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裝就不用修
-
2 # 靈虛子1
清朝年間明朝皇室差不多已被殺戮殆盡,當年有兩個皇子談到緬甸被清軍抓了回來,康熙曾昭告天下表示自己寬厚仁德,赦免明朝皇室,不久就有一個隱姓埋名多年的老人宣佈出了自己的身份,本以為沒事了,結果還是被抓了,自己七十歲的老骨頭連同兩個兒子全被凌遲。估計以後隱藏民間的明朝皇室為了活命也不會暴露身份,甚至不會告訴自己子孫自己祖先是明朝皇帝,久而久之,那些後代不會知曉這個秘密,自然不會提到自己是明朝皇室的後裔了。當然也有憑遺物來表明自己的身份的,但真實性也有待考證。
清朝皇室不同,辛亥革命後雖然提出驅除韃虜的口號,但不久又是五族共和,就連末代皇帝溥儀都能得善而終,其他旗人在民國及新中國的處境是可想而知。在清朝明朝皇室的後裔宣稱自己的身份只有死路一條,在現在清朝皇室的後裔宣稱自己的身份則沒有事,反會受到媒體的報道,他們自然也就無所顧忌,同時也可以藉此一舉成名。
還有,現在宣稱清朝皇室後裔的人往往穿著長袍馬褂甚至是龍袍,頭上也梳著金錢鼠尾辮,在現在的社會中格外的扎眼,受到關注與報道的也多了起來。而由於當年的剃髮易服漢人的髮型服飾斷了很多年,現在不知漢服的人也有很多,那些能穿漢服宣稱自己是明朝皇室後裔的人也是微乎其微,而穿著便裝的他們自然與常人無異,也就不會被關注與報道了。
-
3 # 歷史這點兒小細節
大明皇室的後裔在明朝滅亡以後,除了被李自成、張獻忠等反賊屠殺一批之外,在清軍入關之後又被清朝屠殺了大部分,剩下的一小部分除了隱姓埋名之外已寥寥無幾,另外隨著清朝200多年的統治,明朝皇室後裔早已泯滅在歷史歲月中,後世之人已對明朝皇室後裔早已沒了認知感。就像我們都說自己是炎黃子孫一樣,不管宋朝皇室後裔還是明朝皇室後裔時間太久遠,常掛在嘴邊沒什麼意義,放在當下就是新聞沒有爆點。
而清朝就不一樣了,它滅亡時間離我們不遠,影像歷史資料也比較豐富,再加上清宮戲的熱播,我們對它有很強的認知感,這時有人再說自己是清朝皇室後裔會引起人們的好奇,自然就會有許多人去關注,這樣一篇新聞的爆點就出來了。
還有一點清朝是少數民族建立的天下,最後還是以屈辱的形式亡國的,我們對它是惱恨居多,這時有人再說自己是清朝皇室後裔更容易引起人們的口誅筆伐。
-
4 # 古玩藝術線上
清帝封朱氏後裔的官,並不是想嘲諷什麼,只是述說事實,而且這行為在朝代更替時很常見的,只有蒙古人把南宋皇室往死裡打,其他朝代對於願意徹底投降的前皇室,還是很寬容的...其實明皇封女真人的官也很正常,天朝大國嘛,一直都是這麼對待願意馴服的周邊的獨立勢力或國家的...哪怕周邊的勢力不怎麼服,天朝為大國面子,有時候也不肯撕破臉,該封官還是封官...這一點哪朝哪代都一樣...咱要說的是,仇恨這玩意兒,放下了再想拿起來就難了,明皇后裔既然投降過,安穩的日子過上了,就很難再記起舊日仇恨了...就好像著名的反清復明組織天地會,安穩日子過久了以後,就把反清復明的大業拋到腦後,轉而專心幹自己的黑幫買賣了...所以說,人都是一樣了...現在的明和清的皇室後裔,有很多連族譜都丟了,連自己的爺爺的爺爺叫啥都不知道了,還哪兒來的仇啊?
