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十月千尋

    說實話學生的我來說的話,把學生不良的表現發到家長群裡,學生當然覺得不妥當,因為覺得丟臉

    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沒有唯一,可以從三個方面去入手:

    第一點:從老師角度考慮,老師建立家長群的原由就是為了方便聯絡家長,更好的溝通交流,將孩子的不良表現發到群裡,對於老師來說,關係不是很大,只不過老師可能是出於一種教導的想法去做這件事情,希望家長能引起注意,也讓別的家長督促下自己的孩子行為

    第二點:從家長角度考慮,家長大部分應該都不是很贊同這樣的做法,因為自己的孩子在所有家長面前批評,家長臉上也過意不去,免得尷尬難受

    第三點:從學生自己角度考慮,學生當然是不樂意老師將自己的不良表現發到家長群裡,誰做了錯事,也不會想讓很多人知道,因為這不是什麼很光彩的事情,自己知道之後,改正的效果可能也沒法達到老師的預期,但相反,也可能正如老師想的那樣,起到警醒作用,學生會在意這個點,所以會及時改正

    事情都有它的相對性,往往都是取決於你思考問題的著力點在哪兒而已,效果也不盡相同。

  • 2 # 職中生活

    我認為不應該把學生的不良表現發到家長群裡。

    我也建有一個家長群。但是我只會發學生優秀的表現。從來不發學生的不良表現。家長都不喜歡看到自己的孩子被公開批評,好丟臉的。我聽到一個家長說,這麼多年了,老師找家長,都是說孩子的錯誤。我是第一個公開表揚他的孩子的老師,他感覺很意外,很興奮,並且一直感激我。

    不光是家長,學生很難接受老師在公開的場合批評自己。我有一個學生,總是懶惰不交作業。即使老師在課堂上點名催他,他也是我行我素。後來我換了一種方式,在QQ上私聊他,督促他按時交作業。效果比公開點名催他好多了。我想可能是他感受到老師對他的尊重和愛護,更願意聽老師的話。

    老師把學生不良表現發到家長群裡。本意是希望家長引起重視,加強對孩子的教育。但實際結果卻是激化矛盾,對解決問題有害無利。

  • 3 # 理得心安

    這樣做是嚴重違反專業規則和道德操守的。

    老師對學生有進行教育的責任和義務,在履行職責的過程中,瞭解到學生的各種行為問題、性格缺欠,正是老師自己需要針對性的去幫助學生克服、改進、提高的工作重點。

    請該學生家長配合自己對學生針對性問題的改進,也有不能將自己應承擔的教育責任轉移(推卸)給學生家長的底線。在此底線之上,還需要注意先確定問題的嚴重性,再確定告知學生家長的的方式方法、請學生家長配合的具體方案是否妥善等問題。

    將學生不良表現發到家長群裡,效果是對學生和其家長的一種公開羞辱,除了能彰顯自己不可侵犯的倨傲姿態外,既不能獲得該家長配合自己工作的明確指引,更不能取得該學生改變問題的善意動力。

    即使不是學生、老師之間有保守職業隱私的義務關係,就算是一般成人之間,將僅自己知道的朋友、同事的情況公開在交流群裡討論,代表了這個人缺乏對人際交往基本準則的尊重、缺乏人際交往互動目的、方法和效果的最基本掌握,也是缺乏公共道德、嚴重缺乏做事能力的低劣表現。

    如此不負責的草率行為,一旦激化學生、家長與老師、學校之間的矛盾,造成不可預估的不良後果,這個教師要承擔的就不止是職業道德上的責任了。

  • 4 # 老班聊教育

    把學生的不良表現發到家長群裡,不知是哪種形式。

    如果是一段時間內全班同學普遍存在的不良表現,不指名地發到家長群和家長交流,達到家長和教師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是可以的。

    如果是個別學生的不良表現,有針對性教育的,發到家長群是不可取的!

    1.家長覺得尷尬,有在大家面前丟人的想法,不利於家校共育。

    2.對學生不利。好話不出門,壞話傳千里。不良表現擴大傳播,給學生造成負面影響,在別人面前低人一頭,不但起不到教育效果,可能激發新的問題,以致學生髮生偏激行為!給老師帶來麻煩!

    3.個別傳送,個別交流,教育學生是個細活,切不可大意!

