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相州背嵬軍
-
2 # 聽雨喜雨
9
我們來看看民國大師怎麼說!
民國大師呂思勉及民國著名史學家陳龔祿對趙構及岳飛的評價得出與大眾完全不同的結論,北京大學教授鄧廣銘經過實地考察,也得出朱仙鎮大捷為虛假虛假歷史。
陳恭祿(1900-1966),中國著名歷史學家,中國近代史專家。
在武漢大學歷史系教授課程。1934年完成了近60萬字的鉅著《中國近代史》,被列為大學叢書之一。
1936年重回金陵大學任教,為教授。1952年院系調整後,任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
1963年底,撰成《中國近代史資料概述》,對中國近代史史料進行了科學的分類和系統介紹、評價。
"文革"後,1979年南京大學歷史系召開了隆重的陳恭祿先生追悼會,恢復了他著名歷史學家的名譽。
陳恭祿先生是中國近代史學科草創時期重要的先驅者之一,陳恭祿是20世紀30、40年代以學術為職業的中國近代史研究者,是一個典型的學院知識分子,他試圖站在學者的立場上客觀地敘述中國近代史,以著作來表白自己的立場和觀點,以學術來影響中國現代政治的發展。主觀上他不傍依於任何黨派,在客觀上卻代表了這一時期中國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的政治觀點和政治立場。
陳恭祿1944年出版的《中國通史》,評價宋高宗:高宗備受艱苦,崇尚節儉,享受遠不及大將。聽政至勤,幼年曾受良好之教育,愛好書字,大政之決定常為慎重考慮之結果,唯以祖宗之法為精審詳備,不欲有所變更。其收大將兵權,恢復舊制,為其一例。高宗深謀遠慮,過於其後諸帝。
呂思勉民國大師同樣結論,南宋諸將韓世忠`、張俊、吳玠、岳飛等因為趙構放權放錢,權利及行事風格形同軍閥,飛揚跋扈,各自為政,不聽指揮,無法形成有效合力,再戰再敗。
至於岳飛,確是冤死,但同收大將兵權以恢復舊制的大背景有關。先是金人深入淮南,形勢危急,高宗詔岳飛赴援,飛不出兵,朝廷深以為憾。大將驕橫,成為嚴重之問題。後召大將並赴行在,及至,罷其兵權,出於韓世忠、岳飛意料之外,其部將至欲為變,即張憲意圖政變,岳飛以此冤死。所以張憲是岳飛之死的罪人。
趙構是一個很有能力,有嚴格自律,有嚴格紀律的能人。
比如高宗禪位,歷史上有幾個皇帝強壯之年讓出至高無上的權利的,他的胸懷超過絕大部分人的胸懷,他的胸懷深不可測,不是鼠目寸光之輩可以洞察的,是他讓宋得以延續一百五十多年。
至於有人說他方便逃跑,只不過這類人連井底之蛙都不如,偉人的想法也是你能理解萬一的?
紹興四年,傀儡皇帝劉豫在金兵的支援下進犯江南。宰相趙鼎決計請宋高宗御駕親征,魏矼主動請求從徵。當時劉光世、韓世忠、張俊三位大將勢均力敵、各懷私隙、不肯協作。魏矼奉命從中調停,他奔走於各軍,對將領們曉以大義,勸以大局為重、放棄私怨。在他的說服下,各將領表示願意棄前嫌、共禦敵。於是御駕親征,三軍一心,軍威大振,屢戰屢捷。
孝宗即位,大赦天下,岳飛同樣得以赦免。孝宗結論,飛坐事以殞。他的後人大多得到重用,特別他的孫子岳珂,不過岳珂並不珍惜,並不維護岳飛作為愛國將領之名。岳珂是南宋最大的貪官之一,魚肉百姓。按習近平總書記2019年新年團拜會指示,一個沒有私德之人不堪大用。岳珂是一個大貪官,沒有信譽可言,是一個信譽破產之人,所以岳珂的金陀粹編及其系列,宋史岳飛傳,大多為岳珂的鬼話,不能採信。
-
3 # 竹音七哥
這個問題蠻複雜,簡單歸納如下:
其一,有負領導栽培,政治上靠不住。岳飛作為趙構一手提拔起來的年輕將領,後期君臣之間在政治路線上出現重大分歧。岳飛甚至不聽指揮,孤軍冒進,在官僚主義社會實為大忌。趙構對岳飛十分失望。
其二,朝內無人,政治上孤立無援。岳飛雖貴為節度使,但長期在外領兵,遠離政治中心,與朝內權貴私交甚寡。後岳飛身陷囫圇,即便有人替岳飛說話也是處於同情和正義,並非私交。岳飛被主管領導摒棄,政治上又孤立無援,出事只是早晚的問題。
其三,擁兵自重,不知進退。中興四將中的劉光世最早出事,因貪汙背彈劾罷官。起初,趙構想把劉的軍隊劃給岳飛(可見趙構對岳飛十分器重),岳飛聞聽亦大喜,嘆曰北伐有望!後此事受到朝臣力阻,“若此,則國之精銳十之七八盡歸岳飛所轄”。趙構立刻改了主意,把劉之軍隊劃給了張浚。岳飛聞知此事,憤而辭職了。後雖上表承認錯誤,但君臣從此交惡,不可挽回了。
其四,身為擁兵將領,妄議皇家內政。趙構一直有兩塊心病,一是身逢亂世倉促繼位,而二帝猶存,帝位不正;二是不能生育,儲君難立。儲君,國之敏感大事,趙構不言,群臣子不敢提,而岳飛身為手握兵權的大將,居然上書推薦太子人選。岳飛此事確實有些冒失,予人以口舌,誣其有不臣之心。
