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夏雨風

    國外的教育相對國內寬鬆,因為其學校和老師也喜歡浪漫和自由啊(玩笑)。孩子的學習壓力不大,有的時間玩耍。因此客觀上孩子沒有壓力山大。現在手機電腦也低齡化,漫畫或興趣可隨心所欲。

    華人的孩子不比白種差,在國內壓力下天性都被磨掉了,換個環境或許反而有出息。在異國他鄉,其實小孩最先被潛移默化,外語學習和風俗都會很快適應。從做人等方面會很快融入當地社會,除了精忠報國和信仰方面平庸外,其他成長也很快的。

    我老家有一小孩,十歲左右從香港到美國,父母開餐館,周圍盡洋人。從小洋阿姨順帶其上學,全班華人沒幾個,很快就和大家熟悉一起玩,後來還踢邊鋒呢,在國內絕不會踢球,父母都不是球迷,或者逼其畫畫學音樂。

    有一次老師發現他有異樣,悄悄走到他側面,原來他一邊看窗外的車一邊素描。老師驚訝,平時不見畫畫,卻出手不凡。

    後來老師保薦他上了"天才學校"(國內應該是收費的業餘興趣學校吧)。

    西方寬而重才,老師是會有發現好苗子而開心的。他的姐姐更優秀,小學就是校長助理(國內應當學生會長),在全洋人中老師看中人品和才幹。大學本來志願學醫,老校長專信函學醫漫長,可改國際金融,後來成了金融人才。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西方平民化教育培養模式,小孩不會孤獨和發愁,父母不用費心吧。

  • 2 # 肯特M

    如果孩子感覺特別孤獨,完全不適應說明這個年齡不適合去留學。

    正常情況,想家是必然的,一開始不適應也是正常的,這取決於孩子的性格。有的孩子很快交到朋友,適應過程會很短,有的孩子內向,需要更長些的時間才能適應。

    如果一定要在這個時候去留學,父母和孩子的交流很重要,固定時間通影片,瞭解孩子的心境,肯定孩子的每一個進步,鼓勵孩子結交朋友,引導孩子發現有趣和有意義的事情。。。

  • 3 # 元之創客

    中國的孩子大都有依賴父母依賴家庭的習慣,造成了孩子失去了獨立自主的優勢,卻養成了依賴性,這和父母的家庭教育有關,有獨立性的孩子在外面不會有孤獨感,因為那正是孩子自由成長的天地。所以父母注意三點:

    1、父母的擔心都是多餘的!

    孩子的天性就是需要和外界的生活環境融合的,有依賴性的孩子都是沒有獨立和個性的習慣,如果說父母替擔心自己的孩子有孤獨感,說明父母對自己孩子是否有獨立性很清楚的,這樣的孩子在任何時候都會孤獨,因為他已經沒有了自我優越感和存在感。

    2、孩子需要融入到群體生活中!

    在群體生活中孩子是不會有孤獨感的,因為有他需要的成熟經歷,孩子的心靈和精神就會更加成熟豐富,表現出來的就是一種智慧和氣質,有孤獨感的孩子是沒有這些特質的。孩子的天性就是需要有一個自己自由發揮的空間,讓自己的興趣和潛力能夠展現出來,這是孩子的成就感和自信的表現。

    3、孤獨沒有年齡大小區別!

    孤獨感是人性弱點的體現,也是心靈和精神上缺少關愛和與環境融洽的自我怯懦,孩子在外面的世界成長的會更快,所以有此問的家長才是杞人憂天的孤獨,因為孩子離開自己了而感覺到孤獨,從而想到孩子離開父母也會孤獨,這正是父母突然沒有了孩子的陪伴,自己才是失落的孤獨的原因。

  • 4 # 淺笑繁華

    留學生不管大小一定是性格獨立,人格獨立,個性獨立的,如果還是個媽媽寶兒,那麼出國要麼就是舉家遷徙,要麼就是媽媽保姆式跟隨,這也就失去了留學的意義之一:體驗國外生活,體驗成長!

    所以如果是依賴性所謂的孤獨,那麼就是還不適合獨自留學;如果是狀況性孤獨,也就是某時候感到孤獨,這個就得學會自我調節,儘快讓自己脫離那種狀態,比如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和好朋友吃頓大餐,自己給自己買點甜點(甜點能調節心情),再或者買個一米六的大熊當精神依靠等等,反正就是給自己找點事做,然後就好了!

