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聖劍17
-
2 # 使用者101469085971
是的,月球將遠離地球,但只是離得遠一點,並不是離開地球。而且在某一天,月球還會再回來,離地球越來越近。
據天文學家觀察,月球正以每年3.8釐米的速度遠離地球。有意思的是,月球遠離地球的動因卻是因為地球的潮汐作用。月球的引力造成了地球上海水的潮汐現象,而海水的引力對月球又有吸引作用。但這片海域並不是正對著月球,月球就被拉向了前方,相當於拉大了月亮的公轉軌道,於是月亮就離我們越來越遠了。
同樣是潮汐,它又可以影響地球的自轉,大約每一百年就可以讓地球的一天延長半分鐘。幾百萬年後,地球自轉一週會和月亮公轉一週的時間相同。這時海潮就可以時刻對準月亮,它的引力就會把月亮拉向地球,於是月亮就會又慢慢回到地球身邊。
所以不必擔心,不是我們的終將離去,是我們的永遠不會離開。
-
3 # 彭曉韜
謝邀!目前的測量技術還無法真正準確地推算月球今後長時期內的真實運動軌跡。月球繞地球旋轉的軌道基本上為圓形,說明其離心力與地球對其產生的向心力基本上處於平衡狀態。在地球和月球沒有大的質量和運動速度變化的情況下,月球繞地球的運動軌跡不會發生明顯的變化。目前可能導致月球運動軌跡的改變主要有二方面的因素:一是質量和速度較大的隕石撞擊地球或月球;二是太陽風攜帶的物質使地球和月球質量增加的速度差異導致地球與月球間的萬有引力變化。
-
4 # 探索與奧秘
我們都知道月球之所以能讓地球旋轉是因為引力的作用,但月球慢慢遠離地球的原因也是因為引力的作用,那麼,為什麼引力既能讓月球圍繞地球旋轉又能讓月球遠離地球呢?
首先,如果地球是一個不可變的質點,那地球的引力肯定不會把月球推走,但現實是月球對地球的引力產生了地球上的潮汐現象,從而導致地球的實際形狀就像是一個裝滿水的氣球一直處於擺動的狀態,裝滿水的氣球的擺動的方向相當於地球與月球之間的引力。引力一側的海面在一天中達到最高,這是“潮”;引力反側的海面在一天中最低,這是“汐”。月球對地球有潮汐現象,反正地球對月球同樣有著潮汐作用,只不過因為月球沒有海洋,看不出來潮汐現象,但是實際上月球也會產生微小的變形。
當地球處於漲潮狀態時,由於地球在自轉,月球又圍繞著地球公轉,同時地球自轉比月球公轉要快得多,所以海面漲潮的最高點還沒來得及恢復原狀,馬上就會被地球的自轉帶到地球與月球相對的那一面,也正是因為這樣,漲潮的海面一直在跟隨者月球在移動,從而導致地球的自轉一直被那團漲潮的海水拖著在,久而久之,這團始終要跟著月球跑的海水對地球的自轉產生一定剎車作用,導致地球的自轉減速。要理解這段,可以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一個旋轉的輪胎(地球),有個人一直站在輪胎的某一面(月球)用一個帶著勾的繩子(引力)一直勾著輪胎不讓它旋轉,慢慢的輪胎就會減速。
但地球與月球之間的整體的角動量是守恆的,地球減速了,那麼這個就會力量轉移到月球的公轉的角動量上,從而導致月球以每年3.8CM的速度遠離而去!到時候不僅月球會遠離地球,地球上的一天也會變得更長。
-
5 # 天工天基科研大解密
我們通常認為體積小,物質總質量就輕,體積大,物質總質量就重,在地球與月球對比上,未必行動通,月球的形成,是高陽火真燃燒地球使地球形成地殼時的遺落物,因為旋轉,在熱能很高期間恢復了圓結構,月球物質質量高於地球物質質量很多倍,就是說,月球雖然很小,總物質質量不比地球小,地球雖然很大,未必就一定比月球重,月球距離地球很近,就存在誰收編誰的問題,地球沒有能力收編月球,月球就一定有令人憑想象能力沒有悟出來的問題,由於地球總物質質量真實情況小於月球總物質質量,按照體積說,地球該收編月球,按照質量重說,月球該收編地球,這就存在相持,在地球上,就存在誰當家的問題,按照地球體積,應該是體積大是第一,沒有爭議,按照地球誰質量最重,誰是地球第一,沒有爭議,那麼,問題出現,到底是地球體積第一還是地球物質質量重是第一呢?大家討論如何?
-
6 # 使用者4546779864196鍾
月球在地球引起的潮汐作用,會導致月球離地球越來越遠,目前月球每年以3.8釐米左右的速度遠離地球。假設月球遠離地球的速度始終保持這個數值,那麼,10億年後地月之間的距離就會增加大約38200千米。而今天的地月平均距離大約是384400千米,因此在這個簡單假設之下,距今10億年前地月距離大約是今天的90%,但仍然有346200千米。地月之間的角動量守恆,地球的自轉產生的角動量,會透過潮汐作用,轉移到月球的軌道角動量,所以月球越來越遠。
不過,也用不著擔心,一旦地球的自轉速度,,減慢到和月球繞地球的公轉速度一樣,這時在海洋上潮汐的傳播便會消失,促使地球變慢的這個因素就不復存在,月球距離地球的距離就不會再增加了,因此人們不用擔心月球會逃離地球的引力之外,它將一直陪伴著地球,在地球的周圍不停的畫著它自己的小圈圈。
-
7 # 鄧工280
月亮繞地球旋轉,為什麼說將遠離地球?