其五,少年得志,難免有失。岳飛少年得志,年過三十就官至節度使,飛曾與眾將面前得意的說,如此成就,唯太祖(趙匡胤)與吾爾。年少輕狂,這豈是做臣子說的話啊。
其六,堅持己見,不肯妥協。趙構曾派岳飛和張浚協同檢查、維修戰備,二人坐城牆之上,張浚說這城垛年久失修已破落,應及時維護以抵禦金兵來襲。岳飛聞之大笑,說大丈夫當馳騁千里,拒敵於國門之外,修整城牆何用?張浚聞聽大怒,拂袖而去。
其七,不知明哲保身,終陷囫圇。史載,打壓軍方勢力,矛頭最早直指資歷最老、戰功最著的韓世忠。岳飛聞知,星夜派人報信,韓得到訊息大驚失色,急忙上下打典,主動辭退兵權,隱退以表明心跡,終得以安享晚年。而岳飛,自身已經無法做到全身而退了。
岳飛遇害的經過大體如下:秦檜指使岳飛舊將王俊,誣告岳飛曾密信給岳雲、張憲造反,逼朝廷復予飛兵權(此時岳飛已閒置,在廬山陪母親)。朝廷震怒,專案組查辦,因查無實據,大理寺官員集體拒絕簽字。秦檜曰,此上意。遂改由万俟卨、張浚審理。
審理結果,判岳飛、張憲軍法從事,岳雲流放。趙構審閱後,改批岳飛賜死,岳雲、張憲腰斬。
1142年,天日昭昭,千古冤案,英雄留恨風波亭。
據傳,因岳飛冤案韓世忠曾找秦檜問其原由,秦檜答曰,莫須有!
歷史書上將“莫須有”解釋為大概有的意思。這種解釋只能用“愚民無底線”來形容。莫須有,直譯即可,意為“這踏馬還需要理由嗎?!因此,韓聞聽漠然而退。
對於岳飛的死因,南宋的朱熹曾談過自己的見解,“韓與高宗密(苗劉之亂,韓世忠帥兵勤王救過趙構),故得以保全。飛較疏,高宗又忌憚之,遂為誅之。”
岳飛死後,岳飛所部由張浚嫡系田師中接管,田師中是張浚兒媳婦的老公(張浚兒子早逝,兒媳改嫁於田)。田打仗不行,整人頗有一套,逼岳飛手下舊將紛紛卸甲歸田;牛皋不服,後被田尋機毒死,時年60歲整。
後幾經風雨,至蒙古入侵之時,當年無往不勝的岳家軍已淪落為三流部隊。蒙古大兵壓境時,時任將領直接帶兵投降了。
1155年,秦檜病死,時年55歲,諡號忠獻。臨終前,叮囑子孫遠離政治。
1162年,宋孝宗為鼓舞士氣、抵抗完顏亮入侵,為岳飛平反。秦檜被列為害死岳飛的罪魁禍首,剝奪爵位,諡號改為繆醜。
岳飛墓前跪像設立始於南宋末期,開始只有秦檜及王氏二人,均為銅像,因萬人唾棄,銅像損毀嚴重。幾經風雨變更,至明朝,跪像改為鐵鑄,跪像增至五人:秦檜、王氏、張浚、万俟卨、王俊。
評價一個人,是不是民族英雄,不在於特定歷史年代民族矛盾和如今中華民族構成的關係,而是這個人在民族獨立、抵抗外敵的過程中所表現出的精神,是否已經深入我們中華民族的骨髓,成為我們每個人血液中的一部分!如果是,他就是民族英雄!
-
4 # 水墨鄂州
往往大家都是認為岳飛是因為權力和兵權被殺掉的,看完這篇文章你會覺得整個事情完全不是之前所想的岳飛是因為兵權被殺掉的了!
近聽岳飛評書的時候,對這個故事的概念其實特別簡單,一般說的都是岳飛所向披靡、秦檜大奸大惡,宋高宗趙構昏庸無能,這個故事就這麼非常簡單的一個情節,後來稍微大一點之後就發現不是這麼回事了,秦檜其實不重要,別看他跪在嶽王墳前好像千古罪人,其實真正的千古罪人是皇帝趙構,因為他怕岳飛直搗黃龍府,迎二聖還朝,倆皇帝回來了 他怎麼辦啊?就得脫袍讓位! 所以他就要下12道金牌催岳飛搬師回朝 即使是朱仙鎮郾城大捷也不要了!然後自毀長城把岳飛殺掉!以保住自己的皇位,讀史書讀的深一點的人可能都是這樣理解的。但是隨著小編讀這段史料的時候,讀的越深就發現根本就不是這麼回事,為什麼岳飛必須死,其實是理解所有傳統權利社會的一把鑰匙,今天小編帶大家瞭解真相!
岳飛之所以必須死 其實特別蹊蹺,宋代也是有祖制的 太祖皇帝當年在太廟就立了一塊石碑,上面寫的就非常清楚,士大夫及上書言事者不殺,子孫當皇帝的只要殺這種人 天必遣之!雖然這個是在祖宗的太廟裡供著是一個皇家的秘密,但是在靖康之亂的時候基本上外界都知道了,而恰巧在兩宋交接的時候發生了三起殺大臣的事,第一起就是殺張邦昌,金人當時給張邦昌立了一個傀儡,就這樣張邦昌一下就當上了皇帝,張邦昌心裡的滋味那叫一個不好受啊,整天哭,天天死活都不敢進正殿,然後還把所有的府庫給封了然後等金人一退去,張邦昌就趕緊抱著玉璽去找趙構,說 “ 來來來 還是你來吧 我這肯定不行” 但是趙構為什麼對這個沒有錯處 只是被動當皇帝的張邦昌還是要殺?道理其實很簡單嘛!因為皇統不對嘛!如果你不殺張邦昌那你的皇位怎麼來的,外人肯定想,金朝人打敗了趙宋皇家然後把位置傳給了張邦昌張邦昌在傳位給你趙構皇帝,那你等於是一個偽朝的後代啊,所以他只能把張邦昌殺掉!在政治上的合法性他才成立,我不承認我是從張邦昌手裡拿到的政權!所以張邦昌該死!
