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027570817624

    碳纖維是纖維狀的碳素材料,含碳量在90%以上,具有十分優異的力學效能,與其他高效能纖維相比,有最高比強度和最高比模量。特別是在2000°C以上高溫惰性環境中,是唯一強度不下降的物質。此外,其還兼具其他多種得天獨厚的優良效能:低密度、高升華熱、耐高溫、耐摩擦、抗疲勞、高震動衰減性、低熱膨脹係數、到點導熱性、電磁遮蔽性、紡織加工性均優良等。因此,碳纖維複合材料也同樣具有其他複合材料無法比擬的優良效能,被應用於軍事及民用工業的各個領域,在航空航天領域的光輝業績,尤為世人所矚目。

    C/C複合材料材料是未來新材料的主要爆發點,我認為,目前研發重點不在於對它們製備的重複研究,而在於對它們在製備過程中的應用研究,尤其在於對傳統行業、新能源產業的改性研究。

    用先進的材料代替進口的傳統材料

    傳統的等靜壓石墨和炭氈或石墨氈作為保溫隔熱仍為主流。世界上只有日本吳羽化學、東海碳素、東洋碳素等少數幾家公司有少量的碳一碳複合材料產品投放市場。日本、德國、法國有幾個用碳一碳複合材料製造坩堝的工藝方面的專利,說明碳一碳複合材料在這個領域的應用還處於探索階段。

    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2011年3月份的日本地震、日本福島核電站危機讓人類生存環境受到巨大的威脅,可持續發展的光伏產業倍受青睞。地震對等靜壓石墨料也是一個很大打擊,新日本碳、吳羽化學因地處仙台或靠近仙台,東洋,東海也因電力不足而下調了出貨預期,下半年石墨減產、缺貨已成定局。國內諸多石墨熱場生產廠家主要吃的是日本料。加熱器和坩堝供貨將會十分困難。南方搏雲今年擴產可為市場提供碳一碳複合材料坩堝與加熱器,或可少許緩解緊缺的石墨市場。

    新材料代替的意義

    1)實現材料更新換代:改良西門子法制造高純矽,為提高尾氣迴圈回收效率、實現閉環環保生產,普遍採用熱氫化工藝。進口的大型氫化爐內的隔熱罩,有的採用不鏽鋼,有的採用石墨。高溫腐蝕性氣體使不鏽鋼保溫罩很易損壞,迫使廠家很快謀求更換;大型高純石墨很昂貴,多塊石墨拼接的保溫筒,笨重、昂貴,其隔熱效果很差。用先進碳一碳複合材料取代傳統的材料,提升了產品品質,降低了能耗,降低了產品成本;

    2)提高產品可靠性:碳一碳複合材料強度為傳統材料的10倍,換代材料推動了結構設計的改進,整體坩堝取代3瓣堝;整體導流筒、整體大蓋板取代組合件等,大大提高裝置的安全性、經濟性、可靠性和可維修性;

    3)提高產品的使用效能:碳一碳複合材料的整體性好,表面光潔規整,耐高溫、抗熱震、耐酸鹼腐蝕,劣化慢,壽命長,降低了耗材的消耗;熱場效能持續穩定,穩定了產品質量,提高了成品率,降低了消耗。

    發展新型碳素材料有利產業結構調整

    高效能碳.碳複合材料,在矽晶體生長爐上的大批次應用;有利於促進碳纖維產業技術工藝的進步,有利於提高中國碳纖維產業的製造水平;大型真空裝備設計製造技術的持續改進和持續大型化,把製造碳一碳複合材料的關鍵工藝裝備水平推上了一個又一個新臺階。

    帶動高效能碳.碳複合材料風力發電、冶金、新材料、先進船艦飛機制造等領域的應用,大大提高了各種裝備的技術含量,促進中國整體工業技術進步,在拉動碳纖維產業發展的同時,提高複合材料的製備技術和應用水平。

    降低進口依存度,促進技術進步

    國外嚴格控制向中國出口大型高純等靜壓石墨及其製品,中國必須自己解決問題。用碳一碳結構材料、低密度碳一碳複合固態氈製造矽晶體爐熱系統,取代進口產品,實現設計、產品製造中國產化。推廣普及使用碳一碳複合熱場材料,為提高熱場設計水平、為客戶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創造了條件。幾年的實踐證明了這一點。碳一碳複合熱場材料不僅解決和緩解了大型熱場系統供不應求的矛盾,迫使進口產品大幅降價,還促進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熱場設計製造技術的發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