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Hein7

    個人見解,首先是利息需要,如果殺掉慈禧,那麼大批擁護清政府的地方勢力必然與列強死懟,對於列強來說,佔領中國太難太累,又要跟中國各勢力大打出手只會徒增損失,如果只是為了割地賠款,留著慈禧更有用,畢竟只要槍指著慈禧就可以等著朝廷乖乖送錢來,比自己去到處搶省力多了。再者打死慈禧總要扶植一個新政府,扶植新政府也是需要投資的,不然幾天就推翻了,而西方國家各個精明,何必費力不討好。

  • 2 # 牧漁子

    首先,八國聯軍進京的庚子事變,並非洋人想滅亡清政府而來。而是對清政府不配合鎮壓義和團、大刀會,嚴重損害了列強利益不滿。而清政府前期態度模稜兩可,後期利用義和團抵制洋人,最後又堅決鎮壓義和團,整個過程充滿投機主義色彩。又加上幾百宗殺傳教士案件,義和團進攻使館等事件,給了洋人出兵理由。但洋人目的是鎮壓拳會,恢復利益。針對慈禧只會引起中國的奮力抵抗。

    其次,慈禧當時已帶著皇帝逃往西安避難。並不在京城。八國聯軍即使有心殺她,要拉長戰線打去陝西也不太可能。

    還有,慈禧作為當時大清最高領導人,她的角色一部分是各國在華利益的代言人。中國之大,非列強能輕易統治得了,這樣一位領導人符合各國的需要。

  • 3 # 靈石蘊

    君子不立危牆,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八國聯軍就是想殺慈禧,也得找到人啊,聯軍來時,慈禧早就跑西安了,怎麼殺?

    八國聯軍,在華利益互有齷齪,之所以組團打北京,那是因為河北山東義和團鬧的太厲害,折損所有聯軍國利益,而單靠聯軍,又解決不了實際困難,打起來,也是得不償失。所以,聯合起來,逼迫清政府去解決,這樣無論義和團還是清政府,怎麼打,死的都是華人,和聯軍無礙

    算盤打的響,在北京能解決的事,聯軍當然不會跑西安追慈禧了。如果慈禧當時沒跑,順手解決掉,也無所謂

    清政府這塊蛋糕做好之後,那就是聯軍自個兒分利益了。時間不久,1904年,沙俄和日本就在東北打了起來;又過不久,1914年,世界大戰了,八國聯軍自個也是打生打死,生生的把奧匈帝國都打沒了

    一個民族沒了脊樑,首都被屠,同胞被淫辱,都只怪自己沒擺好姿勢,大清萬死!

  • 4 # 懷疑探索者

    八國聯軍侵華事件,標誌著中國封建王朝力量的徹底衰落,自此以後,東西方力量有了顛覆性的變化,東方力量長期居於下風。這個事件,也極大削弱了滿清朝廷的權威性。慈禧以皇太后之尊,假光緒詔命,下令與多國開戰,而東南方的大吏就敢公開抗旨,直接否認了朝廷的命令,認為這是亂命。甚至還打算如果局勢不可收拾的時候,就推舉李鴻章為總統,出面維持秩序。這是公開的與朝廷叫板,歷史上叫做“東南互保”。值得注意的是,當時任山東巡撫的袁世凱,也參加了這次“東南互保”。這是袁世凱首次挑戰朝廷的底線。當時,透過“小站練兵”,袁世凱已經有了他的軍隊,具有了軍閥的雛形。雖然當時袁世凱還有點嫩,但誰都不可否認,這個人未來前途不可限量。

    八國聯軍為什麼沒有殺掉慈禧呢?原因就是,第一個原因,慈禧當時逃跑了,八國聯軍沒有來得及追。第二個,八國聯軍入侵的目的,首先是解救被圍困的西方人,而不是為了推翻慈禧的統治。第三個原因,西方列強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爭取通商權和外交平等權,這是商業利益和政治利益,他們為的是利益,而不是去殺人。第四個原因,西方國家更需要一個穩定的中國,一個穩定的國家更符合他們的利益。如果慈禧被殺,天下大亂,談判都沒有對手。而西方認為,透過談判就可以達到目的,沒有必要讓局勢不可收拾。所以,八國並沒有去殺慈禧,而是要求李鴻章出面,與他們談判。