第二個呢是太學生陳東和一個普通的老百姓叫歐陽澈,這兩個上書言事 但說說的實在太難聽了,難聽到已經非常危及到趙構的統治了,意思大概就是 你趙構不該當皇帝 欽宗皇帝沒死啊 他只是北狩啊 他人還活著呢你這怎麼能當皇帝呢,你只能叫稱制而不該元 你當家你做主但年號還得用欽宗的 什麼時候迎二聖還朝欽宗繼續當皇帝 他二人就老說這個 !趙構就煩了,這麼危難的時候你還在這裡裹這個亂 搞意識形態鬥爭,然後就把這個陳正和歐陽澈就殺掉了,可即使殺掉陳東和歐陽澈之後,趙構立即就開始做反面文章,沒過多少天他就說後悔啊 真不該殺之類的話有是寫信又是給人家做各種各樣的政治表示之類的等等..,劉豫後面就又形成了一個偽王朝,就把陳正和歐陽澈的排位供起來,非常排斥宋家皇帝殺上書言事者的這種行為,從這個例子就能看的出來,對於宋代當時的社會風氣來說 殺大臣士大夫和上書言事者是一種非常在道德上站不住腳的行為,那問題就來了 為什麼要殺岳飛呢?而且是功勳如此卓著在任何具體的錯處上又逮不著 最後不是說莫須有嗎?也許、或許有,當然這句話說話多了去,總而言之逮不著任何錯出為什麼還要殺 這是一個疑點,第二個疑點就更有意思了!
(劉豫)
大家都在說趙構就怕迎二聖還朝,這個說法其實你越讀史書你就越覺得扯淡,因為第一迎二聖還朝這個說法不是別人提的,是高宗趙構自己提的,而且岳飛這個人他不是個愣頭青,岳飛在有一次出兵的時候給高總趙構上奏的奏表裡面就特地還寫了這麼一句“迎天眷還朝”,原來都說迎二聖還朝,岳飛就特地改了一個詞叫天眷,而且岳飛是有這個政治腦筋的,更何況迎二聖還朝高宗趙構也是把他當一張政治牌來打,有一次他跟金兀朮談判的時候對方是同意吧欽宗還給你 所以他已經指定開封府替淵聖皇帝造他的宮殿,這件事情離實現最近的有一次就是高宗跟北人經過談判說把自己的親母親韋皇后給迎回來,當時欽宗趙桓就跪在地上攀住了韋太后的車駕就說“你回去就跟我弟弟說,我回去就想當一個太乙觀的觀主,無敢望也”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回去你給我一個道館就行了 我出家當和尚去了 其他的也不敢多想,韋太后也把這句話帶給了趙構,所以從這件事情的角度來說並不是當時絕不能提的政治禁忌。而且岳飛是知道這個禁忌的 而且是繞著走的 這是非常清楚的 ,那麼更往深一點來說,就算欽宗回來了手裡也沒有軍隊和朝廷上的人事權也對趙構造不成任何威脅就算有再大的名為又能怎麼樣呢?
(趙構)
更典型的是明代,朱元璋把張士誠也打敗了 ,整個吳國也建立了,當時他尊的是小明王韓林兒的國號,後來派廖永忠去把小明王接到南京當皇帝,船走在路上到瓜步州那人家直接給弄死了, 當你手裡有軍隊的時候你光有點名分有什麼用啊,就說宋代本身吧,其實宋徽宗一看金人打來了 跑了 “去鎮江為國家祈福燒香去了”還帶著自己的人馬,然後把皇位生生的塞給宋欽宗說你在這裡當皇帝了我去為國家祈福燒香去了,其實不就是跑了嗎!跑了之後 宋徽宗就覺得安全了,然後就開始發各種太上皇令旨。宋欽宗只要做到皇帝位置上,你發什麼令旨啊! 國家這麼亂你還給我填亂!你發一道我就發一道,到最後太上皇在鎮江的時候發現誰都不聽他的了,沒有軍隊和權利,沒有軍隊和權利就你身邊那幾個兵能保護到你什麼?
(宋徽宗)
所以後來金人第一次圍困汴京之後,然後退去 徽宗就回來了! 當時的欽宗說是奉養太上皇在隆德宮其實就是坐牢嘛!宋徽宗還跟宋欽宗抖心眼兒 說“咱爺倆都在汴京待著不合適 我這樣吧 我到洛陽去幫你招兵去 萬一金人在打過來我們爺倆分出兩地安全係數高啊跟美國總統似的 正總統跟副總統不坐一架飛機啊”宋欽宗說“別廢話了 我還不知道你??你跑洛陽去幹嘛我還不知道嗎”要知道宋徽宗給宋欽宗上表皇上陛下的署名是什麼? 老拙 就是一個有老有笨的一個老人我想替你盡出一點心力!宋欽宗的態度直接是別廢話 接著在隆德宮裡待著吧你!那年10月10號宋徽宗過生日,欽宗畢竟是他兒子嘛!去給他祝壽,老人家顫巍巍的倒了一杯酒,來給你喝一杯酒!宋欽宗一看這個酒他心裡就疑惑了,心裡在想 我知道你這個酒裡面有什麼啊!後面他一個隨從就踩了踩他腳跟 別喝!這個欽宗就是生沒喝這杯酒,老爹過生日給他第一杯酒他就生是沒喝!最後宋徽宗是號泣而走 ,所以說一個已經失去權位的皇帝就是宋欽宗回到了趙構身邊真能對他的皇位構成威脅嗎?難道宋高宗趙構不明白嗎?那問題又來了,為什麼他還是要堅持殺掉岳飛呢?
