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永州茶油粽。把乾淨的豆枝曬乾後燒成灰,置於插箕或簸箕裡,擱在水桶或盆上;用清水反覆淋豆枝灰,水桶或盆裡的灰水再用乾淨紗布濾去雜質;用這些灰水浸泡淘洗乾淨的糯米,就可以做成純天然原汁原味的灰水粽.先用灰水將糯米浸泡透,使糯米染上淡淡的黃色,再用葦葉包成四角小粽,紮緊。煮熟剝開的粽子,有葦葉的清香,黃澄澄的粽子顯得飽滿,圓潤。和灰水饃一樣,澆糖漿就可以吃了。
粽子,即粽籺,是籺的一種,又稱“角黍”、“筒粽”,由粽葉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慶食物之一。粽子早在春秋之前就已出現,最初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到了晉代,粽子成為端午節慶食物。端午食粽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北韓、日本及東南亞諸國。[1][2]
粽的主要材料是稻米、餡料和箬葉(或柊葉)等。由於各地飲食習慣的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風味;從口味上分,粽子有鹹粽和甜粽兩大類。食粽的風俗,千百年來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的端午節,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粽子作為中國歷史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之一,傳播亦甚遠。[3]
民間傳說吃粽子是為紀念屈原,傳說粽子是為祭奠投江的屈原而傳承下來的。粽子種類繁多,從餡料看,北方有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綠豆、五花肉、豆沙、八寶、火腿、冬菇、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廣東鹹肉粽、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2012年粽子入選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二集《主食的故事》系列美食之一。
湖南永州茶油粽。把乾淨的豆枝曬乾後燒成灰,置於插箕或簸箕裡,擱在水桶或盆上;用清水反覆淋豆枝灰,水桶或盆裡的灰水再用乾淨紗布濾去雜質;用這些灰水浸泡淘洗乾淨的糯米,就可以做成純天然原汁原味的灰水粽.先用灰水將糯米浸泡透,使糯米染上淡淡的黃色,再用葦葉包成四角小粽,紮緊。煮熟剝開的粽子,有葦葉的清香,黃澄澄的粽子顯得飽滿,圓潤。和灰水饃一樣,澆糖漿就可以吃了。
粽子,即粽籺,是籺的一種,又稱“角黍”、“筒粽”,由粽葉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慶食物之一。粽子早在春秋之前就已出現,最初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到了晉代,粽子成為端午節慶食物。端午食粽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北韓、日本及東南亞諸國。[1][2]
粽的主要材料是稻米、餡料和箬葉(或柊葉)等。由於各地飲食習慣的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風味;從口味上分,粽子有鹹粽和甜粽兩大類。食粽的風俗,千百年來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的端午節,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粽子作為中國歷史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之一,傳播亦甚遠。[3]
民間傳說吃粽子是為紀念屈原,傳說粽子是為祭奠投江的屈原而傳承下來的。粽子種類繁多,從餡料看,北方有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綠豆、五花肉、豆沙、八寶、火腿、冬菇、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廣東鹹肉粽、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2012年粽子入選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二集《主食的故事》系列美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