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菜魚咬羊的來歷和作法?
據傳說,清代徽州府有個農民帶著四隻羊乘渡船過練江,由於艙小擁擠,一不小心就把一隻成年公羊擠進了河裡,羊不會游泳,在河水中掙扎了一會便沉入深水中。
由於羊的沉水,引來了許多的在河水中掙扎了一會便沉入深水中。由於羊的沉水,引來了許多的魚,當羊沉入水底時,魚兒便蜂擁而至,你爭我搶地爭食羊肉。因為它們吃得過多,一個個暈頭轉向。恰巧,附近有位漁民正駕小漁船從此處經過,見如此多的魚在水面上亂竄,心中驚喜萬分,忍不住撤了一網。
使他奇怪的是,魚兒並沒有像往常那樣活蹦亂跳,而是一個個乖巧地呆在網裡,當漁夫把網收上岸拿到家後,覺得今天的魚特別重,就用刀切一條魚的肚子,見裡面裝滿了羊肉。漁民很新奇。就將魚洗淨,封好刀口,連同腹內的碎頭羊肉一道燒煮。結果燒出來的魚,魚酥肉爛,不腥不羶,湯味鮮美,風味特殊。
訊息傳出扣,當地有些美食家也試著燒成這樣一道菜,果然風味不凡,從那以後,當地人就將這樣燒成的菜取名為“魚咬羊”。久而久之,便成了徽菜中的一道名菜了。
配料
桂魚1條約400克,羊腰窩肉250克,八角2個,醬油3湯匙,紹酒1湯匙,清湯3杯,姜、香菜、胡椒粉、蔥段、白糖各適量。
製作方法
①將桂魚去鱗腮,從脊背正中割一刀口,取出大骨及內臟,用水洗淨。羊肉切成3.3釐米長、2釐米寬的長方塊,放入滾水中略燙,撈出濾幹水。
②燒熱鍋,下油,燒至五成熟後,下羊肉煸炒幾下,加適量水、醬油1湯匙、蔥2段、姜2片、八角1個、適量白糖、鹽,燒至八成爛時,揀去蔥、姜、八角,將羊肉取出裝入桂魚腹內(用麻線捆住刀口,不使羊肉露出)。
③燒熱鍋,下油,燒至六成熟時,放入桂魚。魚兩面抹一點醬油,煎成兩面金黃色時取出,去掉麻線,放在鍋內,再加入餘下的八角、蔥、姜、紹酒、醬油、白糖、鹽、清湯和燒羊肉的原湯,用小火煮滾,再烤30秒鐘,隨後揀去蔥段、薑片、八角,灑上白胡椒、香菜即可。
名菜魚咬羊的來歷和作法?
據傳說,清代徽州府有個農民帶著四隻羊乘渡船過練江,由於艙小擁擠,一不小心就把一隻成年公羊擠進了河裡,羊不會游泳,在河水中掙扎了一會便沉入深水中。
由於羊的沉水,引來了許多的在河水中掙扎了一會便沉入深水中。由於羊的沉水,引來了許多的魚,當羊沉入水底時,魚兒便蜂擁而至,你爭我搶地爭食羊肉。因為它們吃得過多,一個個暈頭轉向。恰巧,附近有位漁民正駕小漁船從此處經過,見如此多的魚在水面上亂竄,心中驚喜萬分,忍不住撤了一網。
使他奇怪的是,魚兒並沒有像往常那樣活蹦亂跳,而是一個個乖巧地呆在網裡,當漁夫把網收上岸拿到家後,覺得今天的魚特別重,就用刀切一條魚的肚子,見裡面裝滿了羊肉。漁民很新奇。就將魚洗淨,封好刀口,連同腹內的碎頭羊肉一道燒煮。結果燒出來的魚,魚酥肉爛,不腥不羶,湯味鮮美,風味特殊。
訊息傳出扣,當地有些美食家也試著燒成這樣一道菜,果然風味不凡,從那以後,當地人就將這樣燒成的菜取名為“魚咬羊”。久而久之,便成了徽菜中的一道名菜了。
配料
桂魚1條約400克,羊腰窩肉250克,八角2個,醬油3湯匙,紹酒1湯匙,清湯3杯,姜、香菜、胡椒粉、蔥段、白糖各適量。
製作方法
①將桂魚去鱗腮,從脊背正中割一刀口,取出大骨及內臟,用水洗淨。羊肉切成3.3釐米長、2釐米寬的長方塊,放入滾水中略燙,撈出濾幹水。
②燒熱鍋,下油,燒至五成熟後,下羊肉煸炒幾下,加適量水、醬油1湯匙、蔥2段、姜2片、八角1個、適量白糖、鹽,燒至八成爛時,揀去蔥、姜、八角,將羊肉取出裝入桂魚腹內(用麻線捆住刀口,不使羊肉露出)。
③燒熱鍋,下油,燒至六成熟時,放入桂魚。魚兩面抹一點醬油,煎成兩面金黃色時取出,去掉麻線,放在鍋內,再加入餘下的八角、蔥、姜、紹酒、醬油、白糖、鹽、清湯和燒羊肉的原湯,用小火煮滾,再烤30秒鐘,隨後揀去蔥段、薑片、八角,灑上白胡椒、香菜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