(宋徽宗)
為什麼岳飛必須死,我們對岳飛的印象都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戰神,金營裡甚至喊出一句撼山易撼岳家軍難!都說他是戰神一般的人物,岳飛在古代是跟關王爺一起供的,叫關岳廟嘛,但岳飛真的有這麼神嗎?你真的仔細去細讀史料,你會發現岳飛的朱仙鎮大捷、所謂的郾城大捷,實際上寫的最天花亂墜了 是在一本書裡叫《金佗粹編》這本書實際上是岳飛的孫子岳珂寫的而在當時的官修史書裡其實就根本沒有把這個大捷看得多重要甚至在官修史書里根本沒有提到朱仙鎮這幾個字,當然這也說不清,秦檜當時和他那個孩子叫秦禧兩人後半輩子沒幹別的事了,天天跑到宮裡去改官修史料,所以不知道是不是改了,這個也不好說,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岳家軍當時是步兵,如果岳飛在深入敵後不是在中州戰場自己的主場作戰 真的是直搗黃龍府 包括會寧府徽欽二帝受罪那個地方,在現代就是黑龍江阿城,跑到那兒去,你步兵怎麼可能打的過騎兵,這是一個未知的問題!事實上當時宋朝的國力,已經不支援這一場戰爭了。北宋時很富強的,最富的時候是宋神宗時代,一年收入大概是6000多萬貫,可是到兩宋交接的時候 兵荒馬亂中央政府的稅收已經只有1000萬貫,一直到12世紀的中期才恢復到6000萬貫的水平,可是當時岳飛一年的軍費多少知道嗎?光這一隻軍隊一年700萬貫,所以皇帝老兒基本上是在家裡掃倉庫給他啊,他又不能不掃,而宋高宗是一個非常勤儉的皇帝,製造宮室其實沒有那麼壯麗豪華據說他那個大殿經常換牌子,幹什麼就換一個什麼名字,因為沒有那麼多宮殿嘛!我們從電視上得到的什麼青山外青山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沒有那麼糜爛的!打仗啊 要籌軍費啊!那還有錢有心思搞這些東西,又有人改問了 那為什麼得籌軍費呢?為什麼不能讓將帥自籌啊,往往很多王朝到後期兵荒馬亂的時候都是將帥自籌軍費啊!清代晚期,曾國藩鎮壓太平天國的時候都是自籌軍費的啊!宋高宗這點算盤打的算是明白的!不能讓岳飛自籌軍費啊,你自籌了我這裡是鬆快了,你們將來全割據了,欽宗心裡的算盤基本上是這麼打的算盤!所以宋太祖理國制度的時候就把行政權、司法權和財證權分開,財政權叫轉運使直接對中央負責,如果這三個權利在一起又管老百姓又管案子還管財政稅收那跟軍閥有什麼區別?還什麼節度使啊?你就是造過反的人!所以宋高宗非常清楚,即使掃倉庫勒緊褲腰帶我也得供你的軍費,要讓所有的老百姓和軍卒知道 你岳飛岳家軍是我養活的而不是你岳飛養活的,所以但是宋代朝政那麼艱困的情況下能不能支援岳飛能夠直搗黃龍府迎回二聖可能也是一個問題,其實後代的史家你會看到一個清晰的脈絡,比如說離那個時候非常近的人,比如朱熹 有一次一個學生問朱熹,如果高宗趁那個時候國勢稍張,是不是能成功是不是能成功呢?就不和就跟他死打死磕!朱熹的答案是這樣的“將驕兵惰 未可知也”
(秦檜)
所以岳飛的作用其實沒有大家想象的那樣大,這就幾乎是一個定論了,那問題來了、既然打不贏,高宗趙構心裡他最想得主要的敵人是什麼?恰恰不是什麼徽欽二帝,恰恰不是什麼金兀朮,而是你岳飛本人,因為你那麼能打,你掌握了全國幾乎5/7的兵馬然後你還打贏了,你不當皇帝誰當皇帝啊?當然我們現在覺得岳飛那是忠臣吶!背上都刺這精忠報國四個字呢!高宗也寫了精忠岳飛賜給他 忠臣吶!他怎麼會幹那個事?岳飛後來臨死的時候有人勸他反他都不反!高宗也這麼想的,有一次高宗在那兒說“哎呀 這個岳飛還是個忠臣啊”秦檜就在旁邊說“對 岳飛是忠臣 我們太祖陛下趙匡胤當年不也是後周的忠臣嗎”換句話講 你岳飛不反如果你掌握了全國5/7的兵馬,如果你又拿下了故地甚至你又迎回了徽欽二帝的屍骨,如果你是這麼一個聲名赫赫的人 你不反、你的弟兄都會讓你反,宋太祖趙匡胤就是這樣啊,他還沒想反,走到陳橋驛的地方和醉了酒,被他的弟兄們擱到椅子上黃袍加身!因為兄弟們跟著你受苦,我們也想當公爵侯爵侯爺啊、我也想分疆裂土啊,所以到時候不反都可能由不得他了,其實岳飛的這個悲劇我們不能只看這一小段歷史,你會看整個宋代的歷史,比如說北宋,歷史上有句話叫“北宋卻將 南宋缺相”
(趙匡胤)