  • 5 # 滿樓書坊

    這個問題其實可以替換成“八國聯軍為何不推翻清廷”,這樣的話會更合理一些。

    說到庚子年的事件,起因其實是華北旱災,由此引發拳民反教排洋,最終導致的一場地方性騷亂。

    這一事件的最高潮,就六七月間拳民入京,以致京城秩序完全失控,包括慈禧太后在內同時被挾裹(如不表態支援拳民,則首先被推翻的是清廷)。

    在秩序大亂之時,實際上清廷也喪失了對局勢的控制,拳民對外國使館的攻擊也成為外國干涉是最“正當”理由。

    換言之,八國聯軍的“入侵”很大程度上也是對被圍攻的使館區的一次解救行動。最終,清軍不敵八國聯軍,後者攻入京城,不但解救了使館,同時也完成了對拳民的毀滅性打擊。

    在八國聯軍攻進北京之際,慈禧太后帶著光緒皇帝倉惶出逃,最終逃到了陝西西安。

    從這個意義上說,即使八國聯軍想懲罰慈禧太后,實際上也是做不到的。因為聯軍的主要目的是解救使館區,並沒有要推翻清廷的意思,更沒有長期佔領的意思。

    中國一向是帝王神權,如果損害了慈禧太后的名譽和權威,勢必天下大亂,這對整個中國乃至列強的利益都沒有任何的好處。

    經過一番激烈的爭論後,列強代表同意了李鴻章的意見,只將懲罰名單限於當時支援拳民的仇洋派即端親王載漪等人。

    最終,根據《辛丑條約》的規定,中國須賠償列強共計4.5億兩白銀(實際大大超出了其實際損失,所以有後來的退還賠款),八國聯軍這才撤出京城。

    至此,在八國聯軍撤走後,慈禧太后才於1901年冬返回京城。

    以此而論,所謂“八國聯軍為何不殺掉慈禧太后”的問法,實際上是沒有現實可能性的。

  • 6 # 史書上冬眠的蛇

    關於這個問題,最直接的原因是慈禧潰逃西安,而八國聯軍短期內還未有遠征西安的打算,最有效的原因是慈禧面對八國聯軍,她全面妥協了,並下令幫助聯軍繳殺義和團,最根本的原因是八國聯軍侵華的主要目的都已達成,一個慈禧的生死並非聯軍重要利益所在。

    想要弄清八國聯軍和慈禧之間的瓜葛,就有必要回顧一下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應該說,八國聯軍侵華事件是中國衰落到極點的標誌,是每一個華人心中永遠的痛!

    這件事的起因是山東,河北和山西等地的農民自發的反抗本地洋人(歐洲人)洋教(基督教)的壓迫,組織起了義和團,而慈禧太后與歐洲各國在廢立光緒皇帝這件事上產生嚴重分歧,慈禧遂宣佈義和團合法化,從而導致中國與歐美列強矛盾激化,引發了侵略戰爭。

    但是這只是表面現象,其根源在於歐美列強對中國的貪婪野心和肆意掠奪已經不可遏制,而落後的清政府無法挽救國家頹勢,兩種趨勢必然造成列強對中國極端的壓榨和掠奪。

    最初,很多人認為這只是一個簡單的宗教問題,因為樸素的農民反對的就是基督教的侵染和洋人勢力在田埂民間的滲透。實際上,從世界歷史看,基督教的傳播永遠不會是宗教意義上那麼單純,歐洲歷史上每次基督教的傳播都伴隨著政治軍事意義的侵略和佔領,對於中國,當然也是這樣。

    另一方面,清政府的不爭氣也著實讓人心寒。早在甲午戰爭期間,國際輿論就普遍傾向日本,而全面反對中國,為什麼?就因為日本人在國際媒體前遵守了國際法,而我們只知道瞎打瞎殺,讓列強以為我們是野蠻人,日本是文明人,事實上卻正好相反,旅順大屠殺,全城兩萬多人只剩下三十六口,但世界無人知曉,這種悲劇只能華人自己承擔。

    可是在此戰之後,清政府仍然不肯改進,不與世界接軌,非得弄出一個廢光緒皇帝的鬧劇,還當著列國公使的面,慈禧只當是廢自己兒子,完全沒有一點國際法概念,如此愚蠢與不開化,列強想不打你都難。

