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鮑順和

    學生成為“手機控”是個社會現象,而且大有蔓延之勢。面對孩子每況愈下的成績,家長可以說痛心疾首,苦口婆心的勸,疾言厲色的斥,拳腳相加的打。學校也想出很多高招:課堂發現擺弄手機一律沒收,甚至和家長籤“砸手機免責”的合同。但是收效甚微。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死看硬守”也許是個不錯的辦法。“死看硬守”是我們林區防火的重要舉措,每年春季是林區防火的關鍵季節,“一點星星火毀掉百年林”足以說明火災是森林的大敵。林區進入防火期後,防火是頭等大事,各級領導晝夜帶班,上級考核更是採取一票否決制,防火不得力,別的就免談。同樣道理,一個小手機可以毀掉孩子的前程,這絕不是危言聳聽,我所教過的學生就有過慘痛的教訓。有個學生天資聰穎,智慧超常,是老師心目中的好學生、家長心目中的好孩子,可是到了高二下學期,學生深陷手機遊戲而不能自拔,最後高考功虧一簣。後來我總結經驗,在家長會上提出了“死看硬守”的辦法,實踐證明辦法行之有效。因為孩子是家長的百年林,手機就是毀掉百年林的星星火,“死看硬守”雖屬下策,但是能挽救那些誤入歧途的孩子,對家長來說,也是利在眼前、功在久遠的大事。春天是林區的防火期,進入夏季,氣候溼潤,就沒有失火之虞了。學生也有個“防火期”,就是初三到高一的二個學年,家長“死看硬守”這二個學年,過了“防火期後”,學生日漸成熟,手機就不太容易誘惑他了,家長基本沒有後顧之憂。

  • 2 # 導演思維

    隨著科技進步,手機功能越來越齊全,並且已經普及到每個人手裡,老年人,中年人,青少年,甚至是三四歲的小孩子。人們都成了低頭族,手機成了主人的把玩器和知心人。

    就拿我自己的孩子說吧,三歲都還不到,整天就知道搶我們的手機玩,她不認識字,她都已經會自己開啟影片,就喜歡看快手,微視,還有什麼汪汪隊,小豬佩奇之類的。不給它拿手機就哭,一拿手機都聽不到她的聲音了,乖乖的坐著看。之前我們教她學古詩,學數數,她很喜歡聽,之後整天想玩手機就不學了。

    這樣下去肯定不行,所以現在我和媳婦都很少在孩子面前玩手機,多陪她一起出去散步。買了很多畫筆給她畫畫,多帶她做一些有益健康事情。偶爾有時候她要玩手機,我們也跟她約定只能看兩三個影片,多看了不給吃零食,我們自己把東西吃掉,或者說不帶她出去玩,這樣她還是會聽話的。

    手機雖然很方便,很實用,但是輻射和強光會對身體和眼睛造成一定傷害,還會讓孩子沉迷於此,耽誤學習,浪費時間,所以大人們要帶頭做好榜樣,放下手機多陪孩子,多和身邊的朋友交流感情,不要讓身邊的好友陷入各自低頭玩手機而無話可說的尷尬場面。

  • 3 # 平安是福

    謝謝你的邀請,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已經離不開手機,生活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你不讓少兒接觸手機是不可能的事,關鍵在於怎麼利用手機,這的確要動動腦子,第一要和孩子公平相處細心分析手機的優點和不良之處,讓他們養成一個正確利用手機的習觀,有的放矢,可以用不可以玩,粗暴的拘絕是錯誤的。

  • 4 # RainCold先生

    我也是從孩童時期走過來的,玩遊戲不光是手遊,電腦玩的更厲害。現在呢 遊戲時間控制在3個小時 或者不玩! 給出下例建議

    1.運動方面,體育運動那麼多.籃球什麼的,我曾堅持跑步一個月。對精神狀態好。

    2興趣愛好,音樂,實驗,任何方面都可以,一點點的去關注,看看孩子比較喜歡哪個方面,我就是透過一段時間的積累 發現 自己挺喜歡鋼琴和天文地理! 哎 好想要臺鋼琴

    3.旅遊。為什麼不是遊樂園呢,因為現在的孩子心智成長的很快,遊樂園對於他們來講會覺得比較幼稚,遊樂園也比較喧囂,反而不太會喜歡這類地方,旅遊的目的不是玩,而是放鬆心情。

    4控制睡眠時間,這很重要,很多小孩喜歡大人都睡覺了,把頭埋在被子裡玩手機,這是非常傷眼的行為。在你們睡覺之前一定得注意!