    綜述,就是要學會自己和自己對話,自己調節自己!

  • 5 # 當代外語

    學習生活上的困難還不是最大問題,孤獨才是留學生最大的敵人。由於文化的差異,加上語言方面或多或少存在的溝通障礙,且國外人口密度較小,中國學生在國外普遍會感到孤單。為從根本上化解心靈上的孤獨,有些留學生會積極利用各種手段來交友,除了當地人,周圍或許會有中國大陸同學,香港、臺灣來的也都有一些,亞洲同學逢年過節也會舉行活動,但靜下來後,小留學生內心深處往往還是會感到一種因缺乏知心朋友的無助和孤單。 同時更發現,在時空距離和心理距離上,原來的朋友離你也開始遠了,你似乎變得沒有歸屬,沒有屬於自己的圈子。

    只要能正確面對,你肯定能戰勝困難。首先,在心理上不要逃避,面對它、承認它。這種孤獨狀態是留學生活中重大挑戰的一個組成部分,當你能夠慢慢習慣了這種孤獨,克服這種挑戰,你的人生水平就會有-一個飛躍。時間會改變很多東西。你需要朋友,朋友需要積累,需要交流,需要信任,需要理解,更需要時間。所有的一切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忍受孤獨,更積極的面是,給你一個空間和時間,讓你有機會學會獨立生活、獨立觀察、獨立思考。

    在出國前應對留學有著明確的目標, 要對自己3到5年內的規劃、目標有很清楚的瞭解,這樣你既能在孤獨中集中精力學習,也不會被異國的孤獨感淹沒,減少漂泊感,達到化挑戰為動力的效果。

    縱觀來美國的小留學生的整體情況,由於其選擇性比較強,人數尚比較少,整體水平還是比較高的。但我們也見過有的小留學生非常不成熟,缺乏自我認識和對周圍情況的認知,而美華人又普遍熱情、禮貌,有的同學就覺得自己非常受歡迎,大搞社交,把自己弄得跟交際花一樣, 交來的“朋友”水平素質都不高,給自己帶來很多麻煩。

    身在異國,特別是第一年,肯定會有遇到挫折、感到苦悶的時候,向誰傾訴好呢?本能的反應是,不想在電話裡告訴遙遠的父母讓他們著急,也不想告訴身邊不夠信任的人。這時你要判斷形勢,找到自己的同盟軍。有幾個選擇供你參考。

    第一,父母;第二,你在美國的監護人;第三,寫日記或者網路日記;第四,學校的心理醫生或者國際醫生輔導老師;第五,你的新老朋友。儘量讓你鬱悶的心情得到舒緩。

    最後,一定要有一個能給自己帶來快樂的興趣愛好,一個自得其樂的娛樂方式。這樣,孤獨感就不會在你失意時將你擊倒。

  • 6 # 杯酒訴離殤

    既然選擇了留學生這條道路,那就要提前做好承受孤獨的準備,既然自己選擇了出國深造,那就要接受在通往終點時所要經受住的各種磨鍊,對,承受孤獨何嘗不是對一個留學生的磨鍊呢!

    還有就是,留學生和華人,從小的教育方式可能會存在很大的差異性,或許,他們並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孤獨呢!

  • 7 # 未名天日本留學

    一些家庭選擇將孩子送出國,成為低齡留學生,目的在於能夠提早適應國外的語言環境、文化環境,視野更加開闊,受到的教育質量更高等。

    在出國留學的教育方面的調查原因中,有接近一半的學生選擇了“國內名校總體質量不如國外名校”作為首要原因。

    另外,“在國內考名校的競爭太大”成為了次多的選項,學生對國內名校的信心不足,認為國內名校質量不如國外,而且競爭激烈,這成為了學生留學選擇的教育方面的重要原因。

    在中學階段,甚至是小學階段就出國留學並不意味著可以逃離激烈的競爭。留學生除了要面對文化差異、語言、飲食習慣上的差異,選擇在國外就讀初高中的學生也面臨著激烈的申請競爭。