北宋時名相很多,南宋就名將多但是沒有好的丞相,北宋名將就一個 狄青 宋仁宗時代的,人宗時代說實話是一個非常燦爛的時代,宋仁宗是個老好人所以有人說宋仁宗是百無一能只會做官家。這個人實在太膿包啥也不會幹。性格柔軟,只會聽臣子的話臣子跟他說個問題,把吐沫星子噴他臉上。都不帶生氣的這麼一老頭,宋仁宗時候的大將的狄青親征西夏也勝了!後來當了樞密使國防部部長,原來狄青沒當樞密使的之前所有計程車大夫都看這個小夥子多好 人又年輕 又帥 又能打仗,可是狄青到了東京汴京當了官之後,全都是壞事了!比如說:狄青家裡夜裡搞什麼祭祖活動家裡燒點蠟燭 忘記報告開封府說家裡有點事,然後衙役們就看到他家怎麼有火光,第二天這個話一傳就不是這個味了,甚至有人說狄青家裡夜有怪光! 然後士大夫就說 對啊 簨掉唐朝的那個後梁的太祖朱溫,他原來當皇帝之前家裡就夜有怪光!這個話就這麼滴出來了!後來歐陽修害狄青一封表一封表的上,這個仁宗還說留中不發 後來文彥博又去找這個仁宗,說“這個狄青你得把他拿走”仁宗還是這句話,狄青是個忠臣啊!結果文彥博說的話跟秦檜說的話一摸一樣!後來狄青走的時候去找文彥博說“為啥呀,我啥也沒幹 我好好的 你們幹嘛要害我呢?”文彥博也就冷冷的幾句話“唯猜忌爾”意思就是我們不知道你要幹什麼!我們就是猜疑你!正所謂猜忌天下亂緣也 主疑臣則誅 臣疑主則反 主疑臣不誅則臣疑而反 臣疑主不反而主必誅之 大家應該都能聽得吧!歐陽修文彥博害狄青和後來的秦檜害岳飛是出於同一個理由,有的歷史學家研究岳飛的時候就發現一個特別怪的現象,岳飛當年被殺的時候士大夫階層沒有替他說話的,一直到後來宋孝宗登基他要備伐,要從新抗金的時候才給岳飛恢復了名位等等..,那岳飛已經成為了一個政治符號了,對岳飛本身的評價已經沒有關係了,在當時的士大夫仍然是認為像這樣的驕兵悍將,我不管你在戰場上立了多少功夫,殺掉對於權力是最最安全的,當然了這還沒破解到問題的最根本。
(文彥博)
既然他是驕兵悍將,那其實你看南宋四大名將吧 劉光世,劉光世自己不會打仗早早的就把部隊交出來不幹了,張俊、張俊幫著高宗趙構害岳飛所以後來得以善終但是後來也是被罷官,最有趣的是韓世忠、韓世忠這個人他本來是個浪子型的人物,雖然打仗很能打,但是他比岳飛就多一個心眼,他就天天找高宗皇帝要金銀財寶。要土地、要田宅,這就是古時候武將跟皇帝玩心眼管用的手法,讓皇帝心裡想這個人就貪圖享樂沒想你的位置,這樣就不會被猜忌,韓世忠後來也矇混過關了!即使這樣韓世忠也是天天閉門不出,就這樣才躲過這一禍。
(韓世忠)
那按說像岳飛這樣不近女色不貪財又近民心提筆又能寫兩句的人為什麼仍然還要殺他而不是僅僅剝奪他的兵權呢?很多歷史學家在研究岳飛為什麼必須死的時候往往都在強調岳飛 的性格,岳飛這個人的性格確實有點不好 特別倔,當然這種倔在皇上眼裡看來就叫跋扈!最具體的是兩個例子。要知道原來岳飛跟高宗趙構之前那也是有“蜜月期”的,剛開始趙構覺得這小夥子太能幹了之類的,一直是趙構把岳飛從很低階的武官慢慢提拔上來,後來把岳飛提拔成了節度使的時候岳飛還30歲不到!整個宋朝就不到兩個人成為了節度使,岳飛就很高傲一個是太祖一個是我,岳飛當時就私下跟人這麼講!
岳飛這個人性格倔在那個地方呢?小編這裡寫了一個通宵了也就不舉太多個例子了,這裡舉個例子:他跟宋高宗翻臉的時候是在紹興七年,就是我們前面講的那個劉光世,他帶著淮西軍,他自己實在不願意打仗,結果這軍隊交給朝廷自己不願意管了,高宗就說 把這個軍隊交給岳飛,就這樣岳飛就擁有了天下5/7的兵馬,後來跟岳飛剛說完這個話之後,趙構回去一想,不對 這兵權交給他了,他哪天造反我是一點沒轍啊!就這麼跟高宗一說,高宗很快就反悔了,而岳飛這叫個高興啊 老頑童似的,可是高宗趙構反悔之後就跟岳飛說“不給你了 直屬中央了”岳飛聽到這話就不願意了,就直接罷官回廬山了,因為他的老母親就葬在廬山!在廬山閒住也不幹,後來秦檜就激情四溢的信是一封一封的飄往廬山,這個岳飛是一點都不搭理,後來趙構沒招了就找了岳飛的兩個手下一個叫李若虛一個叫王貴去請岳飛,若是請不回來便砍了你們的腦袋!這來老部將就跑去廬山見岳飛了,然後岳飛剛開始還是耿耿的,後來李若虛跟他說了一句話“你真的以為你能跟朝廷翻臉嗎?”這一句話說完,岳飛是滿頭大汗!想想真不對,然後就跟他們兩個人下山去了,後來岳飛跟皇帝高宗認錯,高宗表示我沒生氣的樣子,我要是生氣的話我就動你了 ,知道我怎麼動你嗎?太祖皇帝有句話叫亂吾法者 唯有劍耳!意思就是說我要是生氣我就弄死你了!這就是兩個人第一次翻臉!岳飛的這個性格是真的有問題,可是岳飛的性格問題真的能導致他被殺嗎?小編到現在都還覺得不至於,因為宋代畢竟是個文弱相對來說比較文明的,不象朱元璋那個時期,那為什麼還要殺岳飛這種愣頭青呢?軍權剝脫不就完事了嗎?
