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白鉛華
-
2 # 琵琶嘴
我認為小說《白鹿塬》真正的還原了歷史的真面目。
《白鹿塬》大作,榮獲矛盾文學大獎,足以證明《白鹿塬》這本記實文學反映的歷史是真實的,塑造的人物思想觀點是真實的,所寫的歷史事件是有據的。
《白鹿塬》寫了革命志士忠於信仰,艱貞不屈,也寫了民國時期一些宗族的族長們、老財們也有公正,仁義、慈善的人性和良知。唯有現時代,才能產生出如此鉅變的新觀念!新認識!
朋友們,在很大程度上敢於頌揚一些老族長、地主老財德高望重,威信鄉里,的確是當代小說歷無前例的!
-
3 # 興海亭
電視劇白鹿原已經對原著有很大的修改,主要是在結尾部分,原著的深意完全沒有了。
一,白家軒並沒有什麼正義感,他摧殘黑娃和黑娃的女人之毒無以復加。死了還要修一座塔壓上,連親生兒子都不認。
二,他偷取鹿家的風水最後兒子當了縣長,他很滿意。
三,黑娃的爸就是他養的狗,他的一切柔情就是主子對奴才的感情。
四,真正付出代價參加革命的鹿家大兒子下落不明,白靈被活埋,原著並沒有歌頌革命。
五,真正的高大上是那個“舉人”先生。
-
4 # 狼煙一九三一
很簡單,什麼樣的時代,出什麼樣的作品,什麼樣的人,寫什麼樣的書,每夲書都打上自己的烙印。
現在的我們看當時的地主是否有好壞之分呢?肯定有,這是時代進步,人們認識觀點在變化,脫離了當的的環境,寫的東西早已變了味,我們既不能用那時的觀點看問題,也不可以認同陳忠實的觀點,因為他寫那些東西時受時代影響,不能客觀公正地看待地主問題,因此你看到陳忠實小說反映的是一個多陵鏡,是一個依據自己的偏面認知被虛偽的外表掩藏的地主,不是揭示全面實質性事物原理,因此拿六七十年代簡單突出化的反面人物,與陳忠實反映的多面性人物當然有一定距離。那麼什麼才是真實的事物呢?我們知道許多動物為了獵取獵物,往往偽裝的十好,比如蟑魚,為了獵取小魚,用舌頭當魚餌,當小魚貪婪餌料時,就早已成為蟑魚腹中物了。漁夫為了釣到魚,先在水用作窩(即撒很多香香的餌料)然後在釣鉤上放上如魚蟲一樣的魚餌,當魚一旦上當,自成為漁夫的漁獲了。什麼意思呢?地主靠土地所有制來剝削農民來維生,地主好比蟑魚和漁夫,是生物鏈的上游人士。這是千古不變的。有人問地主有好地主壞地主,皇帝有好皇帝壞皇帝,我說不對!不對!地主與皇帝的好與壞,都改變不了,他靠地租和稅收來聚斂錢財,那麼錢財從那裡來呢?當然從農民的勞動果實中來,這個道理就是剝削有理概念!而地主和皇帝為了使其制度更合理性,可能會損有餘而補不足,但階級依然在,剝削依然合理,封建道德依然的遵從,即使其偽裝的再冠冕堂皇,但改變不了其剝削的本質。
因此我們要拔開迷霧,看到真理。不要被其偽道德所欺騙!
