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作者

    三國時期,諸葛亮一共五次北伐,一次防守曹軍的進攻,在一些演義中寫諸葛亮六出祁山,其實是不正確的,真正走出岐山一共只有兩次,分別是第一次和第四次。為何號稱智絕的諸葛亮一直堅持北伐呢?其實是有原因的。

    諸葛亮其實知道北伐很難成功,為什麼這麼說呢?《前出師表》中記載著:“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諸葛亮集》中也記載著諸葛亮對蜀國國力的評估:“今民貧國虛,決敵之資,唯仰錦耳。”很明顯,這個蜀國真正的掌舵人很瞭解自己國家的實力。

    這個時候很多人就會有疑惑,為何諸葛亮明知國力不足,還一直堅持北伐,這麼聰明的他難道就不知道修生養息嗎?而且歷史上也不少史學家批評諸葛亮倔脾氣,為了自己的夢醒搞得蜀國國力空虛,民不聊生。其實從三國鼎立的格局上講,不難看出一些端疑。

    蜀、吳、魏三國鼎立,北方曹魏前期一直戰亂不斷,使得人口損失嚴重,經濟一直上不去,雖然曹魏實力最強,但是長期的動亂使得北方根本沒有時間恢復。而南方的蜀吳兩國,因為地理原因,蜀國在劉表的底子下發展而來,加上山地原因相對太平,而吳國,有水路阻隔,孫權本來就是當地世家,沒有太多的騷亂。以至於形成了三國鼎立狀態,不然蜀吳兩國早就被曹操滅了。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諸葛亮並不是一個純粹的軍事家,而是一個有謀略的政治家。雖然佔據天府之國,有一定的物質基礎,但是一直在這樣的條件下,再怎麼發展都比不上曹魏的地盤發展有利,如果曹魏一旦修養過來,勢必會南下討伐,北方人不擅長水戰,蜀國很容易成為首要目標。總而言之,就是等曹魏緩過勁來,憑著魏國的野心,魏國來犯是必然的。

    諸葛亮北伐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給曹魏施壓,延長曹魏修養的週期。諸葛亮很清楚曹魏的實力,也清楚如果這個時候不出去打,將來一下子就會被打垮,諸葛亮北伐的目的就是消耗。從這個角度講,諸葛亮給激進的魏延穿小鞋就解釋得清了。因為一旦佔據太多的城池,還得分兵佔領,分散軍力,以蜀漢的實力還不足夠一下子幹掉魏國,所以之間的平衡要控制好。

    可是,諸葛亮的北伐有沒有達到目的呢?在《晉書》中記載:“每諸葛亮入寇關中,邊兵不能制敵,中軍奔赴,輒不及事機……又以關中連遭賊寇,谷帛不足。”意思就是每當諸葛亮打來,兵力排程很折騰,還耗資巨大,搞得吃的穿的都不夠。這足以說明諸葛亮的做法還是起到一定療效的,不然阿斗也不可能過了那麼多年的皇帝癮。

    諸葛亮接二連三的北伐,也是在等待一個機會。三國之中,魏國最強,吳國次之,蜀國排最後。諸葛亮在等吳國也跟著北伐,魏蜀大戰,總有能讓吳國抓住機會一起打魏國的時候,吳國如果打自己,那麼不僅消耗自己的實力,還會給最強的魏國黃雀在後的機會,吳國不是傻子。諸葛亮的北伐給吳國起到帶頭作用。

    再看看蜀國內部的情況,中國古代能威脅皇權的就只有氏族,同樣,蜀國當地也有一些實力較強的名門望族,他們把握著蜀地不少的資源,例如益州的李嚴。

    這些名門望族們勢力根本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輕易消失,改朝換代他們也能照樣存在,這是早期中國歷史無法避免的問題。而蜀國那些經過戰場洗禮的大將,正在一個個老去,例如趙雲、黃忠、糜竺、白壽、劉郃等老將們,等這些有名望的大將都走後,沒有一個大將能鎮得住這些家族,當時候內部的環境將更加惡劣。所以諸葛亮選擇了將內部矛盾轉移到外部。

    當然,諸葛亮執意北伐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蜀國國力空虛,人口數量的下降。但是這也是無奈之舉。

    當然,後世的我們總喜歡以成敗論英雄,我們已經無法跳到三國時期,瞭解當初北伐更多的細節,以上也只是筆者的猜測。而歷史之所以有趣,就是留下這些有爭議的點,供人們細細品味。