(岳飛)
這就又得說到宋代的政治,宋代的政治其實從北宋仁宗開始,就開始完成了一個叫士大夫階層的覺醒,可是到了仁宗朝再往後,有一個清晰的概念叫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從這個時候士大夫的力量開始成為朝堂之上主導的力量,這就又暴露出中國文化的一個缺陷 就是士大夫基於意氣!凡事認死理凡事搞黨政,宋英宗時候的濮議包括那最典型的是王安石變法,那就是有你沒我,這已經不是政治之爭,這應該叫國事之爭了!所以整個宋代的政治基本就是這樣了,這是一個失去彈性的政治,用鄧小平講的一句話可以這麼說,凡事要實事求事嘛!那麼到了高宗趙構和岳飛的那個時候這個彈性就變得非常脆弱,當時朝廷上只有兩派,第一派主和,第二派主戰!主和派就是圍著秦檜身邊那群士大夫,那主站派是不是一定就是說抗金名將?不一定的哦!比如說甲午戰爭的時候翁同龢那些主站派 不對那是誤國的文人,真正在前線彌補這個大局的人像李鴻章這樣的人都被汙衊為投降派主和派,所以說實際上在中國古代的政治當中真正敢站出來說我主和的人不僅要有政治智慧而且要有道德擔當,否則皇帝都不敢單說我投降我彈劾這種話 像明代的崇禎皇帝 他其實到最後也想跟金人談判剛這個意思漏出來結果風聲漏掉然後他就只好把這個人殺掉 根本就不敢這樣單說,因為政治已經變得失去了彈性,他只有站在兩派中其中一派,那既然國家的大計已定跟金國談和怎麼辦呢?沒有第三條道路可走 就必須要去殺掉一個主戰派的大員,只有殺你岳飛其他人就老實了 整個主和派還是不能成為國家的大政方針所以爭國事成為當時宋代整個政治缺乏彈性的一個最終結果所以岳飛必須死!這跟岳飛自己有沒有野心、跟趙構是不是怕你其實已經沒有關係了,一千多年後的今天再來看岳飛的這個悲劇,他其實不是那個人的悲劇也不是奸臣和良臣 也不是昏君和忠臣之間的衝突,他是一個有才華的個人跟僵化的 僵硬的 僵死的政治結構之間的悲劇!
-
5 # 使用者104880453041
最近突然關心起岳飛來了,世人都說他死的很慘,死的很怨,其實他真的死的很慘,可是死的卻不冤。
岳飛是偉大的民族英雄,但不代表他沒有缺點,而且他的缺點是致命的。後人只知道歌功頌德,而沒有真正探究他的死因。秦檜只是一條狗,為什麼同時期韓世忠卻沒有被殺,論功不比岳飛小,官位比岳飛大,也就是軍權比岳飛大,不值的我們探究嗎?
仔細觀察可以發現以下幾點
1, 岳飛是個有民間武裝公認的領袖,有自己的岳家軍,紀律是嚴格的,但是有一點注意,南宋抵抗金軍一般有兩個口號,一個是驅逐異族,恢復大宋河山,另一個是迎接二聖也就是最不要臉的宋欽宗宋徽宗回家,前一個口號大部分是用行動證明,每一隻武裝力量都在高呼並付諸實踐。大家注意後一個目標在趙構登基之前毫無問題,但是在登基之後就有問題了,也就是趙構不在合法,只是代理皇帝,二聖回來是要讓位的,恐怕誰也不會把到手的權利尤其是皇權讓出去,所以大部分武裝力量在第二個口號時只是吶喊,並不敢,不能也不努力去執行,因為在南宋建立政權後,趙構前期的確倚重這些人,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大部分人包括宗澤等人都加官進爵,他們是推動趙構即位的重要力量,但是大部分人也明白官位是趙構送的,所以也就忠於趙構。而我們的民族英雄在這個問題上十分的幼稚,表現出老百姓的實在,抗擊金軍沒有問題,高喊口號也沒問題,但是岳飛在準備收復開封,面對廣大來迎接,來投奔的首都人們發表了邁向死亡的第一步,他告訴人們這次進軍的目的是收復開封,迎接二聖,要知道這些都是他自己或者是岳家軍的目標,不是趙構的,而且是有違趙構的,而趙構確實最高權力者,掌握著人世間的生殺大權。不久就發生了12道金牌急招回杭州。這就是第二個問題了。
2, 催命金牌,12道金牌,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我還沒有聽說歷史上有12道金牌召回一個將軍的,白起蓋世之功,一次抗命即死,岳飛不過是一個將軍,手下數萬人而已。岳飛在接到第12道金牌是說本來計劃是收復開封,迎接二聖,接到這道金牌我必須回去了,十年之功毀於一旦。岳飛表現出兩個意思,至少是趙構看出兩個意思,第一我本來要抗旨的,不聽趙構的,但是逼得太緊,沒有辦法。第二,十年努力毀了,不是我的錯,是趙構。把責任全推給趙構了,這些話是書上都有記載,大同小異,說明真的說過,也就是趙構真的知道,岳飛真的要死。
3, 軍事是外交的延續,當年美蘇瓜分北韓半島,以及以後的北韓停火,我們可以想象如果朱可夫反對38線,彭德懷反對停戰,他們的結局會如何,要明白斯大林,毛澤東不是皇帝,趙構卻是,而且是剛剛獲得權力的,並且權利不穩的皇帝。關於和談有兩種可能,岳飛知道或著不知道,我們可以想象,知道的話,必然反對,不斷地阻撓,皇帝反感。不知道的話就更可怕了,國防部副部長不知道和談,也就是已經把他排斥在權利的核心之外,還有就是趙構害怕的不敢告訴他。你說岳飛還能活著嗎?
