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南思嘉木L
-
2 # 開心時刻生命源泉
要告訴他,這個錢是爸爸媽媽辛苦掙來的,不是白來的,你要花,就要付出勞動,要努力學習,掌握本領,自己去掙,父母給的錢,只是用於學習的,不能亂花錢,更不能隨便拿父母的錢,只有努力,才能有收穫。
-
3 # 寶媽麗麗在修行
第一,現在都是網路支付,儘量少用現金。家裡不要走現金。讓他沒地方拿。第二,給零花錢。告訴他,這錢你可以自由支配,我不管。但是花完,這周就不再給了。慢慢他會自己學會理財。第三,不要打和懲罰孩子,沒用的。越是覺得自己會受到懲罰越不承認錯誤。會養成撒謊的習慣。
-
4 # 焦慮老母之歌
孩子為什麼偷?是在外遭人勒索?是偷錢上網玩遊戲?還是買零食討好想交的朋友?
孩子用錢是正常需求還是滿足不好的慾望?不找原因就一頓揍,能有用嗎?你關心的是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還是不給你惹麻煩?
-
5 # 茱小豬
孩子偷拿家裡的錢絕對是父母頭疼的一件大事,我們既不能等閒視之,也不能過激反應。打罵只會加劇孩子的恐懼心理,孩子的身心記住的都是恐懼的感覺,而不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行為。
首先,父母應該要考慮孩子拿錢背後的心理原因孩子拿家裡的錢,大概有以下幾種可能:
1. 買零食、買一些小玩意兒。看到別的小朋友有錢可以隨便買零食吃,買一些小玩意兒玩,自己也想要。甚至還買東西來跟小朋友一起分享,以討好別人,跟人交朋友。
2. 沒有正確的觀念和規矩。孩子不知道偷的概念,以為家裡看到的東西都是可以隨便拿的,孩子看到家裡有錢,正好碰到自己有需要,便會去"拿",就像拿家裡任何東西一樣。
3. 引起父母的注意。家庭環境惡劣,比如父母天天吵架,或者酗酒賭博,對孩子照顧不周,孩子從小缺愛,為了彌補心中的缺失,孩子就會透過不良行為來達到引起父母的關注。
4. 逆反心理。個別孩子對父母心存不滿,可能是父母的管教過嚴,故意做過激行為讓父母難過。這也是青春期孩子會有的情況。
5. 被欺負、被勒索。這個應該是個極端情況,我其實很不願意看到孩子們面對這樣的情況。但是校園霸凌一直存在,我們不得不考慮。
其次,看到孩子拿錢父母應該冷靜思考,觀察孩子拿了錢後去做什麼。之後才能針對具體情況採取應對措施。1. 教育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對孩子的財商進行啟蒙,教過孩子正確的金錢觀。這個很有必要。可透過繪本閱讀或者角色扮演遊戲的形式,教給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念。
2. 給孩子零花錢的習慣。孩子大了,總有需要用錢的地方。給孩子零花錢,不止能夠滿足孩子的正常需求,更能讓孩子利用金錢維護人際交往。
3. 關心孩子,與孩子談心,及時瞭解孩子的心裡活動。孩子的行為背後總有原因,不管好賴,我們只有真正關愛孩子,與孩子交流才能知道。
4. 教會孩子一些理財技巧,比如存錢。給孩子的零花錢可以教孩子存起來,讓孩子充滿期待,可以透過存在的方式去購買自己想要的東西,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這對孩子來說極具意義。
最後,父母應該反思自己,是否自己平時對孩子關心不夠。孩子絕對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孩子的行為都可以從父母身上找到原因。
-
6 # 揚州企鵝培訓
打是不能解決問題的,不然,你打一次他就應該不拿了。
要明白,孩子拿家裡錢當然是消費呀,那買什麼你一定要清清楚楚。之前拿了家裡的錢都有買什麼呢?做一些統計,看是什麼在影響孩子的購買行為。
解決方法:
1、家裡的零錢儘量不要亂放,要有統一放的地方, 這個家長首先要做自我表率。
2、對於使用零錢孩子有自己的支配權,但家長要有知情權。不能過多幹預!
3、定期與孩子溝通如何使用自己的零花錢,甚至家長在為孩子買東西時也可以讓孩子一併參與。
回覆列表
孩子拿家裡的錢,這種行為是孩子心理不健康的一種體現。
先說說我家裡的例子,繼母的孩子總是偷我東西,偷大人的錢,而每次被打被罰得特別慘,依舊無動於衷,繼續偷。
分析下我這個妹妹,從小就跟著媽媽,親生爸爸很早就離開了她們,後來阿姨嫁給我爸,她只有五歲,就在我家長大,我家成員比較多,阿姨又生了弟弟,所以對這個女兒的關照就少了很多。
而且由於妹妹的不爭氣調皮,總是和家人頂嘴,不做作業,阿姨經常打罵她,家裡人也會說她幾句。由此,就變成了上面說的那個樣子。
在這個例子裡,很明顯,她怨恨我家的家庭成員,一方面又十分渴求愛和關心,尤其是她媽媽的關心和愛護。但年齡不大,也不知道怎樣才能表達自己的需求。
於是,偷東西,既可以表達對我們的怨恨,又引起她媽的關注。她媽打她罵他,但是也會花很長時間和她講道理,關心她,教育她。
漸漸地,她就陷入了這種病態的交往形式中。
其實她和她媽要零花錢也是有的,但是她已經養成了這種習慣。
偷會滿足她內心的需求,甚至她自己都不一定會察覺到。
每個人內心都有小魔鬼,是由於在現實生活中,對於不被滿足不被理解的情況下,一點一點累積的負面情緒或者被壓抑的不愉快,魔鬼會也長大,長大後會要求自己做一些讓自己爽的事情,由於個體差異表現不盡相同。
有的人偷,有的人逃學,有的人離家出走。
所以關注孩子心理問題,關注孩子每一次反常背後的原因,很重要。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