-
5 # 薩沙
很簡單,朱明後裔多被滿清屠殺光了。
朱明後裔曾經有十多萬規模,在經歷了明末農民起義後損失了大半。
剩下的,基本都死於滿清的追殺。
滿清是異族政權,對於入住中原是很心虛的。
所以,他們不惜一切的追殺朱明皇室後裔,試圖將她們斬盡殺絕。
比如安昌郡王朱肅渣,戰亂中逃亡浙江繼續抵抗滿清,結果戰死。
他的兒子只有幾歲,被母親帶著逃到杭州杭淨寺出家,試圖透過做小和尚逃過滿清追殺。
為了保證兒子活下去,這個王妃投水自盡,死前偷偷將藩王的印章交給兒子收藏。
結果孩子畢竟是孩子,一次無意中洩露了這個印章的秘密,被杭州官府發現。
於是,這個安昌王長子仍被官府抓捕處死。更倒黴的是杭淨寺的數百僧人和道人,均被當做窩藏朝廷欽犯,大部分被殺,少部分被充軍。
被滿清俘虜的藩王,為了表示寬大通常不殺,養起來。但是,潞王之流都沒有可以考證的後裔,一般認為是不允許他們生育。
唯一保留下來的是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清朝施琅攻陷臺灣俘虜的大名皇室後裔。寧靖王朱術桂上吊自殺殉國,益王朱怡鎬之子才七歲。
康熙時期為了表示仁政,將他們安置於山東、河南等郡縣養起來,實際等於軟禁。
直到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康熙才宣佈朱明後人無罪:“詔故明宗室子孫眾多,有竄伏山林者,令悉歸田裡;有改姓埋名者,姓氏皆復舊。”
但沒有人上當,朱明後人沒有一個敢於站出來。
所以,朱明的後人其實是很少的。
相反,愛新覺羅可多了。
滿清垮臺的時候,愛新覺羅家族有十多萬人,這麼多年估計也有上百萬人,加上冒充的,出現幾百萬沒什麼稀奇。
-
6 # 仚乃山上人
明朝多行不義,官逼民反,自己的兒子要老百姓養活,哪有這樣的道理?按這個制度,劉秀不可能躬耕南陽,劉備不可能織蓆販履,他們完全可以等著老百姓養他們。至於老百姓餓死?關他們什麼事?人家是皇帝的種就餓不死。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成了一句空話。朱元璋本是農民卻忘了本。逼得老百姓造反、李自成進京。他們還敢自稱是朱明後裔?找打呢?所以後來全國捕殺朱元璋子孫,所謂天理昭彰,報應不爽,吃老百姓的骨血,餓死凍死多少百姓,遲早是要還的。清朝滅亡不是因為官逼民反,而是落後於外國,為了富強而不得不採取先進制度,這就要求取締皇帝制度,所以清朝亡了。如果清朝滅亡是因為官逼民反老百姓沒有活路,那麼也不會有人自稱是清朝皇室。朱明不得人心。現在很多人喜歡明朝,純粹是帶著有色眼鏡,故意只看明朝的優點而無視其缺點。他們每個人都以為自己在明朝一定會很強大,覺得那是自己的時代,所以自己喜歡。其實如果把他們都放到明朝做一個普通百姓,他們能活過一年就不錯了,臨死必定罵罵咧咧說明朝不好。他們在現代這個社會都只能做個底層噴子,難道跑到明朝還能成為皇帝明君?意淫小說看多了?他們在哪個時期都只能做一個臭蟲罷了。我們都一樣,誰也別裝逼。別的不說,一個富強的朝代,老百姓有吃有穿有房子,那每天晚上從傍晚開始必定因為無聊而不斷造人,並且有能力把孩子養大。這就像一個樹狀圖。所以一個富強的朝代,人口必定增長迅猛。你看看明朝人口增長曲線,那簡直就是一種災難。明朝自己也不爭氣,南明小朝廷不想著安撫百姓團結義軍,反而不斷搜刮民脂民膏並且強迫一切義軍解甲歸田,然後文官互相勾心鬥角,武官爭權奪利。這種朝代,怎麼可能有正常人懷念?