4, 據說岳飛還不斷的崔趙構立太子,趙構只有一個兒子死得早,以後又患上不育症,還有一點,趙構是太宗後裔,靖康恥幾乎滅絕,只有趙構了,所以太子是從太祖後裔選擇,也就是趙構做的還是代理皇帝,岳飛這麼做無異於自掘墳墓,鼓勵立太子沒罪,但是在外帶兵而又幹涉立太子就問題大了,例如三國陸遜.。如果你是趙構,岳飛還能活嗎?
另外岳飛是秘密殺害,為什麼?縱觀宋朝只有岳飛是秘密殺害,陪死的只有岳雲和女婿張憲,岳飛其他後人還是好好地活著,為什麼不全部殺死?還有南宋第二個皇帝上臺後不久就給岳飛平反,的確是符合民心,但是要知道在封建王朝皇帝改變前任的欽案几乎不可能那意味著不孝,不忠,皇帝怎麼會有錯?我們後人可以想象,岳飛和太子之間的關係十分微妙,歷史上謀反無疑滅族,謀反大罪只殺幾個人,也是絕無僅有的,也就是說岳飛肯定不是謀反,但確實犯了忌諱。岳飛是不可控制的英雄,至少是趙構不可控。
岳飛的死直接來說也是宋金談判的籌碼,岳飛的生死也決定了和談的成敗,是南宋向金朝表達和談誠意的一種方式,我們學習歷史都知道弱宋,也就是在戰爭中戰勝金國奪回舊都恢復北宋幾乎不可能,但是金國要消滅南宋也不太可能,但他會不斷地打擊南宋,和談是當時唯一的出路,岳飛反而成了障礙,當時北方民心是希望打敗金國,但是岳飛身在南宋為什麼叫南宋,他的統治階級以及人們構成主要是南方人或者是南方化的北方人,已經不願回去了,岳飛只代表少數人,至少不代表大多數人,岳飛的死的確帶來和平,紹興協議宋金和談成功以後直到金亡未有大的戰事,所以岳飛必死,但他依然是個英雄。
-
6 # 文史小達人
中興四大將其中三個:
劉光世打仗不行,光會逃跑,但聽皇上的話,貪生怕死還愛財,所以沒事。
張俊打仗也不咋的,但會來事,貪財好色還會哄皇上又聽話,所以也沒事。
韓世忠打仗厲害,但也聽皇上話,還很識趣,兵權該放就放,皇上放心,所以也沒事。
吳玠、吳璘弟兄倆為宋王朝守川蜀戰略要地,能打戰,能守土,還挺皇上華,所以也沒事。
岳飛能打仗,但不貪財、不好色、不怕死,關鍵還不聽皇上話,
一是天天喊著直搗黃龍,迎回二聖,不分場合,你讓皇上咋辦呢。
二是能打仗,但軍隊個人色彩濃,叫什麼“岳家軍”,大宋王朝只能有“宋家軍”,你來個“岳家軍”,皇上能放心嗎?
三是皇上喊你,你還不回來,十一道金牌還不行?都說有再一再二,沒有再三再四,這都再十二了,皇上能不生氣?
所以,岳飛有點事!