  • 2 # 吞天曆史

    雖然蜀國為天府之國,物資豐富,但北伐耗用了大量的人力和資源,遠遠超過了蜀國承受範圍,導致蜀國自身發展受到牽制,魏國地處北方中原地區,人多地大,資源豐富,手下名將無數,戰力強盛,而蜀國後期人才很少,關羽,張飛都不在,趙雲也老了,沒有什麼拿的出手的大將,魏延因諸葛亮的猜疑也無法勝任大局,所以單單靠蜀國自己的實力去攻打魏國損失是慘重的。

    吳國偏居東南,主要方針是守好疆土,保持發展,並沒有太多的進攻慾望,這和克服中原的諸葛亮意願就完全不一樣,所以蜀吳聯盟,吳國只是抱著消極僥倖心理,沒有耗費太多的人力資源,致使魏國可以把重心和軍力放到西南的防禦上,所以諸葛亮北伐,魏吳之間如果兩敗俱傷,肯定是有希望成功的,但吳國考慮自身利益一定不會這樣做。

  • 3 # 新聞大報料

    眾所周知,敬業的諸葛亮在輔佐蜀後主劉禪期間,先後六次北伐,歷時八年,當真幫到了“鞠躬自萃,死而後己”。然而,他費力甚大,但收效甚微,六次北伐可以都以失敗告終。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

    首先是糧草運送的問題。

    巴蜀是一個巨大的盆地,四面都是山,同中原地區相比交通很不方便。地理環境看起來好像只是個自然條件問題,但是由地理環境所造成的交通條件同經濟條件結合就變成了經濟條件,同軍事條件結合就變成了軍事條件。交通條件不好好,經濟條件、軍事條件就相應地處於不利的地位。

    在北伐戰爭中,這個不利的交通條件,就像一把鐵鉗,緊緊東縛住了諸葛亮的手腳。蜀漢本來就有限的經濟力量、軍事力量,受到這個不利條件的限制,更加難以充分發揮其作用。

    諸葛亮儘管親自創制了較好的運輸工具木牛流馬,但仍不能解決大量軍隊的糧草供應問題,歷次北伐,打到最後,常常都是因為軍糧告竭,只好撤軍。諸葛亮為解決這個問題,採取了分兵電田的辦法,但是未能貫徹到底。這個問題解決不了,一切都沒有辦法,再好的作戰計劃也只能是空中樓閣。

    其次是軍事行動的問題。

    不利的交通條件在防禦作戰中有時是很有利的軍事條件。但是在進攻作戰中,它卻妨礙大部隊的迅速行動。軍隊大踏步地前進或後退都受它的限制。

    在巴蜀與中原交往中,這個不利的交通條件問題,已經存在幾千年了直到近現代,也沒有完全解決。為什麼這個經濟富庶的地區從來沒有一個政治、軍事集團能夠在中原逐鹿中捷足先登呢?為什麼在歷次的中國統一戰爭中,巴蜀總是不能起到主要作用呢?為什麼歷史上常常出現“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平蜀後平”的怪現象呢?

    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這個要命的交通條件。諸葛亮亮說,劉邦是依靠關中建成帝業的,巴蜀只是他的偏師還有政治條件。蜀國的人民對這場諸葛亮為之日夜憂嘆、鞠躬盡瘁的事業,是不感興趣的。什麼“光復漢室”,什麼“還於舊都”,它本來就是封建統治階級內部的事務,同人民關係甚少。在這場戰爭中,人民非但得不到好處,還要增加負擔。甚至蜀國的地主階級對這場代價很大,但是勝利希望很小的戰爭也沒有興趣。他們們感興趣的事情,只是保住自己的地盤。這些情況反映在軍隊中,就是士兵的作戰積極性不高這種種不利的條件,諸葛亮看到了沒有呢?看到了。不僅他看到了,蜀國其他許多政治家也看到了,朝廷中強大的要求停戰的輿論,就說明了這點。

    為什麼看到了這些不利條件,諸葛亮仍然要堅持北伐戰爭呢?難道他真是一個“光復漢室”的正統迷?也許是。但是僅僅這麼一個思想情結問題還不能說明他進行這樣龐大的歷史活動的原因。

    他之所以要在這樣不利的條件下進行這場勝利無望的戰爭,其戰略意圖有兩個:

    一方面是以進攻的形式,進行戰略防禦御,以確保蜀國的安全;另一方面爭取較好的戰略地位,以伺機擊破魏國。

    總的來說,北伐戰爭在軍事上的意義是進行積極的戰略防禦。《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分析其原因說:“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一語道破真諦。

  • 4 # hsl810

    怎麼說吧,事在人為。

    畢竟歷史有些時候比小說更不靠譜呢……

    我黨靠著區區十幾個人建國這種玄幻的事情都發生了,如果諸葛亮多活十年,會發生什麼誰又知道呢?