所以清朝雖是少數民族統治,然而老百姓很快就接受了,他們對明朝沒什麼舊情。中國如今14億人,每個人的祖先在清朝幾百年間,都是做清朝的臣民,而沒有為明朝殉國。包括網上那些明吹,他們的祖先在清朝也是老老實實接受而沒有搞什麼反清復明,因為明朝不值得。清朝的皇帝最起碼沒有怎麼昏庸,老百姓活得下去,全世界的白銀都流向中國。所以老百姓對清朝的感情很複雜,既痛恨又惋惜,既屈辱又輝煌。加上清朝是最近的一個朝代,兩任民主國家都沒有對其皇室追究責任或趕盡殺絕,所以老百姓都知道清朝皇室子孫還在。那麼冒充這個就比較容易了,而且容易被老百姓接受。你如果說自己是朱元璋的子孫,別人第一反應肯定是那個愛殺功臣的暴君,其次才是白手起家的英主,然後是朱棣造反逼死侄子,然後就是官逼民反李自成進京崇禎自縊,那麼他對你的印象就不會太好。可是如果你說你是清朝皇室,那麼他第一反應是康熙乾隆,第二是雍正四爺,然後是慈禧禍國,然後才是閉關鎖國文字獄少數民族,然後是末代皇帝溥儀和新中國。這一條線下來,他對你的印象不會非常好但也不會很差。所以,冒充清朝皇室比冒充明朝皇室更有好處。
-
7 # 湘淚飛蝶
大致有三個原因吧。第一愛新覺羅這個姓辨識度高,和一般的漢族皇族的劉姓李姓朱姓相比較來說更加吸引注意力。拜最近二十年來的清宮戲影響,愛新覺羅家族出鏡的機率遠遠大於其他王朝。電視劇裡面整天都是雍正四爺乾隆皇帝康熙大帝這些人物,實在是讓人無法忽視。各種清宮戲影視作品在各大網站電視臺滾動播出愛新覺羅能不婦孺皆知嗎?《甄嬛傳》《步步驚心》《如懿傳》《延禧攻略》等等不用說了知名度太高。而關於老朱家的影視作品就少多了,一般人關於明朝大概就知道朱元璋朱棣父子。其他就不甚了了。
第二年代問題清朝滅亡才一百多年看起來時間也不算短了。可是事實上清朝最後一個皇帝溥儀才去世50年,他的兄弟子侄有的現在還活躍在文化舞臺。而明朝已經滅亡將近400多年了,又經過這幾百年的平民百姓生活早已經沒有了皇族的派頭。反觀清朝後裔很多人還抱著高人一等的等級觀念。比如那位穿黃袍留辮子大鬧火車站的先生。
第三是王朝皇族結局不同,明朝後裔經過明末農民起義的屠殺和清朝的搜捕損失慘重。再經過清朝的高壓統治剩下的數量並不多。所以姓朱的很多但並不一定就是朱明皇族後人。反觀愛新覺羅家族透過談判的方式交出統治權,保留了清室優待政策。清朝的皇族傳承有序可查,人員並沒有遭到屠殺反而得到民國政府的保護。雖然喪失了政治特權但是保留了大量的財富,人口並沒有減少。再加上幾百年來的習慣很多人還是以清朝貴族後裔為榮,雖然經過建國前三十年的努力基本肅清了這種思想。但是隨著改革開放以來多元文化湧入大陸,其中未經過改造的受清朝文化影響最深的香港文化開始進入大陸。造成以愛新覺羅為榮的現象,所以很多人願意標榜自己的姓氏。而明朝朱姓早已和劉姓李姓這些以前的皇族姓氏一樣風流雨打去了。
-
8 # 黑眼歷史觀
本人認為原因有一下幾點。
第一點是時間。
清朝宗室距離現代最近的,明朝宗室最少也是300多年前的事了。時間距離近印象深刻,影響或多或少還在。而且辨識度高, 聽到“愛新覺羅”,基本上就認定是清朝宗室後裔了,但是聽到姓“朱”,根本沒多少人聯想到明朝宗室,逼格也體現不出來。
第二點是結局。
明朝宗室分佈在全國各地,在明朝中後期為害一方,不得人心【由於明朝制度的原因,高爵位的宗室越來越多】,明末農民起義中,從各大起義軍不約而同的下令屠殺朱氏後裔,可見一斑。清軍入關後,由於同為封建王朝,不可能讓前朝皇族大規模存在,即使能存活下來,經過百年,前朝皇族的影響已經消磨殆盡。
