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鷹航空

    第一呢,糾正一個錯誤的認識,一款優秀的武器,不是單純性的和其他武器之間進行各個引數的對比而得到。在戰場上沒有什麼萬能的武器。

    第二點,在蘇德戰爭的中期,蘇聯研發的T-34坦克相比於德國而言,最大的優勢就是產量,並配合其效能優點(不是優勢)面對德國裝甲力量構型壓倒性優勢。德國兩線作戰,兵力不足,且後勤保障受到美國和英國的戰略轟炸開始陷入癱瘓。在這種情形之下,德國仍然秉承追求效能優勢,研發出“虎式”、“虎王”、“黑豹”等主戰坦克,但是產量一直都上不去,上百輛高效能坦克面對蘇聯上萬輛T-34的裝甲洪流,那結果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這就是戰爭的藝術,尤其是大國與大國之間的抗爭藝術,一旦戰爭進入到相持階段,比拼的就不是什麼武器裝備的優勢了,而是產量,特別是穩定的產量。10000輛80%效能的坦克,對抗,100輛100%效能的坦克,結果還是很明顯的。

    OK,關於問題就回答到這裡。

  • 2 # 一丹流青

    T-34是二戰中最優秀的中型坦克,主要有兩大原因:一是這款結構簡單的坦克易於大規模生產和維護;二是T-34坦克的綜合性非常優良。

    為什麼這樣說呢?

    一是這款結構簡單的坦克易於大規模生產和維護。

    在進行大規模國家戰爭的時候,往往不是一兩次戰役就能分出勝負的,戰爭往往會打很長的時間,這個時候戰爭其實是一場消耗戰。

    敵對雙方比拼的不只是簡單的技術優勢,而更加強調生產的規模優勢。

    二戰時,德國的鋼鐵產量要超過了蘇聯。1942年,德國鋼鐵產量為3210萬噸,蘇聯僅為810萬噸;到了戰爭後期,1944年的時候,德國佔領區的鋼鐵產量為2850萬噸,蘇聯則為1000萬噸。

    雖說德國的鋼鐵產量超過了蘇聯,但是德國生產出的坦克卻遠遠沒有蘇聯多。

    戰爭期間內,蘇聯總共生產了102000坦克,其中T-34坦克有70000多輛。

    而同一時期,德國的先進坦克“豹式”坦克,總共只生產了4815輛,“虎式”坦克則只生產了484輛。

    也就是說,蘇聯生產的坦克數量是德軍坦克數量的10倍以上。就算蘇軍坦克與德軍坦克的損毀比是5:1,那麼到最後德軍坦克拼完了,蘇軍仍然還有大量的坦克可以使用。

    蘇聯之所以能生產出比德國更多的坦克,就在於T-34坦克的結構簡單,使其非常容易大規模生產。

    而且結構簡單的T-34坦克還非常便於維修。戰爭期間,列寧格勒被長期圍困,缺乏鋼鐵和煤炭。但是列寧格勒的坦克工廠,卻能夠頂住德軍的不斷炮擊,持續的修理坦克達三年之久。許多時候,還在修理中的坦克不得不透過牆壁的縫隙對前進的德軍士兵開炮。

    可以想象,如果是需要精密零件的那種結構複雜的坦克,在缺少零部件的列寧格勒,損傷的坦克是很難被修復的。

    所以說,蘇聯生產的T-34坦克數量遠遠超過了德國的坦克生產數量,其數量優勢最終掩蓋了德國的技術優勢。

    最終,這種生產上的優勢轉化為了壓倒性的戰略優勢。

    二是T-34坦克的綜合性非常優良。

    首先T-34坦克的火力強大。T-34坦克裝備的是一門76毫米的坦克炮,在戰爭初期,這比法國和德國的75毫米短管坦克炮強大得多。到了1943年,改進型的T-34坦克的容彈量,增至108發,可以說火力非常強勁。

    其次T-34坦克的裝甲防護很強。T-34坦克的裝甲厚度,都是45毫米,但是它正面裝甲有32度的斜角,側面也有45度的斜角,同時炮塔也有一定的斜角。T-34坦克的這種斜面裝甲,可以讓敵人打過來炮彈形成跳彈,威力大為減弱。

