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事情是這樣的,我是浙江的,人在雲南香格里拉。孩子從出生到現在一直自己帶在身邊,幼兒園在香格里拉讀的。明年下半年到小學年齡。就在哪讀書跟老婆出現的分歧,老婆認為現在的政策是高考必須要回戶籍地,而且兩個地方的教科書根本不一樣,而且教育水平也相差很大,要孩子回老家讀,叫外公外婆或者爺爺奶奶帶。他弟弟就是個活例子,他弟弟以前在北京讀小學是年級段前五,之後由於他父母回家初一轉學,到高考了只考了個三本。堅決要放老家讀書。我的理由是在這邊就目前的情況還是比較穩定,再說孩子一直是自己一手帶大一下子交給老人是根本放不下,不是怕孩子受苦,是怕老人太寵了。因為孩子方面我是該寵就寵該管的時候我也不馬虎,有時候甚至會動手打。還有家裡家裡老人文化程度不高,我們自己至少小學課程還能輔導一下他。我也想過把孩子戶口轉過來,但等孩子到高中畢業要12年,我也不敢確定以自己能不能在這邊呆12年。這幾天發現自己多了幾根白頭髮,望各條友發表下自己的看法。申明一下,如果回老家讀肯定是老人帶,我們最多就是暑假帶回香格里拉,寒假回家陪他過年。平時基本上是管不到。哪怕是一個回家照顧他都不可能,沒一點可能。
10
回覆列表
  • 1 # 綠原莊主

    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如果不是沒有辦法,沒有人會把孩子丟在老家自己出去打工,打工也是為了能過上更好的生活,更是為了孩子將來能過得比父母好。

    從80年代初開始,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潮流,離開家鄉外出打工已經成為一種常態。很多人透過外出打工成就了事業、實現了個人價值和人生理想,或榮歸故里家人團聚,或在外成家立業落地生根,孩子也能在父母的陪伴下讀書、成長。

    但這部份人必竟只佔打工大潮裡的一小部份,大部份的打工者還是隻能辛辛苦苦、勤勤懇懇的打一份工,靠著這份工資維持著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每年也只能在春節的時候回一趟家和家人團聚。

    打工一族也逐漸從以前單純指農民工擴充套件到現在的所有在異鄉奮鬥的人,包括了農民工、白領等。所以,只要所有在異鄉打拼奮鬥的打工者沒有辦法在打工所在地落地生根的情況下,孩子自然就會面臨著和父母分隔兩地生活的情況。

    從孩子的角度來說,肯定是跟在父母身邊讀書要遠遠好過沒有父母在身邊陪伴的日子,但如果父母打工所在地不能提供一個安穩的環境和進入正規學校學習的機會,那麼就算父母在身邊,孩子的學習也會大受影響,必竟處於成長期的孩子,會極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

    如果在老家上學讀書的條件比父母打工所在地要好,而且祖父母輩年齡不是太老,還能指導孩子學習的話,那麼放在老家讀書也未嘗不可。作為父母,在現代通訊工具如此發達的情況下,要想和孩子保持一份密切的聯絡也還是可以做到的。

    總而言之,判斷孩子是在老家讀書好還是跟著父母在打工所在的讀書,最重要的還是要看當地入讀學校的條件和環境,具備了良好的讀書環境孩子才能在一個正能量的氛圍當中成長,而這才是至關重要的。

  • 2 # 花火65338

    這個得以父母在外的條件來說,如果父母太忙,無瑕顧及孩子的話,最好還是放在老家爺爺奶奶照看,相反的話,最好是孩子在父母身邊長大。

  • 3 # 多多看美食

    我個人認為肯定是跟自己一起生活讀書好很多,很多人肯定會說要考慮自己的經濟條件,要考慮到自己每天工作那麼累沒有辦法可以幫助孩子,在家裡爺爺奶奶沒事做可以安安心心的照顧,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嘛……

    現在社會和以前大不一樣,以前沒有網路,沒有手機,封閉的環境下小孩子多數還是很聽大人的話尤其是爺爺奶奶的。但是現在時代不同咯,孩子們有自己獨立思考面對生活的態度,很多都會跟爺爺奶奶脫節,而且現在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嚴重難道沒有去關注過嘛?這是爺爺奶奶都照顧不了的,畢竟每個時代的文化基調就不一樣。所以爺爺奶奶帶孩子真的不合適。而且爺爺奶奶也要自己生活。