-
5 # 陽光燦爛的日子205
所謂小時候書裡的地主,皆都是為了達到階級鬥爭的需要而添枝加葉、添油加醋藝術創造出來的形象。
不僅書裡這樣,電影中也是如此。
但這些並非事實,而是一種政治的需要。
地主、鄉紳,是過去中國鄉村社會的中堅力量,在穩定鄉村秩序、協調鄉民關係方面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用現在的話來說,地主是鄉村維穩的主要力量。
同時,地主、鄉紳也引領著地方的文明。
隨著時代的進步,思想的開放,地主的真實面目也被還原回來。
比如那會兒罪惡滔天的四川大地主劉文彩,也不再是過去所描繪出的猙獰面目。全華人民都知道的《半夜雞叫》也被揭出是編造的。
由於所謂的政治需要,地主被扭曲成“鬼”,而時代的開放,又還地主以本來面目。
說到這個話題,應該感謝陳忠實,感謝他以《白鹿原》再現了鄉紳的真實生活狀態。
白嘉軒,是當時許多地主、鄉紳的代表。
-
6 # 一介農夫w
剛上學時,課本里有惡毒地主,小人書裡有可恨地主,直到現在我還記得那插圖畫頁,地主尖嘴猴腮,頭頂瓜皮帽身穿長袍馬卦,地主婆肥肥大大滿臉橫肉,被描述的惡貫滿盈罪惡濤天。
可我姑奶奶家是我村地主,每逢村裡開會唱戲之類表叔他們就是批鬥物件和掃街人員,姑奶奶的幾個孫子和我同班,誰想欺負就喊地主娃子,他們只能悄悄低下頭往後溜。姑爺是原地主勞改死外面了沒見過,姑奶奶瘦瘦小小的老太婆成天窩炕上啥都得表嬸伺候,也沒見長得有多兇,奶奶隔一段時間領我去看她一回。倒是她們的房子真氣派,石條臺沿石柱墩,拔簷房高門坎,雕樑花窗,門外裝風門,屋裡碧紗櫥隔間,琴桌八仙桌櫃子都雕花。當然就給他們留了這一院,其餘的房舍如後院、倉庫、牲口圈羊圈等都分的分了充公的充公了。
看過電視劇《白鹿原》,覺得白嘉軒很接地氣,就跟我姑爺屬一型別的,靠自己汗珠子幾輩人掙來的家產,僱長工幹活自己也不閒,同一鍋吃飯。那時候生產力低下,地主也不敢大吃大喝,都是數著指頭過日子,平時節儉以備荒年不濟,遇著年成不好更是處處留心窮人生計早早接濟,以防窮人揭不開鍋結夥吃大戶。我姑爺還把女兒嫁給了長工。
和現在的老闆們相比,當年的地主屬小兒科。
-
7 # 使用者上善若水6
白鹿原是一部史詩般的寫實小說,在大環境下的底層人民的生活。誰對誰錯,誰仁誰義,歷史自有公論,以前政治環境下看是一種心境,當下看是另一種心境,以後讀也許是又一種心境。
-
8 # 華夏一老卒
地主階級也是會發展進化的,就像資本主義一樣;壟斷——財閥——寡頭。地主——官僚地主——豪強地主——士族。你看下"讓子彈飛"中的黃四郎!說一個真實的例子,本人老家當年有一大地主,姓蘇號稱半城(全城一半房產、全縣一半土地是他家的),雖有誇大但也說明其豪富。民國初年,社會動盪,他出槍買槍、組織家丁,後又強迫佃戶買槍。最盛時常備不散的家丁上千,能動員近兩萬人槍。民國的縣長奔走其門下如廝僕,無人可制的情況下壞事做絕。當然,最後的結果不用猜了。
所以說,要把普通地主與官僚、豪強地主區分開。
按現在的說法:普通地主就是發了點財的,官僚地主就是官場上面有人的,豪強地主就是黑白兩道通吃的。根本就是三種不同的生物!
像白嘉軒這種還要自己下地的;只能算小土地出租,富農。
回覆列表
《白鹿原》是陳忠實先生的代表作,具有史詩性的鉅著,其中主要講得就是白家和鹿家的一些糾葛,鉛華也不班門弄斧,去講故事了。而對於其中一些地主的描寫和別類書籍中的不一樣,鉛華有幾種看法:
人有千分,地主也就有千種。不是說只要是地主,就都是“黃世仁”,剝削壓迫長工,也有好地主的呀,其實地主中是惡霸的,只是少數,他還要靠地下這些長工維護自己地主的財富與地位呢。就比如現在富豪,有致力於慈善的,也有花天酒地的,這個不能一概而論。自然,白嘉軒就屬於那種相對較善的地主,他對鹿三的好,甚至把鹿三當兄弟,把黑娃當乾兒子。再看看鹿子霖,小聰明,狡黠,但心裡還是善的。
地主的身份來源,導致其做事迥異。有的地主,就是世代為地主,或為沒落官僚,或為沒落富豪;而另一些地主,也是由底層人民走出去的,出於某種機緣,成了地主。這就導致其地位不同於其他,也就導致其行事風格不同。而白嘉軒家的地主,是由於白鹿兩家世代作為族長而流傳下來的,他也不天天和鹿三一起吃飯,一起幹活,一起喂頭牯嘛,他就是個有錢的給自己打工的長工罷了。
人性使然。身為族長,也就是他要掌管白鹿村的大大小小各種事情,大到給清政府上糧、維護一村安寧,小到誰家吵嘴都要找他。白嘉軒,連土匪都稱他仁義,他透過相約,宗族觀念,維護延續中國千百年來的道統。而其他作品中的地主,沒有這份地位。這個族長,就相當一家之主,他要掌理一個家的所有事情。這也就是為什麼白鹿村被稱為“仁義白鹿村”的原因。所以,白嘉軒是地主,也不是地主,他更多的是捨棄不下與土地的那份感情,他也會和長工一樣,吃完飯後舔碗。
最後,和鉛華一起緬懷陳忠實先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