  • 5 # 沁園春梅雪

    現在微信群、QQ群方便了老師和家長對於學生的各種表現進行交流,但我認為不應該把學生的不良表現特別是加上名字發到微信群,原因如下: 1.作為老師,一定要讓微信群傳播正能量。老師可以在微信群裡傳播一些如何教育孩子的資訊,可以推薦家長和學生共同閱讀的書籍。可以讓微信群成為開拓視野,積極進去的發源地。 2.作為老師,表現揚與懲戒要有度。在微信群裡,老師可以表揚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並把他們的優秀學習方法進行推廣,讓更多的學生受益。可以透過某位同學的進步來鼓勵那些正在努力向上的學生。但對於學生的不良反應,千萬不要帶著名字,添油加醋的在微信群散播。作為老師,你的職業是教育孩子,學生有不良表現是一種自然現象,假如每一個學生都是完美的,還需要老師?!作為老師,在微信群說你的學生某某不好,換位思考一下,你看到你自己的孩子被點名批評的滋味如何?我們可以在微信群就不良的表現和家長共同談論解決方法,但言辭一定要有度。

  • 6 # 歡喜寶貝666

    我的班級也有微信群和QQ群,作為溝通交流的家校平臺,很是方便。孩子在學校的不良表現要不要發到家長群裡呢?回答也不能絕對了。我是這樣做的,群裡儘量多的是樹立榜樣,發現孩子們的閃光點,提出表揚,以期起到輻射作用。有些時候,我會在群裡提醒未及時上交作業的,一般會點學號不點姓名,這也無可厚非吧!孩子有不良表現,一般是小窗或是電話與家長溝通。

  • 7 # 春風吹醒黃粱夢

    我認為這要分情況。

    不嚴重:不該發

    1,老師對孩子有一定的教育,可以引導孩子改正錯誤。

    2,有的家長可能極端,會對孩子有一些體罰,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3,老師該給孩子一絲自己思考的空間,這樣做可能讓孩子很難有自己的思維,老師慢慢的讓孩子認識錯誤,自我更正。

    4,可能會讓孩子的積極性受到影響。假如發的頻率過高,家長過於苛刻,孩子可能會產生一種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嚴重的:該發

    1,本來孩子就是在老師和家長雙重教育下成長。家長存在教育義務。

    2,過於嚴重的問題,老師不一定能承擔起後果。

    3,孩子處於發育期,對於嚴重的錯,有時候應該讓他有個深刻的自我認識。

  • 8 # 天天快樂飛揚

    這是絕對不可以的!原因有三個:在群裡點名批評學生,會傷害家長,會傷害到家長的自尊心,使家長感到自己的孩子比別的孩子都差。由此產生的不僅是家長與老師之間的隔閡,甚至有些家長會放棄對孩子的管教;其次,在群裡點名批評學生,會傷害到學生。在群裡點名批評,將學生的情況公之於眾,其中有些家長會把事情對自己的孩子講,被批評的學生知道後,會產生自暴自棄的心理;在群裡點名批評學生,還會傷害到教師自己。被批評學生的家長會產生反感,老師會失去家長的信任。學生知道後,會產生防衛心理,老師在學生的心目中會失去威信,有些學生還會與你唱反調。其他學生也反感這種做法,擔心自己也會被老師在群裡點名批評,不利於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總之,這樣做會使家長、學生對你失去應有的信任與尊重,很難全心全意地配合你的工作。

    班級微信群是一個家校交流的平臺,班主任發現班級中的問題時,可在群裡提出,讓家長來討論解決的方法,老師也可以出招,使家長了解現在孩子身上可能存在的一些問題,掌握家庭教育的策略與方法。對個別問題特別嚴重的學生,老師可單獨與家長進行交流溝通,而不是在群裡點名。只有保護學生、家長的自尊心,才能使家校溝通更順暢。

  • 9 # 東西南北cool

    不建議把學生不好的一面發到家長群裡。

    為什麼這麼說呢?以一個例子說明。寒假考試成績下來了,我們學校是以寄信的形式把各科試卷寄到學生家裡的。因為種種原因,總有收不到的,而且數量不少。家長很著急,學了半年學成什麼樣了呢,也不知道。於是有的家長就在群裡問老師要成績單,說把成績單發到群裡吧,此提議一出,好幾個家長持反對意見,他們不同意把成績單發到群裡。家長也是要面子的,如果自己的孩子成績不好是挺丟人的一件事。當然老師把成績發到家長群裡是想鞭策各位希望假期能認真預習新知識。

  • 10 # 吃胡蘿蔔お熊貓

    關於該不該把學生的不良表現發到家長群裡,我覺得應該一分為二的看這個問題。

    學生和老師接觸的最多,當然老師最容易第一時間看到學生的缺點,問題。學生有了不良表現,老師應該及時予以糾正,當面批評指正,暫時觀察一下給孩子一個改過的機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按鍵精靈,大漠外掛,多執行緒多開,開到第8-9個視窗時?