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買戶外

    冬季氣溫隨著海拔高度改變,落差很大,夏季時,高山地區的平均氣溫日間大多在攝氏10幾度,夜晚有時可能會在10度C以下,雖然平地可能非常悶熱,但是進入山區參加戶外活動就一定要穿外套了。冬季就更不用說,衣著的適當穿搭可是會關係到生命安全的。

    在沒有冷氣團來襲的時候,清晨時分很多時候都是氣溫不到10度C的情況,高海拔山區就更低了,都在零下好幾度,積雪遍地也是常見。由於地形起伏大,地表植被的森林、灌叢在路程中交錯出現,加上山區的區域性氣候變化很快,能否舒適的野外活動,除了不要揹負太重之外,衣著的穿搭顯得非常重要了。為了輕量化,衣物的攜帶不可能太多,由於現代的先進紡織布料機能性相當好,種類又多,專業服飾愈來愈講究效能,只要選對衣著搭配,揹包裡只攜帶少量的衣物,是現在正確的衣著觀念。

    秋冬季節裡適用的幾種衣著穿搭的組合,分別適合用於大運動量的行進間,與處於宿營地休息時的靜止狀態,分別敘述穿搭的原因。

    行進間

    登山健行的行進間,衣著的搭配在冬季的環境條件下,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穿的太多,尤其是重灌的情況下。為何?因為身體在劇烈運動時會產熱,若太過保暖,不夠透氣的話,很有可能會因為大量流汗而導致衣物潮溼,當停止前進時,只要一點微風吹來就會感到非常寒冷,一旦將潮溼的保暖層衣物脫下之後,恐怕也不易恢復乾燥。這樣一來,這件衣物就等於失效,卻還要塞入揹包中帶下山。

    因此,需要劇烈運動的登山或是單車活動,上坡行進間的穿著應該是在長袖的排汗內層衣著之外,再加一件稍具保暖能力,但是有足夠透氣性的夾克即可,其中以最受歡迎的softshell為最被廣泛使用,或是背心也行,搭配隨時可以方便穿脫的風雨外層(2L或3L皆可),大部份時候外層應該是穿不住的,必須收納在揹包裡最容易拿取的位置,一旦遇到下雨需要用的時候,能夠立即及時取出穿上。

    登山活動在陡下坡路段,也未必有多輕鬆,尤其進入森林之下的地形,通常比較沒有風,穿太多照樣會感到悶熱。下身的褲子也是如此,但是穿脫褲子更不方便,比較理想的穿搭方式,應該是穿二層褲子,內層是一件貼身可單穿的保暖褲或壓縮褲,再搭配外層的快乾長褲(有時短褲也行),必要時再穿上雨褲。頭部的保暖與防風也不可忽略,一頂刷毛擋風的頭套或帽子,應該是全程都不會脫下的。如果感到冷,有些外層衣物有頭套的設計,可再套上增加保暖度,通常搭配這種頭套之後,比只使用帽子要保暖許多。

    遇到雨勢較大的時候,當然還是要穿上雨衣雨褲,但是遇到要穿越竹林的地形或路段,這是最討厭的,因為只要天氣潮溼,不管是否正在下雨,都要穿上雨衣雨褲,而且要夠耐磨,有些路程的箭竹叢與人同高甚至更高,恐怕是要鑽個至少半天的,一般的超薄雨衣未必經得起考驗。

    宿營地

    抵達山屋或營地之後,放下重灌通常不會立刻停止運動,除了要搭營或是煮飯之外,更重要的是,不要讓身體冷卻的太快。此時身上的衣物多半是因汗水而潮溼的,只要身體的熱量夠的話,可以在維持低度運動的一段時間後被體溫烘乾。但是如果非常潮溼,或是實在無法保暖的話,也必須儘快脫下更換乾燥的衣物,以免感冒著涼。夜晚休息的時候,身體已經放鬆,禦寒衣物的保暖能力就非常重要,在上半身的長袖內衣之外,要換上填充量足夠的羽絨或化纖保暖中層,甚至再穿上防雨的外層,更能增加保暖度。

    在冬季時,除了行進間之外,大部份時後都會需要穿著保暖中層,這是提供保暖最主要的一層衣著,主要靠著填充在衣物隔間中的蓬鬆羽絨或是化纖組織,抓住一層不易流動的空氣,藉著體溫將這一層空氣加熱,再靠儘量合身的剪裁讓衣物內的暖空氣與外界冷空氣不易流通,進而達到保暖的目的。

    這一層具有填充物的衣著,會視設計的目的與保暖程度的不同,決定填充物的蓬鬆度與填充量,但是保暖的程度如何並無法淮確的度量,也就是說,我們並不能從衣物的種類告知這件衣物可以耐低溫到多少度,因為人體的耐寒程度因人而異,也要看設計的包覆性與合身程度,甚至是上衣與褲子、手套、帽子等配件的搭配程度,最重要的,還有穿著時的活動量、空氣中的溼度等因素。總之,絕對不是愈厚就愈保暖,而是穿著愈高,代表蓬鬆度愈高,所以體積愈大,這一團羽絨中含的空氣也愈多,所以保暖力愈強。保暖中層服裝依保暖程度的不同,種類極多,除了材質之外,厚薄的選擇非常多樣,可視需要保暖的程度來選擇,當然天氣愈冷,需要的填充量或蓬鬆度就愈大。

    中層保暖衣物通常都擁有質輕又擋風的表布,若能同時又有高度的防潑水效能則更佳。但是這種衣物既然主要是用於低活動量的靜止狀態穿著,保溫是最主要的功能,所以為了輕量化,多半不會使用較耐磨、厚重的材質,所以也不適用穿著用於揹著揹包走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火鍋鴨腸怎樣做吃起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