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定理念上的差異
宋代官制按照大的概念來分,前後分為兩套體系,即元豐改制前和元豐改制後(武選官其實分政和前、後,但這裡就不那麼細分了)。總的來說,元豐改制前比元豐改制後要複雜。宋代官制的設計理念在筆者看來是遵循了細分、細緻的原則,將一個官員身上許許多多的官職要素全部拆開,分門別類地往官員頭上按放,就像從七八個籃子裡各取出一個球,然後這些球排列組合就成了這個官員的頭銜。當然,細分細緻的結果就是等級、工資、政治地位、職事等全面分開。
明代官制總的來說是比較簡單的,其等級、工資、政治地位和職事基本是透過一個核心官職來明確的,儘管在實際情況中我們會發現存在工資、職事分開的現象,但絕大多數情況下,工資和職事都是合一的。
二、具體官制體系的不一致
(一)宋代的階官體系為一套,而明代則是多套
無論是明代還是宋代,文武官階的區別是肯定存在的,這點我們要承認。但我們要看到實際情況是:宋代文選官都共用一套升遷體系,無論是選人、京官還是朝官(此處特指官階),你的差遣即便是高高在上的宰執,其體系也是歸屬於文選官的體系裡的;武選官也是如此,宦官、勳戚、宗室,到了諸司使副以上全部用一套體系升遷。然而在明代並非如此,明代對京官和外官有著嚴格的區別,京官普遍在待遇和地位上高於地方官,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明代布政使是“升”為巡撫的,當然這個並不意外,但從布政使(從二品)到僉都御史(正四品)巡撫也叫升,這是不是很神奇,然而在明代人看來這就是升,所以可以這麼說,明代在階官體系上並非全國統一的。
(二)官職使用的開放程度不同
明代對於官職的使用比較謹慎,一般情況下主要給散官、職事官、勳,有的甚至連散官都不發。而宋代基本能用的都用上了,官職類別包括散官、寄祿官、職(武選官沒這個)、差遣、勳、爵、檢校官、功臣號、憲銜等等等等。這其中尤以爵位最具有代表性。
明代的爵位除了太祖、太宗(對我還是稱呼他為太宗)批發的那一批之外,主要的成分是外戚及其後代,還有一幫子祖上是投靠的蒙古人的人,其他的文武官員想要拿到爵位比登天還難,強悍如張居正也不過是活太師而已,爵位更是沒有他的份。而宋代,只要到達一定級別,肯定會給你發爵位,起步價是開國子,一路到國公(你只要夠能耐),厲害一點的郡王、國王也是可以有的。
明代的爵位與工資直接掛鉤,一般擁有爵位的人,都會被明確俸祿多寡(同樣是伯爵,俸祿多寡也是不一樣的)以及本色多少、折色多少。宋代的爵位跟工資沒太大關係,只有食實封,每戶每月25文錢還有點關係,宋代官員的工資主要還是跟寄祿官有關。
總的來說,如果用閻步克教授的觀點來看,明代似乎更傾向於爵本位的體系,而宋代則是官本位體系。
(三)官制使用靈活程度上的差異
明代的官制相對來說比較死板一點,比如要降官,必須將之降到一個同品的實職上去,比如我記得有一些給事中被貶斥,就是貶斥到實職的縣丞上去。然而宋代的官制允許你在擁有俸祿的同時並沒有差遣,如果一個轉運使被貶斥,可以讓他帶著右司郎中的階官滾去提舉宮觀。明代甚至於為了減少官員升遷的頻次,故意以“久任”為藉口,將官員長期的放在一個崗位上不予變動,不予變動的結果就是工資不變、待遇不變,但需要你幹很久,比如六年、九年。當然,明代政府不是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但是一來反應過來已經比較晚了,二來沒有形成很好的邏輯體系,就成了有些幹部可以幹了六年、九年之後透過提升階官來提升待遇,但是差遣仍然不變,比如知府提升為“參政、仍掌府事”這種類別。宋代完全不存在這種事情,一個官員如果活得夠長,他的階官可以跟宰執一樣高,但他的差遣就不會了,也許就是個知州而已。
三、國家機構的不同
這裡主要強調的是崗位設定的不同,特別是元豐改制前的宋代和明代基本上沒什麼相似的地方,反倒是元豐改制後的宋代與明代更像一點,故而許多小說以明代的官制理念去描繪宋代官制,就很容易貽笑大方。
元豐改制前,宋代是延續了五代的軍政府體系,其機構短小精悍(主要是窮),特別是中樞在侵佔各職能部門權力時肆無忌憚,宰執在皇帝的首肯下,將大量的權力集中到手上,許多衙門基本成了擺設。然而元豐改制後,宋神宗出於“復古”以及“個人威權”的考慮,把三省六部這套老古董又重新搬了出來,結果是顯而易見的,到建炎年間,三省再度趨向合一,最後乾道八年乾脆三省名存實亡,中樞的宰相直接稱為“左右丞相”,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大元。
明代的機構一定程度上參照了大元,但朱元璋罷廢宰相機構之後,實際上君主已經同時兼任政府首腦的職務。從組織機構上來說,明代的中央衙門與元豐改制後的宋代中央衙門類似,分得比較開,六部、九寺、五監(明代沒那麼多)等基本都有。元豐改制前的宋代中樞體系,除了東西兩府及其內設機構外,也不過就是直接下轄的審官院、三班院、流內銓、太常禮院等,以及名義上不隸屬但實際上就是宰執下屬的三司,另外就是軍事機構等,東西是沒有那麼多的。