    根據測算,這種T-34坦克的45毫米的斜面裝甲的防護力量,達到了正常135毫米裝甲的防護力量。

    因此,一般75毫米的坦克炮是很難摧毀它的。

    第三是T-34坦克的動力系統強勁。T-34坦克使用的是大功率V2柴油發動機,而德軍“虎式”坦克採用的是邁巴赫230-P30汽油機。

    柴油機的輸出功率大,動力輸出遠強於汽油機。

    更重要的是柴油機穩定性好,在坦克被擊中過後,不太容易爆炸,而汽油機非常容易爆炸。

    另外,T-34坦克油箱容量非常大,高達460升,行程可達540公里,而德國的4號坦克只有160公里的最大行程,“虎式”坦克最多跑100公里就必須加油。

    如此強大的發動機,使得T-34坦克在有比德系坦克更高的機動性。

    而坦克戰比拼的,除了是火力和裝甲,更多的還是要比拼機動性。機動性好的,不僅讓對手打不著,反過來還可以吊打對手。

    當然德國坦克也並非一無是處,“虎式”和“豹式”坦克仍然有技術上的諸多優點,但總體而言之,T-34坦克是一款綜合性能比較均衡的好坦克。

    甚至連德國“閃擊戰”理論的創始者古德里安將軍,也非常欣賞蘇聯的T-34坦克,他還更進一步地主張仿造T-34坦克。

    雖然德軍也可以仿造和借鑑T-34坦克,但是整個德國工業體系是比較注重精細化的生產,不適宜於蘇聯這種結構簡單坦克的大規模化生產。

    最終德國的高質量坦克淹沒在蘇聯的T-34坦克的洪流之中。

  • 3 # 戰爭之王

    T34這種中型坦克,平臺噸位適中,機動性好,製造不費時,利於快速生產。在二戰這種大規模機械化戰爭中,自然是十分優秀的,表現十分搶眼,自然被很多人稱之為而戰最優秀的中型坦克。

    T34坦克是在30年代末設計的,其設計在當時而言可以說是很先進的設計。首先是噸位較大,已經遠大於當時很多國家作為主力的輕型坦克。其火力也比較強,原始設計就已經是76毫米主炮了。T34的機動水平和防護也達到了完美的平衡,機動優秀,防護水平對於當時的防坦克武器和坦克而言已經很強了。

    後來在歐洲戰場叱吒風雲的德軍裝甲部隊就在蘇聯遭遇了T34危機,一時之間沒有能夠和T34對抗的坦克。德軍的4號坦克裝甲薄弱,火力不足,對抗T34很吃虧,僅有三號突擊炮等武器才能有力對抗T34。

    後來德軍研製了虎式豹式等坦克裝甲兵器,T34一時之間無力應對,只能靠數量優勢抵近攻擊。而蘇聯人沒有放棄,又給T34換上了更強的85毫米主炮,絲毫不遜於虎式坦克。此時的T34-85有了中型坦克的機動和防護,還有重型坦克的火力,在二戰後期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此才會被很多人稱之為二戰最優秀的中型坦克。

  • 4 #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說T-34是最優秀的中型坦克並不是因為它的某項效能突出,而是因為它的設計秉承了蘇系武器效能可靠以及簡單的生產工藝,能像美國的福特汽車生產線那樣的大規模量產,這一點從它8萬4千多輛的產量可以看出。T-34-76坦克以及衍生型掃雷坦克

    相比德國坦克的精雕細琢,蘇聯坦克更像劣質的工業產品,特別是在人車駕駛方面、與友軍通訊交流等問題一直被吐槽。但是其傾斜裝甲和發動機後置的前瞻性得到了後世的認可。傾斜裝甲雖然可以增加防護,但是壓縮了乘員的活動空間。這既是優點也是缺點。T-34-57,57毫米反坦克炮,由於各種沒有進行大規模量產

    T-34最初全重為32噸,屬於中型坦克。德國4號坦克只有24噸,而到了5號豹式坦克、6號虎式坦克的重量分別為45噸和55噸,已經屬於重型坦克的範疇。所以德國坦克直接越過了30噸級的坦克的研究。雖然在實戰當中4號坦克和3號坦克以及衍生型也經常暴打T-34,但是因為德國坦克總產量也就2萬3千多輛,但是對於總產量超過10萬多輛的蘇聯坦克,那些戰損比蘇聯根本就不擔心。

    就是因為它的產量大、產量大、產量大,往往量變可以發生質變。而且T-34的底盤擁有非常大的改造空間,所以也就衍生出了許多改進型。所以屌絲T-34就逆襲了德國虎豹重型坦克高富帥。也就成為了最優秀的中型坦克。T-34-85,85毫米坦克炮T-34-100,100毫米的坦克

  • 5 # 鋼鐵城下的躍馬人

    “我擊毀了5輛半埋在戰壕裡的坦克。它們什麼也做不了,因為它們都是III號和IV號坦克,而我開的是T-34,它的前裝甲不是它們的炮彈能打穿的。”這是T-34車長亞歷山大·瓦西裡耶維奇·博德納裡對自己坐騎的評論,在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各國軍隊中,有底氣作同樣發言的坦克手可不多。蘇聯的T-34之所以能成為傳奇,首要的原因是那些坐在車裡擺弄操縱桿和透過瞄準鏡觀察車外的人們都非常信賴它。在坦克手們的回憶中可以體會到著名的蘇聯軍事理論家A·A·斯韋欽所表述的理念:“雖然在戰爭中物質的重要性不容忽視,但對物質的信心也能起到巨大的作用。”斯韋欽曾經在1914~18年的世界大戰中作為軍官參戰,親眼目睹了重炮、飛機和裝甲車輛在戰場上的首次亮相,因此對自己談論的問題有非常深刻的認識。如果軍人對託付給自己的裝備抱有信心,就會更加英勇堅定地去爭取勝利。另一方面,如果一種裝備確實不夠強力或者給人這樣的印象,那麼人們對它就會缺乏信任並隨時準備拋棄它,失敗也將接踵而至。不過,T-34得到的信任可不是基於宣傳或幻想的盲目信仰。坦克手的信心來自於那些使T-34與同時代其他戰鬥車輛相比顯得極不尋常的設計特色,換言之就是它的傾斜裝甲和V-2柴油發動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墨西哥美食以什麼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