按正常的規律是,地球繞太陽公轉一週的時間是365天多一點,月亮繞地球公轉一週的時間是29天多一點。地球與太陽的矩離和月亮與地球的距離都不會有什麼變化。然而在46億年到現在,地球卻以每年1.5cm的距離遠離太陽,現在又觀察到月亮也以每年3.8cm的距離遠離地球。這裡究竟存在著什麼奧密的原因影響著他們的執行呢?
現在我們先說說地球與太陽的執行變化原因吧。在以太陽與九大行星的平行執行軌道中的正常情況是,靠著它們各自的磁力場的引力互相平衡地執行著。而在漫長的互相平衡執行中,各個星體(就太陽與九大行星)都在損耗著各自的能量,使它們各個星體產生質的變化,而質的變化又影響著它們磁力場的變化,磁場的變化又影響著它們各個星球之間原有的互相平衡的執行規律的變化(當然變化量是逐漸產生的,是透過長時間的積累而變大的),因此才會產生地球遠離太陽,月亮遠離地球的現象。比如,太陽的物質燃燒到現在的46億年中,已經耗盡了本身的3%資源,雖然比例很小,但也足以影響到太陽的質量,影響到太陽的磁力場的變化變小,從而影響到太陽對地球的引力變小,所以也就產生了地球以每年遠離太陽1.5cm的自然現象。
現在我們回過頭來談談月亮以每年3.8cm的距離遠離地球的現象吧。大家可能會產生疑問,地球本身並不象太陽那樣燃燒,怎麼會損耗自己的能量而產生地球質量的變化和磁場的變化,從而產生月球遠離地球的現象呢?在這裡有一個數字請大家注意——130萬。太陽的質量是地球的130萬倍,地球是太陽的130萬分之一,即使是地球自身損耗最小的一部分,都會超過太陽的3%損耗。然而地球的資源是怎麼損耗的呢?誰都知道,地球上人類消費的最大資源是吃物和能源,而直接使地球的資源損耗的是能源——石油,核,煤,煤氣,炸藥(內含硝,銨,鈉…)火山爆發等等。自從工業革命以來的二百多年中以及一、二次世界大戰和大戰後的區域性戰爭,究竟損耗了地球上多少能源,有那位科學家計算過嗎?所損耗的地球能量佔地球質量的幾分之幾?地球磁力場減弱而多少?不少人都把月球遠離地球的原因放在潮汐上,但實際情況應該是,地球上的海水潮汐現象是地球的自轉與月亮跟地球公轉共同影響而起作用,如果把原因歸罪於月亮是不科學的,按辯證法解釋也絕對不會成立。
縱上所論,如果人類再不注意對地球資源的消費,可能會加速地球在宇廟中正常的執行規律產生災難性的變化,也許火星原生態的滅絕,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宣告:本人不是自然科學家,所寫的只能代表本人觀點,正確與否,讓科學來驗證吧。
-
8 # 寒蕭99
宇宙中各種天體的執行實際上都不是那麼完美和簡潔的,事實上,天體的軌道執行是很複雜,只不過很多情況下,為了便於理解和計算,使其簡化了而已。因為,多數情況下,這種變化影響不大,只有從長期的時間範圍內看,才會考慮這種影響。
我們通常說月球圍繞地球執行,實際上應該說地月系統在圍繞著他們的共同質心運動。這個質心距離地心4671千米,我們知道地球半徑6000多千米,所以這個共同的質心位於地球內部。所以說,當我們看到月球每27.5天繞地球轉一週的時候,我們的地球也搖擺著圍繞質心轉了一週。
我們看下地球的結構:
除了表面的大氣和液態水系統,地球的內部的主要成分也是呈液態或近似液態的流體。整個地球其實只有我們腳下的大陸殼算得上是固態,但也不過是漂浮在液態的岩漿上面緩緩移動而已。
好,瞭解了地球的真實面目,我們再介紹下地月系統運動的能量。
地月系統能夠穩定執行,無外乎要考慮兩個物理量,質量和角動量。當質量和角動量達到一定的平衡,這個系統就可以穩定存在,如果有一個發生變化,那麼這個系統就會改變。質量就不用多說了,而角動量主要來自地球的自轉和地月系統繞質心的公轉。
從前面介紹的內容可以得出,由於地球的自轉以及圍繞質心的公轉運動,再加上月球的引力作用,會導致地球內部液態運動產生摩擦,摩擦的結果就會造成地球的自轉週期在慢慢變長。這樣就改變了地球的角動量,長期的積累,失去的角動量越來越多。這樣地月系統就失去了平衡,現象之一就是月球軌道逐漸遠離地球了。
回覆列表
沒有一種儀器可以判斷月球距離在緩慢遠離,客觀的說,度量儀器無法度量出每年幾釐米的月球距離的變化。即使用鐳射測距儀,也無法準確判斷這種絕對誤差氛圍,也就說地月距離的細微變化,已經在裝置精確度誤差範圍裡了。哈哈這種變化在理所當然變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