    義和團運動最大的特點就是聲勢浩大,破壞力驚人但實力渺小,這種民間組織就會搞破壞,一旦遇到真正的戰事,他們無法有效建立指揮,更加缺乏後勤保障意識,武器更是落後,思想愚昧得能和慈禧一拼,不過義和團和慈禧交相輝映,反倒印出了那個時代的真實現實。

    慈禧叫囂著向十一國宣戰,成為八國聯軍侵華的導火索,但從宣戰來說,你還真不好說是八國侵略你,按照成熟的國際法標準,應該是老慈禧侵略了這十一國。愚蠢至此,無言以對。

    這十一國本來就想進一步來侵略來瓜分,你現在這麼主動,那列強在矜持也就不太好了,所以八國出兵來了,清政府和義和團進行了英勇的抗爭,然後瞬間崩潰,然後就是自己打起來,然後就是全國一人一兩白銀賠款總數四億五千萬兩的庚子條約,列強既要到了滿意的侵略果實又侮辱了全體華人,想想就心如刀割。

    從這樣一個“完美”的結果看,去殺慈禧的不應該是八國聯軍,應該是全體華人才對,列強應該給慈禧頒個獎,以表彰她為列強侵奪中國過程中的突出貢獻和傑出表現,除此之外,還應對義和團思想的愚蠢致以深深的敬意。

    整個事件已經明晰,慈禧的生死對八國聯軍來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為自己和各自的國家都撈的盆滿缽滿,慈禧回到北京,繼續過著自己悠哉悠哉的生活,數年之後,她的大清帝國就將在人民的見證下轟然倒塌,為這個愚昧的時代畫上句號。

  • 7 # 看點兒歷史

    為了穩定自己的利益而選擇不殺她,敵人的敵人就是自己的朋友。況且,八國聯軍為求財而來,沒必要殺掉中國代表的一把手。反而留著她的用處比殺了她更有意義。

    眾所周知,滿清的衰敗雖然和慈禧沒有必然的聯絡,但是中國一百年的屈辱史,慈禧絕對難辭其咎。當別的國家都在發展近代工業革命和推進教育的時候,我們在修圓明園。當別的國家已經是船堅利炮的時候,我們的炮彈裡裝的是沙子,當日本天皇吃饅頭省錢搞教育的時候,另一邊是豐盛的滿漢全席大餐。當我們的國家人民在拋頭顱灑熱血抵抗的時候,朝廷一片歌舞昇平。這樣的情況,不正是侵略者原因看到的結果麼,為什麼要去改變呢?

  • 8 # 母豬屎解一切毒

    那時候國際上已經有國家的概念了,所以八國聯軍只是來教訓一下慈禧。但是當時老百姓的思想還是成王敗寇,八國聯軍進入北京,對於老百姓和官員來說,就是新的主子新的統治者了。就像現在都把滿清當祖宗一樣。當時華人最納悶的是都佔領北京了,為什麼撤軍了呢

  • 9 # 龍支子

    (一)

    其實想殺掉慈禧的人大都是現代人。

    對於慈禧這個禍國殃民的主,現在的人巴不得將其千刀萬剮才解恨,儘管其最後的命運得以壽終正寢,但在國民的心中早已對其判處了死刑。

    做為歷史人物來說,有這樣的歷史歸宿也算是從精神到肉體上的千刀萬剮了,比實際執行死刑也差不了多少,現在的人大可不必糾結遺憾了。

    (二)

    可當年的八國聯軍們對慈禧的態度很複雜,並沒有一殺了之那麼簡單。

    一方面是因為慈禧已經逃往西安,想在肉體上絞殺她並沒有那麼容易,另一方面按照當時的政治形勢,就是想在理論形式上追殺慈禧,八國聯軍事實上也很難做到。

    八國聯軍在最早的“議和大綱”版本中曾一度將慈禧列為發動義和團運動的禍首要求懲辦,主持議和的李鴻章就曾放話,要真將慈禧列為懲治禍亂的名單,自己就會變成義和團,全國四萬萬民眾也會變成義和團。

    而實施東南互保的張之洞、劉坤一等實權派人物,也極力反對將慈禧列入懲治禍首的名單,八國聯軍如果不審時度勢,真要與中國大多數實力派人物為敵,恐怕也很難全身而退。

    因此,慈禧最終逃脫了在理論形式上的追殺。

    (三)