    5.陪孩子一起玩,多與孩子產生溝通,這樣會減少代溝。對管教方面有好處

  • 5 # 妙語花憶

    我來說一下個人觀點,孩子模仿能力特強,大人都放不下來,愛玩是小孩子的天性,當然就更覺得有意思了。玩,可以,但是要有個度!小孩子自身是沒有這個自控能力的,這時就需要大人正確的引導了。慢慢的,時間久了也會形成一個良好的習慣。比如,知道玩過頭了會影響學習。

    個人不提倡語言暴力和冷暴力,誰沒有個小孩子的時候,方式方法對了,沒有不省心的孩子。比如,大人以身作則,在小孩子面前不要玩手機呀。

    為了生活不能時時刻刻呆在孩子身邊,珍惜孩子在身邊的每一刻美好時光。

  • 6 # 非凡創業邦

    孩子沉迷手機啊,其實這個問題啊,也是很多家長非常頭疼的一個問題,因為孩子一旦放完學就喜歡拿著小手機來玩,哪怕是一點點的時間她都不放過,這個問題呢,已經是有很多家長非常的困擾和困惑,這個問題該怎麼解決,我相信的也是很多家長迫切想要知道要如何解決的方面?

    首先,我覺得還是要培養孩子的一個興趣,因為手機並不孩子想要玩,很大程度上而是父母的影響造成的,因為很多父母在家裡沒有注意到這樣一個情況,在家裡仍然是透過手機或者是電腦去處理一些工作上或生活上的一些事情,孩子看到父母每天抱著手機,他們幼小的心靈會感受到手機的一個誘惑力,引發對手機的好奇,慢慢的也看上手機,時間一長開始上癮了。孩子自己的時間管理上不會有一個很好的約束,在行為上也沒有一個自制力。另外可能在心理上還缺少一些一些安慰,比如說父母的陪伴,因為大家生活在這個節奏感非常強的這樣一個社會,很多的父母和沒有太多的時間來陪伴孩子,就是在家的時候,孩子可能看到父母也是在經常的去玩玩手機,看看不手機不離手,那麼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勢必會影響到孩子的一些情緒,因為現在小孩的智商真的也是非常高,哪怕是一個剛剛會咿咿呀呀的一個幼兒,一歲到兩歲的幼兒,他們對手機的熟悉程度,這種敏銳度也是非常強,你會發現很多的一歲左右小孩就拿著手機就可以開始進行一些操作,很多大人沒辦法完成的一些動作,而在三五歲的小孩的手裡,他們能夠很好的掌握了。這也是現代人的這個智商的不斷的進步的一個結果。那麼如果從小開始去從發現小孩的一些興趣著手,發現小孩的興趣很重要,很多家長其實他在發現小孩的興趣以後不是去培養,而是出於因為對孩子保護,把他們的興趣愛好點給壓抑了,如家長能夠從小開始去培養孩子的興趣,並在發現孩子這個興趣方面去進行了一系列的培養,慢慢嘗試進行往孩子方面發展,那小孩的注意力方向就會集中在他的興趣方面。

    第二,建議家長還是花更多的一些時間去陪伴孩子成長,尤其是在小孩子在剛剛學說話,3到5歲到10歲之前,能夠有個很好的陪伴孩子成長的階段,哪怕每天在固定的時間陪伴10分鐘,比如說白天很忙,家長都是在外面,但是一到下班的時候可以更多的陪伴孩子做一些交流,一些親子活動,或者是說一些有意義的遊戲,哪怕是講講故事等等,或者是更多的引導看一些有利於孩子心身健康的一些書籍,這樣的話,也會在孩子潛移默化當中讓孩子去養成學習的氛圍,就慢慢可以遠離手機或者電視的這樣一個一個時間,因為當你不去看手機,孩子陪你玩的時候。他自然也不會去看手機了。當然這需要家長的更多的是什麼呢?能夠持之以恆,不要做三五天慢慢就沒有了,要堅持。因為一個良好的習慣養成一定最少需要21天,還有就是家長在家裡的時候儘量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去時不時的看手機,長時間的拿著手機,這樣的話對孩子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影響。

    第三,可以透過增加一些戶外的運動,比如說那吃完飯以後陪孩子去散散步,週末的話,可以去再參加一些戶外的活動,一些親子的活動或者是一些有意義,一些有氧運動騎腳踏車或者是打打羽毛球,愛運動,培養一下孩子的興趣。或者是說報一些培養孩子興趣的一些興趣課程,這樣的話可充分減少孩子跟手機接觸的一個時間,相信透過長期時間的這樣潛移默化的影響,和一些良好習慣的養成,包括時間地規劃的話,孩子也會對這個手機就會慢慢去遠離,還會對孩子視力也有幫助,這個孩子就是因為長時間看電視,看手機銀行,導致視力低下,當然這隻有智力低下的原因之一。但很多家長說那我沒有時間。那沒有怎麼辦呢?那這個就需要家長們更多的去考慮自己的一個取向。究竟孩子的成長重要,還是比如說自己的工作或者是其他方面更加重要呢?哪怕是平時工作再忙,我們是不是總該有休息的時候對吧,總有下班回家的時候,或者是我們可以提前的做一些時間的安排和規劃,把陪伴孩子的時間,儘可能的多一點,爸爸沒有時間讓你媽媽來陪伴,媽媽沒有時就讓爸爸來陪伴,那如果爸媽都沒有時間怎麼辦?我們是不是還可以透過其他的方式,在固定時間給孩子影片還是電話也可以,但是沒有辦法替代爸爸媽媽在身邊的陪伴!

    希望以上三點能夠去給到爸爸媽媽以及其他長輩一些建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當你年紀到了五十歲,你還有心思為自己的夢想努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