而清朝宗室較為集中在京城【並且清朝宗室是降襲,有效的維持了高爵位宗室的數量】,所以清朝後期,宗室對民眾的影響小。而且清朝後期受到歐洲文化的影響,使得清朝滅亡後,清朝宗室較幸運的下臺,儲存下來的血脈較多。
第三點是影視劇的影響。
與宗室有關的,無非是宮廷劇。影響力較大的 清朝宮廷文化作品 比較多【有人喜歡看,就會有市場】。比如比較老的《還珠格格》系列,最近的《延庭攻略》。
明朝影響力大的宮廷劇特別少。
-
9 # 一鑑觀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資訊,為什麼清朝的皇室後裔人這麼多呢?
個人認為呢有以下幾點。
首先,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而其皇室成員的結局都相對來說比較好。在清朝滅亡之時,並沒有受到什麼打擊以及殺害,所以人數相對比較多。
在清朝末年時期,整個滿族八旗子弟就有數10萬之多。經過近百年的繁衍,現在的人口更加多了。
其二,清朝滅亡的時間距離現在實在是太近了,僅僅有100年左右。
而明朝距今已經有400多年了,另外的明朝是有漢人開創的天下,出現了本來就是大姓,在現在的社會當中並不會引起太多的關注。
而清朝的滿族就不一樣了,不要說皇家子弟了,就是現在單單的八旗子弟或者滿族人都會引起社會上的關注。
歸根結底的原因還是,因為是少數民族的創立,再加上人口較少,所以自然會引起關注。
其三,明朝滅亡,清朝成立之時。順治和康熙幾乎將所有的朱氏皇家子弟屠殺殆盡。
有訊息表明,在康熙後期,有一位70多歲的朱家後人,也被砍頭示眾。
所以,明朝皇家後裔的子弟自然就會相對比較少了。
其四,近代清朝影視劇的影響。
我們開啟電視一看,各種宮鬥劇,穿越劇都是發生在清朝。這自然都會博得大眾的關注,以及對清朝歷史的瞭解。
而反觀明朝,電視少之又少,加上年代也較為久遠,所以大眾的關注程度自然而然就會比較少。
所以現在說明朝皇家後裔比較少,其實是和說漢朝皇家後裔,或者是唐朝皇家後裔,為什麼現在這麼少的原因是一樣的。
-
10 # 吉月文
主要原因在於,明王朝已經滅亡300多年,原有的皇室後早就已經成為平民,他們沒有必要,也沒有這樣的一種意識,去宣稱自己是皇室後裔來緬懷自己過去的榮光。反過來說,清代皇室後裔當中,尤其是一些較遠支系的,由於時間相隔較近,心理上還有一種緬懷過去榮光的想法。
不過,很多正統支系的皇室後裔往往不會這麼做。主要原因在於身份很敏感,不想過於招搖,為自己惹來麻煩。比如,著名書法家啟功,是雍正帝的子孫。先祖是乾隆帝的弟弟。他是正經的清代皇室後裔。不過卻從來不以愛新覺羅子孫自居,他自稱姓啟名功。
此外還有一個很尷尬的原因。那就是有不少自稱是清代皇室後裔的人,實際上和清皇室根本就沒有關係。只不過是利用這個招牌招搖撞騙。之所以不選擇明王朝和相對而言歷史久遠,很多人不太瞭解明王朝譜系的情況有關,換句話說,騙人的時候不好編故事。不要說清代皇室後裔,就算是滿族其實有相當一部分祖上也不是滿人。其中有不少是因為貪圖少數民族照顧政策,而刻意修改的。這種情況在東北其實不少見。
-
11 # 就叫乘風
有本事的,沒幾個拿祖宗說事。光宗耀祖的事不用自己說,別人也會把你的祖宗十八代都翻出來。
改朝換代的時候,名門望族如果不能自保,十有八九都會改名換姓,舉族搬遷,或者隱姓埋名,或者乘桴出海。年日遷延除了握著族譜的本支嫡系,又有幾個人能說出自己的來歷?