    下面說正經的。三國時期魏蜀吳,由於漢末江南經濟文化政治中心都在北方,今天的江蘇、浙江、四川在當年都得算偏遠地區,導致蜀國吳國天然在國力上落後於魏國,最直觀的就是人口數量——三國志栽,景元元年(260年)

    蜀領戶二十八萬,口九十四萬……吳戶五十二萬三千,男女口二百三十萬……魏有戶六十六萬三千四百二十三,口有四百四十三萬二千八百八十一。

    古代人口就是稅收,就是軍隊,就是實力。從人口對比上大概能一窺當年蜀漢的孱弱。

    (故此這也是孫劉聯盟抗曹的基本原理——兩個弱國對抗一個強國。順便黑一下孫權,丫的背刺關羽也不知道是怎麼想的……)

    另一方面,從人才上講,蜀漢人才確實不少,但是大部分都是劉備從天下蒐羅到益州一地的。夷陵戰敗,蜀漢不但是軍力大傷,張南、馮習、沙摩柯、傅彤、馬良都在此戰戰死,黃權(被迫投降),也有說黃忠也死在此戰。而以益州一地想與天下人才抗衡,實在艱難。

    然後劉備就白帝託孤了……

    不過話反過來將,真的是事在人為。即便在夷陵戰敗後,姜維魏延仍然是一時人傑,馬忠王平也很有能力,蔣琬費禕等都是優秀的內政人才,諸葛亮重新連吳抗曹,穩定了外交局勢,內部收復南蠻,保證了後方平穩,囤積糧草,組織蜀錦出口,打好經濟基礎,隨後便開始北伐。

    關於北伐,諸葛亮自己有句話——

    今民窮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則住與行勞費正等。

    也就是說,戰爭是一定會爆發的,不是我們打過去,就是對面打過來,既然反正都要打仗,那麼與其被人打,不如打人。

    確實,把交戰主戰場拖到敵人境內,掌握戰略主動,是諸葛亮能多次北伐的關鍵。魏國長期處於防守態勢,大量消耗兵力與糧草於邊境,使得其沒有精力積蓄力量打滅國之戰。

    但是畢竟人力有時窮,壽命如此,不得不服。

    知天易,逆天難,將星隕落,天命難違。

  • 5 # 虎說一道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這句話道出了諸葛亮,未能儘先主之託將漢室光復的悲憤。也讓後人對其才華不能盡展而遺憾。

    諸葛亮多次北伐而無果,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用人方面,諸葛亮雖有能力,但在識人用人上還是比劉備差了一大截。

    馬謖,劉曾經囑咐過,不可重用之人。而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時,讓馬謖擔任守衛街亭重責,但馬謖卻剛愎自用,不聽別人勸阻,導致失了街亭,也讓諸葛亮的整個戰略受影響,無奈撤兵。

    李嚴,先主時期一個比較全才的人,劉備死後幾乎完全黑化,這不得不說是蜀國的悲哀。為何在劉備時期能得重用,甚至成為託孤重臣,而到諸葛亮開府治事後卻成為了庸才,最終被貶憂心而死,這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魏廷,先主時期從下級軍官直接提拔到漢中太守,併為蜀國立下漢馬功勞的人,卻被壓制,最終被一酸腐汙衊造反而丟性命。

    這些都是已經暴露出的,還有一些在諸葛亮主事時期被壓制的人才,還有很多。以至蜀漢後期,人才調零。

    再來說糧草

    行軍打仗,除了前方將士拼殺外,糧草更是重中之重。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也是千百年來的一個至理。縱觀諸葛亮的北伐,大多是因糧草問題而撤兵,糧草供應是有著蜀道難的這個客觀因素。

    但為什麼那麼多次的糧草問題,不想法解決呢。是無法解決還是根本就沒往這方面去想。這還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再來說聯孫抗曹