    李鴻章、張之洞等重量級政治人物之所以力保慈禧,並不是這些臣子有多忠心,或者中國政治舞臺有多離不開慈禧,又或者慈禧有多好的人緣,而是這些臣子們自己很難再混跡於江湖,也丟不起這個人,雖然慈禧混蛋透頂,但畢竟是主子,已經做慣了奴才,怎麼著也不能落下賣主求榮的罵名。

    所以,李鴻章說自己會變成義和團並不是危言聳聽的嚇唬人,多半是真實的心跡,深受傳統士大夫精神影響的官僚文人,愛惜自己羽毛的這個立場還是存在的。

    全國四萬萬民眾也會變成義和團,也絕不是外交辭令下的威脅,中國社會在失去權威控制後,將陷入無政府狀態下的天下大亂是肯定的,至於會不會跟著李鴻章們一道殉國,就已經不是誰說了算的,但至少讓八國聯軍淹沒在民族主義的同仇敵愾憤怒之下是毫無疑問的。

    對於入侵者八國聯軍而言,慈禧是一個不可多得的金主,其“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的闊綽大氣,在當時的中國政治舞臺上還真找不出第二個人來,兩相權衡之下,孰輕孰重,一目瞭然。

    對此,諳熟中國國情的八國聯軍智囊們大都門兒清,因此,也正好落得個順水人情,不追究慈禧的任何責任,將推出的一百多名替罪羊官員貶職殺頭了事,而真正的罪魁禍首慈禧逃過一劫,並繼續在國家政治的最高位上為禍多年。

  • 10 # 牛牛的事兒

    其實八國聯軍還真是奔著慈禧來的,但是確實沒有能力抓到或殺掉慈禧。

    首先我們談一下八國聯軍這次侵華和一向懼夷的慈禧為什麼要向西方各國宣戰?

    其實主要原因還是利益:

    西方列強在多次與中國打交道之後,面臨4億人口的中央集權帝國已經深知沒法像印度那樣分而治之徹底滅亡大清,所以他們的目的是儘可能在中國攫取不對等商業利益,這就不斷促使他們透過各種手段逼迫清政府開放,而光親政之後發起的維新運動在西方人看來是一種進步開放的姿態,故而西方對光緒是有好感的。

    很顯然,慈禧這種一直遊走於權力中心的女人是不會真的甘心失去權力的,後面大家都知道慈禧廢除了光緒,這在西方人看來是一種舊勢力的政變,是封建守舊勢力對開明憲政皇帝的一種非法政變,故而西方人一直在外交上對慈禧施壓,這種干涉讓慈禧比較厭惡西方人,而國內的義和團民族主義傾向正好讓慈禧找到一種介於公開政府力量之間的民間力量對西方人的反擊,因此慈禧明裡暗裡支援義和團對西方人的暴動。

    在政府支援下,義和團不斷髮展並出現失控狀態,對幾百傳教士的暴力殺害就是在這種失控下出現,直接導致了八國聯軍準備武力干涉,慈禧原本以為藉助義和團和滿清的武裝應該有能力與八國聯軍幾萬軍隊一拼,因此公開與西方諸國宣戰,奈何西方海軍這種海上機動性導致滿清陸軍調動對其艦隊南北方向根本無法知悉,疲於奔命又無法集中部隊,再加上西方軍隊的現代化武裝,僅有的可以機動防禦的蒙古騎兵曾格林沁等雖然英勇身死作戰,也沒法阻擋八國聯軍對北京的迅速攻陷。

    在這種敵對情況下,其實西方軍隊有一個目的,希望抓住最高實際統治者慈禧,迫其還政於年輕的開明皇帝,但是慈禧西逃,而沿途又不斷有軍隊和拳民阻擋聯軍,也使得聯軍知道深入中國內地的危險。

    最終在雙方武力都沒法達到目的的情況下,協商妥協談判大部分實現西方人利益結果下,八國聯軍最終撤出了軍隊,佈防天津。

    當然西方人還留了一個尾巴,就是不允許清政府在天津設定軍隊,這樣在慈禧看來是一個威脅,因為在她的理解中覺得西方人要是突然殺到北京城來不及逃跑,如果被西方人抓到,光緒就會東山再起,而袁世凱想了一個武裝警察的辦法幫助慈禧解決了這個心病,這也是袁世凱後期日益受慈禧重用的一個原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自己選擇單身的男人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