自己沒本事,可不敢拿祖宗說事,沒的辱沒了祖宗。
-
12 # 德才兼備海洋王
一是,明朝朱姓時間比清朝還早200多年呢,二是,朱姓讓剛入關的清軍給屠殺乾淨了。一直到康熙朝才宣佈朱姓無罪,可能是還是個騙局,騙你出來好密密幹掉。就在這麼嚴酷的刑法下誰還敢說我是朱姓皇族,為了避禍可能是改了姓或者改了祖宗了。反倒是清朝玩完的時候沒怎麼動皇族的人,但是那時候也都是夾著尾巴做人,只不過是這幾年吃飽喝足了又論起血統來了,總有那麼幾個自我感覺良好的人,認為皇族的血統就高貴,也不知道都竄了多少回了,即使你就是純正的愛新覺羅的後代,那又有什麼可豪橫的呢?他們是看現在國家法律寬鬆了,不用勞改了,又開始作妖了,現在看民國不一定適合中國的發展,但倒是一個寬容的時期。
-
13 # 文史微操達人
按理說姓朱的要比姓愛新覺羅的人多得多,但是最近網上很多自稱清朝皇族,卻沒幾個人自稱明朝皇族呢?
因為明朝皇族是漢人皇室,不僅明朝皇族,漢朝皇族、隋朝皇族、唐朝皇族、宋朝皇族也沒幾個人自稱是,即使老劉家,老楊家,老李家,老趙家子子孫孫人丁興旺。
而清朝皇室因為是少數民族皇室,國家仁厚寬容的民族政策,導致某些少數民族冒充清朝皇室,國家也不好整治,畢竟涉及民族的都是大事。
這就導致冒充清朝皇族的人遠遠多於冒充明朝皇族的。
比如愛新覺羅州狄就自稱自己是多爾袞十世孫。
攝政王多爾袞在華人眼中還算是很火的歷史人物。
特別最近幾十年被各種清宮劇霸屏的電影片道,更是將多爾袞的歷史故事推廣到了全中國。
多爾袞自身的話題也很多,清太祖努爾哈赤最寵愛的小兒子,清太宗皇太極最小的弟弟,清朝入關統一天下最大的功臣,和順治皇帝親孃孝莊太后不清不楚的愛恨情緣,清朝第一位攝政王,年僅39歲突然暴斃,死後被順治皇帝定罪、掘墓、全家為奴的悽慘下場,還有被乾隆皇帝平反,成為清朝唯一一位不是皇帝卻擁有廟號清成宗的王爺,種種都為多爾袞身上披上一層層光環,世人也對多爾袞的故事津津樂道。
多爾袞在生前一定想不到自己身後居然能這麼火,更想不到自己和大玉兒的恩怨情緣還多次被搬上螢幕,成為世人八卦的物件,同樣的,他也想不到自己離開這個世界都300多年了,還有人頂著他所謂的“十世孫”的名頭招搖過市,醜態畢現。
這個人的名字叫愛新覺羅州狄,自稱是大清皇室之後。
中國已經進入新時代第70個年頭了,而這位所謂的大清皇室之後,依然留了一根和清朝電視劇裡面一模一樣的大辮子,還天天穿著明黃色的清朝馬褂,手上戴著一塊或者幾塊黃色玉戒指,全身上下能用帝王黃的地方都用帝王黃,連襪子、鞋帶、鑰匙扣都不例外。
州狄出生於廣東,不僅自稱為大清皇室之後,攝政王多爾袞10世孫,還自稱按照輩分,他應該是清朝末代皇帝宣統帝溥儀的堂弟,屬於最為正統的皇家貴胄。
這些一個比一個唬人的皇家名頭虧他能編得出來。
中國現在是新中國,早已沒有所謂的皇室,雖然歐洲、日本、中亞一些國家保留了皇室,也早已經沒有什麼特權可言。
這位所謂的清朝皇室後裔,應該慶幸他生活在和平安穩的新中國,要是生活在封建社會或者其他朝代,一個前朝餘孽還能生活得如此美好?