    按照諸葛亮最理想的設計是,蜀劉兩邊齊出,蜀出漢中,吳出壽春,東西呼應,魏國將會首尾不相顧。但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

    這個聯盟基本上是盟而不聯。

    再看諸葛亮的用兵之道,一個字穩

    四平八穩的攻,四平八穩的戰。每次北伐路線都能讓人知道,先打哪後打哪。對魏國來說早已瞭然於心了。

    最後簡單談談魏延的子午谷奇謀

    從戰爭角度來說,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戰果,這是每一個為將者該做的,當戰爭進入膠著或相持階段,只有出奇謀者方能佔據主動。

    以漢中之戰為例,劉備和曹操相持在陽平關一年多,誰也吃不掉誰。然劉備卻突襲定軍山,將夏侯淵引出斬之,最終導致漢中之戰的全盤勝利。如果只是盯著據點陽平關,不出奇謀的話,那劉備再盯十年也拿不下。

    上面說了諸葛亮的用兵之道,已被敵人熟悉。故此子午谷至少可以一試,可是諸葛亮以穩為由拒絕了。

    另外魏吳之間也有戰爭,但對魏來說主要的威脅還是來自於蜀國。

    諸葛亮,姜維隔三叉五的來次北伐,任誰也會把主要力量放到這上面來,故此對吳還是可以緩一緩。而吳也是樂得看蜀魏相鬥,從中漁利。

    從以上看吳國跟魏國打得兩敗俱傷,好像不太現實。

  • 6 # 逍遙1906

    蜀漢二十兒萬戶人口九十四萬,戶均人口三點幾口人,吳四十二萬戶,人口二百三十萬,戶均人口四人多點,魏六十六萬戶,四百三十萬人,戶均人口近七八。說明蜀漢東吳連年征戰,人口動員率幾近耗盡,而魏透過多年休養生息卻能大規模動員兵力作戰,滅蜀漢東吳只差一個時機而已,三國志記載,蜀漢十六次大小北伐,吳對魏多達二十多次用兵,只是規模沒有蜀漢大。蜀漢東吳錢糧人口都消耗在戰爭和保障戰爭上了,而魏卻長期取守勢,對蜀漢主動進攻二次,對東吳主動進攻三次。蜀漢東吳攻魏都是騷擾性的,而魏出擊卻基本上是決定性的。第一次伐蜀因連續三月大雨而退兵,魏知道天意不可違而停了三十多年,第二次伐蜀漢僅僅三個月就滅了蜀漢。伐吳第一次因朱然(並沒有在夷陵之戰被所謂的趙雲秒殺)拒守江陵半年之久而曹仁退兵。第二次伐吳因曹休中周魴詐降計而敗走,第三次西晉岀兵僅四個月就滅了東吳!可見蜀漢東吳根本不是魏晉的對手。

  • 7 # 湖漢山

    三國演義,很逼真的塑造了諸葛亮的神話形象,然而神話畢竟是神話。在魏蜀吳的爭鬥當中,蜀國的敗落,可以說,自己作死的。本來從天時地利人和這幾個角度上來說,蜀,都不佔優勢。而蜀的敗落直接導致了吳的加速滅亡。

    其實諸葛亮伐魏失敗,主要是物流效率太低,地域狹窄,資源匱乏,人口過少這些原因。本來諸葛想的很好,構建一個聯吳伐蜀的國際陣營,吳口頭是答應了,也從側面給諸葛助攻過幾次。不過每次都只是搖旗吶喊,看這邊的動靜,完全就是一個豬隊友。其實也不能全怪隊友,如果自己能夠突破祁山,有所建樹,隊友才會有信心啊,諸葛亮也深知這個道理,只是急在心裡,沒有辦法。

    蜀地出祁山,路很不好走,難上青天的話咱就不說了。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蜀地的糧草輜重要想運往前線,就要跨越很多的險阻,有很多地方,只能容一人兩人透過,牛馬基本上用不上。馱物資的人和馬或其它的牲畜也是要吃飯的,送去的路上要吃飯,回來路上也要吃啊。我們來設想,一個民夫,背100斤糧,到前線倉庫,可能只剩70斤了,卸下四十斤,還得帶三十斤回去的路上吃。還有運草料的,不可能吃草吧,運帳篷的,不可能吃篷布吧。所以,木牛流馬是諸葛自己造的,還是羅貫中心疼,替諸葛造的就不得而知了。而前線一直不能突破,無法就地補充物資也是很要命的。諸葛也搞過屯田,但地域環境,生產條件都註定會失敗。估計諸葛每次想到這些,都會惋惜荊州的丟失了。