    第二就是經濟實力,這個很多父母都會說在家裡讀書方便,吃住教育都實惠,在城裡自己負擔不起。但是這個就是你不讓孩子和你在一起的理由嘛。孩子從出生開始難道你就沒有一點覺悟嘛,孩子不是玩具是你必須承擔的責任,也不是你們一時不小心的產物,如果還沒有做好當父母的心態那就不要生小孩。

    我自己就是一個留守兒童,我真的真的覺得有權力給大家說說,第一,沒有父母的關愛孩子,就算現在父母對我多好,我自己也懂事咯但是我更愛自己的爺爺奶奶。第二,我覺得父母沒有照顧好自己,覺得他們讓我落後別人。每次開家長會,別人都是叔叔阿姨,而我就是年邁的爺爺去開會,不想讓爺爺還那麼累。每次給爸爸說,就是說家裡掙不到錢,但是到現在家裡也沒有什麼錢。為什麼一定要去廣州,至今我沒有想通。

    可能我不能影響各位的想法,但是我真的告訴大家,孩子不在身邊沒有父母關愛,真的不行。我覺得現在我不恨他們就很好咯,我2歲父母就出去打工,23歲左右才回成都老家,但是也沒有掙多少錢。為什麼不把孩子帶在身邊,也許這樣我自己能力可能比現在更強,所以我建議孩子還是自己帶。

  • 4 # 鍋少閒遊記

    在老家上學當然不好,建議提倡跟父母上學好。

    何以見得呢?

    在老家上學,意味著,小孩要離開父母,回到老家。如果是從小學到中學,再到大學,孩子都不跟在父母身邊,到外地上學的話,這意味著,孩子從童年到成人這段時間裡父母都沒有親自貼身陪伴成長,我個人覺得,這種情況已經失去了作為父母的意義。

    在孩子成長的最關鍵時期,把孩子完全拋給了老家爺爺奶奶教育,完全拋給了老師教育,敢問孩子爹孃,你們的責任和義務何在?你們的責任和義務就是,孩子沒錢的時候給錢,孩子沒米的時候給米嗎?

    父母不在孩子身邊,孩子向誰去喊“爸爸”,向誰去喊“媽媽”,孩子想喊“爸爸媽媽”的時候,沒人答應,常年這樣,對孩子有隱形的傷害。

    個人覺得,如果條件不算太困難的話,作為父母,應該從孩子餵奶、換尿布開始,直到孩子成人出社會,父母都該好好陪在身邊陪伴成長。

    更何況現在的社會,孩子讀完大學後,很多都在外地城市裡工作,很少呆在父母身邊。孩子和父母之間,上學的時候就不在身邊,出社會工作了,還是沒在身邊,人的一生,算下來,和孩子真正待在一起的時間真心不多。

    所以,還是建議把孩子留在自己身邊上學更為妥當。

  • 5 # 學霸的老媽班主任團團

    我的觀點是跟父母上學好。因為:

    1.情感。孩子一定要有父母的呵護和陪伴,在父母精心呵護下長大的孩子,心理健康,情感的需求能及時得到滿足,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心理不容易出問題,也能很好的接納自己和他人。如果和老人在一起,雖然也有情感上的呵護,但肯定不如父母的呵護及時到位,總會有些缺失。

    2.行為習慣。孩子從小就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而這些好習慣的養成,必須來自父母理性的思考和有效的方法,並且這是一個長期的培養過程,要長期一貫堅持才能形成。而老人由於精力的有限,很多時候只要孩子不鬧就行,就會無條件地滿足孩子的各種需求,久而久之,不良習慣就會形成。如果老人對孩子還有溺愛的話,那麼就基本上會養成不好的習慣。

    3.學習能力和思維的培養。孩子的早期教育很重要,是需要有長期而系統的計劃和實施,這些都是貫穿於孩子整個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實施、不斷學習、不斷整改,並和孩子及時溝通交流,然後在孩子的各個階段及時發現能進行教育契機及時進行相應的教育跟進,才能真正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而這些過程,老人是很難勝任的。

    4.誤區。現在很多家長認為,媒體這麼發達,給孩子一個平板電腦,裡面有各種學習材料,只要讓老人定時給孩子看就可以替代家長的作用。這種想法是錯誤的,這種形式的學習,只能是在孩子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非常小的輔助,絕不能代替父母的教育作用。作為家長,一定要自己代孩子,在陪伴孩子長大的過程中,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引導孩子、讓孩子健康成長。

  • 6 # 伊人閣426

    還是帶在身邊吧!在老人身邊學習不會很好而且以後你們也很難教育。在身邊只要你們花時間孩子成績好在哪裡高考都一樣!