州狄就是把新中國寬大仁厚的政策當成理所應當。
並且州狄還認為新中國不尊重清朝皇室,不尊重清朝皇室就是不尊重滿家文化。
為此他立下一個“宏偉”的目標:他要呼籲保留清朝皇室尊嚴,從自身做起,呼籲全世界的人來保護滿家的文化。
這找的理由真高大上。
保護文化不應該從研究民族服裝、器物、歷史、語言等等方面開始嗎?
但是人家州狄就是不走尋常路,他選擇了最奇葩的一條路——將自己打造成“清朝王爺”。
他夢想住王府,最差也要是四合院(現在暫時住不起,只能“委屈”自己住現代樓房),雖然買不起四合院,但是他的家裡要處處模仿清朝王爺的配置。
州狄還大放厥詞,為了保證“大清皇室血脈”高貴且純正,自己只能娶滿家女子,所以他的妻子也是滿家女子,甚至全家人都受到他的影響,開始魔怔,他妻子稱福晉,他兒子也效仿父親蓄髮剃頭梳著又粗又長的大辮子,一家人硬是變成與現代社會格格不入的另類畫風。
既然要成為“清朝王爺”,那麼單單做到衣食住行等外在因素是不夠的,還要從內在因素比如思想,比如派頭來對自己進行改造。
比如坐火車,他身為清朝王爺,應該有專門的通道買火車票,可惜火車站工作人員不怎麼待見他,於是他大鬧火車站,就到處喊,說火車站不尊重他這位大清王爺,引得周圍的吃瓜群眾都鬨堂大笑。
他邊被趕出去,邊喊:“要是在過去的大清朝,你們所有人都是要給我下跪的。”
更為奇葩的是,州狄認為北京長達六百多年曆史的故宮是大清國皇族愛新覺羅家的祖產,國家應當歸還給到愛新覺羅氏。
如果說在火車站的鬧劇還是他封建思想作祟,那麼關於故宮的想法那就是他愚昧無知無畏的表現。
要知道故宮是明成祖朱棣在毀掉元朝宮殿後重建的明朝宮殿,明朝皇帝除了朱元璋之外,都居住在北京的故宮裡面,別說在現代社會人人生而平等,故宮是屬於全體華人共同的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就算在古代,故宮的所有權也是老朱家更優先。
再說了,不管故宮所有權怎麼變,州狄也沒有任何資格擁有。
事實上,州狄的所謂大清皇族身份早已被多人指出存在很大問題。
因為歷史上的多爾袞除了獨生女愛新覺羅·東莪之外是沒有任何直系子嗣的,唯一從豫親王多鐸那裡過繼的子嗣多爾博早夭,同樣也沒有留下其他子嗣。
而且愛新覺羅·州狄的真名叫愛新覺羅·毓狄,按照清朝的取名輩分來算,他如果是溥儀的堂弟,就應該是傅字輩,但是他的名字裡面卻沒有傅字,這不符合清朝皇室的取名風俗。
而且州狄祖祖輩輩居住的地方不屬於滿家的傳統聚居地。
這說明愛新覺羅·州狄不一定就是滿家人,而且就算是,也只是清朝皇室的遠親人物,至少不是真正的清朝皇室近親。
儘管早已被很多人揭露出身份存在問題,還沒有幾個人認為他是“大清王爺”,但州狄已經狄化,對自己是“大清王爺”深信不疑,“大清王爺”的派頭依舊。
就連去超市買東西,去菜市場買菜,都要穿著吸引眼球的明黃色衣服,來彰顯自己“大清王爺”的所謂尊貴,引得路人強勢圍觀。
他真的是在保護滿家文化呢?