    縱然留學意味著諸多好處,也不代表家長們就全無顧慮。選擇讓孩子就讀國際學校,是出於安全的考慮,又能在國內接受國際化的教育,從而代替出國留學?還是等到孩子有自我保護的能力之後再留學,為了以後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這些問題也需要更深一步的考慮。

    不論在哪一個階段出國留學,都是學生和家庭的共同選擇。留學本身也屬於教育投資的一種。也許有人覺得,出國留學就等同於詩和遠方,但實際上需要的是整個家庭的付出,學生在國外的堅持、快速適應新環境的能力、抗壓性和獨立性,而這些都是未知的。

    一對一留學諮詢、免費留學評估

    留考大綱+真題 、定製留學方案

  • 8 # 藤創教育

    低齡化,小留學生是多小?小學?初中?高中?

    若是小學和初中,建議一定要家長陪讀,沒有陪讀或者直系親屬照顧的,不建議出來留學。因為國外的教育方式和理念與國內不同,所以課後業餘時間很多,孩子會額外學習很多東西,體育,文藝,才藝等,雖然不去要求拿什麼證書,考級之類的,但是有家長的陪讀,才能做到有時間和精力去接送,去參與。國外很重視家長對學生活動的參與程度。孩子太小,孤獨是一定的,家長不參與的成長,是家庭親情缺失的,勢必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這個孤獨感,會傷害到他成年。他們一直會有一個錯覺,那就是遺棄感,不被家庭重視的感覺。因為對小學和中學生而言,她們本來也對留學沒啥概念。

    然而高中生就好很多,還有許多是學生自己主動樂意出去留學的。所以高中留學要好很多,畢竟大了,交朋友也容易,也知道自己的方向,自理和獨立能力也都有了,而且學校也都有專門安頓留學生的部門,所以高中留學還可以。家長不放心的話,第一年可以參與一下,把獨立能力鍛鍊一下再放手。這樣的銜接過度也是對孩子對自己負責。留學不易,表面光鮮,其實很辛苦。

  • 9 # 淺憶往昔日

    出國留學其實也並不是每個家長都願意的事,但是能出國留學的學生似乎每個家長都願意,這個還是取決於個人的學習實力。 在中國幾乎每年都有很多的出色的學生去國外留學,在這裡作為家長的就需要多多考慮怎樣為自己孩子辦理出國手續,出國後的方方面面。家庭條件好的,在國外熟悉的家長們還好,但是對於連國外去都沒去過,又不瞭解國外情況的家長們來說,這無疑就是將自己的孩子丟在大沙漠般,想尋回卻有氣無力,心裡擔心卻無能為力。

    面對去國外留學的學生,生活孤獨這方面很考驗自身的獨處能力,有些人能習慣也有些人不能夠習慣,那我們該如何面對呢?現在的科技那麼發達,在國外可以多多影片聯絡家裡也是很有幫助,在國外交一次朋友,可以慢慢的改掉孤獨,這個也非常見效,國外的學生大部分都很好相處。出國留學,要的就是改變自己,讓自己一點點強大起來。

  • 10 # 向之初

    小留學生多大我們不知道,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是不是留學不是重點,重點是要懂得孩子的成長規律。

    小學階段是性格習慣最重要時期,這個時候最需要的是親人好的陪伴,不管人在哪裡,陪伴很重要。陪伴正確,性格就會不錯。不存在孤獨問題。

    初中階段是一個身體發育期,也是所謂的逆反期,小學性格不錯,初中也會不錯,逆反期也就不存在,這個時候的孩子喜歡空虛和孤獨,其實就是發育過程的必然,是朦朧的感覺。這個時候正確陪伴也很重要。

    高中才真正會有大人意義的孤獨,他們需要興趣、新奇、朋友、關懷,需要引導,這個時候引導多,放手也多。只有初中之前性格形成不錯,異國他鄉的孤獨,往往一個電話的問候都很美好。

    大學的孤獨幾近成人,需要高中之前的好性格、環境和修養才能耐住寂寞,這個時候更需要夢想、追求、興趣愛好,家長已經無能為力了,如果前期沒培養好,只能是拼爹了,不可控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你是一個大齡剩女,面對父母催婚,你將用怎樣的方法化解父母的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