-
7 # 老貓談史
謝邀,我是愛歷史的老貓。岳飛是我們眾所皆知的民族英雄,但不幸的是,岳飛原本是有能力直搗黃龍,興復大宋朝的,但是因為以秦檜為首的投降派的迫害,岳飛空有直搗黃龍、興復大宋的決心,但最終還是死於迫害中,我們不禁感嘆岳飛這位民族英雄真的是生不逢時啊。
那麼問題來了,那難怪有這麼多的抗金名將,為什麼他們都沒事,只有岳飛死於非命呢?我來給大家分析一下我的觀點。
岳飛的目標犯下了大忌,使得宋高宗變得惶恐不安我們知道,岳飛的最終目標就是“直搗黃龍、迎回二聖”。直搗黃龍這當然是一件好事啊,一位將軍能夠率領宋朝軍民,興復宋朝,一掃靖康之恥,這是一件再好不過的事情了。其實這件事情還是深得宋高宗的讚賞的,這樣一來自己就是興復大宋朝的明君了。但是迎回二聖這一句恰好犯下了大忌。二聖被岳飛贏回了,自己怎麼辦啊?宋高宗好不容易得來的皇位就這樣的被迫交回去?這顯然是宋高宗所不能接受的,即使大宋朝還輪不到他來做這個宋朝皇帝。
由此可見岳飛的這一口號恰恰擊中了宋高宗內心最脆弱的部分,這也難怪宋高宗後來一直用金牌將其給召回了。
岳飛功高蓋主、志向遠大,宋高宗一度懷疑岳飛要取代於他宋高宗是有點悲劇,好不容易登上了皇位,誰知道沒過多久就遭遇了“苗劉病變”,雖然在韓世忠等名將的圍剿下,“苗劉兵變”以失敗告終,但是這一事件是宋高宗真正意識到了宋太祖為何要“杯酒釋兵權”了。他開始懷疑功高震主的武將了,這裡面岳飛的威望最高,所以宋高宗將首要的打擊目標放在了岳飛的身上。
不說別的,就衝岳飛多次率軍大敗金兀朮歲率領的金兵,而且為宋朝爭得了半壁江山這一功績,岳飛真的可以算是興復大宋的最大功臣了。宋高宗曾想用金錢美女和豪宅來試探他,沒想到岳飛說直搗黃龍的目標還沒有實現,國家還沒有復興。並將宋高宗的賞賜給推脫了。這樣宋高宗更加懷疑岳飛了。
岳飛親率的軍隊又名“岳家軍”,在一定程度上,岳家軍甚至成為了岳飛的親軍岳家軍以勇猛善戰而出名,岳家軍由岳飛本人親自訓練。一句“凍死不拆屋,餓死不虜掠”而深受百姓的擁戴。岳家軍軍紀非常嚴明,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岳飛已經成為了岳家軍的“精神領袖”。雖然岳飛本人是真的沒有二心,但宋高宗不這麼覺得,當時的岳家軍可是宋朝戰鬥力最為強悍的軍隊,假如岳飛真的想要謀反,宋高宗可是連反抗的機會都沒有啊。
說到這裡我突然想到了年羹堯,當時的年羹堯就以嚴格訓練軍隊而著稱,當時年羹堯打了勝仗班師回朝的時候,雍正曾想對年羹堯麾下的軍隊釋出指令,沒想到軍隊竟然紋絲不動,此時的年羹堯還向雍正皇帝炫耀這支軍隊只接受自己釋出的號令,這一下子就激起了雍正的殺心,果不其然,年羹堯被雍正皇帝所殺。我們再來想一想宋高宗的情況也就不難理解這一點了。
岳飛為山河破碎的大宋朝奉獻了一生,但還是難逃被賜死的結局,所以說,岳飛真的是生不逢時啊。
-
8 # 北疆同心聊歷史
首先咱得糾正一下,南宋各將所統之兵,仍然是朝廷的政府軍,而不是各將的私軍——既非私軍,又何來"軍閥”二字?
岳飛的被害,是由兩個原因造成的:第一,岳飛忠勇、耿直!堅持收復國土,洗雪靖康之恥。又唯知以忠誠之心對待君主、朝廷、華人!不懂得諂媚主上、討好同僚,且又為奸相秦檜所嫉妒,從此埋下禍根!
第二,岳飛過於精忠耿直,可以說對趙構是割肝瀝膽以示忠。然而卻也因為這種耿直而多次違逆了趙構的心思,使其不悅!最終到了裂隙難以彌合,君主猜忌臣子的地步。而這一切都被秦檜看在眼裡,喜在心裡。他趁機設計佈局,最終致岳飛於死地!
岳飛之死,是南宋朝廷自折擎天之柱,徒令金人暗喜的行為!岳飛精忠報國,無罪而死,千百年來華人莫不欽敬!而秦檜陷害忠良,則永久被釘於歷史的恥辱柱上了!
-
9 # 花開花落緩行客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岳飛之死一般的說法是被奸臣秦檜所害,原因應該是比較複雜的。
首先,岳飛精忠報國,一心想洗刷靖康之恥,收復失地,迎回二帝。更難能可貴的是,岳飛北伐連戰連捷,形勢大好,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岳飛可能觸犯了其他利益團體,所以岳飛被殺害。
其次,岳飛雖然精忠報國,但是軍隊叫岳家軍,金人都說“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岳飛能征善戰,連戰連捷,可宋朝太祖以陳橋兵變得天下後,以文制武,對武將從來都是不放心的,可能岳飛一片忠心被小人讒言,受到當權者猜忌,所以被殺害。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可惜了我們的民族英雄。
-
10 # 李從嘉的戰爭茶室
趙構首先要殺的就是韓世忠,而不是岳飛,因為韓世忠派部下假扮成匪徒襲擊過金國外交使團。趙構汙衊韓世忠時還找了岳飛,指望聽話的岳飛能秉承“死道友不死貧道”的精神為虎作倀,結果岳飛拒絕。
同樣是南宋名將,劉光世軍二代一個,戰績差的多,軍隊也早在淮西之變中投靠金人,而且他早在1142年就去世了。吳階兄弟打贏過宗弼,但宗弼也反殺過,吳家兄弟善於山地作戰,在平原騎兵對決上宗弼贏面居多。劉琦的部下來自御營,趙構可以輕易處理。
殺岳飛是金國高層的一致意見,因為岳飛最年富力強、對金國威脅最大的將領。在宗輔、宗翰、婁室等女真名將死去後,金國將領已經進入了青黃不接的階段,只剩下岳飛手下的常敗將軍宗弼(他只撐到了1148年,如果岳飛不死。撐到那時也不過45歲,即使到完顏亮南侵也是58歲)在苦撐。作為宋金之際的反殺王,宗弼唯一全程被打得沒脾氣對手就是岳飛。和吳階等人不同,岳飛有強大的騎兵,在進攻戰中打得宗弼一敗塗地。
所以交出了兵權的岳飛也必須死,這是帶路黨秦檜獲取金人支援的最佳理由(秦檜的相位是寫在合約裡的)。
回覆列表
題主我警告你,今天舉報你是對你小小的懲罰!
宋朝有軍閥麼?你懂宋史麼?收回你的不當言論,否則等著你的將是法律!不信你可以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