    地域狹窄,用現代詞來說,宜居地過少。本來,三國中,地盤最小的就是蜀地,而大部分又都是山地,唯一的漢中平原仰賴大秦的福祉尚能自足,而蜀地西南的蠻王部又佔據了近一半的地盤,雖然孟獲七擒後臣服於蜀,但他們也只能說做個看客。在生產糧食上他們效率低下,能不向諸葛伸手就不錯了……,依靠這樣的環境能積攢的物資肯定也是有限的。

    人口,也是諸葛失敗的原因,在三國家裡,蜀的人口是最少的,而連年征伐,極大的消耗了劉璋留下來的人口儲備, 冷兵器時代,雖然有火攻,水淹,不戰而屈人之兵等手段獲勝,但大部分都是需要一個人一個人,一刀一刀去砍的。而年年的窮兵黷武(如果不喜歡這個詞請略過),也讓整個蜀地承擔了過大的壓力。打仗就要徵兵,徵兵就會抽掉原本的農業或者手工業人口。青壯年勞力,要麼是在去打仗的路上,要麼是在撤退的路上,要麼是在運糧的路上。那麼農業生產重擔就落在婦孺的身上。這樣就導致了農業生產效率更加低下。青年人口的減少,直接導致了人才儲備的急劇下降。所以,才會有蜀地無大將,廖化充先鋒的無奈了。

    而蜀地原劉璋集團計程車族階層也是牽制諸葛亮北伐的重要因素。這裡就一筆帶過,不展開細說了。

    而反觀吳地,現在看來是中國最富庶的一個地方,然在那個生產條件落後的時代,也是很窮很窮的。之所以不願盡心幫助伐魏,力量弱小是一個原因,最大的小九九還是原罪推定造成的。你要這樣想,劉關張都直接或間接的死於吳人之手,他除非腦殼有一個很大的包,或者幻想著自己儘快滅族。否則,他絕不願意蜀吞併魏國的,這也是司馬懿吃定吳國,而支招吳國制肘蜀的原因了。這是蜀的外部環境。

    再看魏國,曹操雖然有挾天子令諸侯的僭越之嫌,然歷史上的曹操是一個雄才大略的英雄。而且作為一個梟雄,對人才是極其敬重的,真的可以說是要戶口給戶口,要房子給房子,要錢給錢,要資源給資源。而且曹操所佔據的地方是漢地最精華的部分,無論是政治架構,農業生產,人口規模,軍隊訓練都被曹操掌控,調教到了極致。而魏地的物流相較蜀地是要方便百倍的(參考包郵政策),而祁山前線可屯田的地方大大超過蜀地。

    所以魏就像一個車馬炮士像全的棋手,不緊不慢的等著只剩幾個過河卒的對手一樣。

    諸葛亮窮盡一生的智慧,耗費了蜀地大量的人力物力,也沒有能夠實現他的理想,可以說,是很悲壯的。當年,我讀到魏延踏滅主燈,臣相星隕五丈原時,不禁大哭了一場,我一直以為魏延就是魏國派來的奸細,因為他們都姓魏嗎……

    當年,的盧馬跳檀溪,劉備得遇水鏡先生,打聽臥龍下落時,水鏡先生就慨嘆過諸葛逢其主而不逢其時啊。

    這當然是羅貫中寫小說的一種伏筆。然現實卻是悲壯的。如果諸葛不是為實現劉備託孤之時的承諾,勉為其難的北伐,還拉了個姜維也北伐,那麼蜀地依託山川險阻,仰賴大秦福祉,偏安一隅,靜待時日,或許歷史會是另一個結局也未可知啊!

    手機打字好累,好累,好累!

    2019/6/22 修改一下錯別字。

  • 8 # 桓m3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出自於唐代杜甫詩《蜀相》。講的是蜀國丞相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因身心交瘁,積勞成疾,最後死於軍中,實現了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鏗鏘誓言,贏得了後世人們的景仰和推崇。

    那麼,諸葛亮為什麼五次北伐,都未能成功呢?