不是的。
因為他這樣做,不僅不能讓更多的人尊重滿家文化,反而容易對滿家文化產生誤解,認為滿家文化就是封建文化糟粕。
州狄如此沉醉在所謂“王爺夢”中,就是藉助保護滿家文化的名頭來吸引眼球,藉此成名,這從一開始就註定了只是一場鬧劇。
今年是黨組織100週年,在這麼一個特殊的年份裡面,有必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那就是一個人是否值得大家尊重,是看他對這個國家,對這個社會、對自我價值的實現來決定的,而不是自己祖宗有多麼“高貴”的身份,更不是靠標新立異來贏得尊重的。
只有正確的價值觀,只有認識到自己的真正價值所在,腳踏實地,積極進取,才能夠取得應有的成就,這樣才能得到眾人的關注與尊重。
作為少數民族的一員,不維護自己民族文化,天天在外招搖過市,怪不得連很多滿家人都看不過去。
回覆列表
兩個原因咯。
大清距離現在近,後代有榮譽感自然就強了,比較是皇室宗親之後,這個說去去也是很牛的,可以給普通人戴上一個亮閃閃的帽子。
第二個原因就很殘酷了,因為大明朝的皇室後裔都被清朝誅殺了。清兵入關之後,據說殺了將近300萬朱姓。少數隱姓埋名的也不敢說自己是皇室之後,這樣過了兩三百年,自然也就忘了。
大明跟大清的管理不一樣,大明是發配皇室宗親到各地,不奉召不得入京。這些王爺們就在整個華夏土地開枝散葉,都當起了土皇上,在大明朝後期,皇室流傳下來的人至少百萬,他們沒有那麼多的規矩,不工作就有大把的俸祿,朝廷給他們的任務就是不斷的吃喝玩樂,在古代吃喝玩樂最終的結果就是一大堆子女了。而清兵一入關,首先殺的就是姓朱的,最後大明皇朝差點落了個絕後的下場。,因為終結大明的是異族(在當時看來是異族)跟其他朝代是有區別的,以往朝代更替很少會這麼大規模屠殺前朝皇遺,頂多是把當政的皇族流放或偷偷殺掉,而不會像大清,全國各地誅殺姓朱的王公大臣。
大清不一樣,大清前期,是不允許皇室跟漢人通婚生子的,加上清朝的皇親國戚近親結婚的太多,生育能力太低,又不能跟漢人生子,所以清朝的皇室子嗣數量一直很低,所有的皇親國戚全都得在首都待著,沒有奉旨是不能出京的,皇家婚姻完全不自由,只能取蒙族和八旗貴族子女為妻妾,說句不好聽的話,當時的蒙古女人的外表各方面是不容易得到入主中原的清朝皇室的喜歡的,雖然很多野史上寫的滿蒙妃子都很美,實際上,他們還真不喜歡。終結大清的是講究人權的民國,沒有無故殺害任何一個清朝皇室成員。所以雖然清朝皇室生育的人少,但是儲存下來的就多了。大清亡了之後,皇室的人也都改名易姓的融入了普通百姓中,到現在也不過百年時間,很多80後都見過清朝出生的人,自然是可以從他們口中得知自己是大清皇室之後。
簡單來說,還是時間磨光了一切。再過個200年,你看還有沒有人會炫耀自己是大清皇室後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