儀不到200個字的記載所仿製的這件贗品並沒有傳說中預測地震的神奇功效。
教材上的愛迪生救媽媽根據語文教材,幾代中中國人都知道艾迪生從小就聰明,還會通過鏡面反射的原理增強光照,輔助手術。
可是艾迪生出生於1847年,他7歲那年是1854年,而全世界第一個闌尾炎手術出現在1886年。就算愛迪生的媽媽是第一個接受闌尾炎手術的人,這一年愛迪生也39歲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雖然教材編撰“專家”們告訴了我們鏡面反射的現象,但是明顯在欺負小學時的我們並不瞭解“闌尾外科手術歷史”。
教材上的洛杉磯大地震幾代中中國人源自語文教材的共識,洛杉磯在1989年發生過一次大地震,短短30分鐘內傷亡30萬人。一位美國父親手刨廢墟,挖出了自己的兒子,高呼“阿曼達,我的兒子!”......
然而近代洛杉磯只有1994年發生過一次6.6級地震,傷亡60餘人......
後來教科書就把1989改成了1994,然後又被質疑傷亡人數對不上,於是再改為“有一年”......
教科書編撰“專家”果然是歷史學者的大敵啊!長大後學歷史還得努力糾正小時候根植於腦海的根深蒂固的印象。
讓我想起了自己初三還在給同學講洛杉磯大地震死傷30多萬人,並且信誓旦旦地說“這是小學語文書上學過的,大家應該都有印象”,多數同學紛紛點頭附和......
現在回頭想想真是羞於提起......
回覆列表
沈萬三。明朝根本就沒有沈萬三這個富豪。
關於這一點,最早由明史學家顧誠教授的《沈萬三及其家族事蹟考》所論證,按照顧教授的說法:
沈萬三是元朝人,他生在元代、也死在元代,根本就沒有活到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時候。
因此,任何史書中關於沈萬三在明初活動的事蹟,其實都是後人的訛傳。朱元璋也沒有因為妒忌流放沈萬三。
他是有根據的。
例如,在王行撰寫的《沈榮甫墓誌銘》等材料中,發現洪武九年(1376年)時沈萬三的兒子沈榮甫就以71歲的高齡去世了。
因此,在明朝建立的時候,沈榮甫就有62歲了,那麼沈萬三如果活著也至少是個80、90歲的老頭了。
至於所謂的發配雲南——雲南被明朝攻取的時間是洪武十四年(1381年),沈萬三怎麼也得有100歲了,還有可能發生這種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