    益州地勢決定的。諸葛亮對四川的評價是很高的:“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成帝業。”但事實上益州雖說富裕,地勢險固,易守難功。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道路崎嶇,運糧也是問題,幾次北伐因糧草不濟也是失敗的原因。

    和魏國實力相比,蜀國偏安西南一隅,在綜合國力根本就比不過魏國,根據史記記載,當時蜀國的總人口也僅僅只有94萬,這就導致了蜀國的兵力嚴重不足。而反觀魏國處在中國的核心中原,中原也就是黃河中下游一帶,這裡土地肥沃,適合農作物生長,人口很發達。所以魏國是三國中最強盛的國家。

    大意失荊州。早在“隆中對”諸葛亮對劉備說"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早在20多年之前,諸葛亮就給劉備做好了戰略規劃,意思是兩路出兵,一路由荊州向宛、洛,一路大軍出秦川。但是關羽大意失荊州以後,擺在諸葛亮面前的選擇只有一項:大軍出秦川。

    再者荊州的物產豐盛,足可養兵屯糧增強綜合國力,並且荊州最重要的是戰略位置,荊州四通八達,交通便利,物資從荊州運到隴西3天就可以抵達。諸葛亮六出祁山最大的問題就是出入不便利,物資常常中斷,導致諸葛亮不得不撤軍,如果荊州在,北伐勝算多了幾成。

    人才凋零。"蜀國無大將,廖化做先鋒。‘’形象說明了這一點。劉備伐吳慘敗折損了大量的人才,如傅彤、張南、馮習、馬良等人,這些人都是劉備入川前後先後提拔起來的人,這對剛建立的蜀漢政權,無論從軍事還是政治上來說,都是沉重的打擊。自關羽、張飛、馬超、黃忠五虎大將去其四,再無領軍大將可用。原來出師表中,諸葛亮所提及的“費易,董允,蔣琬,郭攸之”等人都已死去。沒有注意人才培養沒有繼承人,人才就此斷層。

  • 9 # 90後進化論

    北伐註定不能成功,個人認為是蜀漢政權一系列戰略失誤導致的結果。蜀漢之前的關羽失荊州、劉備夷陵之敗等失敗的軍事行動導致蜀漢軍事實力的削弱。劉備223年夷陵之戰後病死,諸葛亮228年就開始了第一次北伐。要知道夷陵之戰後蜀軍精銳損失殆盡,加上失去荊州後,益州本身在那個時期屬於落後的區域,軍事人才自然也不足,時隔5年後諸葛亮就發動第一次北伐。不說註定會失敗,至少失敗機率會很大。而且只要是戰爭就會有損失。諸葛亮十來年就發動了五次北伐,平均下來兩年左右一次北伐戰爭。兵員補充不足,人才的不足就導致北伐戰爭很難成功。

    那麼成功率小,難道諸葛亮不知道?其實諸葛亮很明白北伐戰爭的勝算不大,但是又必須打,蜀漢是屬於外來政權統治,諸葛亮在時法家治國,還能維持住蜀漢的多股勢力的穩定,可是也難長時間維持,之後的繼任者如果不能平衡,加之外部的進攻,蜀漢亡國便是必然的。所以諸葛亮才會不斷北伐,力爭能夠透過戰爭改變這個局勢。從結果看來之後的曹魏外部軍事集團進攻,內部譙周便說服劉禪投降,譙周便是益州原有勢力的,所以最終蜀漢亡國也是因為外部勢力加上內部無法平衡而導致的。吳魏即使打得兩敗俱傷,在蜀漢這個情況下也很難去統一,因為本身蜀漢在夷陵之戰後一直就處於劣勢。

    最終總結一下:

    諸葛亮的隆中對其實是蜀漢的最佳的戰略規劃“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如果按照戰略規劃,蜀漢擁有荊、益兩州,加上吳魏打得兩敗俱傷,可以說蜀漢統一是很有機會的。從這點也能再次說明諸葛亮的確是優秀的政治家。

  • 10 # 散澹人

    我用權力爭鬥來說明諸葛亮多次北伐。我覺得諸葛亮北伐實屬無奈,也只是個晃子,他也不是傻子。真的以小擊大,以弱擊強明顯是自尋死路。唯一的解釋是蜀漢當時內部出現了分裂。很多人要他把最高權力交出來。那個年代相權代皇權是不合法的。為了全國團結一致,保持以相代皇的權力,只好一次又一次製造蜀漢危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娶一名教師做老婆是怎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