、設定理念上的差異
宋代官制按照大的概念來分,前後分為兩套體系,即元豐改制前和元豐改制後(武選官其實分政和前、後,但這裡就不那麼細分了)。總的來說,元豐改制前比元豐改制後要複雜。宋代官制的設計理念在筆者看來是遵循了細分、細緻的原則,將一個官員身上許許多多的官職要素全部拆開,分門別類地往官員頭上按放,就像從七八個籃子裡各取出一個球,然後這些球排列組合就成了這個官員的頭銜。當然,細分細緻的結果就是等級、工資、政治地位、職事等全面分開。
明代官制總的來說是比較簡單的,其等級、工資、政治地位和職事基本是透過一個核心官職來明確的,儘管在實際情況中我們會發現存在工資、職事分開的現象,但絕大多數情況下,工資和職事都是合一的。
二、具體官制體系的不一致
(一)宋代的階官體系為一套,而明代則是多套
無論是明代還是宋代,文武官階的區別是肯定存在的,這點我們要承認。但我們要看到實際情況是:宋代文選官都共用一套升遷體系,無論是選人、京官還是朝官(此處特指官階),你的差遣即便是高高在上的宰執,其體系也是歸屬於文選官的體系裡的;武選官也是如此,宦官、勳戚、宗室,到了諸司使副以上全部用一套體系升遷。然而在明代並非如此,明代對京官和外官有著嚴格的區別,京官普遍在待遇和地位上高於地方官,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明代布政使是“升”為巡撫的,當然這個並不意外,但從布政使(從二品)到僉都御史(正四品)巡撫也叫升,這是不是很神奇,然而在明代人看來這就是升,所以可以這麼說,明代在階官體系上並非全國統一的。
(二)官職使用的開放程度不同
明代對於官職的使用比較謹慎,一般情況下主要給散官、職事官、勳,有的甚至連散官都不發。而宋代基本能用的都用上了,官職類別包括散官、寄祿官、職(武選官沒這個)、差遣、勳、爵、檢校官、功臣號、憲銜等等等等。這其中尤以爵位最具有代表性。
明代的爵位除了太祖、太宗(對我還是稱呼他為太宗)批發的那一批之外,主要的成分是外戚及其後代,還有一幫子祖上是投靠的蒙古人的人,其他的文武官員想要拿到爵位比登天還難,強悍如張居正也不過是活太師而已,爵位更是沒有他的份。而宋代,只要到達一定級別,肯定會給你發爵位,起步價是開國子,一路到國公(你只要夠能耐),厲害一點的郡王、國王也是可以有的。
明代的爵位與工資直接掛鉤,一般擁有爵位的人,都會被明確俸祿多寡(同樣是伯爵,俸祿多寡也是不一樣的)以及本色多少、折色多少。宋代的爵位跟工資沒太大關係,只有食實封,每戶每月25文錢還有點關係,宋代官員的工資主要還是跟寄祿官有關。
總的來說,如果用閻步克教授的觀點來看,明代似乎更傾向於爵本位的體系,而宋代則是官本位體系。
(三)官制使用靈活程度上的差異
明代的官制相對來說比較死板一點,比如要降官,必須將之降到一個同品的實職上去,比如我記得有一些給事中被貶斥,就是貶斥到實職的縣丞上去。然而宋代的官制允許你在擁有俸祿的同時並沒有差遣,如果一個轉運使被貶斥,可以讓他帶著右司郎中的階官滾去提舉宮觀。明代甚至於為了減少官員升遷的頻次,故意以“久任”為藉口,將官員長期的放在一個崗位上不予變動,不予變動的結果就是工資不變、待遇不變,但需要你幹很久,比如六年、九年。當然,明代政府不是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但是一來反應過來已經比較晚了,二來沒有形成很好的邏輯體系,就成了有些幹部可以幹了六年、九年之後透過提升階官來提升待遇,但是差遣仍然不變,比如知府提升為“參政、仍掌府事”這種類別。宋代完全不存在這種事情,一個官員如果活得夠長,他的階官可以跟宰執一樣高,但他的差遣就不會了,也許就是個知州而已。
三、國家機構的不同
這裡主要強調的是崗位設定的不同,特別是元豐改制前的宋代和明代基本上沒什麼相似的地方,反倒是元豐改制後的宋代與明代更像一點,故而許多小說以明代的官制理念去描繪宋代官制,就很容易貽笑大方。
元豐改制前,宋代是延續了五代的軍政府體系,其機構短小精悍(主要是窮),特別是中樞在侵佔各職能部門權力時肆無忌憚,宰執在皇帝的首肯下,將大量的權力集中到手上,許多衙門基本成了擺設。然而元豐改制後,宋神宗出於“復古”以及“個人威權”的考慮,把三省六部這套老古董又重新搬了出來,結果是顯而易見的,到建炎年間,三省再度趨向合一,最後乾道八年乾脆三省名存實亡,中樞的宰相直接稱為“左右丞相”,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大元。
明代的機構一定程度上參照了大元,但朱元璋罷廢宰相機構之後,實際上君主已經同時兼任政府首腦的職務。從組織機構上來說,明代的中央衙門與元豐改制後的宋代中央衙門類似,分得比較開,六部、九寺、五監(明代沒那麼多)等基本都有。元豐改制前的宋代中樞體系,除了東西兩府及其內設機構外,也不過就是直接下轄的審官院、三班院、流內銓、太常禮院等,以及名義上不隸屬但實際上就是宰執下屬的三司,另外就是軍事機構等,東西是沒有那麼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