  • 7 # 珍珠育兒日記

    建議還是自己帶吧,老人給予孩子的多半是生活上的照顧,學習培養興趣方面是比較欠缺的,現在孩子都講素質教育,不光學習成績好就萬事大吉,其他方面也尤為重要。

    其次,孩子到了青春期後叛逆的話,爺爺奶奶是不太好管教的,深不得淺不得。孩子也會因為和爺爺奶奶觀念不同而感到孤單失落,從而影響身心健康成長。

    總之,缺席孩子的成長是人生一大憾事,日後是多少錢都彌補不了的。

    將來我們老了孩子會不會也會以掙錢為由,把我們寄養在別處,只是偶爾有時間來探望一下呢?唉!我又想多了,還是先考慮孩子吧,克服一下困難陪著孩子吧!

  • 8 # 憨憨農大叔

    謝謝邀請,我想這個問題應該有超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建議自己把孩子帶在身邊的,我們出門打拼不就是為了孩子能擁有更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嗎?只要看了相關留在老家的留守兒童的報道,你肯定不忍心把孩子留在家中了,當然了孩子在外面讀書肯定比家裡要花錢,但細細一想,這錢花得值,孩子更多的時候是需要父母的陪伴,再說了,孩子小的時候你不多陪他們,他們逐漸長大了,你恐怕連陪他們的機會都沒有,我孩子從十個月起就一直跟在我身邊一直到現在十多年了,有時我都覺得陪她的時間很少很少,雖然一起在外面開銷大,也剩不了幾個錢,但是為了讓孩子有個良好的教育基礎,我認為值。

  • 9 # 赤橙黃綠青藍紫518

    孩子讀書時是選擇在老家父母帶好,還是出來在外省自己帶好,針對您提的這個問題,我仔細看了一下問題的補充說明,看後,我覺得目前還是應該您自己帶在身邊上學好,有利於孩子的學習、成長。

    孩子在父母身邊學習長大與在爺爺奶奶身邊學習長大是不一樣的。我認為:老家父母帶,是把愛放在第一,教放在第二;自己帶是把教放在第一,愛放在第二。這是由血緣與責任共同決定的。一般情況下,在爺爺奶奶眼裡孫輩的缺點也是優點,怎麼看怎麼喜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監護人是有道理的,父母如果條件許可應該擔起教育孩子的責任。

    孩子選擇在老家父母帶,那樣孩子就成了名副其實的留守兒童了。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可是個大問題。出問題的先例可不在少數。孩子缺失父愛母愛,如果處理不好,對心靈是有傷害的,而且是很難彌補的。

    關於孩子將來的高考問題,你可以視情況而定,如果將來孩子的學習成績足夠優秀,你可以把戶口從浙江老家提前遷到你現在的發展地點雲南,日後在哪考大學都一樣。這跟你提到的在北京的事例不一樣,上雲南戶口要比上北京戶口容易得多。

    個人意見,一家之言,謹供參考。

  • 10 # 和平174978866

    說一下自己的看法,至於孩子自己帶還是交父母帶要有據體條件,如自己帶你需要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和穩定的工作!一個孩子從嬰兒到幼兒到少兒到高中十幾年,吃喝銷用,你能否確保就這個城市幹十幾年!如能當然自己帶好。如辦不到二個人一個帶孩子(頭五年)一個掙錢能不能頂住?家中雙方老人會不發生意外?如也沒問題那這個問題和你沒什麼關係,如你辦不到另當別論了,養兒才知父母恩!養一個孩子從小到大那真是千辛萬苦!如你有個健康的寶寶還好,如體弱多病?還遠離父母無人幫助?一天不幹活沒收入?

    養孩子應先成人,在成才,先有個健康的身體,很重要,望子成龍擔要實事求事?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成龍!不少孩子幼兒園就半托全託給孩子幼小的身體打不好基礎!孩子成才得有智商,後天教育重要,先天條件更重要!沒有教不好的學生是廢話!絕大絕大部分是一般人!要有一棵平常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愛要越做越勇,這首歌叫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